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微循环的影响
1
作者 王辉 杨宁 +2 位作者 刘迎午 张荣春 李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并行急...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介入策略不同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抽吸组)46例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联合组)44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90 min ST段回落指数≥70%比例,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心脏超声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联合组术后ST段回落≥70%、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3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3级比例显著高于抽吸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显著低于抽吸组(P<0.05);抽吸组术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联合组[(52.5±6.2)%vs(58.3±6.4)%,P<0.05],联合组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抽吸组[(44.1±3.9)mm vs(51.9±2.5)mm,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抽吸组(20.5%vs 37.0%,P<0.05)。结论在应用抽吸导管的基础上配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有效降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降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注射 动脉内 纤溶酶原激活剂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断裂并发急性血栓形成2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迎午 彭文近 刘博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明确地降低了靶血管或病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有关DES断裂的临床报道,引起了介入医生的关注。笔者于临床中连续见到2例支架断裂的病例:此2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患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功能良好,均于前降...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明确地降低了靶血管或病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有关DES断裂的临床报道,引起了介入医生的关注。笔者于临床中连续见到2例支架断裂的病例:此2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患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功能良好,均于前降支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3年余,均有吸烟史、高血压史,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此次发病为支架断裂合并急性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该2例患者相似的特征说明此类患者可能更易发生支架断裂。对于支架断裂目前尚无循证证据说明哪种治疗更好,这2例患者1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经急诊球囊扩张,术后观察随访至今,均未出现不良心脏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迎午 范友兰 《天津药学》 2001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 (captopril)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放松法制作模型。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S)、模型组 (M)、卡托普利治疗组 (C)。结扎 3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 (captopril)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放松法制作模型。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S)、模型组 (M)、卡托普利治疗组 (C)。结扎 30分钟 ,再灌注 6 0分钟后测定血乳酸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MB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L DH)、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 ;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心肌匀浆超氧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及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 ;并观察心肌结构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比较 3组受损线粒体所占的比例。结果 :S组、C组血乳酸浓度、血清 L DH、CK- MB、NOS活性、血清 NO含量均低于 M组 ,S组、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心肌 SOD活性 S组、 C组明显高于 M组 ,S组明显高于 C组 ;S组、C组心肌 MDA、Ang 含量均低于 M组 ,S组与 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组心肌结构及超微结构大致正常 ,C组损伤较 M组轻。M组受损线粒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S组、C组 ;S组与 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卡托普利可以阻断心肌局部 RAS,通过 NO释放增加 ,减少自由基生成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卡托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晓琼 李彤 +5 位作者 胡晓旻 张文芳 刘迎午 王禹 张强 稂与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50例,观察置入IABP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IABP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IABP置入前比较,患者...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50例,观察置入IABP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IABP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IABP置入前比较,患者置入IABP后平均动脉压、心率、LVEF及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预后良好。结论 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能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气囊泵 反搏动术 休克 心源性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崔晓琼 李彤 +4 位作者 周权 刘博江 刘迎午 稂与恒 黄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采用短期有创正压通气(IPPV)后切换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撤机方法42例(序贯组),采用IPPV治疗直至撤机42例(对照组)。观察2组...