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ython编程建模进行韦伯分布拟合
1
作者 陈丽敏 刘金平 徐志保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9期75-78,共4页
风力发电量与风速的关系一直是电力行业从业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积极探索风力发电量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Python编程技术,计算风场的风速频率分布,由于研究过程中涉及大量随机变量以及连续变量,这些变... 风力发电量与风速的关系一直是电力行业从业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积极探索风力发电量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Python编程技术,计算风场的风速频率分布,由于研究过程中涉及大量随机变量以及连续变量,这些变量符合韦伯分布的特点,因此,研究人员引入了最小二乘法对风频数据进行韦伯分布拟合,通过这种方法求得c和k的具体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分布 Pvthon编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测试用高低温试验箱温度场分析与流场模拟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晓腾 刘金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以试验区置有两个动力电池的294 L高低温试验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FD模拟了高低温试验箱恒温45℃时箱内电池的温升和散热情况,并对高低温试验箱的流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同侧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在试验区上部放置多孔板进... 以试验区置有两个动力电池的294 L高低温试验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FD模拟了高低温试验箱恒温45℃时箱内电池的温升和散热情况,并对高低温试验箱的流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同侧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在试验区上部放置多孔板进行孔板送风有助于提高流场均匀性;两个动力电池之间会出现涡旋现象,通过增加置物架与内箱底部的间距、适当增大回风口截面积均能减轻甚至消除涡旋现象,提高流场均匀性,当置物架与内箱底部的间距增至0.2 m,回风截面的高度增至0.15 m后,试验箱流场的整体不均匀度由1.73降至0.4,电池间的涡旋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高低温试验箱 流场 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泽嵩 刘金平 +3 位作者 周易 朱文杰 陈建勋 刘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为200~1000 W、热流密度为4.4~22.2 W/cm^(2)的集中热源在制冷能力为3~11 kW和不同热源位置时的冷板换热性能、阻力特性及泵功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冷板换热性能优越,在应对散热量为1 kW、热流密度为22.2 W/cm^(2)的集中热源时,传热系数最高可达26 kW/(m^(2)·℃),在系统总阻力小于20 kPa、制冷剂泵功耗小于20 W时可以实现模拟热源表面与制冷剂温差小于15℃,可以利用天然冷源进行散热,实现节能;相变冷板的换热特性可由翅片效率计算式和Kandlikar传热关联式进行描述,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冷板温差与实际值偏差小于1℃,可以指导冷板流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 高热流密度 相变冷却 冷板 传热特性 R1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600a/R32用于自复叠低温冰箱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宇洁 刘金平 +1 位作者 刘凯 龚咏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设计搭建了一套小型低温冰箱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对比分析了R600a/R32和R600a/R290两种制冷剂组合的系统循环性能,结果表明R600a/R32组合更符合-50℃低温冰箱的工况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比了R600a/R32在不同充注比例下的系统循环特性... 设计搭建了一套小型低温冰箱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对比分析了R600a/R32和R600a/R290两种制冷剂组合的系统循环性能,结果表明R600a/R32组合更符合-50℃低温冰箱的工况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比了R600a/R32在不同充注比例下的系统循环特性,得到R600a/R32最佳充注比例为0.61/0.39。此配比下,环境温度为25℃时,该系统冷冻室温度可以达到-51.8℃。由于小型制冷装置的空间限制,部分运行参数无法测得,对此提出一种制冷运行数据的分析模型,利用回热器换热平衡和气液分离器质量守恒计算出关键数据,并得到混合工质总运行浓度比例,以便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混合工质 R600a/R32 低温冰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外流场模拟研究
5
作者 谭庆澎 刘金平 +2 位作者 陈建勋 陈潇 陈梓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3,共13页
建立了无墙面阻碍和有墙面阻碍情况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六列四行的阵列物理模型,对以261.15 K为名义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外环境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不同水平风速下蒸发器换热面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量,分析冷风回流现象对低... 建立了无墙面阻碍和有墙面阻碍情况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六列四行的阵列物理模型,对以261.15 K为名义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外环境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不同水平风速下蒸发器换热面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量,分析冷风回流现象对低环温空气源热泵传热性能的影响,指出最恶劣工况机组的位置。环境风存在阻碍风机出口冷空气的扩散,使风机出口偏转角增大,导致冷空气在风机上部堆积,阵列内部以及背风侧的机组冷风回流现象更加明显。结果表明:当机组横向间距为0.6 m时,水平风速分别从0 m/s增至5 m/s,阵列机组最低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2.44~3.69 K,平均换热量下降1%~6.2%,平均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0.78~1.57 K;当机组距墙间距为0.6 m时,水平风速分别从0 m/s增至5 m/s,阵列机组最低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3.51~4.14 K,平均换热量下降5.9%~11.5%,平均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29~1.98 K。