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LTE技术构建智能配用电通信无线宽带专网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保 董卓然 +2 位作者 王宇 梁明 刘苏云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5期78-80,83,共4页
TD-LTE提出基于TD-LTE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研究和设计解决鹤壁的配用电网并解决面向用户侧最后一公里信息通道问题,搭建智能配用电网无线宽带专网平台。它以满足配电网通信需求为核心,建成技术先进、应用多样丰富,网络结构合理、可靠性高... TD-LTE提出基于TD-LTE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研究和设计解决鹤壁的配用电网并解决面向用户侧最后一公里信息通道问题,搭建智能配用电网无线宽带专网平台。它以满足配电网通信需求为核心,建成技术先进、应用多样丰富,网络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覆盖范围广、接入灵活、综合效能高的智能电力LTE专网通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 宽带专网 智能配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TE的电力系统通讯 被引量:4
2
作者 潘龙 梅林常 +1 位作者 辛忠良 刘苏云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5期81-83,共3页
为了达到现在电力系统通讯的要求,鹤壁供电公司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在鹤壁实施。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 为了达到现在电力系统通讯的要求,鹤壁供电公司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在鹤壁实施。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有效解决了配用电业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线宽带 TD—L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分析及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克勇 贺蕾 刘苏云 《通信电源技术》 2014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章结合一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故障的分析,提出对于用户变压器的投产带负荷试验不容忽视,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关键词 差动保护 带负荷试验 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TP的500kV变电站雷电防护与绝缘配合研究
4
作者 李晓 刘苏云 +3 位作者 徐晨 史静 姜凯 周春泉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从实际运行经验来看,雷击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危害之一,而且雷击事故占到了电力系统事故的50%以上。文中以500kV变电站为例,采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结合常规的变电站设计经验,将变电站及其进线段作为统一网络考虑,... 从实际运行经验来看,雷击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危害之一,而且雷击事故占到了电力系统事故的50%以上。文中以500kV变电站为例,采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结合常规的变电站设计经验,将变电站及其进线段作为统一网络考虑,对变电站可能的运行方式建立雷电冲击仿真模型,分析雷电侵入波的电压幅值、陡度;结合各电气设备的绝缘裕度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该变电站的经济可靠的防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雷电过电压 EMTP 绝缘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
5
作者 徐延波 卢京祥 +3 位作者 刘苏云 徐晨 蒋丹 周竞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6期20-22,31,共4页
由于二次电流矩有快速计算线路损耗的优点,文中运用序优化和二次电流矩的相关理论将二次电流矩作为粗糙评估的手段,结合序优化理论对33节点的配电网络图进行分析,选择两个节点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经过序优化理论的分析,得到网损最小的... 由于二次电流矩有快速计算线路损耗的优点,文中运用序优化和二次电流矩的相关理论将二次电流矩作为粗糙评估的手段,结合序优化理论对33节点的配电网络图进行分析,选择两个节点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经过序优化理论的分析,得到网损最小的解;通过对接入后的电压分析,得出接入后的系统电压有所提升,变化在约束范围内,从而说明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合理,容量恰当,序优化理论解决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流矩 损耗 序优化 分布式电源 选址和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权重粒子群的配网无功优化研究
6
作者 贺蕾 刘苏云 +1 位作者 蒋丹 周竞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为了更快速有效地处理电力系统配网无功优化问题,文中主要以网损和电压偏差最小以及电压稳定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无功平衡、电压合格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在求解方法上采用带有权重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能够更... 为了更快速有效地处理电力系统配网无功优化问题,文中主要以网损和电压偏差最小以及电压稳定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无功平衡、电压合格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在求解方法上采用带有权重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问题的求解。并且经过IEEE14节点系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速度和收敛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且优化效果也可满足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网损 电压偏差 粒子群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配电网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7
作者 刘苏云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54-54,共1页
首先讨论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特征分析,接着分析了做好线损分析,最后做了总结。因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功能。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 不接地 线损分析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分娩在产妇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与比较研究
8
作者 王朵 刘苏云 李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4期43-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和试验支撑,评估和比较无痛分娩在产妇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了对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式,对包括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在内的多个研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痛分娩...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和试验支撑,评估和比较无痛分娩在产妇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了对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式,对包括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在内的多个研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痛分娩在产妇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疼痛管理方法相比,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显著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其中包括较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0.001)和较少的疼痛发作次数(P<0.05)。此外,无痛分娩还显示出对分娩进程的积极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无痛分娩组的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01),宫颈扩张速度更快(P<0.05),产程阶段的转变更为顺利(P<0.001)。这些结果表明,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此外,研究还评估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组相比,无痛分娩组产妇低血压(P<0.001)和恶心/呕吐(P<0.05)的发生率略有增加。然而,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监测和干预来管理。最后,产妇对无痛分娩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疼痛管理方法(P<0.001)。调查结果显示,无痛分娩组的产妇更倾向于选择无痛分娩技术,并对其疼痛缓解效果和生产体验表示满意。综上所述,基于数据和试验支撑的分析结果显示,无痛分娩在产妇疼痛管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并获得产妇较高的满意度。尽管存在一些不良事件的风险,但适当的监测和干预可以有效管理这些风险。这些结果为无痛分娩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疼痛管理 效果评估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