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后储层内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继莹 张居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聚合物驱油层岩石中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是聚合物驱精细调整、提高驱油效果的基础。在大庆萨尔图油田聚合物驱不同注采位置检查井采集油砂样品,利用高温氧化还原—热导—元素法测定聚合物驱岩石中聚合物残留量,对不同注采位置岩石残留聚... 聚合物驱油层岩石中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是聚合物驱精细调整、提高驱油效果的基础。在大庆萨尔图油田聚合物驱不同注采位置检查井采集油砂样品,利用高温氧化还原—热导—元素法测定聚合物驱岩石中聚合物残留量,对不同注采位置岩石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油层岩石中聚合物残留量在纵向上非均质性分布明显,残留量最大相差近80倍,随聚合物驱时间的增长残留量趋于增大、非均质性趋于减小;在横向及平面上聚合物残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主流线注入井位置、主流线中间位置、主流线采油井位置、分流线中间位置;聚合物驱主流线从注入井到采油井方向,聚合物残留量与渗透率从高度负相关变化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呈减小趋势,与孔隙度从微弱正相关变化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呈增大趋势;聚合物驱分流线中间位置聚合物残留量与渗透率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高度正相关;残留聚合物分布受油层岩性及粒度、注采位置、聚合物驱时间、油层物性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还原—热导—元素法 注采位置 岩石 聚合物残留量 非均质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大磨拐河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继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8,共8页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大磨拐河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云杉粉Piceaepollenitessp.--单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sp.--三角粒面孢Granulatisporites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一段;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sp.--双束松粉P...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大磨拐河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云杉粉Piceaepollenitessp.--单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sp.--三角粒面孢Granulatisporites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一段;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sp.--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sp.--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二段。孢粉组合研究证明,大磨拐河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Valanginian)--欧特里夫期(Hauterivian),尽管没有出现最原始的被子植物花粉,但也不排除部分进入巴列姆期(Barremian)的可能。大磨拐河组一段下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一段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属于半湿润的中一南亚热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二段下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属于半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二段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灌草丛,以近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为主,末期转变为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查干诺尔凹陷 大磨拐河组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朝73-87井青山口组缺氧事件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清华 刘继莹 +3 位作者 薛涛 党毅敏 孔惠 张文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5-443,467,共10页
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下部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碳的黑色泥岩、页岩和油页岩沉积,是全盆地划分泉头组与青山口组的一级标志。朝73-87井青山口组黑色页岩、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具有干酪根碳同位素正偏和重排甾烷含量低,存... 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下部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碳的黑色泥岩、页岩和油页岩沉积,是全盆地划分泉头组与青山口组的一级标志。朝73-87井青山口组黑色页岩、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具有干酪根碳同位素正偏和重排甾烷含量低,存在28,30-双降藿烷、伽马蜡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征为白垩纪温室效应时间窗内古湖泊缺氧事件的产物。结合生物地层研究成果,认为青山口期缺氧事件层大体可与白垩纪古海洋Cenomanian—Turonian界线事件层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的时代归属晚白垩世晚Cenomanian—Turonian期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间歇期沙河子组发育特征及其存在火山机构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元高 刘继莹 +1 位作者 辛朝坤 包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4-480,共7页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两期主要火山活动间歇期的产物,也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要气源.本文在徐家围子断陷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连片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整体剖析了沙河子组的分布规律和地层发育特征.在沉积相类型...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两期主要火山活动间歇期的产物,也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要气源.本文在徐家围子断陷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连片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整体剖析了沙河子组的分布规律和地层发育特征.在沉积相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沙河子组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沙河子组呈现以湖泊为中心、周边水系向湖盆汇聚的陆相断陷特点.沙河子组地层表现为由下段的湖泊环境向上段的河流冲积环境演替特点,反映了水进至水退的演化趋势.在徐西断裂带上发现孤立的火山机构,从其赋存状态、地层接触关系及碎屑组成来看,应归属于沙河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平气田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涛 刘英宪 +1 位作者 杨秀芳 刘继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7,共3页
对火山岩裂缝特征进行研究是松辽盆地升平气田营城组火山岩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借助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地震属性分析以及古地磁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升平气田的断裂发育特征,从多方面综合描述了升平气田火... 对火山岩裂缝特征进行研究是松辽盆地升平气田营城组火山岩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借助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地震属性分析以及古地磁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升平气田的断裂发育特征,从多方面综合描述了升平气田火山岩气藏裂缝发育情况,并研究了裂缝的有效性。结论认为:①岩心观摩技术及测井裂缝研究技术能够对裂缝进行定量研究;②研究区天然气裂缝发育,但多数被充填或半充填;③Ⅰ、Ⅱ类储层以气孔为主,裂缝不发育,Ⅲ类储层气孔不发育,裂缝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平气田 早白垩世 火山岩 裂缝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