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横向间距、不同距墙间距下阵列空气源热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增大横向间距或距墙间距均能改善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当横向间距增至1.2 m,阵列机组平均换热量可达原来机组换热量的96.5%以上;距墙间距增至1.2 m,阵列机组平均换热量可达原来机组换热量的91.3%以上。横向间距或距墙间距为1.2 m为较好安装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阵列 数值模拟 冷风回流 环境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雌雄异株植物葎草繁殖策略的可塑性调节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1 位作者 段婧 张丽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研究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繁殖策略及生殖分配可塑性,对发展雌雄异株植物的生活史进化理论和该类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葎草为材料,通过设置轻度(LS)、中度(MS)、重度(RS)水分胁迫梯度,研究雌、雄单株的花芽... 研究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繁殖策略及生殖分配可塑性,对发展雌雄异株植物的生活史进化理论和该类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葎草为材料,通过设置轻度(LS)、中度(MS)、重度(RS)水分胁迫梯度,研究雌、雄单株的花芽分化、生物量分配、花穗性状、花药(或子房)数、花粉数及活力等与生殖生长相关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葎草通过提前花芽分化应对水分胁迫,雄株先于雌株进入生殖生长(P<0.01)。2)雄株增加生殖分配应对LS胁迫,雌株减少花穗生物量应对水分胁迫;在RS胁迫时雄株的生殖分配为雌株的近3倍。3)葎草通过减少花穗数应对胁迫,雄株显著增加单个花穗的小花数来应对轻中度缺水(P<0.05),雌株则减少开花频次降低水分胁迫下生殖能量消耗。4)轻中度水分胁迫对雌株子房宽度无显著影响;中重度胁迫虽使雄株显著缩短了花药长度、减少了单个花药的花粉数(P<0.05),但花粉大小、花粉活性受影响较小。5)雄株花穗的PO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雄株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在水分胁迫下,葎草在生存和防御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协调分配有限资源,实现有性繁殖来完成草本植物较为短暂的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性生殖 花药 花粉 生活史 生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供冷系统中冷冻水输送管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金平 杜艳国 陈志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31,35,共5页
建立了确定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输送管线最优水流速度和保温层最优厚度的优化模型 ,其目标函数为系统的年度费用 ,由冷冻水二级泵的年运行费用、冷冻水输送管线冷量损失费用、二级泵功耗导致的冷水温升所产生的费用、冷冻水二级泵的折旧... 建立了确定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输送管线最优水流速度和保温层最优厚度的优化模型 ,其目标函数为系统的年度费用 ,由冷冻水二级泵的年运行费用、冷冻水输送管线冷量损失费用、二级泵功耗导致的冷水温升所产生的费用、冷冻水二级泵的折旧和维修费用以及冷冻水输送管线折旧和维修费用 5个部分组成 .考虑全年变负荷运行的特点 ,在部分负荷时假设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不变 ,采用变频泵调节流量 .通过实例计算 ,得到以下结论 :对于区域供冷系统 ,存在最优的水流速度和保温层厚度 ;冷水输送距离对最优水流速度和保温层最优厚度没有影响 ;最优水流速度随电价升高而降低 ,随设计冷负荷增大而升高 ;保温层最优厚度随电价升高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水 二级泵 区域供冷系统 保温层厚度 冷负荷 部分负荷 变频泵 电价 费用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种子发育时不同位叶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变化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2 位作者 曾晓琳 蔡捡 张小晶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本文通过在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测定不同位叶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各位叶的光合速率、光合贡献率、叶生物量及含水量、花穗生物量和种子千粒重的变化,研究种子产量与不同发育期不同位叶光合性能的... 本文通过在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测定不同位叶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各位叶的光合速率、光合贡献率、叶生物量及含水量、花穗生物量和种子千粒重的变化,研究种子产量与不同发育期不同位叶光合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位叶的光合速率和光合贡献率均存在显著变化,同-发育期各位叶的光合速率和光合贡献率表现出显著差异.2)不同位叶的叶生物量和含水量随种子发育均发生显著变化,同-位叶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叶生物量和含水量表现出显著差异.3)种子产量与开花期1~5叶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及叶总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与灌浆期第1,3 叶光合速率和第1,2 叶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犘〈0.05);与乳熟期第4,5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生物量为负相关;与蜡熟期、完熟期第1叶光合速率为正相关,与第3~5叶光合速率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第1,2叶生物量呈正相关,与第3~5叶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4)种子产量与灌浆期之后的叶总生物量均为负相关,与灌浆期和乳熟期花穗生物量呈负相关,与蜡熟期和完熟期花穗生物量为显著正相关.