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含石率及基覆岩层倾角下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顺青 蔡国军 +1 位作者 周爱兆 姜朋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为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不同块石含量、块石随机分布及基覆岩层倾角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体边坡中的块石含量、级配以及基覆岩层倾角,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基覆岩层倾角从0... 为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不同块石含量、块石随机分布及基覆岩层倾角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体边坡中的块石含量、级配以及基覆岩层倾角,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基覆岩层倾角从0°~20°的边坡模型,每种含石率及基覆岩层倾角均考虑8个不同的块石分布位置,最后将生成的模型导入到Optum G2中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该类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Kalender等效强度参数模型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块石空间分布位置的不同,相同含石率及基覆岩层倾角下土石混合体边坡的最大、最小下、上限安全系数变化较大;相同含石率下,随着基覆岩层倾角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的平均值变化相对较小;土石混合体边坡坡体中的剪切带呈现出“绕石”、“分流”以及“包含”这3种典型的扩展模式;通过将本文方法与Kalender等效强度参数模型所得的安全系数进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作者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土石混合体边坡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边坡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含石率 基覆岩层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顺青 洪宝宁 +1 位作者 徐奋强 程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9-596,共8页
为了研究高液限土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分布在广梧高速公路沿线边坡中的高液限土为试样,通过常规直接剪切试验测定了不同含水状态下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基于强度折减法计算研究了高液限土边坡的含水率、剪... 为了研究高液限土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分布在广梧高速公路沿线边坡中的高液限土为试样,通过常规直接剪切试验测定了不同含水状态下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基于强度折减法计算研究了高液限土边坡的含水率、剪胀角、坡高等7个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高液限土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高液限土边坡的含水率、坡度、坡高,而高液限土边坡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胀角以及抗拉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当高液限土边坡的含水率增加到某值时,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会突然减小,容易引发滑坡;高液限土边坡坡度、坡高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分别呈下降的直线型及微向上凹的抛物线下降型。研究成果为高液限土边坡的设计、施工以及处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边坡 含水率 敏感性研究 直剪试验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块石模型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顺青 黄献文 +2 位作者 周爱兆 蔡国军 姜朋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50-358,共9页
为了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块石随机分布及含量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边坡中的块石含量及级配,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的土石混合体模... 为了准确地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块石随机分布及含量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土石混合边坡中的块石含量及级配,随机生成了含石率从10%~60%的土石混合体模型,每种含石率均考虑8种不同的块石分布位置,最后将生成的模型导入到OPTUM G2中建立土石混合边坡模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两种等效强度参数模型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块石空间分布位置的不同,相同含石率下土石混合边坡的最大、最小下、上限安全系数变化较大;土石混合边坡坡体中的塑性区不再是圆弧型,而是呈现出'绕石'、'分流'和'包含'三种典型的扩展模式;采用两种等效强度参数模型与随机块石模型所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成果可为土石混合边坡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块石模型 土石混合边坡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含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最佳浇筑厚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俊杰 刘鑫 +3 位作者 洪宝宁 刘顺青 徐奋强 化君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2-3649,共8页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岩土材料,已开始作为路堤填料应用。然而至今每层的最佳填筑厚度问题仍未解决。基于研制的一种可用于测量施工期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沿路堤深度变化的仪器,在给出相应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以及确定最佳...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岩土材料,已开始作为路堤填料应用。然而至今每层的最佳填筑厚度问题仍未解决。基于研制的一种可用于测量施工期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沿路堤深度变化的仪器,在给出相应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以及确定最佳浇筑厚度判定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的论证,提出了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时最佳浇筑厚度的确定方法。针对现场试验段的工程情况,建议浇筑厚度控制在500 mm以内。该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而且为其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强度测试仪 浇筑厚度 判定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高液限黏土与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方庆军 洪宝宁 +1 位作者 林丽贤 刘顺青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3-77,共5页
