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炎症、肿瘤微环境与癌变 被引量:56
1
作者 Tamas A. Gonda Shuiping Tu +3 位作者 Timothy C. Wang 丁燕(翻译) 南娟(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22-1031,共10页
某些肿瘤发生前或发生时常有慢性炎症。抗炎疗法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也显现出一定的疗效。创伤愈合演变为癌症前兆的具体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炎症介质、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癌变之间存在病原学关系。潜在的炎症... 某些肿瘤发生前或发生时常有慢性炎症。抗炎疗法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也显现出一定的疗效。创伤愈合演变为癌症前兆的具体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炎症介质、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癌变之间存在病原学关系。潜在的炎症过程可通过不同的机理影响肿瘤间室与癌症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骨髓源细胞 胃癌 肌成纤维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加速癌症转移的驱动力 被引量:26
2
作者 Yadi WU Binhua P.ZHOU +2 位作者 丁燕(翻译) 南娟(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94-1201,共8页
肿瘤微环境在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炎症组分存在并有助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对激素和化疗的抵抗。本文聚焦炎症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我们关注促炎因子特别是细胞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了解... 肿瘤微环境在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炎症组分存在并有助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对激素和化疗的抵抗。本文聚焦炎症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我们关注促炎因子特别是细胞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了解炎症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将为癌症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博(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纵隔淋巴结精确分期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处理和手术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N2期肺癌的外科处理具有争议。临床医师目前比较多的看法是N2期肺癌由于手术治疗总体生存率低,所以不太适合手术。然而,随机试验结果显示,经诱导治... 纵隔淋巴结精确分期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处理和手术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N2期肺癌的外科处理具有争议。临床医师目前比较多的看法是N2期肺癌由于手术治疗总体生存率低,所以不太适合手术。然而,随机试验结果显示,经诱导治疗后,手术与放疗后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分期 肺癌患者 针吸活检 超声引导 支气管 手术路径 总生存率 外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抑制与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Bevin C. English Douglas K. Price +3 位作者 William D. Figg 南娟(翻译) 丁燕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15-916,共2页
自2004年,封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人源单抗贝伐单抗(bevacizumab)被正式批准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便被用于治疗某些特定肿瘤,如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除贝伐单抗外,食品药品... 自2004年,封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人源单抗贝伐单抗(bevacizumab)被正式批准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便被用于治疗某些特定肿瘤,如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除贝伐单抗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还批准了另外两种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尼(sunitinib),这两者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VEGF受体,尤其是VEGFR2。然上述3种药品虽已被批准,但抗血管生成治疗仍未达到预期效果。许多临床获益很短暂,大量临床试验还显示,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病人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延长仅有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C101 缺氧 转移 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