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方深1井页岩气藏特大型压裂技术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红磊
熊炜
+1 位作者
高应运
房启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2,共7页
页岩气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裂缝发育等特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产能。方深1井是中国石化一口复查页岩气的重点井,根据适合页岩气储层压裂技术的特点及该井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降阻水大型压裂技术对该井储层进行压裂...
页岩气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裂缝发育等特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产能。方深1井是中国石化一口复查页岩气的重点井,根据适合页岩气储层压裂技术的特点及该井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降阻水大型压裂技术对该井储层进行压裂改造。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优选出了降阻活性水配方和支撑剂。通过小型压裂确定了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并进行了压裂优化设计。方深1井根据压裂设计进行了降阻水大型压裂施工并获得成功,该井施工用液2121.0 m3,累计加砂160.0 m3,压后返排率达8 3.2%,取得了较好的试气效果。方深1井的成功压裂表明,降阻活性水压裂液具有无损害、低摩阻、低界面张力、低返排阻力的特点,既能满足压裂施工需求又适合页岩气藏低孔低渗的特点。该井压裂成功对今后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小型压裂
压裂液
压裂支撑剂
方深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红磊
韩倩
+2 位作者
李颖
赖建林
徐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了提高常温低压页岩气藏的开采效益,开展了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应用研究。根据前期邻井同层的压裂数据,进行了彭页4HF井的压力预测和拟合,论证了清水加砂压裂的可行性。计算表明,彭水地区清水加砂时地面施工压力随射...
为了提高常温低压页岩气藏的开采效益,开展了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应用研究。根据前期邻井同层的压裂数据,进行了彭页4HF井的压力预测和拟合,论证了清水加砂压裂的可行性。计算表明,彭水地区清水加砂时地面施工压力随射孔段深度增加而升高,射孔段深度不超过4 340m时,施工压力不会超过限压91.0 MPa。彭页4HF井压裂施工过程中,根据压力变化情况实时调整优化压裂方案,逐步降低降阻剂浓度,直至完全停用降阻剂。彭页4HF井后4段全程清水连续加砂压裂,射孔段最深为2 434.0 m,施工压力最高69.2 MPa,压裂加砂符合率105.9%,单井压裂液费用降低约400万元。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连续加砂压裂地面施工压力与射孔段深度呈正相关关系,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可大幅降低压裂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常温低压区块
清水加砂压裂
效益开发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物理模型在普光须家河组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红磊
徐卫东
+3 位作者
吴寒春
陈岑
成群
刘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普光东洼陆相须家河组作为普光气田资源接替区,勘探潜力巨大。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超低渗、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储层定量识别难度大。为了进一步落实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与产能规模,需开展有效储层的精确...
普光东洼陆相须家河组作为普光气田资源接替区,勘探潜力巨大。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超低渗、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储层定量识别难度大。为了进一步落实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与产能规模,需开展有效储层的精确评价。通过对测井曲线质控、地层综合解释、储层分类及弹性曲线拟合,确定本地区模型参数,建立了识别不同类别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石物理解释量版,为后续地震反演方法的优选及不同类别储层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须家河组
有效储层
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裂缝测井识别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红磊
陈建
+3 位作者
靳秀菊
毕建霞
李元亮
杨祖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06-109,167,共4页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储层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决定了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用性差。在岩心观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基础上,结合岩...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储层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决定了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用性差。在岩心观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压汞、铸体薄片分析等资料,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地质特征的裂缝识别方法。即采用分岩性序列建立模型消除裂缝影响的反演电阻率曲线识别裂缝和基于普光气田复杂孔隙结构各自的特征识别裂缝。通过与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识别裂缝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在后期为普光气田合理配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孔隙结构
礁滩相储层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技术预测普光气田鲕滩储集层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红磊
张纪喜
吴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8-600,共3页
针对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厚度大、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以及Ⅱ、Ⅲ类储集层与围岩物性差别小的特点,在分析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和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合理子波提取、精细储集层标定、精确地质模型建立等方法研究,进一步利用储...
针对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厚度大、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以及Ⅱ、Ⅲ类储集层与围岩物性差别小的特点,在分析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和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合理子波提取、精细储集层标定、精确地质模型建立等方法研究,进一步利用储集层与非储集层岩石物理参数的界限,定量预测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该方法在普光气田主体开发井位设计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预测符合率达83.9%,同时为普光气田周边区块的定量预测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碳酸盐岩
鲕滩储集层
稀疏脉冲反演
岩石物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户部寨中生界气藏裂缝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红磊
张雪松
+1 位作者
郭海霞
孙艾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0-573,共4页
户部寨中生界裂缝型砂岩气藏埋藏深、储层低渗致密,但高角度裂缝发育,裂缝起到了改善储层渗流的作用。气藏采出程度低,受裂缝等因素影响,气井产能差异大,压力、产能递减快,裂缝沟通边底水容易造成气井提前见水,影响气井稳产。前人对研...
