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电池金属连接体锰钴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帅文 朱可晟 +3 位作者 刘长洋 刘子良 卞刘振 杨礼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共6页
金属连接体作为固体氧化物电池(Solid oxide cells, SOCs)的核心组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和高价铬挥发导致阴极Cr中毒,从而降低电池性能与寿命。在金属连接体表面添加锰钴尖晶石涂层是防止其失效的有效手段,但是锰钴涂层... 金属连接体作为固体氧化物电池(Solid oxide cells, SOCs)的核心组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和高价铬挥发导致阴极Cr中毒,从而降低电池性能与寿命。在金属连接体表面添加锰钴尖晶石涂层是防止其失效的有效手段,但是锰钴涂层存在电导率低、烧结致密度差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OCs金属连接体防护用锰钴涂层的制备方法、成分设计对电导率、热膨胀系数、抗氧化性能等的影响。稀土元素与过渡金属元素的共同掺杂可以协同调控锰钴尖晶石涂层的电导率和抗氧化性能。此外,对锰钴涂层的设计、制备技术和性能改进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池(SOCs) 金属连接体 铁素体不锈钢 锰钴尖晶石涂层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316L不锈钢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长洋 季根顺 孟军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1-455,共5页
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细316L不锈钢粉末注射成形坯的脱脂工艺。注重考察了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注射坯的热脱脂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注射成形坯经正己烷溶剂脱脂后,石蜡组元全部被脱除。其它组元在后续的热... 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细316L不锈钢粉末注射成形坯的脱脂工艺。注重考察了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注射坯的热脱脂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注射成形坯经正己烷溶剂脱脂后,石蜡组元全部被脱除。其它组元在后续的热脱脂中被去除,确定了优化的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试样没有出现缺陷,并缩短了脱脂周期,该周期大约为10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316L不锈钢粉末 粉末注射成形 脱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楼梯影响的5·12汶川地震灾区某典型教学楼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望喜 刘长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06,共8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5·12汶川地震灾区某6层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进行弹性和弹塑性分析,研究了楼梯的存在对框架抗侧刚度、构件最大反应谱弯矩和动力特性等的影响。对是否计入楼梯的一组对比分析模型进行模...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5·12汶川地震灾区某6层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进行弹性和弹塑性分析,研究了楼梯的存在对框架抗侧刚度、构件最大反应谱弯矩和动力特性等的影响。对是否计入楼梯的一组对比分析模型进行模态和规范地震反应谱分析以及静力非线性分析(pushover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等。结果显示,本文的弹塑性分析结果与文献[2]的弹性分析结果在定性上具有一致性,在定量上存在差异性。还研究了框架中楼梯的存在对构件塑性铰发展的影响,表明其对周围构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楼梯 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 模态分析 反应谱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楼梯连接方式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段连蕊 张望喜 +1 位作者 刘精巾 刘长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别对是否考虑楼梯间参与建模、梯间框架角柱加强、采用滑动连接和增设梯柱方案等5种模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的性能点、层间位移角、刚度退化、屈服机制等多个角度研究上述因素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别对是否考虑楼梯间参与建模、梯间框架角柱加强、采用滑动连接和增设梯柱方案等5种模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的性能点、层间位移角、刚度退化、屈服机制等多个角度研究上述因素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式和规律。结果表明:梯间框柱加强和放式连接均可增大结构的延性,而滑动连接的增幅最大,同时对结构性能点的影响也最显著;对比各结构的刚度退化现象,滑动连接在保持结构抗侧刚度稳定方面效果良好;屈服机制方面,抗式连接中的楼梯间受损严重,同时,增设梯柱方案中梯柱的严重破坏,可能导致楼梯间倒塌,而滑动连接效果较为理想,但需对相关构件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板式楼梯 抗式与放式连接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0.7)Sr_(0.3)Fe_(0.9)Ni_(0.1)O_(3-δ)对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长洋 卞刘振 +3 位作者 郜建全 彭继华 彭军 安胜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59-2065,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Ni共掺杂的La_(0.7)Sr_(0.3)Fe_(0.9)Ni_(0.1)O_(3-δ)(LSFNi)电极材料,研究了CO在LSFNi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LSFNi与La_(0.8)Sr_(0.2)Fe_(0.8)Ni_(0.2)O_(3-δ)(LSGM)电解质和Gd_(0.2)Ce_(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Ni共掺杂的La_(0.7)Sr_(0.3)Fe_(0.9)Ni_(0.1)O_(3-δ)(LSFNi)电极材料,研究了CO在LSFNi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LSFNi与La_(0.8)Sr_(0.2)Fe_(0.8)Ni_(0.2)O_(3-δ)(LSGM)电解质和Gd_(0.2)Ce_(0.8)O_(2-δ)(GDC)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同时LSFNi材料在5%H_(2)-Ar下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850℃时电导率达到0.85 S/cm。