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防卫素和草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诱导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胜毅 B.D.L.Fitt +3 位作者 刘仁虎 N.Evans 董彩华 黄永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9,共7页
基于拟南芥、甘蓝及油菜等的植物防卫素(PDF)相关基因序列和已克隆的油菜草酸氧化酶(OXO)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了序列大小分别为470bp和629bp的PDF1.2和OXO。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PDF1.2和GenBank... 基于拟南芥、甘蓝及油菜等的植物防卫素(PDF)相关基因序列和已克隆的油菜草酸氧化酶(OXO)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了序列大小分别为470bp和629bp的PDF1.2和OXO。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PDF1.2和GenBank中的相关基因同源性在42%~71%,OXO和GenBank中的相关基因同源性在70%以上。在油菜苗期,油菜黑胫病病原接种后基因PDF1.2表达量增加3倍以上,基因OXO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达;诱导剂acibenzolar-s-methyl诱导基因OXO增强表达,但不能诱导PDF1.2增强表达。诱导的系统表达(非处理叶)高于局部表达(处理叶)。这是首次报道油菜PDF1.2克隆和诱导表达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防卫素基因 草酸氧化酶基因 克隆 真菌侵染 基因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扩展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胜毅 周必文 +3 位作者 张建坤 郭学兰 许泽永 何礼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 11个油菜品种 (系 )的离体叶片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 ,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 ,草酸浸根处理第 3d到第 4d ,油菜抗毒素...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 11个油菜品种 (系 )的离体叶片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 ,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 ,草酸浸根处理第 3d到第 4d ,油菜抗毒素的条件广义遗传力达 0 .784;草酸浸叶柄处理第 3d到第 4d ,加性方差占总方差 2 3.1% ,处理第 4d到第 5d加性方差下降为 0 ,表明条件加性效应值和条件显性效应值在不同的时段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毒素 抗扩展 条件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菌核病油菜品种对草酸的吸收和转运差异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胜毅 周必文 +1 位作者 潘家荣 吴正卿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2,共3页
研究了菌核病抗性不同的油菜品种对草酸的吸收和转运差异。经预处理后的3~4叶期油菜苗的根放进14C—草酸钾浓液(pH5)中,在20±0.2℃,6000Lux下处理4h。草酸钾浓度和放射性比度分别为5mmol/L和5μCi/ml。放射自显影和放射性... 研究了菌核病抗性不同的油菜品种对草酸的吸收和转运差异。经预处理后的3~4叶期油菜苗的根放进14C—草酸钾浓液(pH5)中,在20±0.2℃,6000Lux下处理4h。草酸钾浓度和放射性比度分别为5mmol/L和5μCi/ml。放射自显影和放射性强度测定结果表明:油菜对草酸有明显的吸收作用,高抗品种,如中R-888其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叶脉中,表现为限制放射性物质的转运;感病品种,如84039放射性物质在叶片中分布较均匀。高感品种吸收的放射性物质是高抗品种的4倍以上,低抗和低感品种介于高抗和高感品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草酸吸收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根肿病病原主要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47
4
作者 季海雯 任莉 +6 位作者 陈坤荣 徐理 刘凡 孙超超 李俊 刘胜毅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采用Williams法对采自国内油菜主产区的19个油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我国甘蓝型油菜根肿病病原至少存在2号、4号和13号等3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小种存在的范围最广泛。湖北省枝江市、当阳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云南省... 采用Williams法对采自国内油菜主产区的19个油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我国甘蓝型油菜根肿病病原至少存在2号、4号和13号等3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小种存在的范围最广泛。湖北省枝江市、当阳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云南省玉溪等4县(市),四川省绵阳等5县(市)共16个采样点的根肿病病原为4号生理小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2个采集地点为13号生理小种;仅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的病原为2号生理小种。分别在枝江、黄山根肿病重发病区对52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赣两优三号、蓉油9号、浙双6号、华油杂12号、中油5628、扬油8号、宁油12号、浙油28、中双10号、沣油520等10个油菜品种在枝江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成油杂6号、德68-12、滁杂优3号3个杂交种在黄山对13号生理小种表现出抗病。它们可作为当地根肿病病区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生理小种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不同器官高质量总蛋白提取方法和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海衡 胡胜武 +2 位作者 刘胜毅 黄军艳 董彩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6-433,共8页
