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荣忠 敖洪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7-69,共3页
对基于win95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建立了系统的二维CAD平台,论述了前置处理和后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 图形自动编程 CAD/CAM 前置处理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计算机的内燃机机体泄漏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荣忠 张成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2-44,共3页
研究了微型计算机在内燃机机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在分析检测原理的基础上 ,讨论了微型计算机检测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方案 。
关键词 泄漏检测 PID控制 微机 内燃机机体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多功能机床系统软件的研究
3
作者 刘荣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0-7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的多功能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并具体论述了该系统的软件结构。
关键词 多功能数控机床 数控系统 软件结构 CNC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阵金属夹层结构抗侵彻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锐 南博华 +3 位作者 周昊 刘荣忠 朱荣 姜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5-50,共6页
通过弹道冲击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点阵金属夹层防护结构的抗弹丸侵彻能力,结合失效破坏模式和吸能效率,综合分析了点阵金属夹层防护结构的抗侵彻机理。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球形弹丸侵彻过程中,由于点阵金属结构的塑性大变形和剪切扩孔、陶... 通过弹道冲击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点阵金属夹层防护结构的抗弹丸侵彻能力,结合失效破坏模式和吸能效率,综合分析了点阵金属夹层防护结构的抗侵彻机理。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球形弹丸侵彻过程中,由于点阵金属结构的塑性大变形和剪切扩孔、陶瓷棒和环氧树脂的断裂破坏以及面板的宏观弯曲变形,使得该型防护结构的抗弹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样侵彻速度条件下,Type Ⅱ型夹层防护结构的吸收能量较Type Ⅰ型夹层防护结构高,但它们的单位面密度吸收能量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轻质复合装甲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夹层结构 失效破坏模式 吸收能量 抗侵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尾翼弹箭气动外形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亮 刘荣忠 +3 位作者 郭锐 赵博博 刘磊 杨永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7-1193,共7页
为了提升掠飞末敏弹战术技术性能,将扭曲尾翼结构应用于弹箭气动布局,并在风洞实验基础上,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正交实验、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扭曲尾翼弹箭开展了以增旋、减阻为目标的气动外形多目标优化设计,最终给出了... 为了提升掠飞末敏弹战术技术性能,将扭曲尾翼结构应用于弹箭气动布局,并在风洞实验基础上,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正交实验、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扭曲尾翼弹箭开展了以增旋、减阻为目标的气动外形多目标优化设计,最终给出了尾翼外形的Pareto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扭曲尾翼结构有利于改善弹箭气动性能;所建立的气动参数代理模型,能对弹箭阻力系数和平衡转速进行准确预测,并得到了尾翼几何参数对其影响规律;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最终得到的Pareto优化方案,达到了良好的增旋、减阻效果。该研究方法对扭曲尾翼弹箭气动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扭曲尾翼 数值模拟 逐步回归分析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旋转飞行弹丸外弹道表面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俊 刘荣忠 +2 位作者 郭锐 邱荷 刘萌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30,共6页
为了获得弹丸表面在高速旋转飞行状态下的温度特性,基于其六自由度(6-DOF)刚体弹道模型,应用节点热网络法,建立了热流平衡方程组。在气动加热的计算中,利用绕流圆柱换热理论考虑了弹丸旋转产生的影响,通过与弹道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了受... 为了获得弹丸表面在高速旋转飞行状态下的温度特性,基于其六自由度(6-DOF)刚体弹道模型,应用节点热网络法,建立了热流平衡方程组。在气动加热的计算中,利用绕流圆柱换热理论考虑了弹丸旋转产生的影响,通过与弹道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了受弹道诸元和气流物性所控制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弹丸的发射速度、初始转速、发射角以及气流温度对其平均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弹丸表面温度随发射速度增加而非线性增加;温度梯度与距弹头的距离呈反比;初始转速越高,峰值温度和温度变化率越大;来流气温越高、发射角越小,平均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 高速旋转 外弹道 气动加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双翼末敏弹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胜涛 刘荣忠 +1 位作者 郭锐 胡志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为获得S-S型双翼末敏弹最佳尾翼气动外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S型末敏弹模型的气动参数为源数据,对尾翼弯折面积和弯折角两因素组合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此类型末敏弹尾翼参数对气动特性影响的主次关系,并提出了满足最... 