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采用短期有创正压通气(IPPV)后切换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撤机方法42例(序贯组),采用IPPV治疗直至撤机42例(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PaO2、乳酸、LVEF、心输出量、B型钠尿肽(BNP)、系统血管阻力(SVR)、尿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序贯组IPPV撤机时、NIPPV撤机时LVEF、心输出量较IPPV前明显增加,BNP、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IPPV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IPPV撤机时BNP、SVR、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序贯组IPPV撤机时明显减少,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对照组IPPV撤机时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序贯组NIPPV撤机时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PPV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失败及院内死亡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正压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权 李彤 +4 位作者 崔晓琼 稂与恒 刘迎午 张文芳 王立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 探讨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加劳拉西泮)和对照组(常规加心理干预),每组各64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目的 探讨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加劳拉西泮)和对照组(常规加心理干预),每组各64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测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5.64±1.38)次vs (9.37±1.64)次]、持续时间[(8.36±3.27)s vs (12.46±2.85)s]、硝酸甘油用量[(2.78±0.35)mg vs (4.56±0.48)mg]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 vs 36%,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63)分vs (17.18±3.54)分和(15.37±3.48)分,P<0.05].治疗组出现眩晕8例,对照组出现眩晕6例,治疗1~2周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出现乏力7例,对照组出现乏力5例,继续用药后症状消失.未见震颤等椎体外系表现.结论 常规加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状疗效更好,改善预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拉西泮 心肌梗死 焦虑症 眩晕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辉 彭文近 +4 位作者 刘艳红 马冠群 王丹 苏斌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途径在PCI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及经典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血管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途径在PCI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及经典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血管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置入支架数、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远端桡动脉组较经典桡动脉组血管内径略细,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2)mm vs(2.6±0.3)mm,P>0.05]。2组患者PCI术中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远端桡动脉组桡动脉痉挛(3.0%vs 9.0%,P=0.048)、桡动脉闭塞(1.0%vs 8.0%,P=0.031)、并发症发生率(6.0%vs 21.0%,P=0.013)明显低于经典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局部血肿、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经典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皮淑芳 郑刚 +6 位作者 刘迎午 王禹 刘博江 周权 李鑫 彭文近 王赟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2组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指标,评价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心功能。结果与...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2组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指标,评价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尼可地尔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93.9%vs80.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14h(87.8%vs 70.6%)及ST段回落(85.7%vs 68.6%)显著升高,再灌注心律失常比例(40.8%vs 60.8%)、校正TIMI帧计数及CK-MB峰值降低(P<0.05,P<0.01)。尼可地尔组随访6个月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住院期间比较,对照组随访6个月BNP、LVEDVI、LVESVI升高(P<0.05);尼可地尔组BNP降低、LVEF升高(P<0.05)。对照组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尼可地尔组(47.1%vs 26.5%,P=0.034)。结论尼可地尔改善老年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律失常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辉 彭文近 +5 位作者 刘艳红 马冠群 王丹 苏斌 王建龙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瘤及桡动脉闭塞率等情况。结果 2组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置入支架、术后血肿、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壶组桡动脉痉挛、闭塞和总并发症发生率较经典组明显降低(2%vs 8%,2%vs 10%,6%vs 20%,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常规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冠状动脉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穿刺术 桡动脉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YP2C19基因中等代谢型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博江 王赟赟 +3 位作者 苏斌 潘坤颖 路欣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亚族2C19(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方案与其远期预后是否相关。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6~12月住院的年龄≥60岁老年ACS患者,均行CYP2C19基因...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亚族2C19(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方案与其远期预后是否相关。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6~12月住院的年龄≥60岁老年ACS患者,均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从中筛选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患者126例,随访3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42例和无MACE组84例。比较2组DAPT方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联合氯吡格雷75 mg 1次/d、或联合氯吡格雷100 mg 1次/d、或联合替格瑞洛90 mg 2次/d)、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MACE组患者体质量指数、LDL、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MACE组服用替格瑞洛比例明显低于无MACE组(33.33%vs 71.43%,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和DAPT方案均是影响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进一步将DAPT作为哑变量,以联用替格瑞洛为参照分析显示,联用氯吡格雷75 mg患者远期MACE是替格瑞洛的7.989倍,联用氯吡格雷100 mg患者远期MACE是替格瑞洛4.460倍。结论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老年ACS患者术后DAPT方案中,联用替格瑞洛的远期预后优于氯吡格雷加量方案,更优于氯吡格雷标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同工酶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人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辉 杨宁 +1 位作者 刘迎午 李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62例和常规剂量...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62例和常规剂量组58例。2组PCI术后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序贯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45 mg 2次/d,常规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 2次/d,记录2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18.1±5.6)%vs(10.8±5.3)%,P<0.05]。