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伟 沈健 +1 位作者 于瑞杰 孟爱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治疗,治疗组应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度,骨关节炎指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增加(P<0.001),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更好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膝关节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灸 中药 汤剂 炎症因子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载荷机械振动通过YAP/TAZ通路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2
作者 刘艳伟 朱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1-631,共1页
目的YAP/TAZ作为Hippo通路的关键因子,在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初步探讨低载荷机械振动能否通过YAP/TAZ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方法在体外用高糖高脂培养基来模拟体内2型糖尿病环境,振动组施加低载荷机械... 目的YAP/TAZ作为Hippo通路的关键因子,在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初步探讨低载荷机械振动能否通过YAP/TAZ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方法在体外用高糖高脂培养基来模拟体内2型糖尿病环境,振动组施加低载荷机械振动。通过CCK-8法、WB和ALP和茜素红染色等技术探究高糖高脂环境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高脂饮食联合STZ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振动组施加低载荷机械振动,使用Micro-CT、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微结构和骨组织形态。结果(1)低载荷机械振动可以促进高糖高脂环境下成骨细胞的增殖;(2)低载荷机械振动可以促进高糖高脂环境下成骨细胞YAP/TAZ和成骨蛋白的表达、分化和矿化;(3)低载荷机械振动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和骨组织形态;(4)在骨组织中,低载荷机械振动可能通过激活YAP/TAZ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结论低载荷机械振动可通过YAP/TAZ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本研究为低载荷机械振动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骨微结构 机械振动 成骨细胞 MASSON染色 STZ 成骨分化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的大棚和露天种植模式下典型叶类蔬菜重金属累积特征
3
作者 庞婷婷 金紫依 +7 位作者 高家晖 潘钰 肖彩玲 陈路锋 曹梦西 刘艳伟 阴永光 梁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9,共10页
随着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因蔬菜摄入导致的重金属暴露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有关大棚和露天种植模式下叶类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来源研究的缺乏,限制了对蔬菜富集重金属的有效控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 随着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因蔬菜摄入导致的重金属暴露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有关大棚和露天种植模式下叶类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来源研究的缺乏,限制了对蔬菜富集重金属的有效控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湖南攸县大棚和露天种植的白苋菜和空心菜中Cd、Pb、As和Cr的含量发现,除白苋菜中As和空心菜中的Cd,其余叶类蔬菜重金属浓度呈现大棚种植低于露天种植的趋势。大棚种植模式下土壤水溶态Cd与叶类蔬菜各部位Cd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水溶态Cd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也表明土壤可能是大棚种植叶类蔬菜Cd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及大气共同影响了露天叶类蔬菜Cd的富集。除了大棚种植的空心菜Cd外,大棚种植的白苋菜和空心菜的其他单一重金属风险商(HQ)均低于露天种植,且露天种植的白苋菜的危害指数(HI)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说明露天种植的叶类蔬菜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丰富了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蔬菜重金属富集及健康风险的认识,并有望为蔬菜的安全种植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叶类蔬菜 富集 大棚种植 露天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调控下土壤碳氮含量、酶活性和三七产量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小兰 脱云飞 +5 位作者 丁明净 刘香凝 王昭仪 刘艳伟 向萍 杨启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为揭示水肥对三七田土壤碳氮含量、酶活性和产量调控效应,明确三七不同生育时期最适水肥调控模式,于2018—2021年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七种植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3个灌水水平(5 mm, W1;10 mm, W2;15 mm, W3)和4个不同生育时期(根增期... 为揭示水肥对三七田土壤碳氮含量、酶活性和产量调控效应,明确三七不同生育时期最适水肥调控模式,于2018—2021年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七种植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3个灌水水平(5 mm, W1;10 mm, W2;15 mm, W3)和4个不同生育时期(根增期、苗期、花期、果期)施肥配比水平(25%∶25%∶25%∶25%,F1;20%∶25%∶30%∶25%,F2;15%∶30%∶30%∶25%,F3;10%∶40%∶20%∶30%,F4),以全生育期不灌溉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水肥调控模式对土壤碳氮含量、酶活性、三七产量、总皂苷含量及各指标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同时采用CRITIC-VIKOR法对最适水肥调控模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水量和生育时期施肥配比对三七根增期、苗期、花期和果期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和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产量、总皂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CK相比,花期W2F3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7.69%~92.50%,W1F1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5.11%~7.11%;根增期各灌水施肥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平均较CK增加7.20%、19.82%和47.44%,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19.16%。