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非同步运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表虎 王全师 +2 位作者 朱向明 李国杰 曹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非同步性运动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4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切面组织速度图,获取左心室6个壁共12... 目的探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非同步性运动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4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切面组织速度图,获取左心室6个壁共12个节段的收缩期达峰时间(Tp)、达峰速度(Vp),并计算Tp、Vp的标准差(Tp-SD、Vp-SD)及12个节段中任意2个节段Tp、Vp的最大差值(Tp-maxD、Vp-maxD)。同时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结果冠心病组LVEDV、LVESV较正常对照组增加,LVEF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Tp、Tp-SD、Tp-maxD均明显延迟,Vp、Vp-SD、Vp-maxD均明显降低(P<0.001);Tp与LVEF呈负相关(r=-0.559,P<0.001);Vp与LVEF呈正相关(r=0.801,P<0.001)。结论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运动,Tp、Tp-SD、Tp-maxD、Vp、Vp-SD、Vp-maxD可作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运动同步性的有效指标,且左室运动同步性异常加重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 冠心病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忠兵 朱向明 +2 位作者 倪观太 江峰 刘表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7个肌瘤)子宫肌瘤患者,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超声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控下对靶肌瘤进行消融治疗。治疗1个月内以增强MRI观察靶肌瘤的消融率;治...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7个肌瘤)子宫肌瘤患者,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超声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控下对靶肌瘤进行消融治疗。治疗1个月内以增强MRI观察靶肌瘤的消融率;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平扫MRI评价靶肌瘤的缩小率,并随访患者月经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内靶肌瘤消融率为(83.2±13.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靶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靶肌瘤缩小率分别为(56.04±23.65)%和(70.00±21.2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血液血红蛋白(Hb)升高。治疗中及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镇静镇痛下高强度聚焦超声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消融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双侧多囊肾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碧云 朱向明 +2 位作者 江峰 刘表虎 逄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873-873,878,共2页
孕妇26岁。孕2产0,订订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夫妇身体健康,否认孕期服药史。于孕23周时在我院行中孕形态学筛奁时发现异常。超声所见:双顶径5.6cm。股骨长4.1cm.胎心规律.羊水最大前后径3.3cm.羊水指数7.8cm,
关键词 胎儿 婴儿型多囊肾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巨大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1例
4
作者 张燕 葛健康 +1 位作者 刘表虎 汪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0-1281,共2页
1病例简介男,60岁,主诉:反复发作眩晕伴胸闷1周余。既往体健。查体: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图1A~C)提示右心房内团块,首先考虑血栓。下肢静脉超声(图1D)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 血栓 急性肺栓塞 超声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面积比法在BI-RADS4类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江姗姗 刘表虎 +5 位作者 刘超美 汪文军 周晓玉 胡媛君 戴茜 汪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73-475,48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评分法联合面积比(AR)法在BI-RADS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BI-RADS4类乳腺肿块患者61例共64个肿块,对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先用评分法评分,然后测量弹性成像肿块面积比(AR),联合两种诊断方...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评分法联合面积比(AR)法在BI-RADS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BI-RADS4类乳腺肿块患者61例共64个肿块,对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先用评分法评分,然后测量弹性成像肿块面积比(AR),联合两种诊断方法对肿块进行良恶性诊断,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肿块30个,良性肿块34个。在64个BI-RADS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中,UE评分法诊断的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73.53%,准确度为73.44%;AR法诊断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6.47%,准确度为73.44%;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4.12%,准确度为95.31%。结论:UE评分法联合AR法在BI-RADS4类乳腺肿块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评分法 面积比 BI-RADS4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海燕 李国杰 +2 位作者 刘表虎 胡献金 刘维洲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急性脑梗死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非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急性脑梗死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非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CI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86.67%)、颈动脉斑块检出率(90.00%)均高于对照组(50.00%和26.67%)(P<0.05);ACI组患者多发斑块检出率(70.37%)高于对照组(25.00%)(P=0.039)。ACI组患者斑块低回声及混合性回声检出率(88.89%)高于对照组(50.00%)(P=0.033)。结论:ACI患者中颈动脉斑块以多发斑块及不稳定性斑块多见,颈部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雨农 李国杰 +4 位作者 朱向明 张青陵 刘表虎 张霞 张大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1个心脏占位性病灶,对其发病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21个病灶中(1)病灶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1个心脏占位性病灶,对其发病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21个病灶中(1)病灶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2)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3)边界清晰,无包膜,病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存在;(4)病灶内部回声松散或夹有不均质中等程度回声;(5)病灶多数有蒂,活动度大,部分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研究组经手术病理证实:黏液瘤17例,肉瘤2例,血栓2例。本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图像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VTIQ与VTQ技术在鉴别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丽英 江峰 刘表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进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患者76例(88个结节)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VTIQ、VTQ诊断,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进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患者76例(88个结节)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VTIQ、VTQ诊断,与临床病理切片进行比较,并分析结节内部剪切波速度值(SWV)、截断值、诊断效能。结果:VTIQ的SWV平均值高于VTQ的SWV平均值(P<0.05),最佳采样参数为SWV平均值,VTQ、VTIQ的SWV平均值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6,P=0.000);VTIQ诊断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2.99 m/s、87.50%、89.58%、88.64%,VTQ分别为2.77 m/s、72.50%、79.17%、76.13%。结论:VTIQ对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鉴别诊断效能优于VTQ,采样参数宜选择结节SWV平均值,截断值为2.99 m/s时可同时取得较好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 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 声触诊组织定量 剪切波速度值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C教学法结合精品微课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焦庆仕 翟建 +4 位作者 刘表虎 夏泳 徐瑞 张青陵 汪国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究医学影像学精品微课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2018级影像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学生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教学采用典型病例为基础-临床问题导向的(PCMC)... 目的:探究医学影像学精品微课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2018级影像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学生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教学采用典型病例为基础-临床问题导向的(PCMC)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在PCMC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加入医学影像学精品微课《消化系统少见病变的影像诊断》。