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肝样腺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锦燕 王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肝细胞癌 胃癌患者 胃癌诊断 ISH 原发性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焙烧钒渣过程中钒尖晶石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史志新 苑天宇 +1 位作者 刘锦燕 蔡晓雯 《矿冶》 CAS 2014年第5期95-98,共4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的分析手段,对攀钢钒工业生产钒渣中钒尖晶石的结构与构造、化学组成及变化规律等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过程中氧化的钒尖晶石结构逐渐变的疏松多孔,构造上由单一的钒尖... 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的分析手段,对攀钢钒工业生产钒渣中钒尖晶石的结构与构造、化学组成及变化规律等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过程中氧化的钒尖晶石结构逐渐变的疏松多孔,构造上由单一的钒尖晶石向铁板钛矿固溶体、氧化铁固溶体和钒酸锰固溶体转变;钒尖晶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镁、铝、钛、钒、锰、铁等元素组成。随着氧化程度的深入,Fe O的含量在逐渐增加,V2O3的含量在逐渐减少,其他元素含量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尖晶石 钒渣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时间对钒转浸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志新 刘锦燕 王春梅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3,59,共6页
对四种不同焙烧时间下的焙烧渣和酸浸后的残渣进行浸出前后EDS形貌分析、MLA物相含量分布和钒元素赋存形式和走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钒渣焙烧前后钒尖晶石由致密光滑的表面变成表面凹凸不平且形成多孔的结构;MLA物相分析数据显示,... 对四种不同焙烧时间下的焙烧渣和酸浸后的残渣进行浸出前后EDS形貌分析、MLA物相含量分布和钒元素赋存形式和走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钒渣焙烧前后钒尖晶石由致密光滑的表面变成表面凹凸不平且形成多孔的结构;MLA物相分析数据显示,焙烧渣和残渣中物相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是由于钒酸钙的大量减少导致物相含量在浸出前后变化很大;钒元素分布测试结果表明,焙烧前期影响钒转浸率的因素是氧化铁固溶体相因固溶大量的钒和其他杂质元素难以被酸浸出;当焙烧时间达到360 min后影响钒转浸率的主要因素为烧结形成的辉石—硅酸钙过渡相阻碍了氧的扩散导致部分钒元素包裹其中而难以被酸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浸率 焙烧温度 ML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含钒物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志新 刘锦燕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99,103,共4页
对钒渣、熟料和残渣中含钒物相微观结构、形貌以及钒元素走向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含钒物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钙化焙烧过程中钒尖晶石由初始光滑致密的多边形逐渐氧化成多孔状态,直至最后生成凹凸不平的... 对钒渣、熟料和残渣中含钒物相微观结构、形貌以及钒元素走向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含钒物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钙化焙烧过程中钒尖晶石由初始光滑致密的多边形逐渐氧化成多孔状态,直至最后生成凹凸不平的“圆粒状”氧化铁和“短柱状”铁板钛矿,钒元素也由最初富集在钒尖晶石中逐渐向钒酸钙、氧化铁、铁板钛矿和硅酸盐中转移;酸浸过程中熟料中凹凸不平的含钒氧化物(氧化铁、铁板钛矿和钒酸钙)逐渐变为“镂空状”铁板钛矿相,大部分钒元素被硫酸浸出,残留的钒元素主要赋存于氧化铁、铁板钛矿和硅酸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钙化焙烧 酸浸 钒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00099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明璇 王鹏 +1 位作者 冯娜欣 刘锦燕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_0009910(circ_0009910)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SW620细胞,将细胞随机分组并进行转染,si-NC组转染si-NC、si-circ_0009910组转染si-circ_0009910、pcDNA组转染pcDNA、pcDNA-circ_000... 目的探讨环状RNA_0009910(circ_0009910)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SW620细胞,将细胞随机分组并进行转染,si-NC组转染si-NC、si-circ_0009910组转染si-circ_0009910、pcDNA组转染pcDNA、pcDNA-circ_0009910组转染pcDNA-circ_0009910、miR-NC组转染miR-NC、miR-198组转染miR-198 mimic、si-circ_0009910+anti-miR-NC组共转染si-circ_0009910和anti-miR-NC、si-circ_0009910+anti-miR-198组共转染si-circ_0009910和miR-198 inhibitor。转染48 h,用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_0009910、miR-198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0009910的靶基因。结果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9910组细胞增殖能力低,细胞凋亡率高,Ki-67、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Circular RNA Interactome软件预测出circ_0009910的部分碱基序列可与miR-198形成互补配对。与miR-NC组比较,miR-198组转染WT-circ_0009910后荧光素酶活性低(P<0.05);而两组转染MUT-circ_0009910后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irc_0009910组miR-198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9910组miR-198相对表达量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98组SW620细胞增殖能力低,细胞凋亡率高,Ki-67、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si-circ_0009910+anti-miR-NC组比较,si-circ_0009910+anti-miR-198组细胞增殖能力高,细胞凋亡率低,Ki-67、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Bax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circ_0009910低表达通过靶向调控miR-198的表达抑制SW620细胞增殖,促进其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环状RNA_0009910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SW62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