所以,在营养生长阶段要采取合理栽培措施,促进不同位叶叶片生长和营养累积,为种子发育奠定物质基础,而灌浆期后要注意调控各位叶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着重保护第1~3叶的完整性与健康度,以提高老芒麦种子产量与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光合作用 叶位 种子产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1 位作者 游明鸿 陈永霞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5-70,共6页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 利用7级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了西南地区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及其感病级与材料来源及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存在着多样性,发病率、严重度、病斑数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100%,0.01%~86.67%和0.33%~86.67%,变异系数分别为57.97%,101.39%和89.20%;感病1~7级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2.41%,12.06%.8.62%.17.24%,13.79%,20.68%和5.17%;高抗(HR)、抗病(R)、中抗(MR)、中感(MS)、感病(S)、高感(HS)型分别占22.41%,12.06%,8.62%,17.24%,13.79%和25.85%;抗锈病能力与材料来源地的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植株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与植株生殖枝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当加强病原菌及致病机理、侵染循环、病害流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的研究。西南地区为扁穗牛鞭草抗病性状、抗病基因的选取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扁穗牛鞭草 种质资源 锈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生殖枝中糖分、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金平 范宣 +2 位作者 游明鸿 王思思 宗人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共9页
以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老芒麦生殖枝的叶、茎、穗柄、穗轴、种子等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构件可溶性糖(SS)、蔗糖(SU)、淀粉(ST)含量变化,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PA)含量变化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变化,分析糖分含量、呼吸强度... 以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老芒麦生殖枝的叶、茎、穗柄、穗轴、种子等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构件可溶性糖(SS)、蔗糖(SU)、淀粉(ST)含量变化,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PA)含量变化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变化,分析糖分含量、呼吸强度及氮代谢速度在发育期间、构件间差异,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灌浆物质在源、流、库器官间转移规律,探讨种子饱满度与构件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蔗糖和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发育期间和构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淀粉含量在构件间差异显著,在发育期间变化较小。2)随种子发育各构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淀粉含量无显著增加;乳熟期构件中丙酮酸含量显著增加,蜡熟期又显著下降(P<0.05);灌浆期和乳熟期构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无差异,蜡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3)种子发育过程中叶片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构件,穗轴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数倍于其他构件。4)灌浆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构件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和丙酮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大小为淀粉>蔗糖>可溶性糖>丙酮酸;乳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糖相关性大小为可溶性糖>淀粉>蔗糖,与丙酮酸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蜡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仅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种子饱满度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穗柄中丙酮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穗轴中硝酸还原酶活性、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种子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生殖枝各构件均参与种子发育过程中"源-库"物质运输,乳熟期运输速度与贮藏物沉积最快,穗轴对源库流起调控作用,氮代谢速度与种子饱满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生殖枝 种子发育 糖分运输 呼吸强度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对老芒麦种群构件组成、生物量结构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白史且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4,共6页
试验对30,45,60,75,90cm行距下,第3年盛花期老芒麦种群的根、茎、叶、花序等构件数量性状、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及分配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对单位面积分蘖数与生殖枝比例有极显著影响;对叶长、叶宽、单蘖叶片数均无显著影... 试验对30,45,60,75,90cm行距下,第3年盛花期老芒麦种群的根、茎、叶、花序等构件数量性状、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及分配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对单位面积分蘖数与生殖枝比例有极显著影响;对叶长、叶宽、单蘖叶片数均无显著影响;对单蘖节数、节间长有显著影响,致使自然高度间差异极显著;根系深度与分布范围、花序柄及小穗数显著受行距影响;叶、茎、花序、根系的生物量均显著受行距的影响,顺序为茎>叶>根系>花序;行距对叶、茎、根、花序的单位生物量能量值均无显著影响;对叶、茎、根、花序的能量累积有显著影响,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茎>叶>花序>根;行距极显著影响老芒麦能量在构件间的分配,影响由大到小为叶>茎>花序>根。