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箱密度对陈化片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玉真 王发勇 +6 位作者 刘继辉 高占勇 李思源 杨佳东 苏丽 余森申 华一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自然陈化较适宜的装箱密度,为进一步提升卷烟品牌核心原料的片烟陈化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红大B2F、C3F和X2F复烤片烟作为试验材料,每种复烤片烟的装箱密度均设置4个梯度,分别为180、190、200和210 kg/箱...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自然陈化较适宜的装箱密度,为进一步提升卷烟品牌核心原料的片烟陈化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红大B2F、C3F和X2F复烤片烟作为试验材料,每种复烤片烟的装箱密度均设置4个梯度,分别为180、190、200和210 kg/箱(0.514 m^(3))。装箱后的片烟放置在相同的仓储环境下自然陈化600 d后,分析不同装箱密度对陈化片烟致香物质、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质体色素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同一烟叶原料的复烤片烟采用不同的装箱密度自然陈化2年后,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出现了较大差异。综合比较不同装箱密度陈化片烟致香物质、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质体色素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性可知,B2F、C3F和X2F复烤片烟较适宜的装箱密度分别为200、180和190 kg/箱。[结论]复烤片烟的装箱密度对其陈化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且不同等级的复烤片烟适宜采用不同的装箱密度进行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箱密度 陈化片烟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叶模式对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发勇 华一崑 +5 位作者 李思源 王泽宇 刘继辉 高占勇 余森申 王玉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原料的适宜打叶复烤润叶模式,为卷烟品牌核心原料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红河弥勒K326中桔一(C1F)和曲靖红花大金元上桔一(B1F)2种初烤烟叶为材料,在二级润叶模式(蒸汽+湿热风)保持不变的情况... 【目的】探索不同等级烟叶原料的适宜打叶复烤润叶模式,为卷烟品牌核心原料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红河弥勒K326中桔一(C1F)和曲靖红花大金元上桔一(B1F)2种初烤烟叶为材料,在二级润叶模式(蒸汽+湿热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级润叶模式设置蒸汽+水、干热风+水、蒸汽+湿热风+水、蒸汽+干热风+水共4种处理,分析不同润叶模式下烟叶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物质、淀粉、果胶、石油醚提取物、总多酚、质体色素含量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ility index,CCUI)的差异。【结果】(1)不同润叶模式下,同一烟叶原料的出料温度及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2)K326 C1F初烤烟叶一级润叶适宜采用蒸汽+湿热风+水的润叶模式,红花大金元B1F初烤烟叶一级润叶适宜采用蒸汽+干热风+水的润叶模式。【结论】不同润叶模式对相同烟叶原料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烟叶原料适宜采用不同润叶模式。本研究为不同烟叶原料的差异化润叶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润叶模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烟叶主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继辉 高辉 +6 位作者 王玉真 高占勇 汪显国 何川 邱杰斐 杨勇 王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研究初烤烟叶主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每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TS1~TS6),分别测定每段烟梗常规化学成分、非挥发性有机酸、纤... 【目的】研究初烤烟叶主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每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TS1~TS6),分别测定每段烟梗常规化学成分、非挥发性有机酸、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的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上述几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和变化趋势,并基于上述几类化学指标对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对于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的烟梗,各单项化学成分的量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2)从梗基到梗尖,总糖的量呈线性下降趋势,还原糖、钾离子、纤维素的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总氮、总植物碱、木质素的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氯离子的量呈逐渐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总量呈逐渐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果胶质的量呈线性升高趋势;(3)三类化学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6个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可聚为三类,分别为TS1~TS3、TS4~TS5、TS6。【结论】不同位置烟梗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及聚类结果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主脉 化学成分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烘焙前后复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继辉 高占勇 +6 位作者 林鸿佳 韩文杰 马晓龙 杨晶津 高辉 邱昌桂 王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为研究高温烘焙对烤烟原料物理特性的影响,选择适宜的烘焙温度、氧含量和回潮水分等工艺参数,分析了高温烘焙前后6种不同复烤后烤烟烟叶原料的拉力、剪切力和黏附力、片烟面积分布和片烟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烟叶原料的拉力显著降低... 为研究高温烘焙对烤烟原料物理特性的影响,选择适宜的烘焙温度、氧含量和回潮水分等工艺参数,分析了高温烘焙前后6种不同复烤后烤烟烟叶原料的拉力、剪切力和黏附力、片烟面积分布和片烟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烟叶原料的拉力显著降低,黏附力显著增加,剪切力的变化趋势不一致。(2)片烟特征面积呈降低趋势,但均匀性系数因不同原料而出现差异。(3)原料的大片率显著下降,小片、碎片及碎末显著增加,但是中片比例的变化不显著。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趋势表明高温烘焙处理对烟叶的耐加工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用高温化学反应产生特征香气时,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烘焙温度,提高烟叶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烘焙 复烤烟叶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烘焙对复烤后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继辉 高辉 +5 位作者 马晓龙 杨洋 汪显国 杨晶津 邱昌桂 王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0-885,共6页