户部寨中生界裂缝型砂岩气藏埋藏深、储层低渗致密,但高角度裂缝发育,裂缝起到了改善储层渗流的作用。气藏采出程度低,受裂缝等因素影响,气井产能差异大,压力、产能递减快,裂缝沟通边底水容易造成气井提前见水,影响气井稳产。前人对研究区裂缝特征、分布规律等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气藏的开发效果。文中根据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资料,综合运用电阻率滤波差值、变尺度分析及K最邻近分类法开展常规测井裂缝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方位地震属性预测法深入研究裂缝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1)气藏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裂缝走向以北西向为主,与附近断层走向垂直。2)裂缝在泥质含量增多的砂岩段不发育。3)纵向上,裂缝在中生界顶部发育程度高;平面上,卫351块裂缝最为发育,卫79 ̄9块中部高部位裂缝相对发育,北部和南部低部位裂缝不太发育。最后指出,裂缝发育、天然气充满程度高是寻找此类气藏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卫351块以及卫79 ̄9块中部高部位天然气富集,为气藏下步调整挖潜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
致密砂岩
裂缝
常规测井识别
地震预测
天然气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顺区块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红磊
王以顺
+2 位作者
李颖
赖建林
朱贤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C00期5-8,共4页
由于煤层与普通油气藏的储层结构特点不同,导致各自水力压裂时的特点也极为不同。通过对煤储层各物性特征的研究,结合山西和顺区块的实际煤样,进行了煤层气井压裂液的基本性能测试试验和压裂液对煤心渗透率伤害试验等,为煤层气井压裂液...
由于煤层与普通油气藏的储层结构特点不同,导致各自水力压裂时的特点也极为不同。通过对煤储层各物性特征的研究,结合山西和顺区块的实际煤样,进行了煤层气井压裂液的基本性能测试试验和压裂液对煤心渗透率伤害试验等,为煤层气井压裂液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最后运用煤层气井压裂设计的计算软件,结合和顺煤层气试验井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压裂设计。现场试验表明,采用研究的压裂工艺技术对和顺15#煤层进行压裂改造7口井7层煤,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气藏
煤层气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发育
液体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选择性支撑剂性能评价及在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4
8
作者
刘红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Z1期55-60,共6页
随着低渗透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许多油田面临措施后高含水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油井措施(压裂、防砂、堵水)后含水的上升,提高油井产量,成为油田开发的一个工作难点。该文介绍了一种多功能选择性支撑剂在低渗透储层的应用。这种支撑...
随着低渗透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许多油田面临措施后高含水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油井措施(压裂、防砂、堵水)后含水的上升,提高油井产量,成为油田开发的一个工作难点。该文介绍了一种多功能选择性支撑剂在低渗透储层的应用。这种支撑剂在充分研究分析目前支撑剂等产品性能基础上,结合界面张力理论,运用新的单分子膜强疏水界面处理技术开发出来。它既降低了油的流动阻力又可提高水的流动阻力,从而达到增油疏水的效果,进而实现压裂、防砂、堵水多功能化,真正做到了"一砂多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压裂
选择性支撑剂
高含水
疏水
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遇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
9
9
作者
刘红磊
陈作
+3 位作者
周林波
秦红祥
杨同玉
薛占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为了降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的施工风险,解决压裂结束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上提易遇卡的问题,以某区块一口水平井的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例,从压裂管柱上提时的载荷、上下活动距离和返排液性质等特征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该井前3段...
为了降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的施工风险,解决压裂结束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上提易遇卡的问题,以某区块一口水平井的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例,从压裂管柱上提时的载荷、上下活动距离和返排液性质等特征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该井前3段压裂后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原因,并制定了解卡措施,压裂管柱顺利解卡。为防止后续6段压裂再出现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情况,对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压裂管柱顺利完成了该井后续6段的压裂,且压裂管柱全部安全顺利起出。该井处理套管分段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方法和制定的措施及优化的压裂管柱,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和压裂管柱的优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封隔器
遇卡
解卡
压裂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
128
10
作者
蒋廷学
卞晓冰
+4 位作者
王海涛
李双明
贾长贵
刘红磊
孙海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深层(深度超过3 500 m)页岩气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导致水力裂缝破裂延伸困难、裂缝复杂性程度及改造体积低、导流能力低且递减快,极大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开发。为此提...
