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瓶梅》的消费文化解读——以服饰消费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金瓶梅》中有大量关于服饰消费的描写,从消费文化的视角看,这些内容具有多重文化意义,一方面,它反映出晚明社会新兴商人与市民阶层追求享乐、夸示的消费理念,以及在金钱冲击下,晚明社会礼崩乐坏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服饰消费反映出仕... 《金瓶梅》中有大量关于服饰消费的描写,从消费文化的视角看,这些内容具有多重文化意义,一方面,它反映出晚明社会新兴商人与市民阶层追求享乐、夸示的消费理念,以及在金钱冲击下,晚明社会礼崩乐坏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服饰消费反映出仕宦阶层与新兴商人互相利用、彼此艳羡的复杂心理,在服饰消费的细节上透露出官宦们在权力与财富上的强势地位。此外,西门庆妻妾们的服饰消费,体现出等级区别与典型的商人消费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消费文化 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内在架构中的道家思想意蕴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红楼梦》在外显层面上具有道家与道教文化的色彩,这已为前人所揭示,但人们忽视了其内在架构中所隐含的道家思想意蕴,如老子的循环论思想与庄子的浮生若梦的人生认知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并成为小说悲剧精神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关键词 《红楼梦》 内在架构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秦腔经典剧《玉凤簪》流变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1-256,共6页
秦腔经典剧《玉凤簪》的故事雏形源于清康熙年间发生于宁夏府的一起的凶杀案,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班社据此案以及民间传说将其改编为剧本上演,受到观众喜爱。秦腔《玉凤簪》在宁夏搬演的时间较晚,但该剧在宁夏流变最为丰富,尤其是20世... 秦腔经典剧《玉凤簪》的故事雏形源于清康熙年间发生于宁夏府的一起的凶杀案,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班社据此案以及民间传说将其改编为剧本上演,受到观众喜爱。秦腔《玉凤簪》在宁夏搬演的时间较晚,但该剧在宁夏流变最为丰富,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被改编为《康熙访宁夏》,同时被越剧、京剧移植,在北京、上海等戏曲中心城市演出,产生了轰动。随着"文革"的开始,该戏及编剧被"打倒"。"文革"结束后,《玉凤簪》获得平反,被重新改编上演。剧本在改编中染有时代的风潮变化和民族地区的艺术特色。因此,考论该剧流变之意义不仅是对一部经典秦腔剧演出与改编历程的梳理,其意义还在于通过该剧的命运,折射出秦腔及中国戏曲一个多世纪的跌宕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秦腔 《玉凤簪》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奇书中“上元节”民俗文化析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衍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上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中都有描述。四部小说中有关上元节的描写,有的与故事发生朝代的上元节习俗相一致,甚至有更为细致的记述,可作为史书与... "上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中都有描述。四部小说中有关上元节的描写,有的与故事发生朝代的上元节习俗相一致,甚至有更为细致的记述,可作为史书与文人笔记的补充;有的则与时代不符,有作家虚构的成分。此外,上元节的描写在四大奇书中还起着重要的推动情节的作用,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奇书 上元节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生态表达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5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0,共4页
《聊斋志异》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人与动植物或和谐共处或产生冲突的内容,还关注了人自身即人内心和谐的问题,这些丰富多样的生态表达内容不仅为读者留下了宝贵的"绿色"文艺作品,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具象... 《聊斋志异》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人与动植物或和谐共处或产生冲突的内容,还关注了人自身即人内心和谐的问题,这些丰富多样的生态表达内容不仅为读者留下了宝贵的"绿色"文艺作品,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具象化的演绎与延续,对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疗救与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生态表达 价值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角的人性剖析与情色探求
6
作者 刘衍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9-90,共2页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二者均在探讨人性的复杂,但两部作品人性剖析的视角与情色探求的手法却有明显差异,前者情色表现手法大胆,旨在说明身体对灵魂、信仰的冲击与破坏;后者情色表现含蓄,重在探讨男人与女人在面对...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二者均在探讨人性的复杂,但两部作品人性剖析的视角与情色探求的手法却有明显差异,前者情色表现手法大胆,旨在说明身体对灵魂、信仰的冲击与破坏;后者情色表现含蓄,重在探讨男人与女人在面对意识形态与感情问题时截然不同的态度,旨在告诫男人戒色,女人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戒》 李安 张爱玲 人性 情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文化虚拟体验中的多视角立体重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兆歆 蒋浩 +1 位作者 刘衍青 王兆其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0-512,共13页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历史遗迹复原以及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还原了丝路文化中重要节点宁夏固原有关的历史遗迹、文物和事件.特别地,本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清图像的多视角立体三维重建算法,包括采用normal-aware PatchMatch stereo复原高质量的法线图,反映文物表面精细结构,以及提出一种基于GPU的增量式的深度融合方法,以较小的显存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在公共数据集和本文收集的室内外文物数据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可恢复物体表面的精细结构,同时还对大规模数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重建的模型可导入到虚拟互动系统中,对丝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立体 深度融合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婴宁》的亲和美感——用生态美学解读《婴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的观点 ,从婴宁居处的环境 ,婴宁的善笑与爱花 ,婴宁的失笑三个方面分析了《婴宁》的亲和美感 ,旨在阐明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建立并非降低了人的主体地位 。
关键词 婴宁 生态美学 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