为探索烘焙工艺对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利用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6种不同烟叶原料烘焙前后的化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烘焙工艺对选定的6种烤烟烟叶的化学品质均有改善作用,改善程度位于0.05%~15.75%之间,不同烤... 为探索烘焙工艺对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利用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6种不同烟叶原料烘焙前后的化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烘焙工艺对选定的6种烤烟烟叶的化学品质均有改善作用,改善程度位于0.05%~15.75%之间,不同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改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烘焙后,红河K326C3F烟叶的品质改善效果最明显,为15.75%,适宜作为烘焙工艺的烟叶原料。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片烟烘焙工艺时应充分考虑到烟叶原料自身的差异性。选择适宜的烤烟烟叶进行烘焙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化学品质,提升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 烤烟烟叶 化学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继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1期169-170,共2页
呼吸机为医疗机构中常用的一种急救设备,该设备及时排除故障并正常运行能保证临床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挽救患者的生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对呼吸机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与各类故障的可行维修措施,为临床呼... 呼吸机为医疗机构中常用的一种急救设备,该设备及时排除故障并正常运行能保证临床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挽救患者的生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对呼吸机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与各类故障的可行维修措施,为临床呼吸机能有效维修,缩短呼吸机的待机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故障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概述
7
作者 刘继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28期203-203,共1页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用于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用于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聂鑫 李枝桦 +6 位作者 罗华元 唐鹭 董时飞 刘继辉 张翼鹏 王娜 兰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明确影响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烤烟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综合评价烟叶质量。[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红云红河集团各原料基地369份K326样品进行相关和因子分析,同时分析原料基地烤烟化学成分主要因子,并利用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各基地... [目的]明确影响红云红河集团原料基地烤烟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综合评价烟叶质量。[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红云红河集团各原料基地369份K326样品进行相关和因子分析,同时分析原料基地烤烟化学成分主要因子,并利用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各基地烟叶质量。[结果]分析表明,红云红河集团云南原料基地烤烟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因子,分别为碳氮因子、香气量因子、燃烧性因子、淀粉因子,累计贡献率已达85.173%;烤烟基地各样品因子得分与感官评吸得分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因子分析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评价是可行的。[结论]研究可为以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判断烟叶品质提供依据,为增强原料基地的烟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片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占勇 高辉 +5 位作者 张博 杨晶津 王玉真 刘继辉 汪显国 王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7-463,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为打叶后片烟的分类复烤、醇化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进一步提升烟叶原料的模块化水平、均质化水平和纯净化水平。【方法】以2018年云南石林红大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为打叶后片烟的分类复烤、醇化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进一步提升烟叶原料的模块化水平、均质化水平和纯净化水平。【方法】以2018年云南石林红大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在打叶工序稳定生产的条件下,对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四级打叶单元11个风分口)分离的片烟进行多次取样,测定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类化合物和致香成分含量,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打叶单元及风分口片烟的各项化学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变化趋势;一级打叶单元片烟的总氮、莨菪亭及醛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二级打叶单元片烟的糖类、总植物碱、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三级打叶单元片烟的醇类、酮类和酯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四级打叶单元片烟的钾、氯及酸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2)三类化学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四级打叶单元11个风分口的片烟样品可以聚成三大类,分别为一级和二级打叶单元、三级打叶单元以及四级打叶单元。【结论】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的片烟内在化学品质存在明显的分类现象,可以为分类复烤和差异性醇化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风分单元 片烟 化学成分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色差法测定配方烟丝中的梗丝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林 唐习书 +5 位作者 王仕宏 刘继辉 高占勇 邱昌桂 吕献周 高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梗丝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梗丝有效利用率和掺配均匀性提供技术手段。【方法】将梗丝和叶丝分别制成粉末后配制成具有不同梗丝含量的烟末,各试验样品充分混匀后使用色差计测定其CIE–L*a*b*色空间值;...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梗丝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梗丝有效利用率和掺配均匀性提供技术手段。【方法】将梗丝和叶丝分别制成粉末后配制成具有不同梗丝含量的烟末,各试验样品充分混匀后使用色差计测定其CIE–L*a*b*色空间值;以混合烟末与纯叶丝烟末之间的Hunter色差ΔE为自变量,以梗丝含量为因变量建立两者之间的函数模型,并对函数模型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梗丝含量与Hunter色差ΔE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拟合度高,决定系数为0.9995;工作模型准确度测试的相对误差为2.00%~3.37%,精密度测试的变异系数为1.98%~2.72%,重复性测试的变异系数为2.40%,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色差法推导配方烟丝中梗丝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重复性较好,适用于配方烟丝中梗丝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烟丝 梗丝含量 色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混合均匀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真 邱昌桂 +6 位作者 杨晶津 李思源 王发勇 华一崑 刘继辉 高占勇 汪显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78-180,194,共4页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将片烟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提高信噪比,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数据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得到成品片烟的马氏距离,并以马氏距离作为特征值,计算片烟混配均匀性系数,最后应用该方法评价不同批次配方模块片烟混配均匀性效果。