深层(深度超过3 500 m)页岩气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导致水力裂缝破裂延伸困难、裂缝复杂性程度及改造体积低、导流能力低且递减快,极大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开发。为此提出了针对性与现场可操作性均强的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方案,即以平面射孔、多尺度造缝、全尺度裂缝充填及高角度天然裂缝延伸控制为核心,配套形成了多级交替注入模式(酸、滑溜水、胶液)以及以变黏度、变排量、混合粒径及小粒径支撑剂为主体的工艺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深层页岩气的有效改造体积(ESRV)。在四川盆地永川、威远及焦石坝南部等深层页岩气井的压裂中,部分成果获得应用,实施效果显著。其中,永页1HF及威页1HF压后初产分别为14.1×10~4 m^3/d和17.5×10~4 m^3/d。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突破,对确保涪陵二期深层3 500~4 000 m深度范围内50×10~8 m^3页岩气产能建设目标的实现、垂深不超过6 000 m以内的巨大页岩气资源量的经济开发动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深层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平面射孔
有效裂缝
改造体积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
被引量:
29
11
作者
肖小玲
靳秀菊
+2 位作者
张翔
刘红磊
姜贻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2-547,7,共6页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充分突显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同时对电成像测井进行孔隙度谱分析,从孔隙度谱中提取反映裂缝的熵、能量等谱特征,构建多信息融合的裂缝发育概率预测模型,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结果的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特征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震控储层建模方法及其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
14
12
作者
姜贻伟
刘红磊
+2 位作者
杨福涛
张纪喜
张雪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106,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实现井间测井数据更合理内插的一种储层建模方法。该技术可以将含有丰富地质、岩性、物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又综合了地震数据体反映的储层横向变化特征,特别适用于井网密度不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油气田。为此,基于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地震反演数据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成果,把地震数据作为宏观约束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网密度不高时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问题,并指出了储层建模中整合地震数据方法的若干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震控地质建模
井震结合
地震反演
多级建模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的研制
被引量:
13
13
作者
杨彪
杜宝坛
+1 位作者
杨斌
刘红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基于黄原胶(XG)和魔芋胶(KG)在水溶液中形成嵌合结构体的原理,研制了非化学交联型XG/KG冻胶压裂液,给出了压裂液配方.XG/KG压裂液的表观粘度与XG、KG用量及其配比有关,用量为0.62%+0.22%~0.46%+0.42%时超过200 mPa·s,用量0.51%+0....
基于黄原胶(XG)和魔芋胶(KG)在水溶液中形成嵌合结构体的原理,研制了非化学交联型XG/KG冻胶压裂液,给出了压裂液配方.XG/KG压裂液的表观粘度与XG、KG用量及其配比有关,用量为0.62%+0.22%~0.46%+0.42%时超过200 mPa·s,用量0.51%+0.36%时最高,为330 mPa·s.对于0.50%XG/0.35%KG压裂液,其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50~80℃时在50 mPa·s上下;pH值在7.0~4.2时维持高表观粘度,pH值<4.2时表观粘度下降,pH值=1.0时仍>210 mPa·s;盐度(KCl浓度)增大时表观粘度增大,盐度为30 g/L时接近400 mPa·s;30℃和80℃下的滤失性能、常温下陶粒的沉降速率均符合常规压裂要求;加入0.1%过硫酸铵和0.2%盐酸后,100~130℃下8小时破胶液粘度为5.4~2.5 mPa·s.该体系压裂液可用于碱敏、天然裂缝发育储层的压裂.图3表5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魔芋胶压裂液
水基冻胶压裂液
非交联型压裂液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碱敏性储层
大分子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在普光气田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4
作者
靳秀菊
毕建霞
+2 位作者
刘红磊
王秀芝
李继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0,118,共3页
普光气田具有地形复杂、埋藏深、储层相变快、边水发育等特点。为确保气田的高效开发,在论证了采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边际贡献法测算的钻遇气层厚度下限等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了部署水平井的...
普光气田具有地形复杂、埋藏深、储层相变快、边水发育等特点。为确保气田的高效开发,在论证了采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边际贡献法测算的钻遇气层厚度下限等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了部署水平井的区域;然后,根据单井地质模型,建立水平井与直井产能关系,优化水平段长度;最后,考虑储层展布、构造走向、井网井距、气水关系等因素,优化井身轨迹。结论认为:在气层厚度相对较薄的区域及气水边界附近采用水平井开发可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优化设计水平段长度控制在400~600 m,Ⅰ、Ⅱ靶点分别距离气层顶、底10 m左右为宜。该技术在普光气田开发井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对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开发
水平井
技术经济界限
优化设计
生产能力
井身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机建模技术在白庙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毕建霞
靳秀菊
+1 位作者
刘红磊
仵永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对气田地质特征精细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探索和对比 ,优选出了适合白庙气田合理、实用的配套储层预测方法 ,并建立了气田砂体展布模型。该方法也适用于类似白庙气田具有多物源方向和复杂沉积背景的地区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随机建模
储层预测
序贯指示模拟
非均质性
白庙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间页岩油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红磊
徐胜强
+3 位作者
朱碧蔚
周林波
黄亚杰
李保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盐间页岩油储层存在上下盐岩蠕变特征不清,压裂过程中易受上下塑性盐岩干扰;储层岩性组分多、敏感性复杂、孔隙连通性差,储层中可溶盐的溶解规律不清楚等特点。储层特点对体积压裂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为寻求盐间页岩油高效开发手段,在...
盐间页岩油储层存在上下盐岩蠕变特征不清,压裂过程中易受上下塑性盐岩干扰;储层岩性组分多、敏感性复杂、孔隙连通性差,储层中可溶盐的溶解规律不清楚等特点。储层特点对体积压裂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为寻求盐间页岩油高效开发手段,在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页岩油油藏的BYY1HF井试验采用CO_(2)增能复合压裂、耐酸压裂液加砂技术、密切割强加砂压裂技术和投球暂堵技术。CO_(2)增能复合压裂技术具有增加返排能力、改善基质孔渗性、穿透性强、返排率高的优势;耐酸压裂液体系在酸性环境(pH值为2~6)下性能稳定,携砂能力强,对储层伤害低;密切割强加砂压裂技术能克服“簇集效应”,促进各簇裂缝均匀开启及延伸,提高体积压裂效果。施工效果表明,该技术体系具有增强返排能力、改善储层孔渗性、提高岩石起裂能力及裂缝复杂度等优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质供油能力。该压裂技术试验对盐间页岩油大规模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间页岩油
耐酸压裂液
CO_(2)复合体积压裂
密切割
暂堵转向
潜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热岩热储体积改造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
5
17
作者
陈作
张保平
+3 位作者
周健
刘红磊
周林波
吴春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
干热岩的岩性、力学特性和开发利用方式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差异较大,其储层改造不能直接采用页岩油气与致密砂岩油气压裂技术,需要研究适用于干热岩的改造技术。为此,利用井下花岗岩岩心和大尺寸露头岩样,采用高温测试和真三轴物理模拟...
