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卷丹鳞茎腐烂病株及种植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星星 邢琳 +4 位作者 杨梦琳 刘豪惠玲 张旭 张嘉颀 焦晓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8,共7页
为探明药用百合基源植物卷丹发生鳞茎腐烂病后植株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解析卷丹鳞茎腐烂病的发生机制,采用分离培养方法鉴定了发生鳞茎腐烂病卷丹的可培养真菌及主要病原菌类群,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发病... 为探明药用百合基源植物卷丹发生鳞茎腐烂病后植株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解析卷丹鳞茎腐烂病的发生机制,采用分离培养方法鉴定了发生鳞茎腐烂病卷丹的可培养真菌及主要病原菌类群,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卷丹病鳞上分离鉴定出273株可培养真菌,其中镰刀属为优势属,这些可培养真菌中共有8属14种具有致病性。发生鳞茎腐烂病卷丹种植土壤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镰刀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栓菌属(Trametes)5个病原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高出健康土壤0.025、0.006、0.132、0.078、0.002百分点。发病土壤真菌α-多样性高于健康土壤,β-多样性分析显示病土真菌群落结构与健康土壤存在差异。通过Lefse分析确定发病与健康土壤的特定标志物,结果显示,发病土壤的标志物包括头梗霉属(Cephaliophora)、念珠菌属(Candida)、瘤突毛壳菌(Chaetomium strumarium)等,健康土壤的标志物为油瓶霉属(Lecythophora)及其属下种。综上,卷丹种植土壤病原菌积累,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改变可能是鳞茎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鳞茎腐烂病 病原菌 真菌群落结构 土壤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