30cm是适合饲草生产的最佳行距,60cm是适合种子生产的最佳行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行距 构件 生物量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地震属性在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金平 侯亚彬 +1 位作者 杨懋新 王允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62-264,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河流的频繁改道及多期河道的纵向叠置使扶杨油层的储层呈砂泥岩薄互层复杂的沉积序列,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小于5m。近年来利用叠后地震属性预测扶杨油层的储层发育状况取得了一些...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河流的频繁改道及多期河道的纵向叠置使扶杨油层的储层呈砂泥岩薄互层复杂的沉积序列,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小于5m。近年来利用叠后地震属性预测扶杨油层的储层发育状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尚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随着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探索了应用叠前地震属性进行薄互层储层预测的方法。通过对叠前地震属性参数的分析,研究薄互层砂体的AVA/FVA、AVO/FVO变化规律,实现薄互层砂体的定性识别与描述,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结果定量预测了薄互层砂体的空间分布。松辽盆地北部GTZ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AVA/FVA、AVO/FVO属性砂体的分布规律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结果定量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砂体定量预测结果与两口后验井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左右。由此表明了叠前地震属性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储集层 地震勘探 声阻抗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权灰色聚类分析在采煤方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金平 姬长生 李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3-495,共3页
考虑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 ,通过引入指标的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 ,给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采用该分析方法 ,依某煤矿为实例 ,选取单产量、回采工效、设备投资以及回采成本这 4种聚类指标 ,对该煤矿综采、高普、普... 考虑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 ,通过引入指标的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 ,给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采用该分析方法 ,依某煤矿为实例 ,选取单产量、回采工效、设备投资以及回采成本这 4种聚类指标 ,对该煤矿综采、高普、普采及炮采这 4种聚类对象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好、中、差的聚类评价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权灰色聚类分析 采煤方法 评价 单产量 回采工效 回采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厂硝酸回收及放射性液体最小化的蒸发浓缩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金平 何辉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综述了蒸发浓缩工艺在后处理厂中的应用,其主要是用于硝酸和水的循环复用及放射性废液体积的最小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第一,后处理过程产生的1AW、2AW和2DW废液硝酸浓度均较高,这些废液的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了减小蒸发器的腐蚀,... 综述了蒸发浓缩工艺在后处理厂中的应用,其主要是用于硝酸和水的循环复用及放射性废液体积的最小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第一,后处理过程产生的1AW、2AW和2DW废液硝酸浓度均较高,这些废液的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了减小蒸发器的腐蚀,外加还原剂脱硝以控制硝酸浓度低于3mol/L、溶液温度低于100℃;第二,具有较高硝酸浓度的废液是草酸钚沉淀母液,其蒸发浓缩过程中不仅需要脱硝,还需要破坏溶液中的草酸根;第三,一些料液如1CU、2EU和2BP,硝酸浓度不高,可直接进行蒸发浓缩,无需脱硝。最后蒸发浓缩还可以处理后处理厂在启动、停车、去污、故障时产生的各种设计外的溶液。基于以上应用,蒸发浓缩技术被认为是简化和优化后处理厂的设计和操作,保证后处理厂灵活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浓缩 脱硝 后处理废液 草酸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价值论及其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金平 李秉顺 杨永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矿产资源与其环境是一个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要引起系统熵增大。讨论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正、负价值问题,进一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价值模型,依此模型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为发展型、萎缩型及滞长型。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价值 转化模型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系统变冷水温度调节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50
16
作者 刘金平 周登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91,96,共3页