与CK相比,收获后水肥调控处理三七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53.83%,肥料偏生产力平均提高66.30%,W2F4处理产量最高(2 797.25 kg·hm^(-2)),W2F3处理总皂苷含量最高(176.34 mg·g^(-1))。综合评分法结果表明,三七根增期W3F1处理Q值为0.03,苗期W2F3处理Q值为0.02,花期W2F3处理的Q值为0.01,果期W3F2处理的Q值为0.02;根增期和果期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W3F1和W3F2,苗期和花期最佳灌溉施肥方案为W2F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调控 土壤碳氮含量 土壤酶活性 三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排列熵的锂电池储能方法
5
作者 刘艳伟 +1 位作者 李峰 柳天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0,35,共5页
电动汽车行驶阶段受高频需求功率分量作用导致的锂电池寿命下降,为此构建了一种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与排列熵(PE)进行能量管理的方案。利用EEMD把功率信号分解成IMF分量,经过重构处理获得的锂电池功率与超级电容功率。研究结果表... 电动汽车行驶阶段受高频需求功率分量作用导致的锂电池寿命下降,为此构建了一种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与排列熵(PE)进行能量管理的方案。利用EEMD把功率信号分解成IMF分量,经过重构处理获得的锂电池功率与超级电容功率。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储能方法减小锂电池的峰值电流,达到稳定电池功率输出以及降低功率波动程度的效果。相对传统电池控制模式,采用EEMD-PE设置的混合储能能量方案可以使低、中、高速状态下的电流均方根值依次降低12.41、18.59、19.42%,同时电流峰值降低55.84、52.31与42.06%。相对电池的储能系统控制性能,这里的方法可以使锂电池降低19.40%的均方根电流,同时电流峰值也降低达到55.91%。该研究有效发挥超级电容大倍率充放电的优势,为系统的高频功率运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储能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排列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艳伟 孟爱霞 +4 位作者 胡华 李连泰 杜志峰 王书君 徐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05,315,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建立KOA大鼠模型,另外10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组。六周后模型制作成功。2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火针组。火针组选取膝前穴、阿是穴和阳陵泉穴,进行火针治疗,每3 d行一次针,共治疗6次。治疗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Lequesne MG评分评估,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后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TNF-α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模型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肥大,表层细胞坏死,巢状增生,潮线消失,呈明显退行性病变。(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5)。(4)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火针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较光滑,细胞排列规则,表层细胞轻度增生,潮线较完整。(6)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火针治疗可有效减轻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降低血清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水平,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个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MMP-3 TGF-Β1 TNF-α 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转化率法和生物炭性质揭示稻草秸秆的热解特性
7
作者 张梦垚 汪家乐 +3 位作者 张源 朱泽涛 刘艳伟 陶文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78-2987,共10页
对稻草秸秆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进行热重分析.基于等转化率方法和生物炭表征,揭示稻草秸秆的热解机理.结果表明:(1)热解区间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分蒸发和易挥发有机物的挥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解聚;第二阶段为主热解阶段,纤维素... 对稻草秸秆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进行热重分析.基于等转化率方法和生物炭表征,揭示稻草秸秆的热解机理.结果表明:(1)热解区间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分蒸发和易挥发有机物的挥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解聚;第二阶段为主热解阶段,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生剧烈的脱水和还原反应;第三阶段主要是木质素的热解,炭的芳香性进一步增加;第四阶段为剩余物质继续热解成炭,生物炭高度碳化;(2)在主热解阶段,∆H、∆G和∆S均大于0,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分解反应是吸热、非自发的、熵增大的反应;(3)热解温度低于250℃时,木质素是稻草秸秆生物炭PFR生成的主要贡献者,g值大于2.004,是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g值有所降低但始终位于2.003—2.004之间,稻草秸秆生物炭的自由基类型由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为主,且自由基的种类减少.