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频工作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頔威 鄢扬 +2 位作者 喻胜 傅文杰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1-706,共6页
该文章研究双频工作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数值计算和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可以同时工作在两个不同的频率,且由于两个电子注间的非线性耦合,高次回旋谐波所对应模式的功率显著增强。完成了双频工作的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的... 该文章研究双频工作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数值计算和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可以同时工作在两个不同的频率,且由于两个电子注间的非线性耦合,高次回旋谐波所对应模式的功率显著增强。完成了双频工作的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的原理样管加工并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实验测得两个工作频率分别为0.11 THz和0.22 THz,输出功率20 k W,并提出了一种分离双频工作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中两个不同频率电磁波功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双电子注回旋管 双频工作 准光模式变换器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镀膜空芯光纤在THz频段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頔威 祝大军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理论分析了介质镀膜空芯光纤在THz频段的传输特性,得出了该光纤的特征方程及模式分布。利用射线光学原理计算了介质膜材料为聚酰亚胺、介质膜厚度为0.05mm的光纤的衰减常数随介质膜内直径的变化情况。得出其主模在THz频段的衰减常数小... 理论分析了介质镀膜空芯光纤在THz频段的传输特性,得出了该光纤的特征方程及模式分布。利用射线光学原理计算了介质膜材料为聚酰亚胺、介质膜厚度为0.05mm的光纤的衰减常数随介质膜内直径的变化情况。得出其主模在THz频段的衰减常数小于1dB/m,该值远小于相同内径的金属圆波导在这一频段的衰减常数。模拟计算了介质膜厚度为0.05mm、内径为1mm,金属膜内径为1.05mm的介质镀膜空芯光纤在0~1THz的S参数,模拟结果显示该光纤在TFHz频段有很宽的通带,且在通带内衰减常数小于0.5dB/m。可用于THz频段电磁波远距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镀膜空芯光纤 THZ 传输特性 衰减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z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式及色散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頔威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利用等效折射率法得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征方程,该文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THz频段的模式分布及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纤包层空气孔间距固定,减小空气孔半径,包层等效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减小,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 利用等效折射率法得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征方程,该文讨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THz频段的模式分布及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纤包层空气孔间距固定,减小空气孔半径,包层等效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减小,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增大;包层空气填充率固定,增大空气孔半径,包层折射率增大,高次模截止频率增大,色散最大值增大,零色散及最大色散对应的频率减小。通过适当调节包层空气孔间距和空气孔大小,可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单模、零色散THz波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特性 等效折射率 模式分布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谐波太赫兹回旋管的多模工作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学松 鄢扬 +1 位作者 傅文杰 刘頔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7,共6页
为了发展大功率、实用性强的太赫兹辐射源,文中对太赫兹回旋管中多个二次谐波工作模式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参数下多个二次谐波工作模式单模振荡的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下,通过调节工作磁场... 为了发展大功率、实用性强的太赫兹辐射源,文中对太赫兹回旋管中多个二次谐波工作模式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参数下多个二次谐波工作模式单模振荡的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下,通过调节工作磁场、电流等参数,在单管中实现了四个不同频率0.391、0.404、0.416、0.423 THz,千瓦级以上输出功率的太赫兹波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太赫兹 高次谐波 模式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2THz频率连续可调同轴回旋管 被引量:4
5
作者 雷蕾 刘頔威 鄢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9-562,共4页
作为目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输出功率最大的辐射源之一回旋管的功率可达到数十千瓦.传统太赫兹回旋管一般为点频工作,难以满足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等多方面技术需要。采用机械调节的方式,实现了带宽为2 GHz中心频率为0.42 THz二次谐波频率... 作为目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输出功率最大的辐射源之一回旋管的功率可达到数十千瓦.传统太赫兹回旋管一般为点频工作,难以满足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等多方面技术需要。采用机械调节的方式,实现了带宽为2 GHz中心频率为0.42 THz二次谐波频率连续可调同轴回旋管.通过非线性理论分析发现,在不改变工作磁场条件下,在调节带宽范围内,可实现大于8 kW的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频率连续可调 同轴回旋管 高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2 THz-TE_(17,4)回旋管高效准光模式变换器(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维 宋韬 +1 位作者 刘頔威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0-846,共7页
针对0.42THz-TE_(17,4)模式回旋管研究了一种高效率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由Densiov型辐射器、准椭圆镜和两个相位校正镜组成。采用了耦合波理论分析波导辐射器的工作机理,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开口辐射器和反射镜面上的场分布,并运... 针对0.42THz-TE_(17,4)模式回旋管研究了一种高效率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由Densiov型辐射器、准椭圆镜和两个相位校正镜组成。采用了耦合波理论分析波导辐射器的工作机理,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开口辐射器和反射镜面上的场分布,并运用KSA算法和相位解缠绕技术对相位校正镜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编程计算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软件模拟结果高度一致。结果表明从Denisov型辐射器辐出射的能量经过镜面系统聚焦校正之后,在输出窗处转化为标量和矢量高斯成分分别高于99.1%和97.3%的束斑,其能量转换效率高于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相位校正镜 准光模式变换器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电子太赫兹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常少杰 吴振华 +6 位作者 黄杰 赵陶 刘頔威 胡旻 魏彦玉 宫玉彬 刘盛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102,共18页
