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海产品中丁基锡化合物的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程慧琼 刘稷燕 +1 位作者 江桂斌 温美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0,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生物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进行测定。用醋酸溶液浸提海产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分析物经氢化衍生后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富集,再以气相色谱分离,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消耗大量有毒...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生物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进行测定。用醋酸溶液浸提海产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分析物经氢化衍生后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富集,再以气相色谱分离,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消耗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方法的线性范围0~2000ng/g(以锡的含量表示),相关系数0 9935~0 9948,最低检测限(按S/N=3计算)3 4~52 4ng/g(以锡的含量表示)。用该方法对贻贝标准参考物质CRM477进行测定,3种丁基锡化合物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为0.86%~8.8%,该结果充分说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海产品 丁基锡化合物 测定 标准曲线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程梦婷 刘倩 +1 位作者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3-1743,共11页
石墨烯是一种全部由碳六元环构成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从2004年发现至今,其在能源、电子、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近年来,石墨烯在分析化学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方... 石墨烯是一种全部由碳六元环构成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从2004年发现至今,其在能源、电子、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近年来,石墨烯在分析化学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涌现了大量相关报道.本文简要回顾了近期石墨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涵盖了样品前处理、色谱、传感器、质谱等不同的技术方向,并对石墨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有机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环境样品 质谱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万洁 侯兴旺 +1 位作者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40-3650,共11页
本文回顾了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主要分析仪器.重点介绍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识别转化历程和指示反应程度,以及重建古环境信息,构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探索生态物质循环等环境科... 本文回顾了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主要分析仪器.重点介绍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识别转化历程和指示反应程度,以及重建古环境信息,构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探索生态物质循环等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 污染物溯源 示踪技术 环境信息构建 环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溴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新笑 侯兴旺 +2 位作者 刘倩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稳定同位素分析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溯源和转化途径探究的有效工具.针对氯/溴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开发了一些较为可靠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氯乙烯、氯苯、溴酚、多溴二苯醚和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溴同位... 稳定同位素分析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溯源和转化途径探究的有效工具.针对氯/溴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开发了一些较为可靠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氯乙烯、氯苯、溴酚、多溴二苯醚和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溴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含氯/溴有机污染物的溯源分析和降解途径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现有分析技术在仪器测定、分析策略、理论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分析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与普通小球藻交互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新笑 侯兴旺 +1 位作者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8-1968,共11页
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环境中广泛检出,并在各种生物体内累积。本文探讨了水生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暴露于不同剂量的TBBPA后,种群和细胞对该化合物的吸收、转化和应激响应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 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环境中广泛检出,并在各种生物体内累积。本文探讨了水生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暴露于不同剂量的TBBPA后,种群和细胞对该化合物的吸收、转化和应激响应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0.5、1.0、2.0μmol·L−1 TBBPA暴露可以加快小球藻细胞增殖,促进色素合成。而小球藻的酯酶活性则表现为先受到抑制后出现回升,线粒体膜电位从超极化状态逐渐发生去极化。暴露的前3 d内(0—3 d)TBBPA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第12天时,3种不同的暴露剂量下TBBPA的降解量占初始含量的67.95%±6.58%、68.17%±8.05%和68.05%±2.90%,降解率相当,即在本研究的剂量区间内TBBPA在普通小球藻作用下的降解率与其初始浓度无关。通过定量分析典型的转化产物TBBPA MG评估了TBBPA的转化过程,发现第5—7天TBBPA MG含量最高。小球藻对TBBPA的吸收和转化行为,与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关联,本研究结合小球藻的代谢行为和应激响应探究了其解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普通小球藻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城市油松树皮中溴酚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万洁 侯兴旺 +2 位作者 栗笑迎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44-3350,共7页
