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探究
1
作者 许飞 李学军 +2 位作者 刘言凤 孙傲 陈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糖尿病肾病(DKD)亦称糖尿病(DM)肾小球硬化症,是DM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病因[1],而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死亡率甚高,5年内存活率常低于20%[2]。D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与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肾病(DKD)亦称糖尿病(DM)肾小球硬化症,是DM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病因[1],而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死亡率甚高,5年内存活率常低于20%[2]。D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遗传、炎症、肾纤维化、自噬等密切相关[3]。据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DM患者大约为5.73亿,发病率约为10.5%。而我国DM患者约为1.4亿,位居首位,其中DM患者约40%左右会发展至DKD阶段[4]。因DKD发病隐匿,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常因水肿、少尿甚至尿闭等就诊,但已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期,故而早期的及时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5]。目前西方医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DKD,治疗方案多以生活调摄(如健康锻炼、改变饮食结构、减肥等)、降糖、调脂、降压等对症治疗为主[6],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DKD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但疗效往往不甚理想,且易出现药物依耐性、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7]。故而,医学界亟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而传统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低副作用等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指导下,中医药在DKD的治疗中已取得不俗成绩,可明显改善DKD患者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8]。故本文拟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单体以及提取物治疗DKD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DKD的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泌尿系感染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少尿 内质网应激 饮食结构 西方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瘀散结法联合腹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言凤 汪翠萍 刘宜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散结法联合腹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00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分为两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化瘀...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散结法联合腹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00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分为两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化瘀散结法联合腹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的中医疗效。运用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痛经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的最长持续时间。采用国际月经失血图法(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估患者的月经失血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病灶和子宫的大小。对比两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水平。检测两组患者的窦状卵泡计数。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3%vs 82.98%,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痛经最长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PBAC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PBA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病灶均显著缩小,且治疗组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FIB、PLT显著降低,治疗组的D-二聚体、FIB、P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窦状卵泡计数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窦状卵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散结法联合腹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缩小病灶和子宫,减轻痛经症状,改善对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瘀散结法 腹针 子宫腺肌病 病灶 子宫 痛经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言凤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5期181-182,共2页
通过调查翻阅相关文献资料详细了解了BIM技术,介绍了BIM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的优势,并对BIM技术在桥梁工程的设计环节、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工程设计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和挠度可靠度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言凤 于国亮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0期94-95,共2页
应用可靠度灵敏度分析方法,针对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计算了在不同的荷载比和配筋率情况下,其正常使用可靠度指标对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和极限状态方程参数的敏感度系数,从而总结出影响裂缝宽度和挠度的敏感性因素。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构件 裂缝 可靠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