当以CO为燃料时,LSFNi-GDC/LSGM/LSFNi-GDC对称全电池在850、800、750和700℃下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470、288、196和130 mW/cm^(2)。对称全电池在CO下的极化电阻分别为0.64、1.01、1.83和3.82Ω·cm^(2)。与H_(2)燃料相比,CO电化学氧化的电荷转移过程和吸脱附过程较为困难,导致以CO为燃料的电池性能略低于以H_(2)为燃料时的性能。此外,对称电池在850℃和600 mA/cm^(2)的放电电流下电池的电压从0.719 V衰减到0.657 V,电池的衰减速率约为0.003 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对称电极 积碳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池二氧化锰正极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婷婷 林其杭 +5 位作者 刘长洋 卞刘振 孙超 齐冀 彭继华 安胜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4-767,共14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MnO_(2)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低制造成本等特点而备受关注,MnO_(2)正极固有的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坍塌等问题,导致其比容量较低和循环稳定性较差,严重制约了AZIBs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MnO_(2)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低制造成本等特点而备受关注,MnO_(2)正极固有的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坍塌等问题,导致其比容量较低和循环稳定性较差,严重制约了AZIBs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MnO_(2)正极材料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的策略,重点介绍了MnO_(2)结构调控、纳米工程、掺杂改性和与高导材料复合等改性策略。通过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Mn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建立了MnO_(2)晶体结构与电池比容量之间的构效关系。详细分析了不同的合成手段对MnO_(2)纳米形貌及电池比容量的影响,为不同形貌的MnO_(2)制备提供了指导。同时分析了元素体相掺杂以及高导电碳基材料的添加对MnO_(2)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高性能AZIBs用MnO_(2)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不同的改善策略可以混合使用,并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MnO_(2) 晶体结构 纳米形貌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在固化过程中使铝合金壳体失稳的分析
7
作者 刘长洋 汪文庆 《航天制造技术》 1990年第Z1期30-34,共5页
产品头部玻璃钢在固化过程中,使铝合金壳体发生了失稳,致使产品报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失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壳体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玻璃钢和铝合金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不同,在受热条件下某部份位移受到限制等。采取措施改进工装... 产品头部玻璃钢在固化过程中,使铝合金壳体发生了失稳,致使产品报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失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壳体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玻璃钢和铝合金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不同,在受热条件下某部份位移受到限制等。采取措施改进工装,保证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壳体稳定性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缠绕成型工艺
8
作者 汪文庆 刘长洋 《航天工艺》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总结了研制某型号导弹头部防热层的主要工艺过程及工艺方法,讨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工艺因素,优化了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制成功的某型号导弹头部防热层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已顺利通过静力、振动地面试验及全弹... 总结了研制某型号导弹头部防热层的主要工艺过程及工艺方法,讨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工艺因素,优化了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制成功的某型号导弹头部防热层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已顺利通过静力、振动地面试验及全弹飞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隔热材料 缠绕工艺 导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