本文采集了我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多个城市的油松树皮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了样品中19种溴酚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树皮中4-BP、2,4,6-TBP、PBP等3种溴酚分布最广,检出率分别为72%、41%和38%,19种溴酚的总... 本文采集了我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多个城市的油松树皮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了样品中19种溴酚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树皮中4-BP、2,4,6-TBP、PBP等3种溴酚分布最广,检出率分别为72%、41%和38%,19种溴酚的总浓度水平在0.69-38 ng·g^(-1),平均值为6.6 ng·g^(-1).溴酚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单体差异及城市差异,沿海城市树皮样品中的浓度高于内陆城市,树皮样品中的溴酚含量整体上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溴酚的单体分布特征和地区分布差异均与其人为源和天然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酚 赋存特征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镉量子点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焦苏宁 胡新笑 +3 位作者 侯兴旺 孔文倩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24-3036,共13页
新型纳米材料——量子点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高通量筛选以及半导体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对其生物毒性效应和生态环境风险的了解并不充分.本文研究了硒化镉量子点CdSe(ZnS-CA QDs)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细胞数... 新型纳米材料——量子点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高通量筛选以及半导体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对其生物毒性效应和生态环境风险的了解并不充分.本文研究了硒化镉量子点CdSe(ZnS-CA QDs)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细胞数、酯酶活性、细胞膜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及培养基内量子点含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定,表征了量子点的毒性效应.发现硒化镉量子点表面带有正电荷,能被小球藻(因表面存在磷酸和羧基基团而带负电)吸附/吸收,从而使小球藻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细胞膜破碎,线粒体产能下降,氧化应激加剧,叶绿素含量下降.该材料在极低水平(1 nmol·L^(-1))即可对小球藻生长繁殖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新型纳米材料 毒性效应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海产品中溴酚的含量及组织分布
8
作者 栗笑迎 宋帅 +1 位作者 刘稷燕 张乃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2-1560,共9页
溴酚类化合物(bromophenols,BrPs)可以在藻类等海洋生物中自然生成,是海洋风味物质,在海洋生物中广泛检出.同时,一些BrPs也是广为应用的溴代阻燃剂或溴代阻燃剂的合成前体化合物,不仅具有生物毒性且能与多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甚至多... 溴酚类化合物(bromophenols,BrPs)可以在藻类等海洋生物中自然生成,是海洋风味物质,在海洋生物中广泛检出.同时,一些BrPs也是广为应用的溴代阻燃剂或溴代阻燃剂的合成前体化合物,不仅具有生物毒性且能与多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甚至多溴代二苯并二噁英及多溴代二苯并呋喃等强毒性有机污染物发生相互转化.本研究利用HPLC-MS/MS分析了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市场上销量较高的贝类、螺类和鱼类(各3种)中,19种BrPs的含量及组织分布.结果可见,样品中共检出4种BrPs,分别是4-一溴酚(4-monobromophenol,4-mBrP)、2,4-二溴酚(2,4-dibromophenol,2,4-diBrP)、2,6-二溴酚(2,6-dibromophenol,2,6-diBrP)和2,4,6-三溴酚(2,4,6-tribromophenol,2,4,6-triBrP),其中2,4,6-triBrP含量水平和检出率最高,在9种海产品不同组织中的浓度范围为0.512—56.0 ng·g^(−1)dw(干重)(平均值(14.1±13.8)ng·g^(−1)dw).生物样本中,Σ_(4)BrPs的范围为0.806—56.1 ng·g^(−1)dw(平均值(18.2±15.5)ng·g^(−1)dw).海产品中BrPs的含量具有组织分布差异性和物种差异性,其中,3种贝类个体中Σ_(4)BrPs平均含量((16.8±12.6)ng·g^(−1)dw)高于3种螺类((15.0±8.60)ng·g^(−1)dw)和鱼类((10.1±2.17)ng·g^(−1)dw).不同种类海产品中Σ_(4)BrPs的平均含量显示,贝类肉中含量((18.4±14.0)ng·g^(−1)dw)高于鳃((13.5±8.68)ng·g^(−1)dw)和外套膜((11.5±8.71)ng·g^(−1)dw),螺的内脏含量((21.7±12.6)ng·g^(−1)dw)远高于螺肉((3.37±2.41)ng·g^(−1)dw),鱼内脏和鳃中Σ_(4)BrPs平均含量((36.9±4.22)和(36.5±13.9)ng·g^(−1)dw)远高于鱼肉((3.46±1.32)ng·g^(−1)d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酚 组织分布特征 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法测定淡水 …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稷燕 江桂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T00期94-96,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对河水样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进行富集后直接用气相色谱分离测定。实验中应用了涂层性质和厚度各不相同的商品纤维,也应用了自制的吸附纤维,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100μm聚二甲基硅气烷涂层萃取...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对河水样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进行富集后直接用气相色谱分离测定。实验中应用了涂层性质和厚度各不相同的商品纤维,也应用了自制的吸附纤维,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100μm聚二甲基硅气烷涂层萃取各丁基锡化合物的灵敏度及重现性均是最好的。将为基础建立的SPME-GC-FPD方法用于河水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方法非常灵敏和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有机锡 水质监测 光度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