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西军 吴泽民 黄庆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针对近年来采茶Camellia sinensis和森林生态旅游等人类经营活动和野生动物(野猪Sus scrofa等)的强烈干扰给肖坑小流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影响,在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保护及合理经营... 针对近年来采茶Camellia sinensis和森林生态旅游等人类经营活动和野生动物(野猪Sus scrofa等)的强烈干扰给肖坑小流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影响,在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保护及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常绿落叶阔叶林占该流域总面积的66.49%,周长占总周长的50.67%,是该流域森林景观的主导景观类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茶园占总面积的25.73%,周长占总周长37.85%,是该流域的3类主要景观类型。森林景观要素以小斑块为主,斑块粒级结构比较细密,属细粒状结构。景观要素的面积、周长和斑块数分布等均极不平衡;各景观要素面积分布与周长分布极为相似;景观要素的斑块数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其排序与面积、周长分布差异较大;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较简单。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表明,在目前干扰强度下,阔叶林景观的连通性尚好,破碎化程度低;毛竹纯林、杉木纯林和茶园等人工或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建议应该减少强烈的人类经营活动和旅游,特别要加强对阔叶林基质的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斑块特征 森林景观要素 肖坑小流域 老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混凝土变形模拟中新的“等效龄期”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西军 陈斌 梁国钱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4,共3页
为考虑变温条件对MgO混凝土微膨胀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龄期"法。采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对实际工程中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进行计算,并能保证较高的精度,为MgO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温度场、应力场计算提供了方便。... 为考虑变温条件对MgO混凝土微膨胀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龄期"法。采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对实际工程中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进行计算,并能保证较高的精度,为MgO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温度场、应力场计算提供了方便。分析还证实,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温度的影响,对变形模拟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考虑温度影响的变形过程线将更加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混凝土 等效龄期 变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片生物量、养分及与土壤的耦合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西军 丁正亮 徐小牛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叶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生物量(叶量)及其养分含量将直接影响树体对光能的接收与利用,而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元素。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毛竹的叶量、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 叶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生物量(叶量)及其养分含量将直接影响树体对光能的接收与利用,而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元素。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毛竹的叶量、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叶量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增大。(2)5块样地中,样地1和3的毛竹叶量明显高于其他3块样地,样地4的毛竹叶量最小。(3)毛竹叶片中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氮、总磷、有机磷、钾、钙含量在1度毛竹叶片与其他年龄毛竹叶片含量差异显著(p<0.05);2度以上各年龄毛竹叶间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毛竹叶无机磷含量仅1度竹叶与4度竹叶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的氮磷比值(N/P)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年龄不同径阶毛竹的叶片养分含量虽有变化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竹叶中氮含量与有机磷、全磷、钾、钙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钙、钾含量显著相关(p<0.05);钾与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5)毛竹林土壤pH值与叶片镁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镁含量与叶片中钙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全氮、总磷、有机磷、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叶生物量 养分含量 耦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F接口技术及其在拱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西军 何明杰 刘国华 《浙江水利科技》 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
拱坝应力分析中应用DXF接口技术,可以利用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并能准确地实现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递。对DXF接口技术及其在拱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拱坝 应力 分析 DXF文件 ADAO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的溃坝洪水生命损失评估模型
5
作者 彭铭 马福军 +4 位作者 沈丹祎 蔡一坚 石振明 周家文 刘西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溃坝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损失,开展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风险定量评估对应急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生命损失贝叶斯网络HURAM1.0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人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关系,对... 溃坝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损失,开展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风险定量评估对应急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生命损失贝叶斯网络HURAM1.0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人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关系,对处于洪水中的人先进行稳定性判定,并进行溺水判定,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综合了水深和水流速对生命损失的影响,建立HURAM2.0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溃坝洪水生命损失分析。结果表明:HURAM2.0模型建立了水流流速对生命损失影响的定量关系,更精确地刻画了人体在水流中的稳定性和求生能力,相比HURAM1.0模型对较强洪水强度条件下的生命损失预测结果更准确。同时,在本文建立的模型中,除水深度、洪水严重程度变化不大,其余变量的敏感性均有所上升,其中居民区住宅层数、在建筑物中庇护情况和溃坝时长等变量对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影响程度分别增加142%、95%和93%,加强了模型在低、中、高3类洪水强度下的解释性,与HURAM1.0相比在贝叶斯反演分析中更占优势。在唐家山堰塞坝溃坝风险分析中,HURAM2.0能区分出不同水流速条件下的生命损失,更符合实际情况,即开挖泄流槽前风险大、死亡率高,在现场勘测和开挖泄流槽后风险及死亡人数大大降低,建议结合预警疏散以降低生命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人体稳定性 生命损失风险 贝叶斯网络 堰塞坝溃决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前后处理的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程序编制