为获得S-S型双翼末敏弹最佳尾翼气动外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S型末敏弹模型的气动参数为源数据,对尾翼弯折面积和弯折角两因素组合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此类型末敏弹尾翼参数对气动特性影响的主次关系,并提出了满足最大阻力系数和最大极阻尼力矩系数的末敏弹尾翼结构。结果表明:优化所得气动结构比优化前模型阻力系数提高7.11%,极阻尼力矩系数提高15.77%。高塔自由飞行试验结果显示:优化所得气动外形末敏弹落速为30.0 m/s,转速为11.5 r/s,下落过程中落速和转速及扫描角保持稳定,满足稳态扫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 无伞末敏弹 气动外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小波滑模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侯润民 刘荣忠 +2 位作者 侯远龙 高强 杨国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9-775,共7页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FWN-FTSMC)方法。为使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AFWNC)逼近滑模控制中的...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FWN-FTSMC)方法。为使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AFWNC)逼近滑模控制中的等效控制部分,解决了由于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干扰的存在而不能准确确定等效控制的问题;同时利用自适应PI控制来降低系统的抖动,并采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抖振,提高系统的瞬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并且对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交流伺服系统 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尾翼飞行器的气动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博博 刘荣忠 +2 位作者 郭锐 袁军 张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研究扭曲尾翼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引入扭曲率与平均攻角来表示尾翼的几何特征,通过求解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常状态N-S方程,对十字型布局扭曲尾翼飞行器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扭曲尾翼可以增加飞行器的滚转力矩和平衡转速... 为研究扭曲尾翼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引入扭曲率与平均攻角来表示尾翼的几何特征,通过求解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常状态N-S方程,对十字型布局扭曲尾翼飞行器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扭曲尾翼可以增加飞行器的滚转力矩和平衡转速,其平衡转速与扭曲率呈正比关系;随着扭曲率的增大,扭曲尾翼飞行器未转动时的阻力系数增大、平衡转速时阻力系数减小;在临界扭曲率以内,随着扭曲率的增加,飞行器平衡转速时翼面压力分布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对于飞行器的气动构型设计及其飞行稳定性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扭曲尾翼 扭曲率 数值分析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永亮 刘荣忠 +3 位作者 郭锐 陈亮 赵博博 邢柏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某型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充分考虑末敏子弹的结构强非对称特点和其初始抛撒条件,引入动不平衡弹体模型,推导超大攻角条件下子弹的空间6自由度弹道方程,计算分析子弹的稳态扫描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子弹体的质量分布非对称... 为研究某型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充分考虑末敏子弹的结构强非对称特点和其初始抛撒条件,引入动不平衡弹体模型,推导超大攻角条件下子弹的空间6自由度弹道方程,计算分析子弹的稳态扫描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子弹体的质量分布非对称和初始抛撒角速度是子弹药实现稳态扫描运动的必要条件;子弹扫描频率只由抛撒角速度ω_(σ0)决定,且和ω_(σ0)正相关;初始俯仰角φ_(a0)≥0°时,扫描角整体呈增大趋势,初始俯仰角φ_(a0)<0°时,扫描角整体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扫描面积与配重-全弹质量比、初始俯仰角、初始偏航角和初始角速度呈正相关,与均质圆柱体转动惯量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子弹 结构强非对称 大攻角 扫描特性 弹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尾翼弹箭的马格努斯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博博 刘荣忠 +3 位作者 郭锐 张迪 袁军 陈亮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71,共7页
为提升掠飞攻顶弹箭较高转速下的飞行稳定性,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弹体-扭曲尾翼组合体在飞行过程中的马格努斯效应气动机理,并应用标准尾翼弹(BFM)模型的实验数据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分别研究了带有平板尾翼和扭曲尾翼弹体模型的... 为提升掠飞攻顶弹箭较高转速下的飞行稳定性,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弹体-扭曲尾翼组合体在飞行过程中的马格努斯效应气动机理,并应用标准尾翼弹(BFM)模型的实验数据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分别研究了带有平板尾翼和扭曲尾翼弹体模型的马格努斯力和力矩随攻角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弹体弹翼组合体产生马格努斯效应的机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扭曲尾翼可有效改善翼面的压力分布,并降低弹体对翼面马格努斯效应的干扰,在大攻角时其表现更胜一筹;弹体所受马格努斯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受到涡对称畸变的尾锥部;尾翼主要由于弹体干扰以及几何外形的影响马格努斯力集中在尾部,两者产生的马格努斯力矩数值相差不大,但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扭曲尾翼 旋转尾翼弹丸 马格努斯效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掠飞末敏弹的捕获概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博博 刘荣忠 +3 位作者 郭锐 陈亮 刘磊 杨永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8,共7页