干热岩的岩性、力学特性和开发利用方式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差异较大,其储层改造不能直接采用页岩油气与致密砂岩油气压裂技术,需要研究适用于干热岩的改造技术。为此,利用井下花岗岩岩心和大尺寸露头岩样,采用高温测试和真三轴物理模拟系统,测试分析了高温岩石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了裂缝起裂与扩展形态特征,分析了高温下花岗岩的脆塑性、岩石破坏特性以及天然裂缝对裂缝破裂压力、扩展路径和形态的影响特征,提出了“低排量热破裂+胶液扩缝+变排量循环注入”体积改造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花岗岩在高温下塑性强、脆性差、水平应力差大,岩石以张性和剪切混合破坏为主,天然裂缝和温差效应可显著降低破裂压力、提高裂缝复杂性与改造体积。研究结果对于干热岩热储高效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脆塑性
张剪破裂
温差效应
循环注入
复杂裂缝
体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技术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李颖
孙希庆
+4 位作者
孟光玉
张江
刘加海
张德崇
刘红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3,53,共3页
由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呈带状 ,截面公称尺寸为 32mm× 3 84mm ,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抽油杆的 3~ 5倍 ,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 ,在 80~ 10 0℃温度下工作 ,其寿命可达 10a。这种抽...
由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呈带状 ,截面公称尺寸为 32mm× 3 84mm ,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抽油杆的 3~ 5倍 ,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 ,在 80~ 10 0℃温度下工作 ,其寿命可达 10a。这种抽油杆采用专用接头以楔形槽的方式与加重杆连接 ,牢固可靠 ,可满足 10 0 0~ 2 0 0 0m不同井深的需要。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4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单井日产液量平均提高 4~ 8t/d ,泵效平均提高 2 4 % ,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柔性抽油杆
性能
应用
深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氢装置循环氢系统铵盐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
5
19
作者
刘红磊
刘劲松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北京燕山分公司1.3 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由于重整装置供氢含氯(新氢中氯化氢体积分数约5μL/L)导致循环氢压缩机出口至反应产物/循环氢换热器入口管线发生严重的氯化铵结晶堵塞,反应系统压力降由1.23MPa上升至1.71 MPa,循环氢进反应加...
北京燕山分公司1.3 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由于重整装置供氢含氯(新氢中氯化氢体积分数约5μL/L)导致循环氢压缩机出口至反应产物/循环氢换热器入口管线发生严重的氯化铵结晶堵塞,反应系统压力降由1.23MPa上升至1.71 MPa,循环氢进反应加热炉流量由110 dam3/h降低至90 dam3/h,反应供氢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而采取了降低装置循环氢中氯化氢和氨的浓度、铵盐加热升华、流量脉冲式冲击等在线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停工检修期间对管线的水洗过程及水洗后的管线脱水方法,提出了加强对新氢及原料中氯离子检测,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循环氢
氯化氢
氯化铵结晶
在线处理
停工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页岩油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
22
20
作者
陈作
刘红磊
+2 位作者
李英杰
沈子齐
许国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北美海相页岩油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和"工厂化"施工技术等手段,已获得规模化商业开发,而国内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起步晚,总体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为促进我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程和页岩油开发技术的发展,总...
