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应用于锌空气电池的三维纳米催化材料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笑盈 张浩栋 +4 位作者 王亚铭 范扬 宋海欧 居学海 张树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58,共5页
围绕锌空气电池(ZABs)的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性能提升,从三维纳米结构角度综述了空心、多面体、核壳、蜂窝状、三明治结构和其他三维结构的形貌构建策略和性能调控机制,并分析了这些材料在ZABs中的电化学应用,最后总... 围绕锌空气电池(ZABs)的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性能提升,从三维纳米结构角度综述了空心、多面体、核壳、蜂窝状、三明治结构和其他三维结构的形貌构建策略和性能调控机制,并分析了这些材料在ZABs中的电化学应用,最后总结了提升三维结构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科学策略,并对ZABs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电池 氧还原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笑盈 麻争旗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国际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其学科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 ,其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 ,但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等问题。本文认为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应从国际传播本体研究、国际传播史研究、国际传... 国际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其学科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 ,其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 ,但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等问题。本文认为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应从国际传播本体研究、国际传播史研究、国际传播“术” (技巧 )研究及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国际传播学 本体论 传播史 学科体系 国际新闻传播 国际传播 国际关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0,共5页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到来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样一个时代,也是所有的理论工作者所应当思考的。本文试图在明确中国话语权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理论假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就一些新...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到来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样一个时代,也是所有的理论工作者所应当思考的。本文试图在明确中国话语权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理论假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就一些新的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媒体 话语权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V电视国际传播及其对世界传播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笑盈 吴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5,共4页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已有40年历史,但真正进入国际电视竞争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CCTV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绝对主力军。本文主要以CCTV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历史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特点及对世界电视传播格局的影响,并探...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已有40年历史,但真正进入国际电视竞争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CCTV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绝对主力军。本文主要以CCTV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历史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特点及对世界电视传播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优势、劣势及未来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世界电视传播格局 中央电视台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转改”新闻报道效应与社会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笑盈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57-62,共6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这一活动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探索。如果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可以对新闻实务界和学术界作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转改 新闻理念 新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国崛起”与世界话语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3,共5页
当代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是一场宏观叙事的大故事。从历史上长时段讲,这是一个长达五百年的故事的再次改写,从中期的历史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上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从短期的现实来看国家之间摩擦与冲突日趋激烈... 当代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是一场宏观叙事的大故事。从历史上长时段讲,这是一个长达五百年的故事的再次改写,从中期的历史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上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从短期的现实来看国家之间摩擦与冲突日趋激烈,和解与建构的任务日益繁重。这次故事的主题就是"他国"崛起与世界权力的重新建构。我们所要计论的是在这个故事中,世界的话语体系是不是在重新建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重构,如何重构以及中国在这样的变革面前,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国崛起 话语权与话语体系 中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跨文化语境下电视话语的变革转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5,共5页
全球化需要中国力量,中国参与需要提供中国话语,在话语体系的分类中,媒介话语非常重要,而在媒介话语中,电视话语又是最适合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语境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媒介话语权,进行电视话语的变革与转型,十... 全球化需要中国力量,中国参与需要提供中国话语,在话语体系的分类中,媒介话语非常重要,而在媒介话语中,电视话语又是最适合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语境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媒介话语权,进行电视话语的变革与转型,十分必要且迫切,而电视话语的转型不仅仅体现在话语内容本身,而且包括话语理念、话语方式、话语传受关系及话语主体等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跨文化传播 电视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新闻史的历史分期和研究课题刍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40,共5页
 国际新闻是新闻出现的最初形态,如今依然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新闻总量的10 - 30 %。相对于国际新闻的巨大现实存在,我国关于国际新闻的理论研究却非常薄弱。本文认为,国际新闻史是新闻史中值得注意的部分,并试图提出对国际新...  国际新闻是新闻出现的最初形态,如今依然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新闻总量的10 - 30 %。相对于国际新闻的巨大现实存在,我国关于国际新闻的理论研究却非常薄弱。本文认为,国际新闻史是新闻史中值得注意的部分,并试图提出对国际新闻史的分期及相关的课题研究,以弥补国际新闻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史 历史分期 研究课题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文化中国”建设中央视的选择与责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会议,这在中共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经济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感到了文化中国建设的压力和重要性,作为文化行业中最大的单位和行业领军者,央视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本文...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会议,这在中共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经济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感到了文化中国建设的压力和重要性,作为文化行业中最大的单位和行业领军者,央视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正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解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国 主流媒体 文化走出去 文化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关键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笑盈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4-55,共2页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为我们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既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战离不开媒体这个平台,因此。创建国际一流媒体,成为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流媒体 国际 物质基础 传播能力 争夺战 话语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科学哲学解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4,共5页
"转识为智"是科学哲学所倡导的知识融合,选择科学哲学解释当前的信息传播是对传播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的一种尝试,即将基于自然科学规律形成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将在经典力学向量子力学演变中形成的哲学反思引入传播学研究;将"... "转识为智"是科学哲学所倡导的知识融合,选择科学哲学解释当前的信息传播是对传播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的一种尝试,即将基于自然科学规律形成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将在经典力学向量子力学演变中形成的哲学反思引入传播学研究;将"熵""非连续性""不确定性""量子纠缠""维度""弦理论"等自然科学概念的哲学反思引入传播学的视野;将从脑神经科学角度对人与意识的研究引入传播学研究。这些视角包含了对传播学研究在科学哲学视野下的宏观考察、微观分析,同时也包含了对传播最大变量——"人与意识"的科学化、哲学化解释。从信息是意识化的符号开始,传播学研究终将落在最后的传播终端——"人"的研究上,研究被科学观察的人和被哲学理解的人,才能建立起马克思所说的"最终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新传播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对传播中信息的科学哲学解释
12
作者 董超 刘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140,共8页
由于人类正在建构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网络,信息成了人类社会中与物质、运动地位相等的基础概念。仅从社会科学角度解释,很难从根本上认识当下的信息概念。因此,引入科学哲学视角,以科学哲学为基础,通过科学认识论,对传播中的量子化... 由于人类正在建构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网络,信息成了人类社会中与物质、运动地位相等的基础概念。仅从社会科学角度解释,很难从根本上认识当下的信息概念。因此,引入科学哲学视角,以科学哲学为基础,通过科学认识论,对传播中的量子化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对信息的本质特征做出量子化的论证,得出信息具有量子化性质结论,并对意识是如何参与和决定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人的意识观察,将量子态信息塌缩为可传播信息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中的信息概念,提出了高维度信息的存在特点,即信息原子的双重结构、传播的不确定性、跨时空超距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信息 波粒二象性 维度跃迁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