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届“盘古会议”纪要——暨华人卒中精英论坛
1
作者 赵海苹 马舒贝 +3 位作者 韩子萍 刘诗蒙 罗玉敏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69-672,共4页
2014年10月11—12日,由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第三届“盘古会议”--暨华人卒中精英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会议宗旨为总结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为今后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 卒中 转化医学会 会议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集聚如何促进城市就业增长——基于生产率和生活质量视角的机制分解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诗濛 王逸飞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9-240,共22页
高技能人才集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使用简约实证模型验证人力资本集聚对中国城市就业增长的正面影响,然后基于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量化分解不同影响机制占整体影... 高技能人才集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使用简约实证模型验证人力资本集聚对中国城市就业增长的正面影响,然后基于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量化分解不同影响机制占整体影响的比重。研究发现:第一,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就业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也会提高工资收入和生活成本。第二,机制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生产率促进就业增长,影响占比约80.11%。但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机制也不可忽视,占比约为1/5。最后,本文从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和消费型因素发展两个方面为人力资本集聚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机制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就业增长机制分解 生产效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霍菲 唐乃夫 +5 位作者 范媛媛 刘诗濛 张莹 梁红霞 胡国强 刘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1-826,共6页
目的研究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化合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1,8-(2-甲基亚乙氧基)-6-氟-7-(4-甲基-哌嗪-1-基)-3-[S-苄基硫基-4-(对硝基苯甲叉基氨基)-1,2,4-均三唑-3-基]-喹啉(1-H)-4... 目的研究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化合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1,8-(2-甲基亚乙氧基)-6-氟-7-(4-甲基-哌嗪-1-基)-3-[S-苄基硫基-4-(对硝基苯甲叉基氨基)-1,2,4-均三唑-3-基]-喹啉(1-H)-4-酮(M18)与SMMC-7721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B-231、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M18对各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3、p53蛋白表达量的改变,以及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内外的分布。结果 M18在4-32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MB-231细胞、HCT-116细胞、HEPG-2细胞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分别为8.65、9.37、12.74和9.40μmol·L^-1;左氧氟沙星盐酸盐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 h的IC50值为735.10μmol·L^-1,M18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的IC50值为38.96μmol·L^-1;不同浓度M18作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24h,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M18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8明显增加SMMC-7721细胞的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其中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增加明显;M18作用使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明显减少,胞质内细胞色素C明显增加。结论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席夫碱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与教育选择:财富效应还是就业冲击?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伟增 李汉雄 刘诗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9,共14页
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及2005年和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短期房价波动对于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并通过识别房价变化的结构断点解决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房价上涨使得本城市的高中入学率... 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及2005年和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短期房价波动对于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并通过识别房价变化的结构断点解决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房价上涨使得本城市的高中入学率显著下降,特别是对女性和农村户籍人口的影响较大。第二,房价上涨对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财富效应和负向的就业冲击效应,房价上涨引发相关行业就业需求增加是导致高中入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对于男性和城镇户籍人口,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较大,抵消了就业冲击带来的影响;而对于女性和农村户籍人口,财富效应相对较小,房价上涨通过就业市场冲击导致其高中入学率显著下降。第四,在教育回报率越高的城市,房价上涨对高中入学率的挤出作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高中入学率 财富效应 就业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