北美海相页岩油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和"工厂化"施工技术等手段,已获得规模化商业开发,而国内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起步晚,总体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为促进我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程和页岩油开发技术的发展,总结分析了北美海相页岩油和国内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征、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和特点,从中得到了诸多启示,从而针对国内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储层的特性,提出了强化基础与机理研究、进行多岩性偏塑性储层穿层压裂技术及复杂缝压裂技术攻关、研发多功能压裂液和压力敏感智能支撑剂、研究排采和CO_(2)注采技术及进行压–驱–采一体化攻关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海相盆地
陆相盆地
中高成熟度
储层特征
密切割体积压裂
技术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深1井页岩气藏特大型压裂技术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红磊
熊炜
高应运
房启龙
机构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2,共7页
文摘
页岩气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裂缝发育等特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产能。方深1井是中国石化一口复查页岩气的重点井,根据适合页岩气储层压裂技术的特点及该井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降阻水大型压裂技术对该井储层进行压裂改造。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优选出了降阻活性水配方和支撑剂。通过小型压裂确定了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并进行了压裂优化设计。方深1井根据压裂设计进行了降阻水大型压裂施工并获得成功,该井施工用液2121.0 m3,累计加砂160.0 m3,压后返排率达8 3.2%,取得了较好的试气效果。方深1井的成功压裂表明,降阻活性水压裂液具有无损害、低摩阻、低界面张力、低返排阻力的特点,既能满足压裂施工需求又适合页岩气藏低孔低渗的特点。该井压裂成功对今后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小型压裂
压裂液
压裂支撑剂
方深1井
Keywords
shale gas
hydraulic fracturing
mini fracturing
fracturing fluid
fracturing propping additive
Well Fangshen 1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红磊
韩倩
李颖
赖建林
徐骞
机构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先导试验项目"彭页HF-1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编号:34600297-12-FW0421-029)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常温低压页岩气藏的开采效益,开展了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应用研究。根据前期邻井同层的压裂数据,进行了彭页4HF井的压力预测和拟合,论证了清水加砂压裂的可行性。计算表明,彭水地区清水加砂时地面施工压力随射孔段深度增加而升高,射孔段深度不超过4 340m时,施工压力不会超过限压91.0 MPa。彭页4HF井压裂施工过程中,根据压力变化情况实时调整优化压裂方案,逐步降低降阻剂浓度,直至完全停用降阻剂。彭页4HF井后4段全程清水连续加砂压裂,射孔段最深为2 434.0 m,施工压力最高69.2 MPa,压裂加砂符合率105.9%,单井压裂液费用降低约400万元。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连续加砂压裂地面施工压力与射孔段深度呈正相关关系,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可大幅降低压裂成本。
关键词
页岩气
常温低压区块
清水加砂压裂
效益开发
降本增效
Keywords
shale gas
normal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 block
water fracturing with sand
effective recovery
cost reduction and benefit improvement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物理模型在普光须家河组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红磊
徐卫东
吴寒春
陈岑
成群
刘欣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科技部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文摘
普光东洼陆相须家河组作为普光气田资源接替区,勘探潜力巨大。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超低渗、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储层定量识别难度大。为了进一步落实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与产能规模,需开展有效储层的精确评价。通过对测井曲线质控、地层综合解释、储层分类及弹性曲线拟合,确定本地区模型参数,建立了识别不同类别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石物理解释量版,为后续地震反演方法的优选及不同类别储层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须家河组
有效储层
岩石物理模型
Keywords
Puguang gas field
Xujiahe Formation
effective reservoir
rock-physics model
分类号
TE122.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裂缝测井识别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红磊
陈建
靳秀菊
毕建霞
李元亮
杨祖贵
机构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06-109,16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7)
文摘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储层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决定了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用性差。在岩心观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压汞、铸体薄片分析等资料,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地质特征的裂缝识别方法。即采用分岩性序列建立模型消除裂缝影响的反演电阻率曲线识别裂缝和基于普光气田复杂孔隙结构各自的特征识别裂缝。通过与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识别裂缝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在后期为普光气田合理配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孔隙结构
礁滩相储层
普光气田
Keywords
fracture
pore structure
reef-flat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技术预测普光气田鲕滩储集层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红磊
张纪喜
吴俊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8-600,共3页
文摘
针对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厚度大、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以及Ⅱ、Ⅲ类储集层与围岩物性差别小的特点,在分析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和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合理子波提取、精细储集层标定、精确地质模型建立等方法研究,进一步利用储集层与非储集层岩石物理参数的界限,定量预测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该方法在普光气田主体开发井位设计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预测符合率达83.9%,同时为普光气田周边区块的定量预测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碳酸盐岩
鲕滩储集层
稀疏脉冲反演
岩石物理建模
Keywords
Puguang gas field
carbonate rock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CSSI
petrophysical modeling
分类号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户部寨中生界气藏裂缝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红磊
张雪松
郭海霞
孙艾敏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0-573,共4页
基金
中原油田科技攻关项目"东濮凹陷‘十二五’油稳气升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东濮凹陷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2013YWQS03)
文摘
户部寨中生界裂缝型砂岩气藏埋藏深、储层低渗致密,但高角度裂缝发育,裂缝起到了改善储层渗流的作用。气藏采出程度低,受裂缝等因素影响,气井产能差异大,压力、产能递减快,裂缝沟通边底水容易造成气井提前见水,影响气井稳产。前人对研究区裂缝特征、分布规律等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气藏的开发效果。文中根据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资料,综合运用电阻率滤波差值、变尺度分析及K最邻近分类法开展常规测井裂缝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方位地震属性预测法深入研究裂缝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1)气藏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裂缝走向以北西向为主,与附近断层走向垂直。2)裂缝在泥质含量增多的砂岩段不发育。3)纵向上,裂缝在中生界顶部发育程度高;平面上,卫351块裂缝最为发育,卫79 ̄9块中部高部位裂缝相对发育,北部和南部低部位裂缝不太发育。最后指出,裂缝发育、天然气充满程度高是寻找此类气藏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卫351块以及卫79 ̄9块中部高部位天然气富集,为气藏下步调整挖潜有利区。
关键词
中生界
致密砂岩
裂缝
常规测井识别
地震预测
天然气富集区
Keywords
Mesozoic
tight sandstone
fracture