通过分析干湿循环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的高度、质量和压缩系数等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机理上对两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在吸失水的... 通过分析干湿循环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的高度、质量和压缩系数等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压缩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机理上对两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液限黏土和高液限粉土在吸失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和高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质量变化率和高度的变化都是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平稳。两种土的压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也较为相近,在第1次干湿循环后压缩系数的增长较为明显,高液限粉土的压缩系数增长率为40%~180%,高液限黏土的压缩系数增长率为60%~120%,但都在3次干湿循环过后趋于稳定,在5次干湿循环过后两种土的压缩系数趋于相等。同时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高液限粉土的压缩系数基本上都小于高液限黏土。试验中还发现对于高液限粉土和高液限黏土来说,干湿循环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 黏土 粉土 压缩强度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和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顺青 王永璐 +3 位作者 蔡国军 姜朋明 王杰 张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3-479,共7页
为研究干湿循环和吸力共同作用对非饱和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剪试验,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吸力水平下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下蜀土表面... 为研究干湿循环和吸力共同作用对非饱和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剪试验,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吸力水平下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下蜀土表面裂隙明显增加并具有不可逆性;下蜀土的抗剪强度经短暂增大后逐渐降低,并在第4次干湿循环作用后趋于稳定;下蜀土的黏聚力在经历短暂提高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而其内摩擦角则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呈上下波动态势;相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吸力的存在对于下蜀土的黏聚力具有提升作用,而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则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干湿循环作用下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干湿循环 吸力 非饱和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最佳掺水泥比的确定 被引量:28
7
作者 程涛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顺青 徐奋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分别进行了9组代表性广东省云罗高速沿线高液限土掺水泥0%、1.0%、1.5%、2.0%、2.5%、3.0%后的承载比试验。按照细颗粒含量、液限、素土CBR值分别对高液限土进行分类,根据掺水泥改良后的CBR值为20时,分别确定不同分类高液限土的最佳掺... 分别进行了9组代表性广东省云罗高速沿线高液限土掺水泥0%、1.0%、1.5%、2.0%、2.5%、3.0%后的承载比试验。按照细颗粒含量、液限、素土CBR值分别对高液限土进行分类,根据掺水泥改良后的CBR值为20时,分别确定不同分类高液限土的最佳掺灰比例范围,再综合考虑这3种不同要素确定最佳掺灰比例范围。得出有益的结论:细颗粒含量对CBR值的影响大于液限;高液限土的最佳掺灰比在2.0%左右;对液限较低、细颗粒含量较小的高液限土可直接填筑;对液限高、细颗粒含量大的高液限土应作弃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水泥改良 承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影响层含水率变化对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威 刘顺青 +2 位作者 杨正玉 汪兵 吴礼浩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9-24,共6页
针对大气影响层含水率变化对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镇江跑马山边坡中的下蜀土为试样,通过直剪试验获取了大气影响层现场含水率变化范围内下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同时结合现场探槽试验获得大气影响深度,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 针对大气影响层含水率变化对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镇江跑马山边坡中的下蜀土为试样,通过直剪试验获取了大气影响层现场含水率变化范围内下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同时结合现场探槽试验获得大气影响深度,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2分析了大气影响层含水率变化对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影响层含水率的增大,下蜀土边坡的潜在滑动面逐渐从深层向浅层转变;下蜀土边坡下、上限安全系数绝对衰减率的最大值都在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边坡 含水率 稳定性 大气影响层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理影响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啸 杨正玉 +1 位作者 王威 刘顺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6期79-80,共2页
为考虑节理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2建立了岩质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节理长度、节理距离坡趾的水平距离以及节理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理长度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 为考虑节理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2建立了岩质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节理长度、节理距离坡趾的水平距离以及节理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理长度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渐减小;随着节理距离坡趾水平距离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渐增加;岩质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随着节理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及增大的幅度与坡角大小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岩质边坡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岩质边坡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正玉 刘顺青 崔雨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0年第1期74-76,共3页
