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及特异性免疫制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梦思 夏菲 +6 位作者 刘庆梅 黄苏杰 卢艺彬 桓霏 刘萌 刘翼翔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3-412,共10页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位,探讨了应用于致敏原特异性治疗的免疫制品,比较了不同免疫制品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可为研发水产品过敏的防控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原 分子结构 抗原表位 特异性免疫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不同多酚物质的分离与抑制细胞氧化损伤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翼翔 吴永沛 +1 位作者 陈俊 籍保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4,共7页
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为原料,通过Folin-Ciocalteu法、pH示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蓝莓中的总酚、总花色苷和维生素C(Vc)等功能成分的含量;采用XAD-7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对蓝莓中的不同多酚组分进行分步纯化;以... 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为原料,通过Folin-Ciocalteu法、pH示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蓝莓中的总酚、总花色苷和维生素C(Vc)等功能成分的含量;采用XAD-7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对蓝莓中的不同多酚组分进行分步纯化;以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AAPH)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为评价模型,比较不同蓝莓多酚组分对抑制细胞氧化损伤的功能,并探讨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每100g蓝莓鲜果中含有459mg总酚、277mg花色苷和2 721μg VC;在多酚类物质中,蓝莓主要以花色苷和酚酸为主,分别占总酚的40.21%和38.27%,其次为黄酮类,占4.45%;在蓝莓多酚的3个组分中,花色苷、酚酸和黄酮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7%、49%和53%,且组分间在清除细胞内ROS时存在加和作用,但无协同增效效果。综上所述,大兴安岭野生蓝莓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除花色苷外,酚酸也是蓝莓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因此,蓝莓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丰富的总酚含量密切相关,这为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开发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抗氧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结构和成分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影响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翼翔 马玉 +3 位作者 李东慧 王彦波 傅玲琳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82-290,共9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修饰食物致敏原、调节肠黏膜免疫平衡及屏障功能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饮食结构及膳食成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肠道菌群变化与肠上皮免疫反应的关系,揭示膳食成分通...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修饰食物致敏原、调节肠黏膜免疫平衡及屏障功能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饮食结构及膳食成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肠道菌群变化与肠上皮免疫反应的关系,揭示膳食成分通过调控肠道特异性微生物影响食物过敏的作用机制。通过了解膳食成分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规律,能够明确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在食物过敏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食物过敏人群提供科学的膳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膳食成分 食物过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病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翼翔 景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体内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还原糖与蛋白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及产物十分复杂,反应终产物被称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ions,AGEs)。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内美拉德反应... 体内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还原糖与蛋白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及产物十分复杂,反应终产物被称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ions,AGEs)。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内美拉德反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体内美拉德反应的机制(包括反应过程、重要的反应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及其美拉德反应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诱导疾病作用 AGE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聚糖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翼翔 陈昭华 +2 位作者 陈俊 陈庆绸 吴永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5,229,共4页
对岩藻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该多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岩藻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0℃,加水量(W/V)为1∶25,提取时间为4h,提取时pH为3.5。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岩藻聚糖,经纯化后分析其化学成分... 对岩藻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该多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岩藻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0℃,加水量(W/V)为1∶25,提取时间为4h,提取时pH为3.5。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岩藻聚糖,经纯化后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6.9%,重金属元素As和Hg的含量分别为2.26mg/kg、0.119mg/kg,糖醛酸含量为17.2%,用气相色谱分离鉴定单糖成分,该多糖由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组成,各单糖含量为40.62%、2.76%、25.88%、22.10%、8.64%(w/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提取工艺 化学成分 单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裂解酶在制备海洋寡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翼翔 吴永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222,共3页
