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续)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洪新 孟宪民 +2 位作者 李德新 刘荩文 宋培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45,共3页
讨论关于肝脏老化,《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衰”,老年之后,肝脏形态、重量有所改变。据《灵枢·天年》记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所谓“
关键词 肝气虚血滞证 淋巴细胞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气神概说——浅议精的生理病理及其临证应用
2
作者 吕爱平 刘荩文 《中医函授通讯》 1992年第4期18-19,共2页
一、精的生理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含义有二,即广义之精与狭义之精。禀受于父母、贮藏于肾脏、具生殖功能者,为狭义之精,因其先身而存,故称先天之精;存在于五脏六腑之中,支持与援助先天之精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一、精的生理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含义有二,即广义之精与狭义之精。禀受于父母、贮藏于肾脏、具生殖功能者,为狭义之精,因其先身而存,故称先天之精;存在于五脏六腑之中,支持与援助先天之精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者,为广义之精,因其为人生后所获得,故称后天之精。需明确,肾所藏之先天之精是生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遗精 中医药疗法 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与人体节律
3
作者 刘荩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0期7-9,共3页
一、子午流注的由来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对人与自然关系极为重视。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关键词 子午流注针法 十二经 五脏之气 昼夜节律 生物节律 素问 平旦 气血 祖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洪新 孟宪民 +2 位作者 李德新 刘荩文 宋培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研究按肝气虚血滞证微观定量辨证参考标准认定80例肝气虚血滞证老年人剖检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先进、特异性高度专一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特异表面抗原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及病理学方法,首次对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进行了免疫病理学... 本研究按肝气虚血滞证微观定量辨证参考标准认定80例肝气虚血滞证老年人剖检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先进、特异性高度专一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特异表面抗原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及病理学方法,首次对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进行了免疫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96.4%的异常老人有肝气虚血滞证表现:肝气虚表现在红细胞数量、比积及血红蛋白值减少,血浆蛋白总量降低,肝重量减轻;血滞则表现在凝血酶原,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并且研究发现,老年肝气虚血滞证病例100%有肝内淋巴细胞浸润,且与肝胆道疾患无直接关连,可能为老年自身免疫亢进的现象。肝内漫润的淋巴细胞83.44%为 CD 3^+T 细胞,T 细胞亚群分类情况,与肾脏、肾上腺、甲状腺等其它脏器不同,CD 8^+T 细胞有所增高,CD4^+/CD8^+比值因而降低,似为老年肝脏特殊的固有现象,提示老年人免疫功能失调在肝气虚血滞证表现较为明显。75%的病例有肝内 NK 细胞浸润,部分病例的 NK 细胞浸润频度,15例肺炎为93.3%,20例肝外肿瘤为55%,10例肝内肿瘤为60%,说明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肿瘤免疫功能较之感染免疫降低;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还表现为白细胞介素2受体淋巴细胞阳性率(仅占总体的16.3%)明显低下,乃细胞免疫反应低下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虚血滞证 淋巴细胞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