本研究为稻草秸秆生物质的热解机制和生物炭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edman法 活化能 木质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含量对硅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艳伟 芦艾 +2 位作者 邓志华 史东林 李静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2,共5页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RSA3测试硅橡胶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在非等温和等温条件下对硅橡胶硫化历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乙烯基含量硅橡胶体系的硫化特性及硫化动力学特征。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硅橡胶硫化反应热力...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RSA3测试硅橡胶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在非等温和等温条件下对硅橡胶硫化历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乙烯基含量硅橡胶体系的硫化特性及硫化动力学特征。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硅橡胶硫化反应热力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基含量的增加,混炼胶的交联密度提高,性能得到提高。在硫化过程中,硅橡胶硫化曲线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是两个阶段的一级动力学反应过程,并且具有两个不同反应速率常数。硫化反应活化能随着体系中乙烯基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反应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乙烯基含量 硫化特性 硫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艳伟 朱仲元 +2 位作者 乌云 荆玉龙 朝伦巴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模型——SWAP模型和FAO-56分册推荐的最新双作物系数法为基础,计算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结果表明:SWAP模型和最新双作物系数法模拟的蒸散量结果相近,均可用于模拟蒸散量。SWAP模型能模拟土壤剖面... 以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模型——SWAP模型和FAO-56分册推荐的最新双作物系数法为基础,计算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结果表明:SWAP模型和最新双作物系数法模拟的蒸散量结果相近,均可用于模拟蒸散量。SWAP模型能模拟土壤剖面的水分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天然植被 蒸散量 SWAP模型 双作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三七水肥耦合方案优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艳伟 周潇 +2 位作者 韩焕豪 杨启良 刘小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9-146,共8页
为了实现三七增产、提质和绿色生产,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方案,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种灌水水平,分别为W1(0.5FC,FC为田间持水量)、W2(0.7FC)、W3(0.9FC);4种施肥水平,全年施肥总量为1 440 kg/hm^(2),根据各个生育期... 为了实现三七增产、提质和绿色生产,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方案,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种灌水水平,分别为W1(0.5FC,FC为田间持水量)、W2(0.7FC)、W3(0.9FC);4种施肥水平,全年施肥总量为1 440 kg/hm^(2),根据各个生育期设置不同的施肥比例,划分为F1(苗期∶花期∶果期∶根增重期比例为25%∶25%∶25%∶25%)、F2(25%∶30%∶25%∶20%)、F3(30%∶30%∶25%∶15%)和F4(40%∶20%∶30%∶10%),共12种处理,分析水肥及其耦合效应,对三七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fertilizer,PFP)的影响,应用优劣解距离法对三七皂苷含量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并运用综合评分法对各处理进行基于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探究三七生长与生产管理的综合最优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对发病率影响最大,灌水对WUE影响最大,生育期不同比例施肥对产量和PFP影响最大;5种皂苷中,W2F4处理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量都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W2F4处理的三七皂苷R1含量最高,W1F4处理的人参皂苷Rb1含量最高;通过综合评分法求得最优处理为W2F4处理,发病率为12.97%、产量为2 976.42 kg/hm^(2)、WUE为1.65 kg/m;、PFP为1.09 kg/kg;TOPSIS品质分析W2F4处理得分最高,为0.815。该研究结果可为三七合理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施肥 产量 水肥耦合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艳伟 孟爱霞 +2 位作者 于瑞杰 曹胜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4-838,共5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临床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临床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安慰剂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口服淀粉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前、8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三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生活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三组病人疼痛VAS评分及SF-36评分、SAS和SD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口服在改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疼痛、生活质量及心慌、头晕等方面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度洛西汀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近60年干湿状况和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艳伟 王淑莹 +1 位作者 屠星磊 杨启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了探寻近60 a干热河谷区干(平均湿度、相对湿度指数)热(气温)状况的变化特征,选取干热河谷区有代表性的元谋气象站采集的温度、湿度等微气象数据计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和相对湿润指数,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和滑动t... 