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医用敷料的制备和性能
1
作者 杨瑞瑞 郭嫣 +1 位作者 陈莉 刘铭燊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8-1975,1985,共9页
为提高医用敷料对伤口渗液的传导性,将具有优良吸湿、导湿性的莲纤维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采用SEM对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的微观形貌、直径分布和孔隙率进行了表征和统计,通... 为提高医用敷料对伤口渗液的传导性,将具有优良吸湿、导湿性的莲纤维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采用SEM对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的微观形貌、直径分布和孔隙率进行了表征和统计,通过水接触角、吸液率、水蒸气透过率测定以及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测试,考察了莲纤维添加量(以PVP质量为基准,下同)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的纤维分布均匀,表面无串珠,呈互连的多孔结构。在PVP质量浓度为100 g/L、莲纤维添加量为5.5%的条件下,制备的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L-5.5/PVP-100)水接触角为32.6°、吸液率为487.02%,具有超润湿性;L-5.5/PVP-100的抗拉强度为3.66 MPa、断裂伸长率为18.53%,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莲纤维添加量1.5%制备的莲纤维/PVP纳米医用敷料(L-1.5/PVP-100)的纤维平均直径(318.57 nm)最小,具有最高的孔隙率(72.39%)和水蒸气透过率〔2396.38 g/(m^(2)·24 h)〕,呈超导湿性,有利于水蒸气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纤维 润湿性 导湿性 医用敷料 静电纺丝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复合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芳 郭嫣 +2 位作者 韩朝旭 刘铭燊 杨瑞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降低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制备成本,表层织物利用双层小提花组织设计,采用一定比例的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进行交织,兼顾装饰、阻燃、耐磨等性能;中间层使用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WKSF)替代海绵,提高透气性、环保性及缓压性能;里层织物采... 为降低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制备成本,表层织物利用双层小提花组织设计,采用一定比例的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进行交织,兼顾装饰、阻燃、耐磨等性能;中间层使用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WKSF)替代海绵,提高透气性、环保性及缓压性能;里层织物采用涤纶针织物。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热熔胶网膜黏合剂将3层织物复合层压,研究复合工艺中温度、时间、施胶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工艺的温度为120℃、时间为100 s、施胶量为50 g/m^(2);当间隔织物网眼数为45个/(25 cm^(2)),厚度为7.12 mm,间隔丝密度为39.71根/cm^(2)时,中间层织物对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力、透气性等性能最佳。通过该复合工艺设计的汽车座椅面料可将阻燃、透气、装饰、绿色环保等功能集于一体,从而适应高档汽车座椅用纺织品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用织物 复合层压 经编间隔织物 阻燃性 剥离强力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