以显性核不育油菜Shaan—GMS不育株和可育株的花序和叶片为材料,采用TCA(三氯醋酸)-丙酮法提取油菜花蕾、花药及叶片总蛋白,对总蛋白提取方法、IPG(固定pH梯度)胶条种类、聚焦程序、凝胶浓度、上样量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以显性核不育油菜Shaan—GMS不育株和可育株的花序和叶片为材料,采用TCA(三氯醋酸)-丙酮法提取油菜花蕾、花药及叶片总蛋白,对总蛋白提取方法、IPG(固定pH梯度)胶条种类、聚焦程序、凝胶浓度、上样量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理想的蛋白质裂解液(7mol/L尿素,2mol/L硫脲,4%CHAPS(3-[3-(胆酰氨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内盐),65mmol二硫苏糖醇,0.5%IPG缓冲液pH3~10或pH4~7,全蛋白酶抑制片剂(片/10mL))裂解蛋白,以150μg上样,按IEF程序Ⅱ(30V,12h;200V,1h;500V,1h;1000V,0.5h;10000V,2h;10000V,8h)进行等电聚焦,10%SDS—PAGE胶浓度进行第二向电泳,银染方法检测,可得到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油菜花蕾、花药及叶片蛋白质电泳图谱。高质量油菜蛋白的提取方法和蛋白质分离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可为油菜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药 花蕾 叶片 总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种油料作物种子的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海波 王智慧 +3 位作者 刘学群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光定量分析实验:1)增加抗氧化剂巯基乙醇和PVP;2)根据不同作物的油脂含量调整氯仿的比例;3)改进RNA沉淀方法,加大洗脱液体积后用乙醇沉淀。与常规的CTAB、TRIZOL及文献报道的RNA提取方法比较,本方法提取的RNA更完整、得率更高、纯度更高;所得RNA被成功应用于FAD2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了四种作物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FAD2基因的表达差异,证明了改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油料作物 种子 荧光定量 油菜 大豆 花生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茉莉酸、苯丙噻重氮、草酸诱导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冀瑞琴 董彩华 +2 位作者 高荣村 刘越英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甲基荣莉酸(MeJA)、苯丙噻重氮(BTH)和草酸(OA)诱导油菜对菌核病产生的局部和系统抗性。结果表明,0.01-1.0mmol/LBTH,0.1-1.0mmoL/L MeJA和0.5—15mmol/LOA均能有效诱导局部和系统抗性,系统抗性比...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甲基荣莉酸(MeJA)、苯丙噻重氮(BTH)和草酸(OA)诱导油菜对菌核病产生的局部和系统抗性。结果表明,0.01-1.0mmol/LBTH,0.1-1.0mmoL/L MeJA和0.5—15mmol/LOA均能有效诱导局部和系统抗性,系统抗性比局部抗性产生晚。Trypan blue染色结果表明,在MeJA,BTH和低浓度OA诱导过的油菜叶片中.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菌丝变粗、弯曲。较低浓度(如0.01mmol/LMeJA,0.5mmol/LOA)下虽然易诱导局部抗性,而系统抗性较弱,0.01mmol/LMeJA几乎不诱导系统抗性。高浓度(如20mmol/L以上)OA有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苯丙噻重氮 甲基荣莉酸 草酸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油料作物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的鉴定及在发育种子中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志慧 童超波 +5 位作者 袁午舟 刘学群 程晓辉 于景印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6,23,共10页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0.1和Glyma02g14500.1,芝麻的SIN1018296和花生的AhPPC5。这8个基因通常含有19~21个内含子,内部插入一个约350~600bp的高度变异区,编码的蛋白在C端形成R/KNTG结构域,在N端缺乏磷酸化作用位点。在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油菜中仅Bna10093360表达,但其表达量不到油菜Bn-Actin表达量的0.1%;大豆中Glyma10g34970.1表达量最高(接近大豆GlymaActin的2%),Glyma02g14500.1次之;花生AhPPC5表达量为花生AhActin的32%~175%,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为早期>中期>晚期;芝麻SIN1018296表达量为芝麻SINActin的3%~18%,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趋势和花生AhPPC5相似。8个基因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明显,说明细菌型PEPC基因可能存在着广泛的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PEPC基因 甘蓝型油菜 大豆 芝麻 花生 种子发育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haan-GMS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胜武 刘胜毅 +5 位作者 于澄宇 郭学兰 赵惠贤 胡小加 路明 刘越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共3页