低剂量组随访1年小出血和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12.9%vs 27.6%,P=0.019;14.5%vs 31.0%,P=0.018)。结论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增加MACE发生,同时可降低出血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皮淑芳 刘迎午 +2 位作者 彭文近 王东 黄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22-132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主因"间断咳喘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活动后胸闷气喘,平卧时加重,夜间平卧入睡困难,尿少。就诊于我院急诊,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V1~3导联呈rS型,Ⅰ、aVL、Ⅱ、Ⅲ、...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主因"间断咳喘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活动后胸闷气喘,平卧时加重,夜间平卧入睡困难,尿少。就诊于我院急诊,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V1~3导联呈rS型,Ⅰ、aVL、Ⅱ、Ⅲ、aVF、V4~6导联T波低平双向,V4~5导联ST段压低0.2~0.3 mV(图1)。既往患高血压2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房颤动 心肌疾病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辉 段大为 +1 位作者 刘迎午 王震(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近来对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初步研究表明,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可有效降低血压。然而,第一个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Symplicity-HTN-3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诊室血压或24 h动态血压没有明显降低。随后在动物和... 近来对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初步研究表明,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可有效降低血压。然而,第一个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Symplicity-HTN-3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诊室血压或24 h动态血压没有明显降低。随后在动物和人类身上的研究证实了更多远端和分支肾动脉射频消融术的潜在重要性。最近两个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在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SPYRAL HTN-OFF MED)或继续服用药物(SPYRAL HTN-ON MED)的患者中进行了肾动脉消融术,这两项研究均使用了第二代射频消融系统。这些研究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肾动脉消融术可显著降低诊室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另一项最近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表明,与假手术相比,仅在主肾动脉应用导管超声(RADIANCE-HTN SOLO)的肾动脉消融术显著降低了白天的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这些试验重新引起了临床和科学界对确定肾动脉消融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适当作用的兴趣。此外,未来还需要解决其他重要问题,如确定手术时肾动脉消融的深度、消融靶点的数量、消融的持续时间及在消融术后后期肾神经纤维恢复通畅的可能性。文章主要对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基本情况及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 射频消融术 治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文近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1990年,日本学者Hikaru Sato及其同事依照左心室造影,首先描述了一种独特的影像,发病时心脏收缩期心尖部膨隆、心底部狭小,形似日本古代捕章鱼的瓦瓶(takotsubo),当时将其命名为“tako—tsubo”心肌病。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应激 交感神经系统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急性ST段心肌梗死紧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低血压时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文近 刘迎午 《天津药学》 2013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急性ST段心肌梗死(AMI)紧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低血压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紧急PCI治疗,并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共132例,将患者随... 目的:比较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急性ST段心肌梗死(AMI)紧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低血压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紧急PCI治疗,并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共1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DA组应用多巴胺2μg/kg·min-1静脉推注,NE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0.04μg/kg·min-1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0 min血压上升幅度、心率上升幅度,两组呕吐、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的比例。结果:应用DA和NE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上升幅度分别为(8±1.9)mmHg和(9±2.2)mmHg(P>0.05),两组心率增加分别为(13.5±3.2)次/min和(9.7±1.8)次/min(P<0.05),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1%和1.5%(P<0.05),呕吐发生率为22.7%和6.1%(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 3及血流的比例分别为94.5%和97.0%(P>0.05),术后3 d肾功能恶化的比例分别为4.5%和7.6%(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应用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相比,血压上升幅度基本相似,但术中心率上升低于多巴胺,出现呕吐及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多巴胺,术后TIMI 3级血流的比例以及术后3 d肾功能恶化比例在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NE可以常规用于AMI紧急介入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急性ST段心肌梗死 低血压 紧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赖朝辉 刘迎午 +5 位作者 王禹 彭文近 李鑫 王赟赟 吴鹏 刘博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血压及心力衰竭(心衰)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FrEF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血压及心力衰竭(心衰)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FrEF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相关药物。试验时停用ACEI或ARB,其余用药方案不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血压、心衰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2.49±5.11)%vs(43.46±5.24)%,P=0.000],收缩压、舒张压、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vs 3.4%,P>0.05)。结论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及心衰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c、Tp-Tec间期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9
17
