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时机和妊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斯晨 吴乙璇 +1 位作者 刘见桥 张伟良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机及次数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51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夫妇(共1 751个周期),根据手术时机及次数,分为排卵前1次IUI、排卵后1次IUI、排卵前2次IUI、排...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机及次数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51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夫妇(共1 751个周期),根据手术时机及次数,分为排卵前1次IUI、排卵后1次IUI、排卵前2次IUI、排卵前后各1次IUI 4组,比较4组妊娠率的差异。结果:排卵前、后行单次IUI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1.21%和12.23%;排卵前行单次IUI后有排卵组妊娠率显著高于无排卵组(P〈0.05)。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排卵前行2次IUI妊娠率分别为16.21%和15.65%;排卵前行2次IUI后有排卵组临床妊娠率(17.14%)高于无排卵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40)。有排卵周期中,排卵前1次、排卵后1次、排卵前2次、排卵前后各1次IUI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99%、12.23%、17.14%、16.21%,行2次IUI组的妊娠率虽然高于行1次IU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确定卵泡破裂,排卵前后行IUI、行1次或2次IUI妊娠率无差异;但IUI后卵泡无破裂,则妊娠率为0-2.85%,因此针对2个周期IUI出现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者建议转行体外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精 人工 授精 人工(丈夫供体) 妊娠率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风华 张岭梅 +6 位作者 黄青 许海燕 张伟良 龙晓林 刘见桥 杜红姿 石宇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176例(206周期)进行IVF-ET的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83例10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176例(206周期)进行IVF-ET的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83例102个周期,其中Ⅰ、Ⅱ期患者46例(57周期)作为A组,Ⅲ、Ⅳ期患者37例(45周期)作为B组,对照组为输卵管因素不孕病人93例104周期。比较3组病人FSH用量、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研究组中A、B组FSH用量[(2 576.62±679.5)IU,(2 687.22±695.76)IU]均大于对照组(2 352.03±673.51)IU,其获卵数[(10.92±4.94)个,(9.80±4.65)个]、受精率[(75.34±22.54)%,(73.90±23.25)%]均小于对照组[(获卵数(14.24±6.65)个,受精率(78.53±21.34)%](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相对较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可能影响卵子质量、卵子发育及受精过程,而对IVF-ET妊娠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来源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宇 龙晓林 +5 位作者 杜红姿 黄玉玲 黄青 杨建华 刘见桥 许海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组;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组。所有...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组;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来源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结扎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慧 刘海波 +2 位作者 陈蕊 刘见桥 龙晓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因输卵管性不孕症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5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l例):既往经子宫输卵管造...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因输卵管性不孕症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5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l例):既往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检查证明有双侧输卵管阻塞,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行IVF-ET;B组(179例):曾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C组(16例)曾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单侧输卵管结扎。分别比较3组Gn启动量、Gn总量、超排天数(Gn天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直径>15 mm的卵泡数、HCG日E2值,获卵数、受精率、2PN率、>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Gn启动量和总量增加(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输卵管结扎增加了IVF-ET患者促排卵时Gn启动量、Gn总量,但对其他临床指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方案超排卵获卵数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张文红 龙晓林 +4 位作者 杜红姿 李莉 黄玉玲 孙源 刘见桥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09-211,242,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长方案超排卵周期中,获取不同卵母细胞数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7年1月—2013年6月因单纯男性因素采用常规长方案超排卵行ICSI治疗的患者资... 目的:比较常规长方案超排卵周期中,获取不同卵母细胞数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7年1月—2013年6月因单纯男性因素采用常规长方案超排卵行ICSI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获卵数目分成4组,获卵数≤4个为G1组(90个周期),获卵数5-10个为G2组(368个周期),获卵数11-20个为G3组(449个周期),获卵数≥21个为G4组(135个周期)。结果:在ICSI治疗中,G1组女方平均年龄高于其他3组(P〈0.01),但其中〈35岁的患者占57.8%。G1组患者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率、G4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以及这2组的移植周期取消率均高于G2组和G3组(P〈0.01);G1组的临床妊娠率在4组中最低(31.3%,P〈0.05);4组中G3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移植胚胎活产率最高,且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SI治疗周期中,获卵数≤4个影响ICSI受精结局,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率升高;获卵数在11~20个时ICSI临床结局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超排卵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黄体生成素的应用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黄晓虹 杨洁 +4 位作者 肖国宏 刘见桥 杜红姿 张伟良 华七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黄体生成素(LH)在辅助生殖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助孕的200个周期,使用GnRH-a长方案治疗.全部患者以卵泡刺激素、(FSH)启动,若超排卵第...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黄体生成素(LH)在辅助生殖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助孕的200个周期,使用GnRH-a长方案治疗.全部患者以卵泡刺激素、(FSH)启动,若超排卵第7天的血LH≥0.6 U/L,按原方案治疗;血LH<0.6 U/L者,则随机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或尿促性素(HMG)75 IU/d至HCG日,按患者的用药方案分为A组(FSH+r-LH)、B组(FSH)和C组(FSH+HMG).观察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C组获卵数为(9.97±6.41)个,少于A组的(11.91±6.41)个和B组的(14.13±6.52)个(P<0.05).A、B、C组妊娠率分别为52.87%、69.23%、52.45%,B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种类LH的应用会影响超排卵结局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使用LH应谨慎并且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辅助生殖 超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孕患者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邹芳亮 林燕珊 +3 位作者 罗太珍 曾细根 邓运芝 刘见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助孕患者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生原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20例使用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的助孕患者进行调查,并评估其操作,对其中存在注射问题的10例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原因。结果 58例(48... 目的探讨助孕患者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生原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20例使用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的助孕患者进行调查,并评估其操作,对其中存在注射问题的10例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原因。结果 58例(48.3%)助孕患者注射存在问题,主要有注射手法不当、针头溢液、剂量调节不当等。影响助孕患者自行注射安全性主题有: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持续的专业指导;害怕助孕隐私被暴露,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现实与预想冲突,缺乏自我注射能力。结论助孕患者果纳芬预装注射笔自行注射操作存在一定问题;护士需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自行注射技能,关注患者的心理体验并进行有效的自行注射能力评估,保障助孕患者自行注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 辅助生殖技术 果纳芬 自行注射 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庄少虹 黄宝怡 +3 位作者 曾艳婷 刘曼婷 徐佳慧 刘见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在冷冻复苏培养液中添加Res,将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分为两组:Res组和对照组。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ROS水平,JC-1荧光染色检...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在冷冻复苏培养液中添加Res,将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分为两组:Res组和对照组。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ROS水平,JC-1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结果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的存活率为89.0%(267/300),其中125、142枚分别进行ROS和ΔΨm检测。Res组的ROS水平(0.64±0.17)较对照组(1.00±0.26)明显降低(P<0.01),Res组的ΔΨm(1.16±0.40)较对照组(0.87±0.28)明显增加(P<0.01)。结论 Res能降低小鼠冻融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增加其线粒体功能,可能有助于卵母细胞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