以825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甘蓝型油菜Shaan-GMS转育的杂合近等基因系220AB的可育群体和不育群体进行PCR扩增,其中632条引物共扩增出2043条带,引物BA1102在220AB的可育群体及不育群体间扩增出2条多态性条带,BA1102.500只在220AB的不育群... 以825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甘蓝型油菜Shaan-GMS转育的杂合近等基因系220AB的可育群体和不育群体进行PCR扩增,其中632条引物共扩增出2043条带,引物BA1102在220AB的可育群体及不育群体间扩增出2条多态性条带,BA1102.500只在220AB的不育群体中出现,BA1102.1000在220AB的不育群体中缺失。进一步对单株PCR分析表明,15株不育株都扩增出了BA1102,500条带;未扩增出BA1102.1000条带,而15株可育株的扩增结果相反,说明BA1102.500是与Shaan-GMS的显性核不育基因Ms相连锁的阳性带。在恢保关系相同的双显性核不育材料6CA的F_1可育和不育群体中,BA1102未获得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haan-GMS 显性核不育基因 RAPD标记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密度SNP标记定位甘蓝型油菜株高QTL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凤启 刘越英 +5 位作者 程晓辉 童超波 董彩华 唐敏强 黄军艳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5-700,共6页
为了提高甘蓝型油菜株高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效率,以888-5(矮秆)×M083(高秆)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利用新开发的油菜60K SNP芯片对群体进行SNP标记分型,并结合单环境和多环境2种QTL检测方法对4个环境下株高进行了QTL定位... 为了提高甘蓝型油菜株高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效率,以888-5(矮秆)×M083(高秆)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利用新开发的油菜60K SNP芯片对群体进行SNP标记分型,并结合单环境和多环境2种QTL检测方法对4个环境下株高进行了QTL定位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QTL定位方法,共检测出27个油菜株高QTL,分布于8个连锁群(A2、A4、A5、A6、A9、A10、C3和C7),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70%~26.10%。其中6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在4个环境下效应大小不一,但效应方向表现一致。主效QTL q PH2-4在2个环境下重复检测到,对表型变异解释为17.96%~26.10%,而且有2个SNP标记距离该QTL的最大峰值小于0.2c M。这些QTL为油菜株高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用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单核苷酸多态性 株高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在油菜根茎叶的定殖动态和生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小加 江木兰 +3 位作者 刘胜毅 余常兵 张银波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常规方法跟踪枯草芽胞杆菌Tu-100在缩影系统油菜根际的定殖情况。Tu-100在油菜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从上到下呈现了逐渐递减的规律。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根段8 cm以外的根区几乎检测不到接种菌。在油菜播种后3d,... 采用常规方法跟踪枯草芽胞杆菌Tu-100在缩影系统油菜根际的定殖情况。Tu-100在油菜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从上到下呈现了逐渐递减的规律。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根段8 cm以外的根区几乎检测不到接种菌。在油菜播种后3d,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8.3×105个/g),然后急速下降,30d后保持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1.3×102个/g)。在油菜三片真叶时喷雾接种一次,20d后,在茎和叶上不能检测到所接种的Tu-100,并且抗菌核病的能力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油菜 定殖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A6对油菜根系分泌物所含有机酸和糖类的趋化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小加 谢立华 +4 位作者 余常兵 李银水 刘胜毅 张春雷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用溶液培养方法采集油菜根系分泌物并研究巨大芽孢杆菌A6对分泌物的趋化性。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油菜根系分泌物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0种糖类。有机酸中琥珀酸含量最高达31.4μg/株;糖类中甘露醇含量最高达7.2μg/株。使用烧杯法和平... 用溶液培养方法采集油菜根系分泌物并研究巨大芽孢杆菌A6对分泌物的趋化性。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油菜根系分泌物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0种糖类。有机酸中琥珀酸含量最高达31.4μg/株;糖类中甘露醇含量最高达7.2μg/株。使用烧杯法和平板趋化法分别测定A6对7种有机酸、10种糖类和油菜根系的趋化性。