为了探寻近60 a干热河谷区干(平均湿度、相对湿度指数)热(气温)状况的变化特征,选取干热河谷区有代表性的元谋气象站采集的温度、湿度等微气象数据计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和相对湿润指数,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在年和四季尺度上,平均湿度呈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气候倾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1.99%/10 a)、春季(1.43%/10 a)、秋季(1.21%/10 a)、夏季(0.93%/10 a);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气温关系从高到低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关系从大到小均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最高气温在春季最大且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年尺度和其他季度尺度上呈现上升趋势,冬季上升幅度最大.元谋干热河谷区朝着湿润降温的方向发展,干旱状况虽有所缓解,但依然严峻,冬季和春季是元谋抗旱的关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相对湿润指数 气温 气候倾向率 MANN-KENDAL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桂蚕20号的育成
13
作者 安春梅 刘艳伟 +5 位作者 黄玲莉 闭立辉 黄文功 蒙艺英 黄扬玉 苏红梅 《广西蚕业》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蚕品种是蚕业的基础,优良新品种能够大力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抗BmNPV天然黄茧的中系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性连锁平衡致死日系杂交原种,组配成四元雄蚕杂交组合,通过选配和筛选,得到组合“金秋·金绣×平桂82·平... 蚕品种是蚕业的基础,优良新品种能够大力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抗BmNPV天然黄茧的中系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性连锁平衡致死日系杂交原种,组配成四元雄蚕杂交组合,通过选配和筛选,得到组合“金秋·金绣×平桂82·平桂28”,即桂蚕20号,该品种具有抗血液型脓病强、生产黄色雄蚕丝的优良特点。2022—2023年的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其雄蛹率为99.33%,黄茧率为98%以上,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结茧率为98.02%,比对照高0.48%;虫蛹生命率为95.28%,比对照高1.70%;万头茧层量为3.456 kg,比对照高6.14%;茧层率为22.66%,比对照高1.69%;一茧丝长987 m,比对照长64 m;鲜茧出丝率为17.24%,比对照高1.07%;解舒率为75.4%,净度为94.0分。添食BmNPV的半感染浓度(LC50)高于1×109PDV/mL,抗血液型脓病能力明显优于对照两广二号。农村生产鉴定试验单张产茧量36.40 kg,比对照增产2.74%;健蛹率为96.41%,比对照高3.31%;死笼率为3.61%,比对照低3.30%。2024年7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蚕20号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抗BmNPV 雄蚕品种 黄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和灌溉水平对三七生长特性和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艳伟 周潇 +1 位作者 杨启良 茶品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6-1435,共10页
为了探究利于三七生长发育和降低发病率的灌溉施肥模式。以3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3个灌水水平:W1(低水,0.5FC,FC为田间持水量)、W2(中水,0.7FC)、W3(高水,0.9FC),设置4个施肥水平:F1、F2、F3、F4,全年施肥量均为9... 为了探究利于三七生长发育和降低发病率的灌溉施肥模式。以3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3个灌水水平:W1(低水,0.5FC,FC为田间持水量)、W2(中水,0.7FC)、W3(高水,0.9FC),设置4个施肥水平:F1、F2、F3、F4,全年施肥量均为96 kg·667m^(-2),根增重期∶苗期∶花期∶果期的施肥比例分别为25%∶25%∶25%∶25%、20%∶25%∶30%∶25%、15%∶30%∶30%∶25%和10%∶40%∶20%∶30%。分析生育期不同施肥量和灌溉耦合对三七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W2F4处理的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鲜重、根干重都最大,其苗期和果期的株高和茎粗也最大;茎粗增量最大的处理为W1F3和W2F3,株高增长量最大的处理为W2F3和W2F4;三七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均高于果期;6、7、8月发病率较低的处理为W2F4和W2F3。综上可知,适当的水分胁迫和苗期、果期增肥有利于提高三七产量,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水肥耦合 根系结构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桑枝皮提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艳伟 任子旭 +3 位作者 方银 蔡翔云 贾俊强 桂仲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8-505,共8页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解法,以桑枝皮为原料提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抑制物质,为桑枝皮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寻求新的技术途径。以桑枝皮提取物对ACE活性的抑制率为考核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解法,以桑枝皮为原料提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抑制物质,为桑枝皮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寻求新的技术途径。以桑枝皮提取物对ACE活性的抑制率为考核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各因素对桑枝皮提取物的ACE活性抑制率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质量浓度、纤维素酶用量、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64.6g/L,纤维素酶用量3 454.3 U/g,超声波功率87 W,提取时间68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桑枝皮提取物对ACE活性的抑制率可达到86%,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9 g/L。优化的提取工艺具有对设备的性能要求不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皮 提取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活性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定位的智能温室三维温湿度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艳伟 李思雯 +1 位作者 杨启良 何家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422,共9页
