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判别式超像素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雨情 肖嵩 李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7,168,共6页
针对传统超像素跟踪方法中建模速度慢、目标遮挡易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超像素分割,获得大量目标前景和背景的超像素训练数据,通过训练超限学习机,并结合k-d树聚类快速构建目标前景和背景的判别式模型.在跟... 针对传统超像素跟踪方法中建模速度慢、目标遮挡易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超像素分割,获得大量目标前景和背景的超像素训练数据,通过训练超限学习机,并结合k-d树聚类快速构建目标前景和背景的判别式模型.在跟踪过程中,利用构建的模型和粒子滤波估计目标中心位置.最后结合相关滤波估计目标尺度,实现对目标的鲁棒性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可靠的跟踪精确度和较快的跟踪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超像素 超限学习机 相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烯四胺混胺吸收CO_2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刘雨情 王梅 +3 位作者 汪小慧 李政 肖坤儒 李建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2-1387,共6页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原料配制5种混胺总含量为30%(φ)的吸收剂用于吸收CO2,在自制的吸收/解吸实验装置中考察混胺配比和吸收剂使用次数对吸收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剂Ⅲ(26%(φ)MDEA+4%(φ)TETA)的吸... 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原料配制5种混胺总含量为30%(φ)的吸收剂用于吸收CO2,在自制的吸收/解吸实验装置中考察混胺配比和吸收剂使用次数对吸收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剂Ⅲ(26%(φ)MDEA+4%(φ)TETA)的吸收/解吸性能最好;在101.33 Pa和298.15 K的条件下,吸收剂Ⅲ对CO2的吸收量为0.8 699 mol/mol,平均吸收速率为1.880 mmol/s;在101.33 Pa和383.15 K的条件下,吸收剂Ⅲ对CO2的解吸率为91.61%;与第1次使用相比,吸收剂Ⅲ第4次使用时,CO2吸收量降低了26.8%,CO2解吸率降低了15.7%;使用4次后,吸收剂Ⅲ的质量和p H虽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佳的吸收/解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吸收 N-甲基二乙醇胺 三乙烯四胺 醇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MP为主体的混合胺溶液捕集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坤儒 王梅 +2 位作者 吴鹏涛 李政 刘雨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空间位阻胺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捕集CO_2技术具有吸收容量大、低能耗、腐蚀性小等优势,但因其吸收速度慢,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AMP分别与乙醇胺(MEA)和N-氨乙基哌嗪(AEP)混合,探讨不同配比以AMP为主体的混合胺溶液捕获C... 空间位阻胺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捕集CO_2技术具有吸收容量大、低能耗、腐蚀性小等优势,但因其吸收速度慢,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AMP分别与乙醇胺(MEA)和N-氨乙基哌嗪(AEP)混合,探讨不同配比以AMP为主体的混合胺溶液捕获CO_2性能。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AMP和MEA的体积比为5∶5时,该混合胺捕集CO_2效果最佳,相对纯AMP溶液,吸收容量提高了12.34%,吸收速率提高了29.21%,解析速率提高了20.00%;AMP和AEP的体积比为7∶3时,捕集效果最佳,相对纯AMP溶液,吸收容量提高了9.680%,吸收速率提高了28.10%,解析速率提高了32.50%;在最佳配比时,AMP和MEA的混合胺溶液,与AMP和AEP的混合胺溶液相比较,前者吸收容量比后者大2.558%,吸收速率比后者快1.587%,解析速率比后者慢1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 混合胺 CO2 吸收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