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宾市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刘筱雪 王一 +5 位作者 李冬兵 王洪江 兰凤杰 唐雪 王何欣 曾泽彬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宜宾市地处川南中心位置,是川南地区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的代表区域,气候具有冬暖春早的特点,羊肚菌的采收期一般早于成都平原区,具有早市优势。羊肚菌产业是助农增收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为保障宜宾市羊肚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调... 宜宾市地处川南中心位置,是川南地区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的代表区域,气候具有冬暖春早的特点,羊肚菌的采收期一般早于成都平原区,具有早市优势。羊肚菌产业是助农增收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为保障宜宾市羊肚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宜宾市羊肚菌产业现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产业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及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筱雪 方帷 +4 位作者 李晓 谢晨文 张兴利 赵建 张杰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1-854,共4页
比较了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和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在醌氢醌标液、肉汤培养基(Luria-Bertani medium,LB)、马铃薯肉汤培养基(Potato-Dextrose Broth medium,PDB)中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定醌氢醌... 比较了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和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在醌氢醌标液、肉汤培养基(Luria-Bertani medium,LB)、马铃薯肉汤培养基(Potato-Dextrose Broth medium,PDB)中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定醌氢醌标液的Eh,但弱平衡体系LB、PDB培养基的测定值存在60~120mV的差异,且LB培养基Eh测定结果比PDB培养基更稳定。相对于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去极化法具有测量时间短、数据精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去极化测定法 铂电极直接测定法 弱平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和竹屑栽培平菇配方比较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筱雪 王一 +3 位作者 李冬兵 唐雪 陈雪玲 曾泽彬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降低平菇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桑枝、竹屑为主料设计配方栽培江都71、台秀,考察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结果:江都71、台秀菌株均能在桑枝、竹屑培养料中正常生长,但台秀菌株综合... 目的:降低平菇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桑枝、竹屑为主料设计配方栽培江都71、台秀,考察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结果:江都71、台秀菌株均能在桑枝、竹屑培养料中正常生长,但台秀菌株综合表现更好;添加桑枝和竹屑均可降低原料成本,但桑枝更适合作为平菇栽培原料;当桑枝质量分数为80%时,鲜菇产量最高,单袋利润和投入产出比也最高,江都71、台秀菌株的单袋利润分别为2.54元/袋、3.55元/袋,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74、1∶2.04。竹屑作为栽培原料时需要控制添加量,其质量分数不超过4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竹屑 平菇 栽培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家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兰凤杰 王洪江 +5 位作者 王一 李冬兵 刘筱雪 周丽 崔为正 张升祥 《中国蚕业》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探讨家蚕不同龄期幼虫人工饲料育转换成桑叶育后对生长发育、蚕茧质量和5龄饲料效率的影响,以优食一号蚕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调查家蚕眠蚕体质量、发育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食下量、消化量等指标,并统计了... 为探讨家蚕不同龄期幼虫人工饲料育转换成桑叶育后对生长发育、蚕茧质量和5龄饲料效率的影响,以优食一号蚕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调查家蚕眠蚕体质量、发育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食下量、消化量等指标,并统计了茧层转化效率和蚕茧转化效率、茧层生产效率和蚕茧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转换成桑叶育后第1个龄期发育经过比仍在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发育经过明显缩短;4龄之前转换桑叶育的眠蚕体质量之间的差异极显著,4龄之后差异不显著;2龄、3龄转换桑叶育茧层量、全茧量和茧层率均差异不显著;2龄、3龄转换桑叶育茧层率显著高于桑叶育;桑叶育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育,5龄转换桑叶育的蚕茧生产效率显著高于2龄、3龄和4龄时转换桑叶育的蚕茧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育 桑叶育 不同龄期 生长发育 饲料效率 茧丝质量 龄期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合剂中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尧 刘筱雪 吴憩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4期740-742,共3页
目的:建立胃蛋白酶合剂中羟苯乙酯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Accur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羟苯乙酯在2.0~20μg/mL... 目的:建立胃蛋白酶合剂中羟苯乙酯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Accur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羟苯乙酯在2.0~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0.31%(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蛋白酶合刑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合剂 羟苯乙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屑和桑枝屑作为基质原料栽培香菇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一 李冬兵 +3 位作者 刘筱雪 周丽 王洪江 曾泽彬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3期36-39,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屑和桑树枝条资源,为提高其利用率,以竹屑和桑枝屑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原料,试验研究了在传统香菇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屑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屑和桑树枝条资源,为提高其利用率,以竹屑和桑枝屑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原料,试验研究了在传统香菇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屑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香菇均能正常生长,并长出子实体,但香菇产量、经济效益和生物转化率等均低于传统杂木屑基质,表明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 桑枝屑 香菇 培养基质 四川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栽培香菇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曾泽彬 刘学锋 +4 位作者 王一 李冬兵 周丽 牟碧涛 刘筱雪 《食用菌》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以桑枝(屑)部分或全部替代硬杂木(屑)具体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①栽培香菇的基质中桑枝(屑)占主料50%比较适合,即主料桑枝(屑)40%,杂木(屑)40%,辅料麸皮18%,白糖0.5%,石膏1%,石灰0.5%,丰菇素1.5 g/袋;②此配方栽培香菇具有原料成本低,... 以桑枝(屑)部分或全部替代硬杂木(屑)具体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①栽培香菇的基质中桑枝(屑)占主料50%比较适合,即主料桑枝(屑)40%,杂木(屑)40%,辅料麸皮18%,白糖0.5%,石膏1%,石灰0.5%,丰菇素1.5 g/袋;②此配方栽培香菇具有原料成本低,菌丝生长速度快、粗壮、浓密、洁白、活力强等特点,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与纯杂木(屑)基本无差异,产出香菇蛋白质、活性多糖含量高、低脂肪,富硒。该配方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③香菇对1-脱氧野尻霉素没有富集能力;④以桑枝(屑)作为主料栽培香菇,其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二潮,为香菇的工厂化栽培料配方筛选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杂木 配方 营养成分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筱雪 王一 +3 位作者 曾泽彬 李冬兵 周丽 刘学锋 《食用菌》 2020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了保障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现对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四川 食用菌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市桑枝栽培香菇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一 刘学锋 +4 位作者 曾泽彬 李冬兵 周丽 牟碧涛 刘筱雪 《食用菌》 2019年第5期7-9,共3页
分析了宜宾市桑枝栽培香菇有利条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科学组织生产、强力拓展产品市场和加强技术支撑服务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宜宾 桑枝香菇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菌核病绿色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筱雪 王一 +5 位作者 曾泽彬 李冬兵 周丽 王洪江 兰凤杰 刘学锋 《中国蚕业》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危害,利用从病椹中分离出的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小抑制浓度法(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从10种低毒杀菌剂中筛选... 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危害,利用从病椹中分离出的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小抑制浓度法(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从10种低毒杀菌剂中筛选绿色高效的防控药剂。药剂室内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脂肪酸、香芹酚、二氧化氯的1 000倍稀释药液对Ciboria shiraiana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9.21%、96.38%和93.23%;药物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311 mg/L、62 mg/L和322 mg/L。药剂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对桑椹菌核病的相对防效为4.08%~46.93%,而香芹酚和二氧化氯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控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桑实杯盘菌 绿色防控药剂 脂肪酸 香芹酚 二氧化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