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对巫山竹贤核桃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倪亚兰 辜夕容 +7 位作者 邓雪梅 刘颖旎 杨世雄 张泽宇 代军帅 陈华 周丰武 王玉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分析研究了巫山竹贤3个海拔(1 300、1 600、1 800 m)处的核桃果实表型、油脂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巫山竹贤核桃平均含粗脂肪62.70%,其油中亚油酸48.33%、油酸25.90%、棕榈酸21.21%、硬脂酸2.41%、亚麻酸2.09%,以不饱和脂肪酸(76.3... 分析研究了巫山竹贤3个海拔(1 300、1 600、1 800 m)处的核桃果实表型、油脂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巫山竹贤核桃平均含粗脂肪62.70%,其油中亚油酸48.33%、油酸25.90%、棕榈酸21.21%、硬脂酸2.41%、亚麻酸2.09%,以不饱和脂肪酸(76.37%)为主;海拔间果实质量、核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海拔1 600 m以下时,海拔升高有利于核桃果实的果皮增厚、果壳增多、果实和核果增重,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增加,而海拔增至1 800 m时,核桃的生长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受到抑制;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部分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可根据果实表型初步推断油脂品质。3个海拔中,1 600 m处产出的核桃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均最优,可作为进一步育种和栽培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果实表型 脂肪酸 海拔 重庆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和磷对松乳菇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菲娅 辜夕容 +4 位作者 邓雪梅 刘颖旎 曾清苹 刘妍君 赵天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4,共6页
选用L9(34)正交表,设置了碳源、氮源和磷量的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探索适于松乳菇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9种培养基对松乳菇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均有明显影响。三因素中,对菌丝体生长、K、Ca吸收影响最大的是碳源,对Fe... 选用L9(34)正交表,设置了碳源、氮源和磷量的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探索适于松乳菇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9种培养基对松乳菇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均有明显影响。三因素中,对菌丝体生长、K、Ca吸收影响最大的是碳源,对Fe、Mn吸收影响最大的是氮源,对P、Mg、Zn吸收影响最大的是P量。碳源中,可溶性淀粉效果最佳,可使生物量增加32.20%,P、K、Zn含量分别增加16.94%、182.81%,59.09%;氮源中,酒石酸铵最利于菌丝体生长,尿素最利于P、K吸收,谷氨酸最利于Mg、Fe、Mn吸收;P量中,0.5 g/L KH2PO4最适于菌丝体生长和对P、K、Mg、Zn的吸收。促进松乳菇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优化组合是:可溶性淀粉18.0 g/L+酒石酸铵0.5 g/L+KH2PO40.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隆猪腰枣果实品质变异分析与优良种质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辜夕容 陈勇 +5 位作者 邓雪梅 刘颖旎 吴雪莲 毛文韬 罗平 罗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以初选出的20株原生武隆猪腰枣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其16个主要品质性状,以选出优良种质。结果表明:武隆猪腰枣在单果质量以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氨基酸、钙、铁、锌和硒含量指标上有丰富变异,变异系数... 以初选出的20株原生武隆猪腰枣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其16个主要品质性状,以选出优良种质。结果表明:武隆猪腰枣在单果质量以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氨基酸、钙、铁、锌和硒含量指标上有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具有较大的单株选择潜力;而纵径、横径、水分、可食率、密度、糖含量以及VC含量比较稳定,不宜作进一步选择指标。可滴定酸含量和密度等易测指标与果胶含量、氨基酸含量、钙含量等难测指标间的显著相关有助于枣果品质的相关选择。在20个优良单株中,食用口感和综合性状均优良的是枣优24号、1号、17号、15号和1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隆猪腰枣 果实品质 种质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丘陵区桑树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翔鹤 丁文斌 +4 位作者 任孙燕 康健 刘颖旎 黄先智 史东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36-4639,共4页
[目的]为对桑树水土保持效益的客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理化性质分析法,研究桑树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抗蚀性能。[结果]桑树林地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抗蚀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剑持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好... [目的]为对桑树水土保持效益的客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理化性质分析法,研究桑树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抗蚀性能。[结果]桑树林地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抗蚀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剑持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好,有机质含量最高(30.67 g/kg),是湖桑32号的1.82倍。各样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均不均匀,风干土团聚体主要分布在>5 mm范围;3种桑树林地>0.25 mm风干土团聚体(94.50%~97.00%)和水稳性团聚体(50.16%~61.66%)含量均较高,并以嘉陵20号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大(61.66%),表明该桑树对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强其土壤稳定性效果最好。嘉陵20号水稳性指数为0.52,其结构体破坏率最小(36.43%),水稳性团聚体的GMD和MWD分别为1.06和1.33 mm,表明抵抗降雨侵蚀和径流冲刷能力最强。嘉陵20号的内摩擦角为13.712°,为剑持的1.40倍,湖桑32号的黏聚力最大,说明这2种桑树均对土壤有较高的改良作用。[结论]剑持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最优,嘉陵20号在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方面具有较高优势,湖桑32号可以提高土壤黏聚力以增强土壤的抗侵蚀力,三者在对土壤的水土保持效应方面各有优势。其中,嘉陵20号在各方面的表现较优,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水土保持 抗蚀性 土壤理化性质 紫色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