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等效热导率理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欣欣 乐恺 +2 位作者 刘育松 王戈 倪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9,23,共6页
应用分子运动论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微观结构特点,建立了纳米孔隙模型。考虑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推导了纳米孔隙内气体的热导率,得到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内气体热导率的表达式。建立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固相结... 应用分子运动论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微观结构特点,建立了纳米孔隙模型。考虑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推导了纳米孔隙内气体的热导率,得到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内气体热导率的表达式。建立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固相结构单元导热模型,运用分子运动论推导了固相结构的热导率,获得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总体等效热导率。结果表明,影响二氧化硅气凝胶内气体热导率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平均分子自由程与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固相结构单元的直径和接触界面的直径是影响固相结构单元热导率的主要因素,而二氧化硅气凝胶孔隙尺寸的分布严重影响其等效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二氧化硅气凝胶 分子运动论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直接空冷机组汽泵冷凝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高升 刘育松 +2 位作者 曹涛 杜小泽 杨勇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在分析蒸发式冷凝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1 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冷凝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分别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和带湿冷塔的湿式循环冷却系统的用水特性及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蒸发... 在分析蒸发式冷凝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1 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冷凝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分别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和带湿冷塔的湿式循环冷却系统的用水特性及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国外火电厂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蒸发式冷凝器与带湿冷塔的湿式循环冷却系统相比,具有节能、节水、运行费用低和投资少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于强调节能和节水的空冷式发电机组汽泵的冷凝,在我国推广这项技术十分必要。该文为蒸发式冷凝器在国内火电厂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汽泵 蒸发式冷凝器 给水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1q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3
作者 刘育松 朱红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695-69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由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引起,随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形成脂质积累、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活化、血管炎症反应、钙化和纤维化,触发血管狭窄和炎症途径的激活。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体C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由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引起,随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形成脂质积累、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活化、血管炎症反应、钙化和纤维化,触发血管狭窄和炎症途径的激活。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体C1q在AS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经典途径中C1q激活补体系统促进AS的发展,然而C1q还可以通过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减少巨噬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信号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存活能力等多种机制抑制AS的发展。并且C1q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刺激风险基因,利用C1q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开发基因标记,可能有效的诊断和预测AS的发生和进展。本文就补体C1q在AS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作为预测AS的基因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补体系统 补体C1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专业音频立体声相位测量仪的设计
4
作者 唐炜 刘育松 +1 位作者 吴正旺 唐雄辉 《电声技术》 2011年第6期33-37,共5页
根据广播电台和录音棚的相位检测需求,利用模拟乘法器的鉴相功能,设计出一种专业音频立体声相位测量仪,有效避免了音频节目生产过程中的反相问题。
关键词 立体声相位测量 反相 模拟乘法器 三角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视频融媒体直播平台的工程实践和创新
5
作者 刘育松 《电视技术》 2023年第6期38-46,共9页
湖南广播电视台在融媒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市场对视频直播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5G通信及软件技术,在较低成本情况下获得了云导播、云剪辑、云点播、云互动等业内先进的互联网音视频直播能力,创立了广播云视频融媒体网络... 湖南广播电视台在融媒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市场对视频直播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5G通信及软件技术,在较低成本情况下获得了云导播、云剪辑、云点播、云互动等业内先进的互联网音视频直播能力,创立了广播云视频融媒体网络直播平台,提升了视频直播的生产和发布效率。结合传统广播专业音频直播和扩声能力,湖南广播电视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视画”广播全媒体传播矩阵,为广播融媒体转型蹚出了一条新路。基于此,详细介绍广播视频融媒体直播平台的工程实践与融合创新,为相关单位建设同类平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音视频流 云导播 云点播 云剪辑 全媒体传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W调频多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波 刘育松 谭旭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国内的调频发射系统多见以5个频率以下的合成发射为主,并且少有发射台能进行远程的监控、监测功能。本文以2012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和长沙广播电视台的岳麓山的11个频率、总功率110kW广播发射系统的建设为背景,对该系统的... 国内的调频发射系统多见以5个频率以下的合成发射为主,并且少有发射台能进行远程的监控、监测功能。本文以2012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和长沙广播电视台的岳麓山的11个频率、总功率110kW广播发射系统的建设为背景,对该系统的前期设计和后期的覆盖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调频 多工系统 发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沉浸式敏捷型应急广播体系设计