结果表明,A6对6种有机酸有趋化性,其中对苹果酸的趋化性最强;对8种糖类也有趋化性,其中对山梨醇的趋化性最强;A6对油菜根系也有趋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油菜 有机酸 糖类 趋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抗茎点枯病及枯萎病种质的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秀荣 程勇 +7 位作者 刘胜毅 冯祥运 靳利民 靳巧玲 黄翠英 王自安 徐新福 孙梅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1997~ 1998年 ,对“八五”期间收集的芝麻种质资源初鉴获得的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种质共85份及 4个育种单位提供的 8个新品系 ,在芝麻主产区三个生态试验点 (病圃 )进行了鉴定评价 ,均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 ,评价出抗性稳定、... 1997~ 1998年 ,对“八五”期间收集的芝麻种质资源初鉴获得的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种质共85份及 4个育种单位提供的 8个新品系 ,在芝麻主产区三个生态试验点 (病圃 )进行了鉴定评价 ,均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 ,评价出抗性稳定、相对病情指数 <15 %的抗茎点枯病种质 34份、抗枯萎病种质 38份 ,其中兼抗两种病害的 2 7份 ,并明确了不同基因型抗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抗性表现及利用价值 ,对抗、感品种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在A区检测出感病品种的相似性和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抗病种质 抗茎点枯病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Tu-100对油菜根系分泌物所含氨基酸的趋化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小加 余常兵 +2 位作者 李银水 刘胜毅 廖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3-1248,共6页
应用水培的方法采集油菜根系分泌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出油菜根系分泌物中所含的16种氨基酸;使用烧杯法和平板趋化法进行趋化性试验,分别测定枯草芽孢杆菌Tu-100对16种氨基酸、油菜根系和油菜菌核的趋化性。结果表明Tu-100仅对组氨... 应用水培的方法采集油菜根系分泌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出油菜根系分泌物中所含的16种氨基酸;使用烧杯法和平板趋化法进行趋化性试验,分别测定枯草芽孢杆菌Tu-100对16种氨基酸、油菜根系和油菜菌核的趋化性。结果表明Tu-100仅对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5种氨基酸有趋化性,其中组氨酸的趋化性最强;Tu-100对油菜根系和油菜菌核也有趋化性,对油菜根系的趋化性要大于油菜菌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油菜 氨基酸 趋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分枝数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凤启 程晓辉 +5 位作者 刘越英 童超波 董彩华 于景印 黄军艳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分枝数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株型性状之一.为了有助于油菜分枝数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甘蓝型油菜品系888-5(多分枝)和M083(少分枝)杂交形成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通过利用第一张油菜60KSNP芯片对群体进行高通量SNP分型,... 分枝数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株型性状之一.为了有助于油菜分枝数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甘蓝型油菜品系888-5(多分枝)和M083(少分枝)杂交形成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通过利用第一张油菜60KSNP芯片对群体进行高通量SNP分型,并结合单环境和多环境2种QTL检测方法对RIL群体在4个环境(武汉-2012、武汉-2013、扬州-2012和扬州-2013)下分枝数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8个分枝数QTL,分布于A2、A6、A7、C1和C4连锁群.其中11个QTL在2个以上环境下可重复检测到;有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互作效应.主效QTL2个(qBN2-3和qBNE2-1),分别在3个、4个环境下重复检测到,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3.12% ~20.60%,2.80% ~30.10%.qBNE2-1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另外,通过利用SNP标记侧翼序列和油菜基因组比对作图,从3个QTL(qBN2-1、qBN7-6和qBN7-8,三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9.40% ~17.30%、5.70% ~12.21%和7.88% ~10.32%)的基因组区段内(分别为279kb、165kb和562kb)共筛选出4个与分枝数有关的候选基因,它们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分别为CUC2、PIN3、F23N20.8和PIN4)均参与拟南芥分枝数的分化或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NP标记 分枝数 QTL定位 油菜60K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油菜菌核萌发的真菌分离及其生防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小加 张明海 +7 位作者 余常兵 谢立华 程雨贵 李银水 刘胜毅 方小平 张春雷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70,576,共5页