根据空调系统大多数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特点 ,提出在部分负荷时提高冷水温度的调节方案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 ,表明舒适性空调系统采用这种调节可满足要求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当负荷率为 6 0 %时 ,采用 13. 6℃冷水 ,比采用设计工况的 ... 根据空调系统大多数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特点 ,提出在部分负荷时提高冷水温度的调节方案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 ,表明舒适性空调系统采用这种调节可满足要求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当负荷率为 6 0 %时 ,采用 13. 6℃冷水 ,比采用设计工况的 7℃冷水节能 1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变冷水温度调节 建筑节能 负荷 舒适性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剂对老芒麦种群生物量结构、能量分配及倒伏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203,共9页
通过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于盛花期对老芒麦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与分配及种群倒伏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物量结构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为根>... 通过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于盛花期对老芒麦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与分配及种群倒伏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物量结构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为根>茎>叶>花序;对种群能量累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能量影响顺序为茎>叶>花序>根;种群生物量、能量累积与分配极显著受抑制剂种类、施用时间、浓度及互作间的影响(P<0.01);拔节期施用矮壮素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茎、叶分配,孕穗期施用仅利于向茎分配;施用多效唑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花序分配,拔节期施用效果显著高于孕穗期。牧草生产时,拔节期施用100~200mg/L的矮壮素,种子生产时,孕穗期施用200~600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提高产量。生长抑制剂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物量,降低了倒伏率,多效唑适合拔节期施用,矮壮素适合孕穗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矮壮素 多效唑 生物量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圈闭储层描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金平 刘云武 +1 位作者 高君 谢春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1-534,共4页
本文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 ,应用测井、钻井等资料 ,从沉积微相分析入手 ,建立了以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为主的地质及地震响应模型 ,并根据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地震反演的阻抗值及其他地震属性参数 ,确定了研究区的砂体变化及其分布... 本文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 ,应用测井、钻井等资料 ,从沉积微相分析入手 ,建立了以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为主的地质及地震响应模型 ,并根据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地震反演的阻抗值及其他地震属性参数 ,确定了研究区的砂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 ,总结出一套针对薄互层特点的岩性圈闭识别技术。本文方法在大庆长垣以西古龙和他拉哈西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储层描述 高分辨率 沉积微相 大庆油田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生长期雌雄葎草表观性状对水分胁迫响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金平 段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9,共7页
通过设置4个水分梯度,对营养生长期的葎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性别可识别时,测定雌雄单株的根、茎、叶等构件数量性状、鲜重干重及占生物量比例等指标。结果表明,葎草通过显著缩短营养生长持续期应对水分胁迫,雄株比雌株对水分缺乏更加... 通过设置4个水分梯度,对营养生长期的葎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性别可识别时,测定雌雄单株的根、茎、叶等构件数量性状、鲜重干重及占生物量比例等指标。结果表明,葎草通过显著缩短营养生长持续期应对水分胁迫,雄株比雌株对水分缺乏更加敏感;根首先,叶次之,茎第三对胁迫做出响应;根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满足茎、叶对水分的需要,同时茎叶通过减少叶片数与茎分枝数,缩小单叶面积与茎长度,降低单株对水分的消耗;雄株的叶总面积,茎分枝、长度与体积,根长与体积显著低于雌株;水分对各构件鲜重、干重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但性别间仅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雄株的总生物量显著低于雌株,但性别对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通过减少营养生长投入,快速转入生殖生长应对水分胁迫,为葎草种群繁衍与扩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雌雄异株 营养生长 生物量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储水箱动态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金平 张治涛 刘雪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2-476,共5页
以热泵热水器储水箱的动态性能为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循环水与储水箱中的水混合较好,储水箱内水温度均匀升高,系统供热系数随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放水过程中,储水箱内冷、热水分层较好,当放水流... 以热泵热水器储水箱的动态性能为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循环水与储水箱中的水混合较好,储水箱内水温度均匀升高,系统供热系数随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放水过程中,储水箱内冷、热水分层较好,当放水流量小于800L/h时,放水效率在80%以上。放水加热过程中,放水流量在400~600uh范围内变化时,对有效水量影响较小,循环水量和温控点位置对有效水量的影响较大,当循环水量由550L/h减小至300L/h以及温控点位置由高位降至低位时有效水量会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动态特性 储水箱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