作者 朱明辉 杨磊 +2 位作者 殷珺妹 张磊 刘迎午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按心率校正的QT(QTc)、按心率校正的Tp-Te(Tp-Tec)间期联合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56例,住院期间发生VA 61例(VA组)、未发生VA 95... 目的探讨按心率校正的QT(QTc)、按心率校正的Tp-Te(Tp-Tec)间期联合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56例,住院期间发生VA 61例(VA组)、未发生VA 95例(non-VA组)。入院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QT、Tp-Te间期,计算QTc、Tp-Tec间期;入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RP9。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疾病相关资料[包括入院时Killip分级、入院后6 h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入院次日血脂(TC、TG、HDL-C、LDL-C)、血肌酐(S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以及血清CTRP9水平]、心电图检查资料(包括QTc、Tp-Tec间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后V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Tc、Tp-Tec间期和血清CTRP9水平对AMI后VA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on-VA组比较,VA组QTc、Tp-Tec间期明显延长,血清CTRP9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FPG、Scr比较P均>0.05;VA组Killip分级>Ⅱ级比例高于non-VA组,而LVEF低于non-VA组(P均<0.05);VA组UA高于non-V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和QTc、Tp-Tec间期均为AMI后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9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Tc、Tp-Tec间期联合血清CTRP9水平预测AMI后V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QTc间期、Tp-Tec间期、QTc间期+Tp-Tec间期、血清CTRP9水平预测AMI后VA发生的AUC(P均<0.01)。结论AMI后VA患者QTc、Tp-Tec间期明显延长,血清CTRP9水平明显降低;QTc、Tp-Tec间期是AMI后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9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QTc、Tp-Tec间期和血清CTRP9水平对AMI后VA发生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QTc、Tp-Tec间期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AMI后VA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 按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 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无再流的药物治疗
18
作者 张伟 刘迎午 《天津药学》 2012年第4期51-54,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凶险疾病,尤其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因此,如何在STEMI早期及时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可能会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凶险疾病,尤其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因此,如何在STEMI早期及时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可能会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而使心肌不能得到有效的再灌注,从而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目前的研究认为一些药物可以改善或逆转无再流现象,而使介入治疗更加有效,这些药物包括腺苷、钙通道阻滞剂、硝普钠、钾通道开放剂以及目前研究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Ⅲa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等。本文对目前用于无再流治疗的一些药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无再流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一年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斌 刘迎午 +6 位作者 刘搏江 王赟赟 皮淑芳 彭文近 刘艳红 王辉 王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PCI的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的临床结局。方法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ACS首次入我院且行PCI的老年女性患者284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129例和替格瑞洛组155...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PCI的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的临床结局。方法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ACS首次入我院且行PCI的老年女性患者284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129例和替格瑞洛组155例,2组均服用阿司匹林,分别加服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平均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结果2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替格瑞洛组[(36.43±23.17)%vs(13.88±11.48)%,P<0.05];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支架内血栓(0.8%vs 0.6%)、TIMI定义的大出血(0.8%vs 2.6%)、颅内出血(0.8%vs 1.3%)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TIMI定义的少量出血(7.7%vs 1.6%)及不明显出血(9.0%vs 2.3%)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vs 19.4%,P<0.01)。结论ACS患者用替格瑞洛的支架内血栓与氯吡格雷无统计差异,出血事件中,主要是少量出血及不明显出血较氯吡格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老年非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龙 刘艳红 +5 位作者 彭文近 皮淑芳 王辉 王丹 李田乐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老年非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老年非HFREF患者579例,根据游离甲状腺功能三项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C1组)33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C2组)107例、亚临床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老年非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老年非HFREF患者579例,根据游离甲状腺功能三项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C1组)33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C2组)107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组(C3组)31例及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组(C4组)103例,随访1年,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发作再住院(再住院)。结果4组因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促甲状腺素(TSH)>10mIU/L是心源性死亡(95%CI:1.555~14.401,P=0.006)和再住院(95%CI:1.394~4.851,P=0.003)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C2组是心源性死亡和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778~8.547,P=0.001;95%CI:1.333~2.901,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以随访1年再住院为终点事件,C1组生存率明显高于C2组(Plog-rank=0.001),以心源性死亡为终点事件,C1组生存率明显高于C2组和C4组(Plog-rank<0.01)。结论高水平的TSH对老年非HFREF患者更有利于判断长期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