7
作者 牛嵩峰 王承永 +3 位作者 周晓民 刘育松 唐炜 王宇翔 《电声技术》 2020年第2期79-87,共9页
本文阐述了湖南电台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的全局思考和创新,结合新时代公有云技术、5G技术、北斗导航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联动省应急厅、省卫健委等部门,打造新型沉浸式敏捷型应急广播技术体系,力图实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立... 本文阐述了湖南电台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的全局思考和创新,结合新时代公有云技术、5G技术、北斗导航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联动省应急厅、省卫健委等部门,打造新型沉浸式敏捷型应急广播技术体系,力图实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立体覆盖、生动快速"的应急宣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广播 公有云 5G技术 无人机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沉浸式 敏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黑加仑果实多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雅琴 杜明阳 +5 位作者 杨露 刘育松 魏红 郑彬浩 郭莹莹 杨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8-153,共6页
本研究以黑加仑果实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制备黑加仑果实原多糖(BFPs)。分别经700 W超声作用15、30 min降解BFPs,得到两种降解多糖UM-15和UM-30。BFPs、UM-15和UM-30经理化性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多糖的黏均分子质量、振动黏度和原... 本研究以黑加仑果实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制备黑加仑果实原多糖(BFPs)。分别经700 W超声作用15、30 min降解BFPs,得到两种降解多糖UM-15和UM-30。BFPs、UM-15和UM-30经理化性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多糖的黏均分子质量、振动黏度和原多糖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降解多糖中还原糖和糖醛酸含量增加,且UM-30含量高于UM-1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刚果红和碘-碘化钾实验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表征,结果发现,降解前后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不具有三股螺旋构象,且均为复杂的链状结构。体外清除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O2-·)、亚硝酸根离子和抗脂质过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降解多糖活性均高于原多糖,且UM-30活性大于UM-15。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UM-30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O2-·和亚硝酸根离子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0.18±0.66)%、(71.43±0.25)%、(84.46±1.43)%;最大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达到(65.83±0.67)%。因此,超声波处理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提高多糖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加仑 多糖 超声降解 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3000可网管的数字直播调音台
9
作者 黄伟 蔡成新 +2 位作者 周晓民 刘育松 谭旭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年第A01期104-104,106,107,共3页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数字直播调音台是关系到安全播出工作的核心设备。为了提升安全播出的可靠性,树立数字直播调音台的民族品牌,湖南广播电视台和福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DB3000数字直播调音台。目前DB3000数...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数字直播调音台是关系到安全播出工作的核心设备。为了提升安全播出的可靠性,树立数字直播调音台的民族品牌,湖南广播电视台和福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DB3000数字直播调音台。目前DB3000数字直播调音台已经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下属益阳、张家界、郴州等地市联盟台投入使用,系统运行稳定,成功的建立了网络化、一体化的总控监测与控制系统,搭建了满足广播电台安全播出工作需要的平台,实现了操作方便、安全稳定、维护简单、可通过网络监测、监听与管理的网络监测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播出 网络化 一体化 数字直播调音台民族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电波传输模型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育松 谭旭 《电声技术》 2011年第1期75-77,共3页
结合ITU-R P.526建议书,并利用Bullington法和Epstein-Peterson法,针对丘陵地区多刃峰绕射的特点,建立了调频广播的电波传输模型。通过ICS telecom软件计算仿真并通过谷歌地图和实际收测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电波传输模型对整体掌控调... 结合ITU-R P.526建议书,并利用Bullington法和Epstein-Peterson法,针对丘陵地区多刃峰绕射的特点,建立了调频广播的电波传输模型。通过ICS telecom软件计算仿真并通过谷歌地图和实际收测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电波传输模型对整体掌控调频广播覆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广播 电波传输模型 Bullington法 Epstein—Peterson法 刃峰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台播控中心数字化改造中的若干思考和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成新 伍商君 +1 位作者 刘育松 唐炜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年第8期95-96,98,100,共4页
本文阐述了湖南电台播控中心数字化改造项目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中的若干思考和创新:提出了系统级镜像冗余的概念,设计了基于逻辑状态机的矩阵音频路由自动切换系统,开发了基于RME_HDSP光纤声卡的音频彩条监测系统。
关键词 播控中心 数字化 网络化 播出安全 镜像冗余 逻辑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过失停播和反相问题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晓民 刘育松 唐炜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广播播出中的过失停播和反相一直以来都是大中型广播播控中心安播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湖南电台在已建成的数字广播播控系统中,巧妙运用平台提供的逻辑功能,建立控制局域网环境,形成了独立而具有较强开放性的逻辑系统,解决了上述难题。... 广播播出中的过失停播和反相一直以来都是大中型广播播控中心安播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湖南电台在已建成的数字广播播控系统中,巧妙运用平台提供的逻辑功能,建立控制局域网环境,形成了独立而具有较强开放性的逻辑系统,解决了上述难题。同时,在技术上进一步满足了广电总局提出的播控中心智能化、人性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播控中心 过失停播 反相 全局逻辑控制智能化 快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