太赫兹波因其具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特性,所以在深空探测、无损检测、通信及安检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近些年,太赫兹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由于尺寸共度效应及电子束发射性能的限制,这类器件在迈向更高... 太赫兹波因其具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特性,所以在深空探测、无损检测、通信及安检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近些年,太赫兹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由于尺寸共度效应及电子束发射性能的限制,这类器件在迈向更高频段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改良高频结构、控制加工精度、制备更优性能的材料、更精准的计算手段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解决。本文介绍几种主流小型化太赫兹器件研究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及最新进展,最后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总结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器件 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的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晨 王维 +11 位作者 宋韬 黄杰 曹毅超 刘頔威 胡旻 张开春 吴振华 周俊 钟任斌 赵陶 龚森 刘盛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研究了双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的电磁特性。根据惠根斯原理的光衍射理论,分析得出双共焦波导中的两类本征模式(叠加模和环形模)对应的截止频率和场分布情况。理论分析结果与商用仿真软件CST的仿真结果一致。其中用作回旋行波管工... 研究了双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的电磁特性。根据惠根斯原理的光衍射理论,分析得出双共焦波导中的两类本征模式(叠加模和环形模)对应的截止频率和场分布情况。理论分析结果与商用仿真软件CST的仿真结果一致。其中用作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反相叠加TE06模”的损耗明显小于其他模式,这种不同模式损耗不同的特性将有效抑制竞争模式带来的寄生振荡。双共焦波导的模式密度略大于传统单共焦波导的模式密度,但是明显小于圆波导的模式密度,因此双共焦波导适合用作回旋行波管的高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共焦波导 回旋行波管 太赫兹 叠加模 环形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系统的改进型传输线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毅超 陈强 +8 位作者 张晨 宋韬 黄杰 胡巧 刘頔威 王维 胡旻 钟任斌 沈皓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0-694,共5页
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和矢量衍射理论,设计了263 GHz DNP-NMR谱仪的改进反射镜系统,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系统包括两个波纹波导、一个抛物面镜和一个角度可调的相位校正镜.仿真结果表明,获得了聚焦良好的类高斯输出光束,其标量高斯模含量为99... 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和矢量衍射理论,设计了263 GHz DNP-NMR谱仪的改进反射镜系统,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系统包括两个波纹波导、一个抛物面镜和一个角度可调的相位校正镜.仿真结果表明,获得了聚焦良好的类高斯输出光束,其标量高斯模含量为99.90%,矢量高斯模含量为99.55%.只有通过调整相位校正镜的角度来匹配DNP-NMR样品,才能改变输出光束的方向.当输出光束方向在±15°变化时,标量高斯模含量约为99.57%,矢量高斯模含量约为9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相位矫正镜 核磁共振 动态核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慢波结构的太赫兹返波管研究
10
作者 肖川红 吴振华 +6 位作者 李杰龙 史宗君 钟任斌 刘頔威 赵陶 胡旻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2-708,共7页
研究了一种光子晶体的慢波结构,通过对该结构的色散、场分布和粒子模拟计算,设计和仿真了一个0.28-THz的带状注返波管。在阴极电流密度仅10 A/cm^(2)(最小可低于6 A/cm^(2)),电压12.5 kV,磁场0.5 T的情况下,该结构通过与带状电子注浸没... 研究了一种光子晶体的慢波结构,通过对该结构的色散、场分布和粒子模拟计算,设计和仿真了一个0.28-THz的带状注返波管。在阴极电流密度仅10 A/cm^(2)(最小可低于6 A/cm^(2)),电压12.5 kV,磁场0.5 T的情况下,该结构通过与带状电子注浸没式互作用,输出功率为435 mW。在此基础上,采用了LIGA加工技术制备了该慢波结构。研究表明,光子晶体结构能有效提高互作用效率和降低起振电流密度,有效提高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阴极的使用寿命,是提高太赫兹真空辐射源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慢波结构 太赫兹返波管 起振电流 真空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ity design and linear analysis of 225 GHz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頔威 袁学松 +1 位作者 鄢扬 刘盛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3049-3053,共5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frequency-quadrupling three-cavity gyroklystrons with successive frequency-doubling in each cavity.The cavities of 225 GHz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are designed with the scattering m...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frequency-quadrupling three-cavity gyroklystrons with successive frequency-doubling in each cavity.The cavities of 225 GHz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are designed with the scattering matrices method and the possible operating mode are discussed.With the point-gap theory,the starting currents of the possible operating modes and the potential parasitic modes in the output cavity are calculated. The optimal operating mode is proposed under consideration of the mode competition and the power capacity of the c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THZ scattering matrices point-gap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f-consistent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frequency-quadrupling terahertz gyroklystron
12
作者 刘頔威 袁学松 +1 位作者 鄢扬 刘盛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5507-5510,共4页
This paper analyses a three-cavity frequency-quadrupling terahertz gyroklystron with successive frequency-doubling in each cavity with self-consistent nonlinear theory. The beam-wave intera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ele... This paper analyses a three-cavity frequency-quadrupling terahertz gyroklystron with successive frequency-doubling in each cavity with self-consistent nonlinear theory. The beam-wave intera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electron bunching process are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output efficiency with the length of drift tubes and output power and the variation of Ohmic loss with the length of output cavity are consider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predict an optimal output efficiency of 1.8%, a power output of more than 2 kW and a gain of 33 dB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Ohmic losses when the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driven by a 40-kV, 3-A electron beam and 1 Watt input power, operates at 225 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quadrupling gyroklystron TERAHERTZ self-consistent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