为解决现有无线检测系统无法精准有效反映温室内立体空间的环境变化情况,以及传感器节点定位误差大、硬件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Ultra wide band)定位的智能温室三维温湿度检测系统。系统通过一款自主设计的集成UWB定位模块的... 为解决现有无线检测系统无法精准有效反映温室内立体空间的环境变化情况,以及传感器节点定位误差大、硬件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Ultra wide band)定位的智能温室三维温湿度检测系统。系统通过一款自主设计的集成UWB定位模块的STM32F系统板对各传感器节点进行定位,并搭载AHT25型高精度传感器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UWB主基站使用4G网络通信模块将各传感器数据及位置信息发送到上位机,并在Web端根据HTML5技术实现温室三维温湿度场可视化,完成温室三维温湿度远程检测。系统定位测试试验证明,各传感器节点精度主要集中在10~30 cm范围内,部分节点测量位置误差大于50 cm,各节点最大丢包率为2.5%,平均丢包率为1.9%,满足温室测量基本需求,对检测温室热工缺陷区域以及研究植物生长适宜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三维温湿度 UWB定位 智能检测系统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朝阳县干旱监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艳伟 王淑莹 +2 位作者 焦忠帅 杨国范 杨启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反演出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加,最大地表温度(Tsmax)随之减小,最小地表温度(Tsmin)基本上随之增大,Tsmin和Tsmax的趋势线交汇于一点组合成近似的三角形形状;2016年5—8月,朝阳县全县范围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6月份旱情最为严重;TVD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旱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温度 土壤含水率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条件下羊草群落生育期双作物系数计算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艳伟 朱仲元 +2 位作者 朝伦巴根 荆玉龙 郑永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2,共4页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2005-2006两个不同水文年对羊草、拂子茅、冰草构成的羊草群落生育期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了羊草群落生育期基本作物系数和土壤蒸发系数,并对基本作物系...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2005-2006两个不同水文年对羊草、拂子茅、冰草构成的羊草群落生育期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了羊草群落生育期基本作物系数和土壤蒸发系数,并对基本作物系数进行了地区气象因素和牧草单叶气孔阻力校正。用校正后的作物系数模拟计算的蒸腾、蒸发量与实际观测值间进行了拟合相关图、拟合优度参数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与实测结果基本接近。考虑水分胁迫时,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对作物系数进行地区气象因素和单叶气孔阻力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浑善达克沙地 羊草群落 双作物系数法 蒸发蒸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体育的萌生与机制分析及对我国大学体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艳伟 吕红芳 边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基于大量一手文献的翻译、整理,从公共体育、专业体育和课外体育三个方面,阐述美国大学体育的创建历程。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性、合法性层面,揭示美国大学体育构建的内部机制。体育思想的转变为美国大学体育的萌生提供了动力来源,并通过... 基于大量一手文献的翻译、整理,从公共体育、专业体育和课外体育三个方面,阐述美国大学体育的创建历程。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性、合法性层面,揭示美国大学体育构建的内部机制。体育思想的转变为美国大学体育的萌生提供了动力来源,并通过合理性、合法性的构建指引、规约了美国大学体育体系的构建;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大学体育改革和发展必须有先进的体育思想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体育 萌生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细胞的力学感受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艳伟 宫赫 +3 位作者 王新宇 杨启帆 刘舜 朱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骨细胞是骨骼中最丰富和寿命最长的细胞,是骨重建的调节器。骨细胞在内分泌调节和钙磷酸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力学刺激的主要响应者,感知力学刺激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骨细胞中的力学转导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调节过程... 骨细胞是骨骼中最丰富和寿命最长的细胞,是骨重建的调节器。骨细胞在内分泌调节和钙磷酸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力学刺激的主要响应者,感知力学刺激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骨细胞中的力学转导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调节过程,涉及细胞与其周围环境、相邻细胞以及细胞内部不同功能的力学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已知的骨细胞主要力学感受器包括初级纤毛、Piezo离子通道、整合素、细胞外基质以及基于连接蛋白的细胞间连接。这些力学感受器在骨细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感知并转导力学信号,进而调节骨稳态。本文对5种力学感受器进行系统的介绍,以期为理解骨细胞如何响应力学刺激和维持骨组织稳态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力学刺激 力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