结果表明: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变异系数为3.86%~8.33%,均匀度为91.67%~96.14%。这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马氏距离的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的打叶复烤片烟整体信息的混配均匀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均匀度都在91.00%以上,说明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掺配均匀性,为打叶复烤加工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提供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混合均匀性 打叶复烤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tclip自锁矫治器与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非拔牙病例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晓红 张桂荣 +1 位作者 刘继辉 李济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评价Smartclip自锁托槽系统与MBT直丝弓矫治器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例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非拔牙正畸患者,分别应用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器与MBT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即治疗前)... 目的评价Smartclip自锁托槽系统与MBT直丝弓矫治器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例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非拔牙正畸患者,分别应用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器与MBT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即治疗前)和T2阶段(即应用0.018英寸×0.025英寸Ni-Ti方丝结束时)分别拍摄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并进行测量,同时记录比较两组的疗程以及椅旁操作时间。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1阶段相比,每组T2阶段U1-SN角、U1-PP角、U1E-RL测量值均显著增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rtclip自锁托槽组较MBT矫治器组平均疗程缩短2.98个月,椅旁操作时间平均减少了171.15 s。结论在应用Smart-clip自锁托槽与MBT托槽矫治器矫治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患者中上颌前牙均明显唇倾,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器较MBT直丝弓矫治器节省了椅旁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MBT托槽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错上前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龙 王慧颖 +2 位作者 张桂荣 李济强 刘继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是否适合通过内收上前牙掩饰治疗。方法 2012-01-2013-09从沈阳市口腔医院预防科筛查出正常成人61例,同时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求治的成人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Ⅱ类错畸形的患者61例,选取左上中切牙...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是否适合通过内收上前牙掩饰治疗。方法 2012-01-2013-09从沈阳市口腔医院预防科筛查出正常成人61例,同时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求治的成人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Ⅱ类错畸形的患者61例,选取左上中切牙进行测量分析。以正常成人组为对照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比较评估成人骨性Ⅱ类错上中切牙根尖区唇腭侧的牙槽骨厚度与个别正常成人上中切牙根尖区唇腭侧的牙槽骨厚度是否一致。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人骨性Ⅱ类错组患者上颌前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P〉0.05)、腭侧牙槽骨厚度(P〉0.05)与正常成人上颌前牙根尖区唇腭侧牙槽骨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性Ⅱ类错成人与正常成人唇腭侧牙槽骨厚度相似,提示成人骨性Ⅱ类错允许通过内收上前牙掩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 成人 牙槽骨厚度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根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烘丝机不同水分调控模式对叶丝香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玉真 高辉 +6 位作者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刘继辉 赵佳成 高占勇 王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烘丝工序在来料水分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同水分调控模式烘后叶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针对来料水分偏高和水分偏低的情况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比较了容积比调控模式和筒壁温度调控模式下烘后烟丝的挥发性... [目的]研究烘丝工序在来料水分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同水分调控模式烘后叶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针对来料水分偏高和水分偏低的情况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比较了容积比调控模式和筒壁温度调控模式下烘后烟丝的挥发性有机酸和关键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并通过感官评吸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2种调控模式均能保证烘后物料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筒内容积比的调控模式,烘后烟丝挥发性有机酸和关键致香物质的含量均高于采用筒壁温度的调控模式;针对挥发性有机酸,筒内容积比调控模式下叶丝中的异戊酸、2-甲基丁酸、苯甲酸和苯乙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筒壁温度调控模式;针对关键致香物质,筒内容积比调控模式下叶丝中的茄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D和金合欢基丙酮A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筒壁温度调控模式。[结论]研究可为制丝工艺选择合适的对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影响最小的控制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烘丝机 调控模式 挥发性有机酸 关键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回潮方式对“干头干尾”烟丝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占勇 王慧 +7 位作者 刘继辉 杨晶津 高辉 汪显国 杨洋 马晓龙 崔宇翔 华一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回潮设备对"干头干尾"烟丝理化特性的影响,为"干头干尾"烟丝选择适宜的回潮方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滚筒干燥后的"干头干尾"烟丝为试验材料,以烟丝物理特性、挥发性有机酸和致香物... 【目的】研究不同回潮设备对"干头干尾"烟丝理化特性的影响,为"干头干尾"烟丝选择适宜的回潮方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滚筒干燥后的"干头干尾"烟丝为试验材料,以烟丝物理特性、挥发性有机酸和致香物质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回潮方式对"干头干尾"烟丝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SIROX叶丝增温增湿设备和NA312-H015型滚筒式叶丝回潮机两种回潮设备有助于"干头干尾"烟丝对水分的充分吸收,提升烟丝在后期掺配及卷制工序中的耐加工性能,同时有利于"干头干尾"烟丝中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保持。