conventional logging identification
seismic prediction
natural gas enrichment areas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顺区块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红磊
王以顺
李颖
赖建林
朱贤清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胜利油田胜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C00期5-8,共4页
文摘
由于煤层与普通油气藏的储层结构特点不同,导致各自水力压裂时的特点也极为不同。通过对煤储层各物性特征的研究,结合山西和顺区块的实际煤样,进行了煤层气井压裂液的基本性能测试试验和压裂液对煤心渗透率伤害试验等,为煤层气井压裂液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最后运用煤层气井压裂设计的计算软件,结合和顺煤层气试验井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压裂设计。现场试验表明,采用研究的压裂工艺技术对和顺15#煤层进行压裂改造7口井7层煤,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
关键词
非常规气藏
煤层气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发育
液体滤失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选择性支撑剂性能评价及在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4
8
作者
刘红磊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Z1期55-60,共6页
文摘
随着低渗透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许多油田面临措施后高含水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油井措施(压裂、防砂、堵水)后含水的上升,提高油井产量,成为油田开发的一个工作难点。该文介绍了一种多功能选择性支撑剂在低渗透储层的应用。这种支撑剂在充分研究分析目前支撑剂等产品性能基础上,结合界面张力理论,运用新的单分子膜强疏水界面处理技术开发出来。它既降低了油的流动阻力又可提高水的流动阻力,从而达到增油疏水的效果,进而实现压裂、防砂、堵水多功能化,真正做到了"一砂多能"。
关键词
低渗透
压裂
选择性支撑剂
高含水
疏水
增油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fracture,selective proppant,high water cut,hydrophobic,oil production increase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遇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
9
9
作者
刘红磊
陈作
周林波
秦红祥
杨同玉
薛占峰
机构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盐间页岩油增产工艺及试采技术研究”(编号:P19013-5)资助。
文摘
为了降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的施工风险,解决压裂结束后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上提易遇卡的问题,以某区块一口水平井的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例,从压裂管柱上提时的载荷、上下活动距离和返排液性质等特征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该井前3段压裂后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原因,并制定了解卡措施,压裂管柱顺利解卡。为防止后续6段压裂再出现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情况,对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压裂管柱顺利完成了该井后续6段的压裂,且压裂管柱全部安全顺利起出。该井处理套管分段压裂管柱上提遇卡的方法和制定的措施及优化的压裂管柱,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和压裂管柱的优选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封隔器
遇卡
解卡
压裂管柱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packer
stuck
release stuck
fracturing string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
128
10
作者
蒋廷学
卞晓冰
王海涛
李双明
贾长贵
刘红磊
孙海成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基础研究"(编号:51490653)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61-002)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课题"涪陵区块页岩气层改造技术研究"(编号:P14091)
文摘
深层(深度超过3 500 m)页岩气储层地应力高、水平两向应力差异大、层理和天然裂隙分布复杂、岩石塑性特征强,导致水力裂缝破裂延伸困难、裂缝复杂性程度及改造体积低、导流能力低且递减快,极大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开发。为此提出了针对性与现场可操作性均强的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方案,即以平面射孔、多尺度造缝、全尺度裂缝充填及高角度天然裂缝延伸控制为核心,配套形成了多级交替注入模式(酸、滑溜水、胶液)以及以变黏度、变排量、混合粒径及小粒径支撑剂为主体的工艺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深层页岩气的有效改造体积(ESRV)。在四川盆地永川、威远及焦石坝南部等深层页岩气井的压裂中,部分成果获得应用,实施效果显著。其中,永页1HF及威页1HF压后初产分别为14.1×10~4 m^3/d和17.5×10~4 m^3/d。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突破,对确保涪陵二期深层3 500~4 000 m深度范围内50×10~8 m^3页岩气产能建设目标的实现、垂深不超过6 000 m以内的巨大页岩气资源量的经济开发动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页岩气
深层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平面射孔
有效裂缝
改造体积
现场应用
Keywords
Shale gas
Deep
Horizontal well
Volume fracturing
Planar perforation
Effective fractur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SRV)
Fiel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
被引量:
29
11
作者
肖小玲
靳秀菊
张翔
刘红磊
姜贻伟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2-547,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7-001-HZ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48)
+1 种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二五""测井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2014A-391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4304)联合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充分突显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同时对电成像测井进行孔隙度谱分析,从孔隙度谱中提取反映裂缝的熵、能量等谱特征,构建多信息融合的裂缝发育概率预测模型,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结果的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特征重构
Keywords
fracture identification,conventional logging,imaging logging,feature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震控储层建模方法及其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
14
12
作者
姜贻伟
刘红磊
杨福涛
张纪喜
张雪松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106,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编号:2008ZX05017)
文摘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实现井间测井数据更合理内插的一种储层建模方法。该技术可以将含有丰富地质、岩性、物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又综合了地震数据体反映的储层横向变化特征,特别适用于井网密度不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油气田。为此,基于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地震反演数据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成果,把地震数据作为宏观约束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网密度不高时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问题,并指出了储层建模中整合地震数据方法的若干发展趋势。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震控地质建模
井震结合
地震反演
多级建模
储集层
Keywords
Puguang Gas Field,seismic-constrained geologic modeling,integration of log and seismic data,seismic inversion,multi-stage modelin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的研制
被引量:
13
13
作者
杨彪
杜宝坛
杨斌
刘红磊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采油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文摘
基于黄原胶(XG)和魔芋胶(KG)在水溶液中形成嵌合结构体的原理,研制了非化学交联型XG/KG冻胶压裂液,给出了压裂液配方.XG/KG压裂液的表观粘度与XG、KG用量及其配比有关,用量为0.62%+0.22%~0.46%+0.42%时超过200 mPa·s,用量0.51%+0.36%时最高,为330 mPa·s.对于0.50%XG/0.35%KG压裂液,其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50~80℃时在50 mPa·s上下;pH值在7.0~4.2时维持高表观粘度,pH值<4.2时表观粘度下降,pH值=1.0时仍>210 mPa·s;盐度(KCl浓度)增大时表观粘度增大,盐度为30 g/L时接近400 mPa·s;30℃和80℃下的滤失性能、常温下陶粒的沉降速率均符合常规压裂要求;加入0.1%过硫酸铵和0.2%盐酸后,100~130℃下8小时破胶液粘度为5.4~2.5 mPa·s.该体系压裂液可用于碱敏、天然裂缝发育储层的压裂.图3表5参4.