褐藻胶裂解酶能裂解褐藻胶制备寡糖,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酶。本文从酶的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等方面介绍了褐藻胶裂解酶的酶学性质,以及该酶在制备海洋寡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褐藻胶 褐藻胶裂解酶 分子结构 作用机理 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聚糖中重金属元素脱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翼翔 刘宗林 +1 位作者 籍保平 吴永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共5页
研究采用螯合剂及超滤技术脱除岩藻聚糖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在提取岩藻聚糖工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二钠和植酸溶液,对所制备的岩藻聚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及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其Mg、Ca、Fe、Mn、C... 研究采用螯合剂及超滤技术脱除岩藻聚糖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在提取岩藻聚糖工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二钠和植酸溶液,对所制备的岩藻聚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及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其Mg、Ca、Fe、Mn、Cu、Zn、Ag、Cd、Ba、Pb、As、Hg元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在提取工艺中加入1.0×10-2mol/LEDTA二钠可以有效地降低岩藻聚糖中Mg、Ca、Mn、Zn、As、Ag、Cd、Pb等元素的残留量,但没有减少Hg、Fe、Cu、Ba元素的残留量;而提取工艺中加入0.10mol/L植酸仅对减少Ag、Cd和Zn元素的残留量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岩藻聚糖进行As、Hg富集处理,研究在酸处理后采用超滤脱除重金属元素的效果,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均未检出As元素,但对Hg元素没有效果。因此,在提取岩藻聚糖的工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EDTA二钠或在纯化过程中经酸处理后采用超滤脱除技术均可显著减少岩藻聚糖制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从而制备高质量的岩藻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重金属 酸处理 超滤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多酚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吕业春 刘翼翔 +3 位作者 吴薇 周峰 籍保平 苏春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08-312,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肝细胞脂肪累积模型评价蓝莓多酚清除肝细胞脂肪累积的能力及揭示蓝莓对脂肪肝的潜在预防作用。方法:用70%乙醇超声提取蓝莓果浆30min,经XAD-7大孔树脂纯化得到蓝莓多酚;采用福林-肖卡法和pH示差法测定鲜果中总酚及花...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肝细胞脂肪累积模型评价蓝莓多酚清除肝细胞脂肪累积的能力及揭示蓝莓对脂肪肝的潜在预防作用。方法:用70%乙醇超声提取蓝莓果浆30min,经XAD-7大孔树脂纯化得到蓝莓多酚;采用福林-肖卡法和pH示差法测定鲜果中总酚及花色苷含量;用油酸(oleic acid,OA)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并建立模型;分别从噻唑兰染色吸光度(MTT值)、甘油三酯(TG)值、细胞内脂滴形态三个方面评价蓝莓多酚的作用。结果:蓝莓中多酚及花色苷含量分别为(573.9±6.9)、(156.1±9.1)mg/100g。蓝莓多酚能显著降低1.0mmol/L O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累积,其中100μg/mL蓝莓多酚对TG的清除率达到40%。结论:蓝莓富含多酚类物质,对脂肪肝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是开发相关保健食品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HEPG2细胞 脂肪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对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雪 韩勇 +2 位作者 籍保平 刘翼翔 吕业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4-3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预方式分为预防组、应激组和修复组,每组设高、中、低3个浓度,检测细胞存活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评价保护效果。结果:选择光照度2500lx,光照24h后培养24h作为最佳造模条件,细胞损伤率达20%;预防组和应激组能有效保护细胞活力(P<0.01),修复组没有效果,各组都能抑制由光损伤诱导hRPE细胞VEGF的过表达,但是不同浓度之间抑制能力有差异。结论:hRPE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越橘花色苷能通过保护hRPE的细胞活力和VEGF的过表达,实现保护眼科健康、预防眼科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 光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渣中岩藻黄素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斌 吴永沛 +5 位作者 刘翼翔 蔡慧农 凌绍梅 闫相勇 苏永裕 张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92-196,共5页
岩藻黄素是海洋藻类特有的一种叶黄素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在缓解视疲劳、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以海带加工企业提取海藻胶后的海带渣为原料,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其组成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岩藻黄素是海洋藻类特有的一种叶黄素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在缓解视疲劳、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以海带加工企业提取海藻胶后的海带渣为原料,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其组成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为工具酶,采用生物酶法破壁技术,研究加酶量、p H、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岩藻黄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得率为0.034%),经酶法破壁处理,纤维素酶处理组的岩藻黄素得率为0.046%,果胶酶处理组得率为0.124%,复合酶处理组得率为0.137%。最终选定果胶酶法为岩藻黄素提取的最佳方法,工艺条件为:果胶酶加酶量20000U·kg-1,酶解p H5.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90min,得率为0.124%。该提取方法具有得率高、绿色环保等优势,为利用海藻岩藻黄素开发高附加值药物、功能食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海带 岩藻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五味子有机酸含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苗苗 刘翼翔 +3 位作者 毛婷 李蒙蒙 吴薇 籍保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8-33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机酸,通过反相色谱法和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效果比较,选择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作为北五味子有机酸分析柱,确定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柠檬酸、莽草酸,其中莽草酸在北五味子中首次发现。