针对掠飞末敏弹新型扫描机理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研究末敏弹在弹道末段的捕获特性。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得到掠飞末敏弹的扫描线方程,耦合求解其六自由度弹道方程组,得到了弹丸的稳态扫描区域,通过证明扫描依赖区结论,进一步推导求解了... 针对掠飞末敏弹新型扫描机理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研究末敏弹在弹道末段的捕获特性。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得到掠飞末敏弹的扫描线方程,耦合求解其六自由度弹道方程组,得到了弹丸的稳态扫描区域,通过证明扫描依赖区结论,进一步推导求解了捕获概率的解析公式。结果表明:掠飞末敏弹的空间扫描轨迹为螺旋线、扫描区域为圆柱体,平面上的扫描区域为左半椭圆;增加弹丸初速、降低弹丸射角、准确预估目标运动,能有效提升掠飞末敏弹的捕获概率,其中初速的影响更胜一筹;解析公式求得捕获概率与蒙特卡洛打靶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末敏弹 掠飞 稳态扫描 捕获概率 扫描依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敏弹稳态扫描段红外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俊 刘荣忠 +4 位作者 郭锐 马晓冬 赵博博 邦志辉 张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76-2881,共6页
以考核红外预警系统对末敏弹的探测识别效能为应用背景,通过在高空热气球上投放末敏弹,同时利用地面热像仪实时跟踪捕获的实验方法,获得了复杂云层背景下,末敏弹稳态下落过程中的红外图像序列。针对图像模糊、信噪比低等特点,提出一种... 以考核红外预警系统对末敏弹的探测识别效能为应用背景,通过在高空热气球上投放末敏弹,同时利用地面热像仪实时跟踪捕获的实验方法,获得了复杂云层背景下,末敏弹稳态下落过程中的红外图像序列。针对图像模糊、信噪比低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空域滤波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阈值和中值滤波去噪,Top-Hat变换抑制背景,最后通过形态学滤波提取目标并增强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对比度。多帧检测结果显示:该组合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实验图像序列中的末敏弹,为进一步的目标跟踪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稳态扫描 红外图像 弱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末敏弹系统效能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鹍 陈森发 刘荣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末敏弹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弹药 ,由于其结构复杂 ,影响因素多 ,所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优化设计十分困难。为此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 ,在了解了末敏弹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首先确定了一个优化设... 末敏弹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弹药 ,由于其结构复杂 ,影响因素多 ,所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优化设计十分困难。为此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 ,在了解了末敏弹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首先确定了一个优化设计方案 ,并根据该方案建立了一个末敏弹系统效能神经网络仿真模型 ,在此基础上 ,应用混合遗传算法对该仿真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 ,获得了影响系统效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的最优搭配。经过对优化结果的分析 ,发现其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末敏弹 效能影响因素 命中概率 正交试验法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装药水下爆炸远场冲击波压力峰值分布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磊 郭锐 +2 位作者 裴善报 陈亮 刘荣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6-70,76,共6页
为定量研究柱形装药水下爆炸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无限水域下的二维计算方法与RDX柱形装药,仿真得到在药包径向,轴向之间相隔22.5°的5个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冲击波压力峰值,据此定性分析了作用方位和长径比对远场压力峰值分布... 为定量研究柱形装药水下爆炸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无限水域下的二维计算方法与RDX柱形装药,仿真得到在药包径向,轴向之间相隔22.5°的5个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冲击波压力峰值,据此定性分析了作用方位和长径比对远场压力峰值分布的影响。为避免对柱形装药冲击波直接量化分析,假设其压力峰值分布对于等量球形装药存在映射关系,进而得到映射系数,再结合球形装药经验公式得到了压力峰值近似分布式,并用TNT水下起爆数值模拟初步验证了假设和分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柱形装药 作用方位 长径比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破片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动态毁伤威力仿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锐 刘荣忠 +1 位作者 张俊 李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为有效评估预制破片战斗部的毁伤效能,文中针对空中目标进行了动态毁伤威力研究。根据预制破片战斗部的结构特点,从爆炸瞬间的运动初始状态出发,建立了破片群的空间运动模型,并基于Matlab仿真得到了确定时刻对应的破片群空间分布规律及... 为有效评估预制破片战斗部的毁伤效能,文中针对空中目标进行了动态毁伤威力研究。根据预制破片战斗部的结构特点,从爆炸瞬间的运动初始状态出发,建立了破片群的空间运动模型,并基于Matlab仿真得到了确定时刻对应的破片群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应的破片状态。结果表明,在总质量一定的前提下,Ф5mm的预制破片的装填数量多,爆炸初速和动态飞散角大,并且在15ms后飞行距离较远。仿真结果可以为该型预制破片战斗部的总体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 动态威力 空间运动规律 毁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体厚度和爆炸深度对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盛振新 刘荣忠 郭锐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7,64,共4页
