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1
作者 刘肃然 曾亦晨 +3 位作者 邓铭 孙宝丽 胡文锋 郭勇庆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28-6338,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分为4组,分别在全混合日粮(TMR)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CK组)、0.4(T1组)、0.8(T2组)和1.2 g/kg(T3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灭...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分为4组,分别在全混合日粮(TMR)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CK组)、0.4(T1组)、0.8(T2组)和1.2 g/kg(T3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灭活嗜酸乳杆菌≥107 CFU/g,枯草芽孢杆菌≥107 CFU/g,米曲霉(以孢子计)≥107 CFU/g],每组6个重复,体外培养48 h。结果表明:1)T2组产气量在2 h后为各组最高,且在12~48 h时显著高于CK组(P<0.05)。随着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水平的提高,瘤胃产气量在4~48 h时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变化(P<0.05)。2)与CK组相比,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T2组最低;T2组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3)T2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T1组(P<0.05),T3组淀粉降解率显著高于T1组(P<0.05);各组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4)T2组和T3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T1组(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K组和T1组(P<0.05)。综上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奶牛瘤胃体外发酵,以添加0.8~1.2 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瘤胃发酵 产气量 发酵参数 营养物质降解率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食高淀粉高油日粮奶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变化及乳腺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
作者 吴柯 韩印如 +5 位作者 李斌 刘肃然 贾坤 毕研亮 德武 郭勇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1,共11页
【目的】研究高淀粉高油日粮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转录组的影响,探索乳脂下降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8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4头/组),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分为2期,每期2... 【目的】研究高淀粉高油日粮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转录组的影响,探索乳脂下降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8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4头/组),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分为2期,每期23 d,期间2组对调。每期的前16 d,对照组奶牛饲喂低淀粉低油的基础饲粮,对照组日粮的泌乳净能为6.78 MJ/kg;处理组奶牛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66 g/kg(DM基础)细粉碎玉米和46 g/kg(DM基础)大豆油;后7 d 2组奶牛均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的泌乳净能为7.66 MJ/kg。分别于每期的第1、4、7、10、13、16、19和22天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第16天采集乳腺组织用于检测转录本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第13、16天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降低(P<0.05);饲喂高淀粉高油饲粮7 d后乳脂率开始降低,其中,第10、13、16和19天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显著降低(P<0.05);第13、16和19天的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奶牛乳腺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共检测到23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64个上调、171个下调。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α−氨基酸代谢、有机氮化合物代谢、细胞发育、脂质生物合成和脂肪细胞分化等相关;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轴突导向、NF-κB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相关。结合差异表达基因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筛选出了部分与脂质调控相关的基因作为研究奶牛MFD状态下脂质代谢的候选基因,包括在乳腺中下调表达的FGFR4、VDR、HTR2B、CCL21和TYRP1。【结论】高淀粉高油饲粮饲喂奶牛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脂率,提高了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下调了奶牛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科学配制日粮和研究MFD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 高油 奶牛 乳腺 转录组 泌乳性能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瘤胃保护性胆碱对围产后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凯文 赖碧雄 +1 位作者 刘肃然 郭勇庆 《中国奶牛》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本试验通过尼龙袋降解试验和饲喂试验,比较两种过瘤胃胆碱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及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使用尼龙袋法在瘤胃瘘管奶牛上对两种过瘤胃胆碱(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 本试验通过尼龙袋降解试验和饲喂试验,比较两种过瘤胃胆碱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及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使用尼龙袋法在瘤胃瘘管奶牛上对两种过瘤胃胆碱(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进行测定。试验二选取广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围产牛,采用分阶段对比试验设计,于产前21d开始至分娩分别饲喂含过瘤胃氯化胆碱A和过瘤胃氯化胆碱B的日粮;试验期间全混合日粮(TMR)配方保持不变。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胆碱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较低,过瘤胃保护率较高。试验组奶牛酮病发病率较低;在产后14d和21d,试验组奶牛血液葡萄糖浓度显著增加。综上,根据瘤胃保护率、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过瘤胃胆碱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胆碱 围产期奶牛 瘤胃保护率 酮病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哺乳期腹泻犊牛粪便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肃然 李政 +1 位作者 吴柯 郭勇庆 《中国奶牛》 2023年第2期15-18,共4页
本试验通过给腹泻犊牛饲喂复合益生菌,研究其对哺乳犊牛腹泻的缓解作用。选取6~12日龄腹泻公犊牛22头(体重为43.78±6kg)为试验动物,分为7组,第1组为对照组,共4头犊牛,第2~7组为试验组,每组3头犊牛。对照组肌肉注射30mL/(头·d... 本试验通过给腹泻犊牛饲喂复合益生菌,研究其对哺乳犊牛腹泻的缓解作用。选取6~12日龄腹泻公犊牛22头(体重为43.78±6kg)为试验动物,分为7组,第1组为对照组,共4头犊牛,第2~7组为试验组,每组3头犊牛。对照组肌肉注射30mL/(头·d)的庆大霉素,第2~7组(试验组)犊牛分别在奶中添加4、6、8、10、20、40g/(头·d)的复合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和贝氏酵母菌)。通过粪便评分结果可知,饲喂不同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对腹泻犊牛均有明显缓解作用,缓解速度和程度优于对照组,且以高剂量组中的6、7组改善效果最好。因此,为减少抗生素使用对于犊牛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以采用复合益生菌来缓解哺乳期犊牛的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犊牛 腹泻 复合益生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