从武汉地区种植油菜的灰潮土土壤中分离得到三种真菌,分别是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25℃共培养2周后发现,三种真菌的菌株对油菜核盘菌菌核的致死... 从武汉地区种植油菜的灰潮土土壤中分离得到三种真菌,分别是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25℃共培养2周后发现,三种真菌的菌株对油菜核盘菌菌核的致死率分别为95.6%、78.9%和83.3%。用哈茨木霉菌Tri-1和棘孢曲霉Asp-1制作而成的生防制剂用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芝麻(旱地作物)和水稻(水田作物)种植60d后,土壤中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7.3%和38.0%;继而后作油菜60d后,重新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16.1%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短帚霉 哈茨木霉菌 棘孢曲霉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多抗性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必文 陈道炎 +3 位作者 余琦 刘胜毅 杨建 王超英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7,共4页
1980年从油菜种质资源中选出中RVS—1、中RVS—2、中RVS—3三份兼抗(耐)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材料。经1981—1990年鉴定,其抗性显著强于甘油5号和中油821,对菌核病菌分泌的毒素草酸有较强耐受力,能抑制病斑扩展;对病毒TuMV和CMV有一... 1980年从油菜种质资源中选出中RVS—1、中RVS—2、中RVS—3三份兼抗(耐)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材料。经1981—1990年鉴定,其抗性显著强于甘油5号和中油821,对菌核病菌分泌的毒素草酸有较强耐受力,能抑制病斑扩展;对病毒TuMV和CMV有一定抗耐力;苗期和成株期感染霜霉病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病性 鉴定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19070的表达与同源基因At2g19070的amiRNAi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振波 王琢玉 +4 位作者 刘学群 覃瑞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2,209,共7页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1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1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区段分别设计靶标,转化拟南芥。在多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后代中普遍观察到小孢子数量减少、成熟花粉萎缩失去活力、不结实或者少结实的不育表型。两个靶标的干扰使转基因拟南芥出现了类似的表型,基因表达抑制率都在90%以上,干扰效果好,暗示amiRNAi技术在靶标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At2g19070基因的干扰对Bn19070的功能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RNA干扰 雄性不育 At2g19070 RNA靶标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菌核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爱民 张永泰 +2 位作者 蒋金金 刘胜毅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通过对24个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回交后代株系叶片菌核病菌丝接种鉴定,发现有11个株系与抗病品种中双9号抗性差异不显著,有4个株系抗性极显著强于中双9号。茎秆接种也验证了这个结果。结果表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部分株... 通过对24个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回交后代株系叶片菌核病菌丝接种鉴定,发现有11个株系与抗病品种中双9号抗性差异不显著,有4个株系抗性极显著强于中双9号。茎秆接种也验证了这个结果。结果表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部分株系抗菌核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创造抗菌核病油菜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属间杂种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EST-SSR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柯涛 毛晗 +5 位作者 董彩华 陈书元 于景印 赵应忠 刘红艳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丰富芝麻EST-SSR引物,本研究从实验室构建的高油芝麻品系中芝14号的不同种子发育期cDNA文库中获得45 569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通过前处理得到总长17.428Mb的无冗余EST共32 421条。利用MISA和SSR finder软件... 为丰富芝麻EST-SSR引物,本研究从实验室构建的高油芝麻品系中芝14号的不同种子发育期cDNA文库中获得45 569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通过前处理得到总长17.428Mb的无冗余EST共32 421条。利用MISA和SSR finder软件包工具对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查找,在这些序列中发现有1 688条Unigene,共有1 949个SSR。共226个序列含2个或2个以上SSR位点。这些SSR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重复基序类型为三核苷酸(74%)。为开发芝麻EST-SSR引物,探讨EST-SSR用于芝麻品种遗传差异研究的可行性,用12份不同含油量品系材料评价其中34对与油脂代谢相关的基因SSR引物,全部成功扩增,共有3对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结果表明,芝麻EST-SSR标记开发效率较高,对于芝麻品种的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EST-SSR 油脂代谢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