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开展问卷分析,同时对两组学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3门课期末考试试卷涉及消化系统成绩得分统计分析比较差异。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提高学习主动性、影像诊断思维的锻炼等5个维度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3门期末考试涉及消化系统试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结论:精品微课有助于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医学影像学 消化系统疾病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5G教学模式在本科生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霞 刘表虎 +2 位作者 沈忠兵 武静 吴敬医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观察多模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教学模式在本科生超声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2018级医学影像专业2个行政班共24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依据行政班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和多模态+5G教... 目的:观察多模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教学模式在本科生超声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2018级医学影像专业2个行政班共24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依据行政班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和多模态+5G教学方式。进行平时实践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平时成绩[(88.3±3.6)分]高于对照组[(86.2±5.3)分](P<0.05);而观察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87.7±7.8)分]与对照组[(87.6±8.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除对教学态度满意度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态+5G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远程实践教学 多模态 问题为导向 超声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对缺血性心肌病冠脉左主干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文艳 刘表虎 +3 位作者 何仪 王哲 朱向明 杨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TDI)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左主干狭窄>75%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03例缺血性心肌病冠脉左主干狭窄>75%的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群42例(对照组),行TDI测量超声相关参数,ROC曲线分...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TDI)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左主干狭窄>75%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03例缺血性心肌病冠脉左主干狭窄>75%的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群42例(对照组),行TDI测量超声相关参数,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左主干重度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V-bl、V-ba、V-bas、V-bp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l、V-ba、V-bas和V-b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约0.68、0.79、0.78、0.71,截点值分别约5.57、4.54、4.72、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量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多超声参数,认为TDI对缺血性心肌病冠脉左主干重度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左主干 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静 刘表虎 +4 位作者 纪文艳 陶善强 练菲菲 杨优 韦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联合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3例接受二尖瓣修复的二尖瓣脱垂患者为病例组,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 目的:联合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3例接受二尖瓣修复的二尖瓣脱垂患者为病例组,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相关超声参数。选择志愿者3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逆向重构组、非逆向重构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s)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向重构组及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ESD、LVEDD、MRs均较术前缩小(P<0.05);而逆向重构组与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ESD、LVEDD、MRs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逆向重构组、非逆向重构组术前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减小(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增大(P<0.05);逆向重构组及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GLS、LVGCS较术前增大(P<0.05),LVEDV、LVESV、LVEF较术前缩小(P<0.05);逆向重构组术后LVGCS、LVEDV、LVESV变化幅度优于非逆向重构组(P<0.05)。结论:RT-3DE联合2D-STI可用于评估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二尖瓣脱垂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分子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天军 李鑫 +4 位作者 张良西 沈忠兵 鲁柯兵 朱向明 刘表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分子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弋矶山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60例的临床、超声和病理资料,分析超声影像特征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分子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弋矶山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60例的临床、超声和病理资料,分析超声影像特征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及Ki-67表达情况的关系。结果:6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65.00%、68.33%、70.00%。患者ER、PR的阳性表达与毛刺征、纵横比>1均呈正相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Ki-67阳性表达与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供情况、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ER、PR、CerbB-2及Ki-67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超声影像 分子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梦佳 朱向明 +4 位作者 李国杰 江峰 刘表虎 何丽英 刘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与眩晕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89例106条椎动脉走行异常的病例,观测其椎动脉内径(VAD)、收缩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与眩晕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89例106条椎动脉走行异常的病例,观测其椎动脉内径(VA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另选40例80条超声检查椎动脉走行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单纯右侧椎动脉走行异常40例(44.94%),单纯左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32例(35.96%),双侧椎动脉均走行异常者17例(19.10%),其中从C5、C4、C3入横突孔分别为68条(64.15%)、36条(33.96%)、2条(1.89%)。②走行异常的椎动脉PSV、RI均高于对照组(P<0.05),VAD小于对照组(P<0.05)。③走行异常的椎动脉有眩晕症状的患者17例,占19.10%,其中单侧异常6例(占单侧异常总数的8.33%),双侧异常11例(占双侧异常总数的64.71%),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的眩晕症状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异常的检查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无创、便捷的观察其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该异常可能与眩晕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椎动脉 走行异常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联合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娜 朱向明 +3 位作者 刘表虎 江峰 徐迎迎 何仪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联合速度向量(VVI)技术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50例NYHA心功能分级法诊断心力衰竭Ⅲ~Ⅳ级且经Simpson双平面法测得EF≥50%的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的左房内...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联合速度向量(VVI)技术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50例NYHA心功能分级法诊断心力衰竭Ⅲ~Ⅳ级且经Simpson双平面法测得EF≥50%的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的左房内径(LA)、左室内径(LV)、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 STI测得两组左心室各节段的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结果:心衰组反映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了L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VSd、LVPWd、FS、EF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各节段VVI曲线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杂乱无章,运动方向及幅度不一致;心衰组经STI测得左心室各节段SRs、左心室GLS、GCS、GR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联合VVI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较LVEF敏感,能够在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早期及时发现左室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斑点追踪成像 慢性心衰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