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PAS阳性带和毛囊受体分布及组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里远 王菲菲 +2 位作者 杨锡让 张亚茹 张桂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用体视显微镜及肉眼观察了环切皮肤后切面的动态变化,注意到皮肤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的不一致现象,呈现纵形间隔的易水肿隆起带和不易水肿凹陷线.皮肤经冷冻连续切片,高碘酸雪夫法染色,显示出凹陷带为深色的纵行带.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经... 用体视显微镜及肉眼观察了环切皮肤后切面的动态变化,注意到皮肤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的不一致现象,呈现纵形间隔的易水肿隆起带和不易水肿凹陷线.皮肤经冷冻连续切片,高碘酸雪夫法染色,显示出凹陷带为深色的纵行带.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经络线上有富含PAS阳性物质的基质和毛囊,后者较一般毛囊明显粗大、深长.其PAS阳性物质可被唾液淀粉酶消化,甲苯胺蓝染色,特大毛囊内呈异染红色,故为蛋白多糖类物质.放射自显影观察表明皮肤中M受体大量分布在毛囊的鞘膜和乳头部,M受体兴奋剂毛果芸香碱可以使大毛囊中多糖物质大量释放,可跨越几个毛囊的距离扩散,相邻两个毛囊中多糖物质可彼此呈桥样联结.皮肤的不同类型和特殊的毛囊可能与皮肤的生理病理属性及中医经络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毛囊 受体 放射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