关键词
黄原胶/魔芋胶压裂液
水基冻胶压裂液
非交联型压裂液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碱敏性储层
大分子复合体
Keywords
xanthane /kojac gum hydrofracturing fluid
aqueous gelling hydrofracturing fluids
non-crosslinking hydrofracturing fluids
formulations
performance properties
alkaline sensitive reservoirs
macromolecule complex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在普光气田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4
作者
靳秀菊
毕建霞
刘红磊
王秀芝
李继强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0,118,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普光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08ZX05048)
文摘
普光气田具有地形复杂、埋藏深、储层相变快、边水发育等特点。为确保气田的高效开发,在论证了采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边际贡献法测算的钻遇气层厚度下限等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了部署水平井的区域;然后,根据单井地质模型,建立水平井与直井产能关系,优化水平段长度;最后,考虑储层展布、构造走向、井网井距、气水关系等因素,优化井身轨迹。结论认为:在气层厚度相对较薄的区域及气水边界附近采用水平井开发可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优化设计水平段长度控制在400~600 m,Ⅰ、Ⅱ靶点分别距离气层顶、底10 m左右为宜。该技术在普光气田开发井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对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普光气田
开发
水平井
技术经济界限
优化设计
生产能力
井身轨迹优化
Keywords
Puguang Gas Field,development,horizontal well,technical and economic limits,optimal design,production capacity,wellbor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机建模技术在白庙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毕建霞
靳秀菊
刘红磊
仵永强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地质调查处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2期23-26,共4页
文摘
在对气田地质特征精细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探索和对比 ,优选出了适合白庙气田合理、实用的配套储层预测方法 ,并建立了气田砂体展布模型。该方法也适用于类似白庙气田具有多物源方向和复杂沉积背景的地区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随机建模
储层预测
序贯指示模拟
非均质性
白庙气田
Keywords
Random model, Reservoir prediction,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Heterogeneity, Baimiao Gasfiel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间页岩油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红磊
徐胜强
朱碧蔚
周林波
黄亚杰
李保林
机构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盐间页岩油增产工艺及试采技术研究”(P19013-5)。
文摘
盐间页岩油储层存在上下盐岩蠕变特征不清,压裂过程中易受上下塑性盐岩干扰;储层岩性组分多、敏感性复杂、孔隙连通性差,储层中可溶盐的溶解规律不清楚等特点。储层特点对体积压裂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为寻求盐间页岩油高效开发手段,在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页岩油油藏的BYY1HF井试验采用CO_(2)增能复合压裂、耐酸压裂液加砂技术、密切割强加砂压裂技术和投球暂堵技术。CO_(2)增能复合压裂技术具有增加返排能力、改善基质孔渗性、穿透性强、返排率高的优势;耐酸压裂液体系在酸性环境(pH值为2~6)下性能稳定,携砂能力强,对储层伤害低;密切割强加砂压裂技术能克服“簇集效应”,促进各簇裂缝均匀开启及延伸,提高体积压裂效果。施工效果表明,该技术体系具有增强返排能力、改善储层孔渗性、提高岩石起裂能力及裂缝复杂度等优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质供油能力。该压裂技术试验对盐间页岩油大规模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盐间页岩油
耐酸压裂液
CO_(2)复合体积压裂
密切割
暂堵转向
潜江凹陷
Keywords
inter-salt shale oil
acid-resistant fracturing fluid
CO_(2)complex SRV fracturing
dense cutting
temporary plug steering
Qianjiang Sag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岩热储体积改造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
5
17
作者
陈作
张保平
周健
刘红磊
周林波
吴春方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干热岩能量获取及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编号:2018YFB1501802)资助。
文摘
干热岩的岩性、力学特性和开发利用方式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差异较大,其储层改造不能直接采用页岩油气与致密砂岩油气压裂技术,需要研究适用于干热岩的改造技术。为此,利用井下花岗岩岩心和大尺寸露头岩样,采用高温测试和真三轴物理模拟系统,测试分析了高温岩石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了裂缝起裂与扩展形态特征,分析了高温下花岗岩的脆塑性、岩石破坏特性以及天然裂缝对裂缝破裂压力、扩展路径和形态的影响特征,提出了“低排量热破裂+胶液扩缝+变排量循环注入”体积改造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花岗岩在高温下塑性强、脆性差、水平应力差大,岩石以张性和剪切混合破坏为主,天然裂缝和温差效应可显著降低破裂压力、提高裂缝复杂性与改造体积。研究结果对于干热岩热储高效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干热岩
脆塑性
张剪破裂
温差效应
循环注入
复杂裂缝
体积改造
Keywords
hot dry rock
brittle plastic
tensile-shear fractur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ffect
cyclic injection
complex fracture
volume fracturing
分类号
TK5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技术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李颖
孙希庆
孟光玉
张江
刘加海
张德崇
刘红磊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3,53,共3页
文摘
由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呈带状 ,截面公称尺寸为 32mm× 3 84mm ,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抽油杆的 3~ 5倍 ,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 ,在 80~ 10 0℃温度下工作 ,其寿命可达 10a。这种抽油杆采用专用接头以楔形槽的方式与加重杆连接 ,牢固可靠 ,可满足 10 0 0~ 2 0 0 0m不同井深的需要。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4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单井日产液量平均提高 4~ 8t/d ,泵效平均提高 2 4 % ,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柔性抽油杆