通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机酸,通过反相色谱法和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效果比较,选择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作为北五味子有机酸分析柱,确定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柠檬酸、莽草酸,其中莽草酸在北五味子中首次发现。通过条件优化,确定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有机酸的最佳条件为,色谱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Shim-packSCR.102H(8.0mmi.d.×300mm);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流速0.8mL/min,柱温4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nm。检测结果:北五味子鲜果中,柠檬酸含量为3.26%±0.06%,苹果酸为1.13%±0.04%,莽草酸为0.53%±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高效液相色谱 有机酸 莽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优化及乳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婷 刘翼翔 +3 位作者 唐苗苗 李蒙蒙 吴薇 籍保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90-294,共5页
以五味子种子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然后以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浸膏为原料,研究了吐温80、聚甘油辛癸酸酯、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对木脂素浸膏的乳化稳定性。... 以五味子种子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然后以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浸膏为原料,研究了吐温80、聚甘油辛癸酸酯、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对木脂素浸膏的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m:v)为1:8,提取时间为每次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率为3.06%;木脂素乳化回填的最佳工艺为:每100mL乳液添加29.2mg木脂素浸膏,三种乳化剂用量分别为:吐温80,16.7mg;聚甘油辛癸酸酯,41.7mg;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41.7mg。木脂素乳化回填后的溶液有较好的澄清度,并且在常温下存放60d未出现破乳现象,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 超声提取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与油酸影响肝细胞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萌 吴永沛 +1 位作者 刘翼翔 陈海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50,367,共5页
膳食中不平衡的脂肪酸摄入导致一系列慢性代谢综合征的产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以体外肝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增殖、细胞膜完整性、炎症产生水平及胞内脂质累积为指标,通过比较油酸和棕榈酸对肝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期评估过量膳食脂... 膳食中不平衡的脂肪酸摄入导致一系列慢性代谢综合征的产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以体外肝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增殖、细胞膜完整性、炎症产生水平及胞内脂质累积为指标,通过比较油酸和棕榈酸对肝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期评估过量膳食脂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减少慢性病的产生。结果表明不同膳食脂肪酸对肝细胞的影响明显不同:棕榈酸的细胞毒性大,抑制细胞的增殖,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容易导致肝炎发生;油酸则更容易导致肝细胞脂质累积,引起脂代谢异常;复合脂肪酸(油酸∶棕榈酸的摩尔比为2∶1)的细胞毒性有所下降,但仍然容易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实验结果为合理的膳食摄入油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肝细胞 脂质累积 油酸 棕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香菇糖和蛋白质提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瑞芳 刘翼翔 +1 位作者 方茹 景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129,共5页
分析了加热烘干和提取温度对香菇中的糖含量、蛋白含量和组分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香菇水提液在45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加热处理后香菇水提液中的总糖含量显著降低,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蛋白质组分发生了... 分析了加热烘干和提取温度对香菇中的糖含量、蛋白含量和组分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香菇水提液在45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加热处理后香菇水提液中的总糖含量显著降低,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蛋白质组分发生了很大变化,经SDS-PAGE分析,加热组中在42~50kDa之间的带变粗,分子量为38kDa的带基本消失,而在20kDa附近出现了三条带。糖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但随着加热时间超过5h后,又生成了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自由基清除能力又增强,达到并超过原来的清除能力。总的来说,香菇加热处理后,抗氧化活性是增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香菇 总糖 蛋白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翠莹 昝学梅 +5 位作者 杨柳 刘明 刘艳香 田晓红 姜平 刘翼翔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7-235,共9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对糙米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测定并分析3种加工方式对糙米样品特征风味的影响,以数据可视化形式表征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差异性及变化,进一步利用软件中Dynamic PCA插件对样...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对糙米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测定并分析3种加工方式对糙米样品特征风味的影响,以数据可视化形式表征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差异性及变化,进一步利用软件中Dynamic PCA插件对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糙米经3种加工方式处理后糙米关键风味物质为醛类、醇类、酮类和酯类。与未加工糙米相比,经过热蒸汽处理后糙米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无明显变化,且其相似度高达约80%,而糙米经酶解辅助预糊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均变化明显。其中糙米经酶解辅助预糊化和过热蒸汽处理后无不良风味产生,但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使糙米的油脂成分氧化,导致与油脂氧化相关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随之增加,因此长时间的加工处理会给糙米的风味物质带来不利影响。本实验研究酶解辅助预糊化、过热蒸汽、低温等离子体3种加工方式对糙米风味的影响,为糙米风味物质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糙米 挥发性风味物质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黄素改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功能的非抗氧化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紫欣 刘芸君 +1 位作者 刘翼翔 王彦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68-173,共6页