基于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了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所使用的三类边坡稳定性考题,用于定量评价这两种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均质及多层土边坡,有限元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对... 基于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了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所使用的三类边坡稳定性考题,用于定量评价这两种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均质及多层土边坡,有限元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对于含软弱夹层的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明显偏小。研究结果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边坡 稳定性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顶建筑荷载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正玉 王威 +1 位作者 方龙建 刘顺青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第1期77-78,共2页
为研究坡顶建筑刚性基础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2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坡顶建筑荷载大小及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顶建筑荷载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渐减小;随... 为研究坡顶建筑刚性基础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 G2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坡顶建筑荷载大小及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顶建筑荷载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渐减小;随着刚性基础距离坡肩长度的增加,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逐渐增加,但此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且在临界值附近边坡存在两个潜在滑动面。研究结果可为坡顶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荷载 边坡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砂-膨润土垂直防渗墙填筑土料的掺量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浩青 周爱兆 +3 位作者 姜朋明 刘顺青 宋苗苗 陈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24-430,共7页
土-膨润土垂直防渗墙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卫生填埋场中,我国的工程中则应用较少。由国产膨润土与原地层土混合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固结形成的防渗墙,其渗透性、孔隙和压缩性如何受膨润土掺量的影响,针对该一问题,使用福建标准砂模拟原地... 土-膨润土垂直防渗墙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卫生填埋场中,我国的工程中则应用较少。由国产膨润土与原地层土混合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固结形成的防渗墙,其渗透性、孔隙和压缩性如何受膨润土掺量的影响,针对该一问题,使用福建标准砂模拟原地层,以3种典型膨润土作为混合料,在各掺量下对砂-膨润土填筑土料开展改进柔性壁渗透试验固结试验,研究不同膨润土掺量对填筑料渗透系数k、孔隙率n与压缩系数αv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和砂形成防渗墙时存在一个对应最小n和αv的最优掺量Copt,当膨润土掺量小于等于Copt时,随着掺量增加,填筑料k下降很快,αv缓慢减小;当掺量大于Copt后,随掺量上升,k降低速度趋缓,αv快速地升高。理论上,膨润土掺入较少时黏土颗粒仅填充砂粒间的孔隙而不影响砂粒堆积,掺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膨润土使砂粒彼此分离,悬浮在其中,填筑料的孔隙率随掺量而增大,可能是宏观上造成最优掺量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墙 膨润土 渗透系数 压缩系数 最优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强降雨对镇江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王威 姜啸 +1 位作者 崔雨 刘顺青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1年第3期1-3,共3页
基于镇江地区的降雨特征,采用Midas GTS NX建立下蜀土边坡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分析短时强降雨入渗时间及坡度对镇江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作用对不同坡度镇江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随着强降雨时间的... 基于镇江地区的降雨特征,采用Midas GTS NX建立下蜀土边坡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分析短时强降雨入渗时间及坡度对镇江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作用对不同坡度镇江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随着强降雨时间的持续延长,安全系数值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对镇江地区下蜀土边坡的设计及养护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下蜀土边坡 稳定性 短时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模糊分析法在重力式挡土墙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威 杨正玉 +2 位作者 刘顺青 黄贝贝 武旻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4期57-59,共3页
为准确评估重力式挡土墙的运营状况,构建了一种重力式挡土墙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层次—模糊分析评估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重力式挡土墙的安全现状评估。
关键词 重力式挡土墙 安全评估 层次—模糊分析法 指标体系 运营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较大块石分布位置的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献文 刘顺青 +1 位作者 周爱兆 王炳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了准确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和颗粒流程序在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原始土石混合边坡的图像识别和块石随机生成技术,运用此技术生成土石混合边坡模型,模型中较大块石的尺寸范围为0.1~0.3倍坡... 为了准确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传统有限元和颗粒流程序在分析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原始土石混合边坡的图像识别和块石随机生成技术,运用此技术生成土石混合边坡模型,模型中较大块石的尺寸范围为0.1~0.3倍坡高,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5种不同较大块石分布位置的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较大块石分布位置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影响的大小关系为:坡脚>坡面>坡顶>坡内>坡后>均质土坡;在同一较大块石分布类型下,不同的块石随机位置及排列方式对土石混合边坡的塑性扩展模式有着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土石混合边坡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边坡 有限元 块石分布 塑性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及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强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永璐 刘顺青 姜朋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研究含水率及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强度特性的影响,以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接剪切试验,对不同含水率及吸力下的下蜀土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下蜀土的强度特性受含水率及吸力影响较大,同时存在一... 