性能
应用
深抽工艺
分类号
TE9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氢装置循环氢系统铵盐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
5
19
作者
刘红磊
刘劲松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出处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摘
北京燕山分公司1.3 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由于重整装置供氢含氯(新氢中氯化氢体积分数约5μL/L)导致循环氢压缩机出口至反应产物/循环氢换热器入口管线发生严重的氯化铵结晶堵塞,反应系统压力降由1.23MPa上升至1.71 MPa,循环氢进反应加热炉流量由110 dam3/h降低至90 dam3/h,反应供氢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而采取了降低装置循环氢中氯化氢和氨的浓度、铵盐加热升华、流量脉冲式冲击等在线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停工检修期间对管线的水洗过程及水洗后的管线脱水方法,提出了加强对新氢及原料中氯离子检测,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循环氢
氯化氢
氯化铵结晶
在线处理
停工水洗
Keywords
hydrocracking unit
recycle hydrogen
hydrogen chloride
ammonium chloride crystallization
on-line treatment
water washing during unit shutdown
分类号
TE9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页岩油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
22
20
作者
陈作
刘红磊
李英杰
沈子齐
许国庆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盐间页岩油增产工艺及试采技术”(编号:P19013)资助。
文摘
北美海相页岩油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和"工厂化"施工技术等手段,已获得规模化商业开发,而国内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起步晚,总体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为促进我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程和页岩油开发技术的发展,总结分析了北美海相页岩油和国内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征、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和特点,从中得到了诸多启示,从而针对国内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储层的特性,提出了强化基础与机理研究、进行多岩性偏塑性储层穿层压裂技术及复杂缝压裂技术攻关、研发多功能压裂液和压力敏感智能支撑剂、研究排采和CO_(2)注采技术及进行压–驱–采一体化攻关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页岩油
海相盆地
陆相盆地
中高成熟度
储层特征
密切割体积压裂
技术现状
发展建议
Keywords
shale oil
marine basin
continental basin
medium-high maturity
reservoir properties
volumetric fracturing with tight spacing
technical statu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方深1井页岩气藏特大型压裂技术
刘红磊
熊炜
高应运
房启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彭水区块水平井清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
刘红磊
韩倩
李颖
赖建林
徐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岩石物理模型在普光须家河组有效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刘红磊
徐卫东
吴寒春
陈岑
成群
刘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裂缝测井识别方法与应用
刘红磊
陈建
靳秀菊
毕建霞
李元亮
杨祖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技术预测普光气田鲕滩储集层
刘红磊
张纪喜
吴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户部寨中生界气藏裂缝识别与预测
刘红磊
张雪松
郭海霞
孙艾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和顺区块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刘红磊
王以顺
李颖
赖建林
朱贤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选择性支撑剂性能评价及在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应用
刘红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套管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遇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刘红磊
陈作
周林波
秦红祥
杨同玉
薛占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蒋廷学
卞晓冰
王海涛
李双明
贾长贵
刘红磊
孙海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
肖小玲
靳秀菊
张翔
刘红磊
姜贻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震控储层建模方法及其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姜贻伟
刘红磊
杨福涛
张纪喜
张雪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的研制
杨彪
杜宝坛
杨斌
刘红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在普光气田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靳秀菊
毕建霞
刘红磊
王秀芝
李继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随机建模技术在白庙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毕建霞
靳秀菊
刘红磊
仵永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盐间页岩油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刘红磊
徐胜强
朱碧蔚
周林波
黄亚杰
李保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干热岩热储体积改造技术研究与试验
陈作
张保平
周健
刘红磊
周林波
吴春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抽油杆技术性能及应用
李颖
孙希庆
孟光玉
张江
刘加海
张德崇
刘红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加氢装置循环氢系统铵盐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
刘红磊
刘劲松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国内外页岩油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陈作
刘红磊
李英杰
沈子齐
许国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