6
作者 刘西军 陈斌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36,46,共4页
目前已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程序大部分利用自身的前后处理程序,使得前后处理程序的编制工作繁重且容易出错。采用ANSYS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工具,可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提高有限之前后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改... 目前已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程序大部分利用自身的前后处理程序,使得前后处理程序的编制工作繁重且容易出错。采用ANSYS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工具,可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提高有限之前后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改善前后处理界面的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温度场 温度应力 前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配合比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斌 李富强 +2 位作者 刘国华 钱镜林 刘西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不同性能指标的最优组合作为总体目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复形调优法,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变量的高阶化以及目标和约束系统的柔性化,以克服线性规划中变量取值范围狭小、目标和约束函数形式受限的缺点,使混... 以不同性能指标的最优组合作为总体目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复形调优法,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变量的高阶化以及目标和约束系统的柔性化,以克服线性规划中变量取值范围狭小、目标和约束函数形式受限的缺点,使混凝土优化目标的选取更加方便灵活.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法能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减少试验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 多目标优化 逐步回归 复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开口水电站坝基深槽处理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叶建群 熊立刚 +1 位作者 陈国良 刘西军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1,42,共5页
龙开口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发现原主河床存在较大规模的深槽。该深槽形态复杂,顺河向斜穿整个坝基,处理难度极大。采用跨深槽布置钢筋混凝土承载板与槽挖回填混凝土全置换方案,深槽处理与坝体混凝土同步施工,尽可能减少对泄洪坝段直线工... 龙开口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发现原主河床存在较大规模的深槽。该深槽形态复杂,顺河向斜穿整个坝基,处理难度极大。采用跨深槽布置钢筋混凝土承载板与槽挖回填混凝土全置换方案,深槽处理与坝体混凝土同步施工,尽可能减少对泄洪坝段直线工期的影响,较常规处理方案提前发电时间约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处理 深槽 承载板 置换 龙开口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混凝土浇筑块长度与其水平约束应力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达海 万福磊 +2 位作者 黄玮 刘小萍 刘西军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0,共3页
对基础混凝土浇筑块进行了温度应力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40m和60m长单层浇筑块和多层浇筑块在改变材料参数和施工参数情况下的水平约束应力;展示了在时间与空间的叠加效应下,最大水平约束应力与浇筑块长度的复杂关系。其成果可供底宽... 对基础混凝土浇筑块进行了温度应力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40m和60m长单层浇筑块和多层浇筑块在改变材料参数和施工参数情况下的水平约束应力;展示了在时间与空间的叠加效应下,最大水平约束应力与浇筑块长度的复杂关系。其成果可供底宽过大的大坝在选择施工材料、制定分缝方案与施工计划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参数 施工参数 水平约束应力 温度应力仿真计算 混凝土浇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开口水电站大坝抗震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雅芬 叶建群 +1 位作者 刘西军 陈国良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49,89,共4页
龙开口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基岩场地设计水平峰值加速度为0.394 g,大坝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设计是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试验,对碾压混凝土大坝进行了全面的动力分析,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了有针... 龙开口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基岩场地设计水平峰值加速度为0.394 g,大坝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设计是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试验,对碾压混凝土大坝进行了全面的动力分析,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设计 措施 龙开口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头口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汉华 王振宇 +1 位作者 刘西军 刘国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阐述了温头口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试验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 ,计算了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校核了挡墙和泄槽边墙的设计高度 ,分析了坝体产生气蚀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溢洪道进口的布置方案 ,并根据下游消能冲刷情况 ,建议... 阐述了温头口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试验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 ,计算了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校核了挡墙和泄槽边墙的设计高度 ,分析了坝体产生气蚀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溢洪道进口的布置方案 ,并根据下游消能冲刷情况 ,建议对下游岸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和其他模型试验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头口电站 水工模型试验 泄流能力 冲刷 气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林学专业人才适切性培养与社会需求取向的关系——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华 任杰 +1 位作者 傅松玲 刘西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225-227,共3页
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取向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社会需求的吻合性,分析了其取向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途径。
关键词 林学专业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取向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比优化策略的混凝土工程温控防裂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斌 刘西军 陈晓东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96-99,共4页