本研究通过模拟视网膜高聚光、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环境,以分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单层为体外评价模型,研究岩藻黄素对RPE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非抗氧化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当RPE细胞暴露... 本研究通过模拟视网膜高聚光、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环境,以分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单层为体外评价模型,研究岩藻黄素对RPE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非抗氧化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当RPE细胞暴露于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可见光环境(3 500 lx),其吞噬功能明显降低,并且细胞膜上的Mer酪氨酸激酶(Mer tyrosine kinase, MerTK)、αV整合素蛋白、β5整合素蛋白及CD36吞噬受体的表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岩藻黄素(质量浓度10.0、20.0μg/m L)预处理能显著改善RPE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上调上述吞噬受体的表达。特异性抗体实验进一步证实,岩藻黄素主要通过调节Mer TK、αV整合素蛋白和β5整合素蛋白受体表达改善RPE细胞的吞噬功能。L-型Ca^(2+)通道也被证实是岩藻黄素改善RPE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途径,这为利用岩藻黄素开发视力保护产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吞噬作用 吞噬受体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营养组分改善视网膜光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英梁 刘翼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78-389,共12页
随着电子设备和各种照明产品的普及,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已成为现代社会危害视觉健康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膳食补充花色苷、类胡萝卜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及VA等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改善视力、提高视网膜抗氧化应激... 随着电子设备和各种照明产品的普及,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已成为现代社会危害视觉健康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膳食补充花色苷、类胡萝卜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及VA等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改善视力、提高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因此,本文综述视网膜光损伤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膳食营养成分改善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以期为通过膳食营养补充预防和改善视网膜光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花色苷 类胡萝卜素 营养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辅助预糊化技术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昝学梅 刘明 +5 位作者 刘艳香 孟宁 刘翼翔 谭斌 田晓红 方秀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8,共10页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糙米的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以蒸煮时间为指标,得到最佳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测定白米、糙米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及其蒸煮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糙米的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以蒸煮时间为指标,得到最佳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测定白米、糙米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及其蒸煮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4 h、酶的添加量为0.1%、预糊化时间为10 min,酶解温度为39℃。在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9种,酮类8种,酯类6种,醇类12种及其它类11种;而蒸煮后的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8种,酮类8种,酯类3种,醇类11种及其它类4种,且2-辛烯醛、苯乙醛、苯乙酮、乙偶姻、γ-丁内酯、戊酸、己酸、丁酸和己二烯二硫化等挥发性物质在蒸煮之后消失。糙米酶解辅助预糊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醛类、酮类和醇类;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蒸煮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酯类和其它类中的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辅助预糊化 糙米 工艺优化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谷物及其制品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昝学梅 刘明 +4 位作者 孟宁 刘艳香 谭斌 刘翼翔 倪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0,140,共7页
文章综述了健康谷物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及特点,介绍了健康谷物及其制品在乳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健康谷物乳制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健康谷物 乳制品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小琛 刘翼翔 +1 位作者 章航滔 张云慧 《海河水利》 2022年第3期24-26,56,共4页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复杂,暴发危害巨大,被称为“生态癌症”,是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建立起及时、准确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水质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系统架构和模块化系统设计,结合云计算、人工智...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复杂,暴发危害巨大,被称为“生态癌症”,是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建立起及时、准确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水质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系统架构和模块化系统设计,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构建针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以期对我国相关水体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系统设计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