为研究含水率及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强度特性的影响,以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接剪切试验,对不同含水率及吸力下的下蜀土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下蜀土的强度特性受含水率及吸力影响较大,同时存在一界限含水率,在界限含水率上、下土体的强度特性不同;在低吸力水平下,土体黏聚力与土体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在高吸力水平下土体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迅速下降,但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较小;吸力对土体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在界限含水率上、下表现为不同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下蜀土边坡的养护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含水率 基质吸力 非饱和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面参数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贝贝 王威 +2 位作者 杨正玉 崔雨 刘顺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3期65-66,共2页
为考虑接触面参数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G2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接触面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加,挡土墙边坡的下、上限... 为考虑接触面参数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PTUMG2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接触面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加,挡土墙边坡的下、上限安全系数都逐渐增加,但是接触面内摩擦角对挡土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挡土墙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边坡 挡土墙 稳定性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带土层软化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陈泰浩 刘顺青 +1 位作者 徐一鸣 陈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24-29,共6页
针对排土场上部渣土层和下部基岩面接触处的软化接触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问题,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构建了含软化接触带的排土场边坡的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堆填角度、基岩倾角、软化接触带厚度及软化度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 针对排土场上部渣土层和下部基岩面接触处的软化接触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问题,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构建了含软化接触带的排土场边坡的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堆填角度、基岩倾角、软化接触带厚度及软化度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具体的排土场边坡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接触带软化和堆填角度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而基岩倾角和接触带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接触带软化度的增大,排土场边坡下、上限安全系数的绝对衰减率可达50%左右;随着接触带土层的不断软化,排土场边坡滑动面穿过软化接触带的长度逐渐变大,滑坡总体积不断增大;因软化接触带土层的存在,排土场边坡中下部土体推挤坡脚前缘及牵引后部坡体滑动,最终形成由软化接触带到坡顶的贯通滑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接触带 稳定性 软化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带土体软化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19
作者 黄丽华 刘顺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目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分析都未系统考虑接触带处土体软化(抗剪强度降低)的影响,然而此问题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分析接触带土体软化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随机模型系统生成了含石率为0,10%,20%,30%,40%,50%,... 目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分析都未系统考虑接触带处土体软化(抗剪强度降低)的影响,然而此问题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分析接触带土体软化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随机模型系统生成了含石率为0,10%,20%,30%,40%,50%,60%的含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模型,每种边坡模型考虑10种块石分布位置,采用极限分析法对至少61个含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与不考虑接触带土体软化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同含石率下,接触带土体软化的土石混合边坡其下限安全系数随着块石分布位置的不同变化较小;随着含石率的增加,土石混合边坡的滑动面呈弯曲型,并且滑动面都穿过软化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中接触带土体的软化削弱了含石率及块石空间分布对其安全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边坡 接触带软化 含石率 极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条件下“下蜀土”抗剪强度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20
作者 蔡宇宸 刘顺青 +3 位作者 郑力铭 周萍 梅鹏飞 何思节 《岩土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404-408,共5页
针对下蜀土在实际降雨入渗条件下抗剪强度演化规律研究的不足,以镇江两处典型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动化监测获得的降雨入渗下的含水率变化数据,开展了降雨入渗条件下下蜀土抗剪强度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蜀土的... 针对下蜀土在实际降雨入渗条件下抗剪强度演化规律研究的不足,以镇江两处典型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动化监测获得的降雨入渗下的含水率变化数据,开展了降雨入渗条件下下蜀土抗剪强度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蜀土的抗剪强度受含水率影响较大,同时存在一界限含水率,在该含水率左右的下蜀土强度特性不同;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两处下蜀土的黏聚力都为先小幅减小,而后急剧减小,最后再小幅减小并最终保持稳定;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下蜀土的内摩擦角则为先急剧减小,再小幅减小并最终保持稳定。研究结果可为下蜀土边坡的防护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降雨入渗 含水率 抗剪强度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