水泥的水化放热和混凝土的自缩、干缩,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期产生裂缝、裂纹、裂隙等初始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首先通过结构温度场的分析计算,获取其随龄期变化的最大温差,作为变形控制的依据.然后综合热学、力学特性的预测模型... 水泥的水化放热和混凝土的自缩、干缩,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期产生裂缝、裂纹、裂隙等初始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首先通过结构温度场的分析计算,获取其随龄期变化的最大温差,作为变形控制的依据.然后综合热学、力学特性的预测模型,将之转换为单位方量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粉煤灰等原材料的限制用量,采用非线性算法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为混凝土结构的温控、防裂提供依据,并节约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材料 混凝土 温度场 配合比优化 MONTE-CARL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沿空机巷的综合治理
14
作者 刘西军 任明宇 +2 位作者 尹建国 牛孝理 钟建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沿空机巷压力大、断面缩小的综合治理,提出了用十字梁支护法、二次挑顶法等技术措施,确保了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沿字机巷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过程线优化研究
15
作者 刘国华 刘西军 +1 位作者 钱镜林 陈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MgO微膨胀混凝土由于自生体积变形具有良好的延迟性而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其膨胀量、膨胀时间、膨胀速率以及膨胀过程线的形态对补偿收缩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作用。通过对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变形过程的最优曲... MgO微膨胀混凝土由于自生体积变形具有良好的延迟性而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其膨胀量、膨胀时间、膨胀速率以及膨胀过程线的形态对补偿收缩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作用。通过对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变形过程的最优曲线,达到了进一步降低拉应力的效果,为微膨胀混凝土材料的研制提供了一条目标曲线。还对自生体积变形过程线优化的初始可行点的选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膨胀混凝土 体积变形 过程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单元法在坝体温度场分析中的尝试
16
作者 刘国华 刘西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为提高计算效率,首次在温度分析中引入无限单元法,给出了一种无限元温度模式,以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式分析大坝及其基础的温度场,可以有效地考虑坝基的影响,并较常规有限元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单元数量,同时对无限单元模型中衰减函... 为提高计算效率,首次在温度分析中引入无限单元法,给出了一种无限元温度模式,以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式分析大坝及其基础的温度场,可以有效地考虑坝基的影响,并较常规有限元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单元数量,同时对无限单元模型中衰减函数的衰减系数及衰减中心位置的选取进行了探讨.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良好,在节约计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算例结果显示,在所建议的较广的取值范围内,不同的衰减系数和衰减中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均可取得较好的计算成果,并表明该方法给出的温度无限元的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分析 无限单元法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场对拱坝拱端温度场的影响
17
作者 刘国华 王军 +1 位作者 汪树玉 刘西军 《科技通报》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建立了受渗流作用的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渗流场对瞬态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流使得拱坝拱端区域温度降低,从而使拱坝温度荷载减小。拱坝设计规范没有考虑渗流对拱端这样特殊部位的影响,温度荷载计算偏于安全。
关键词 温度场 渗流场 拱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单元法在坝体混凝土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斌 刘西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4,79,共4页
通过在温度场分析中引入无限单元法,以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式分析大坝及其基础的温度场,可以有效地考虑坝基的影响,以较少的计算量,得到与常规有限元相近的精度。还对无限单元模型中衰减函数的衰减系数、衰减中心位置的选取以及无限... 通过在温度场分析中引入无限单元法,以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式分析大坝及其基础的温度场,可以有效地考虑坝基的影响,以较少的计算量,得到与常规有限元相近的精度。还对无限单元模型中衰减函数的衰减系数、衰减中心位置的选取以及无限单元在无限方向上的计算点位置进行了探讨。算例研究表明,无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计算精度良好,无限元方法用于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在节约计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在所建议的较广的取值范围内,该法均可取得较好的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无限单元法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内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之辰 黄维 +1 位作者 刘西军 杨凯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4期6-10,16,共6页
随着我国水电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各国大坝安全管理现状,简要概括了瑞士、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坝管理法律法规,深入剖析了各国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总结分析了我国的大坝运行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水电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各国大坝安全管理现状,简要概括了瑞士、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坝管理法律法规,深入剖析了各国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总结分析了我国的大坝运行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相关方的任务职责,并详细阐述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制度。通过国内外大坝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得出大坝安全现代化管理的中国方案符合基本国情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 管理模式 注册定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DLBSOM 的水下机器人集群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
20
作者 刘强 刘西军 薛阳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2期72-81,共10页
为保证多自主水下机器人(Multipl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MAUV)在多目标冲突条件下执行探测任务,提出一种双层生物自组织映射(Double Layer Bio-inspired Self-Organism Map,DLBSOM)算法完成自适应正向-反向初始任务分配。针... 为保证多自主水下机器人(Multipl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MAUV)在多目标冲突条件下执行探测任务,提出一种双层生物自组织映射(Double Layer Bio-inspired Self-Organism Map,DLBSOM)算法完成自适应正向-反向初始任务分配。针对受洋流和单体AUV有限能耗影响的MAUV探测任务容易出现的无效任务分配问题,引入一种带有能量激活函数的任务重分配策略来优化任务。建立任务紧迫性生物启发神经网络(Task Urgency 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TUBNN)模型描述受洋流影响的水下环境,引入基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距离和供能强度因子,以说明洋流和任务重分配轨迹距离的相互影响。当AUV进入以目标为中心的预警范围时,通过调整AUV的速度实现对目标的精细探测。结合AUV转弯半径数据和非线性运动学方程,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使其符合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学约束。最终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主水下机器人 动态任务重分配 路径规划 DLBSOM算法 TUBNN模型 协同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