【结论】SIROX叶丝增温增湿设备和NA312-H015型滚筒式叶丝回潮机是"干头干尾"烟丝最适宜的回潮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头干尾”烟丝 回潮方式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吻合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兵 张春盛 +2 位作者 王伟 孙明 刘继辉 《安徽医学》 2011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患者20例择期手术,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的方式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精细操作,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结果 20例患者分别搭桥...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患者20例择期手术,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的方式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精细操作,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结果 20例患者分别搭桥3-6支,手术经过均顺利,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d均顺利拔管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 d,半年内随访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的冠脉搭桥方法简单有效,患者并发症少、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 序贯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菌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天驰 樊静 +2 位作者 李燕 权园园 刘继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菌斑指数(PLI)的影响。方法 8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结果 80例患者中3例患者由于私...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菌斑指数(PLI)的影响。方法 8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结果 80例患者中3例患者由于私人原因退出实验,对照组为38例,治疗组为39例。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菌斑指数为(2.077±0.213),对照组患者菌斑指数为(2.126±0.3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菌斑指数为(1.147±0.039),对照组患者菌斑指数为(1.631±0.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菌斑指数明显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菌斑减小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治疗中采用正畸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牙周菌斑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正畸治疗 菌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区微型种植体支抗改善露龈微笑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继龙 王慧颖 +2 位作者 张桂荣 李济强 刘继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9期209-210,213,共3页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使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支抗改善患者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双颌前突伴露龈微笑且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9例,搜集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使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支抗改善患者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双颌前突伴露龈微笑且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9例,搜集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患者微笑和侧貌像,并测量。结果采用后牙区高位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1-SN距和1-NA距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唇突度和上下唇间距均有一定程度减小。结论应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明显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微笑,并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露龈微笑 压低上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对基牙牙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天驰 樊静 +2 位作者 李燕 权园园 刘继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对余留基牙牙周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32例中重度牙周炎需行修复治疗的患者,在完成系统性的牙周治疗、外科拔除无保留意义的牙齿、口内进行完善的牙体牙髓治疗后,待口腔健康状况稳定进...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对余留基牙牙周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32例中重度牙周炎需行修复治疗的患者,在完成系统性的牙周治疗、外科拔除无保留意义的牙齿、口内进行完善的牙体牙髓治疗后,待口腔健康状况稳定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治疗。在修复治疗结束6个月后,比较基牙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情况。结果治疗后切牙菌斑指数(0.62±0.21)、尖牙菌斑指数(1.11±0.32)、前磨牙菌斑指数(1.21±0.18)、磨牙菌斑指数(1.24±0.24)均小于治疗前的(2.27±0.67)、(2.33±0.32)、(2.53±0.34)、(2.6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切牙牙龈指数(0.85±0.15)、尖牙牙龈指数(1.36±0.26)、前磨牙牙龈指数(1.27±0.30)、磨牙牙龈指数(1.44±0.23)均小于治疗前的(2.94±0.21)、(2.76±0.43)、(2.42±0.44)、(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切牙牙周袋深度(1.96±0.12)mm、尖牙牙周袋深度(2.33±0.32)mm、前磨牙牙周袋深度(2.15±0.32)mm、磨牙牙周袋深度(3.43±0.28)mm均小于治疗前的(4.30±0.45)、(4.67±0.89)、(4.23±0.37)、(4.91±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基牙牙齿松动度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周炎患者的牙列缺损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磁性附着体 局部义齿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辉 邱昌桂 +3 位作者 徐南山 华一崑 钱启福 刘继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率和填充值显著升高,总氮含量显著增加,总挥发酸显著降低,多酚类物质总量增加,致香物质在不同叶组配方中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体呈大幅降低趋势,7项有害成分中的CO、NNK、苯酚和巴豆醛释放量显著降低,NH3释放量明显增加,危害性指数显著降低;(2)不同干燥方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劲头、刺激性和津润感方面,且气流干燥能提升卷烟的津润感,但同时也会导致杂气和刺激性增加,香气的透发性降低。干燥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在不同配方叶组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干燥 物理指标 化学成分 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 有害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