根据Cole水下爆炸冲击波经验公式和C-J爆轰理论,用AUTODYN软件对带壳小药量装药水下爆炸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壳体厚度的TNT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得到带壳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的拟合公式,分析了冲击波随装药壳厚与半径比... 根据Cole水下爆炸冲击波经验公式和C-J爆轰理论,用AUTODYN软件对带壳小药量装药水下爆炸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壳体厚度的TNT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得到带壳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的拟合公式,分析了冲击波随装药壳厚与半径比以及爆炸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带壳装药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峰值压力随壳厚与装药半径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爆炸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下爆炸 带壳装药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及其在交流伺服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侯润民 刘荣忠 +2 位作者 高强 王力 邓桐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1-788,共8页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所存在的大变负载、慢时变、强耦合的非线性特性和不确定扰动等问题,提出了模糊小波神经网络(FWNN)间接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的特点为Takagi-Sugeno-Kang(TSK)模糊模型的后件部分由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SRW...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所存在的大变负载、慢时变、强耦合的非线性特性和不确定扰动等问题,提出了模糊小波神经网络(FWNN)间接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的特点为Takagi-Sugeno-Kang(TSK)模糊模型的后件部分由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SRWNN)构成。给出了SRWNN参数的迭代算法,利用SRWNN辨识器为控制器提供实时梯度信息,有效地克服了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研究和样机试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 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 模糊小波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控制器 模糊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三维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晓平 樊庆文 +1 位作者 刘荣忠 马济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采用Windows 98作为开发平台 ,选择OpenGL作为工具 ,开发了数控车、铣、钻加工三维仿真系统。系统由数控程序编辑 ,数控程序检查与解释 ,仿真计算及仿真显示等模块组成。其特点是基于数控代码的反向仿真 ,更接近实际车削、铣削、钻削的... 采用Windows 98作为开发平台 ,选择OpenGL作为工具 ,开发了数控车、铣、钻加工三维仿真系统。系统由数控程序编辑 ,数控程序检查与解释 ,仿真计算及仿真显示等模块组成。其特点是基于数控代码的反向仿真 ,更接近实际车削、铣削、钻削的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三维仿真系统 机床 数控代码 反向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减速导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锐 刘荣忠 +1 位作者 王本河 胡志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9-250,254,共3页
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利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刚性翼片提供非对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使弹丸形成所需的稳态扫描运动。为了分析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的减速导旋特性,文中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的高塔投放试验方法,通过改变翼片形状、翼片... 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利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刚性翼片提供非对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使弹丸形成所需的稳态扫描运动。为了分析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的减速导旋特性,文中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双翼结构弹丸的高塔投放试验方法,通过改变翼片形状、翼片面积及翼片布局,分析了不同非对称双翼结构对弹丸实现减速导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 非对称双翼 减速导旋特性 高塔试验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