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菜田氮素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葛晓光 王晓雪 +1 位作者 付亚文 刘秀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长期定位施氮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N素平衡、土壤N库容量、NH3挥发量、NO3N淋溶量以及N素循环强度的变化。从5a(年)10茬蔬菜的N素施入及携出累计量计算,除对照外,N素平衡强度最高为269.6%... 在长期定位施氮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N素平衡、土壤N库容量、NH3挥发量、NO3N淋溶量以及N素循环强度的变化。从5a(年)10茬蔬菜的N素施入及携出累计量计算,除对照外,N素平衡强度最高为269.6%(A1B1),最低为49.4%(A3B3),平均为162.5%。N素的盈亏量与N库容量相关显著(r=0.6599)。土壤的NH3挥发量及NO3N淋溶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加大。连续多年施用高量有机肥和N素化肥条件下,NH3挥发和NO3N淋溶几乎是两条同等重要的N素损失途径,N素循环强度高;连续多年施用大量N素化肥而不施有机肥条件下,NH3挥发是N素损失的主要途径,NO3N淋溶损失次之,N素循环强度低;长期不施肥的处理N素循环强度极低,土壤中N素严重亏缺。高投入、高输出的高肥菜田N素损失多,土壤中N素富集量增多,应控制N素化肥用量,适当降低N素循环强度;低投入、低输出的瘠薄菜田需增加有机及无机N素的投入,增强N素循环强度,以提高蔬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氮肥 长期定位施用 N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用氮肥对菜田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葛晓光 王晓雪 +1 位作者 付亚文 刘秀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在蔬菜氮肥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明确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增加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及其变化过程,施用氮素化肥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用不大以及土壤有机质分解的缓慢过程。虽然施用有机肥... 在蔬菜氮肥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明确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增加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及其变化过程,施用氮素化肥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用不大以及土壤有机质分解的缓慢过程。虽然施用有机肥对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有着积极作用,但长期不施磷、钾肥仍然会导致土壤磷、钾养分的亏缺。在偏施特别是多施氮素化肥条件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及交换性Ca2+、Mg2+含量明显下降,土壤pH值降低,逐渐向酸性方向恶化。从施肥角度提出了防止菜田土壤恶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土壤肥力 定位施肥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研究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蔬菜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葛晓光 王晓雪 +1 位作者 刘秀茹 付亚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在氮肥长期定位施用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蔬菜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素吸收量、产品器官内N素浓度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吸N量在种类之间的差异可达4.5~4.8倍,雪里蕻、大白菜等叶菜不仅平均N素浓度较高,且... 在氮肥长期定位施用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蔬菜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素吸收量、产品器官内N素浓度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吸N量在种类之间的差异可达4.5~4.8倍,雪里蕻、大白菜等叶菜不仅平均N素浓度较高,且对施肥量增加反应敏感;产品器官的含N量与NO-3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蔬菜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大白菜、黄瓜对增施有机肥及无机N肥均较敏感;甜椒、雪里蕻及马铃薯等对增施无机N肥敏感或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施肥条件 蔬菜 氮素 吸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孤波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秀茹 王祖源 吴於人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11,共6页
从理论上导出了浅水中KdV方程的孤波解,分析了其解的性质及产生孤波解的原因.介绍了实验室中孤波的演示实验和演示孤波性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形象地演示了双孤子、三孤子相遇时的情景.
关键词 孤波 孤子 非线性 色散 KDV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中过氧化苯甲酰对聚乙烯降解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学华 苏磊 +3 位作者 刘秀茹 陈丽英 陈克宇 洪时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7,141,共4页
首次研究了一种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对高密度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行为的影响。对使用添加剂和未使用添加剂的实验产物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对比,得到结论:在降解反应的前30 m in内,聚乙烯降解效率最高;温度是影响降解反应的重要... 首次研究了一种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对高密度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行为的影响。对使用添加剂和未使用添加剂的实验产物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对比,得到结论:在降解反应的前30 m in内,聚乙烯降解效率最高;温度是影响降解反应的重要因素;在反应温度较低和反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添加BPO可以有效促进聚乙烯的降解,达到与未添加BPO实验中高温和长时间反应相比拟的效果。同时本文讨论了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反应机理,对BPO在反应中的促进作用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降解 高密度聚乙烯 过氧化苯甲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用氮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二) 被引量:2
6
作者 葛晓光 王晓雪 +1 位作者 刘秀茹 付亚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0,共3页
长期定位施用氮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二)葛晓光王晓雪刘秀茹付亚文(沈阳农业大学蔬菜科学系110161)2.4甜椒的氮肥效应及其模式从表3可以看出,与CK1比较,所有施肥区的生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施有机肥区却增... 长期定位施用氮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二)葛晓光王晓雪刘秀茹付亚文(沈阳农业大学蔬菜科学系110161)2.4甜椒的氮肥效应及其模式从表3可以看出,与CK1比较,所有施肥区的生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施有机肥区却增加很少,施有机肥区增加比较显著。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施肥 氮肥 产量 定位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用氮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一) 被引量:2
7
作者 葛晓光 王晓雪 +1 位作者 刘秀茹 付亚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共5页
在蔬菜氮肥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类型蔬菜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产量)系数的变化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建立了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有机肥与N素化肥配施的显著增产效果,根据蔬菜的产量效应将试验蔬... 在蔬菜氮肥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类型蔬菜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产量)系数的变化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建立了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有机肥与N素化肥配施的显著增产效果,根据蔬菜的产量效应将试验蔬菜划分为喜N型蔬菜、忌高N型蔬菜及N素敏感性蔬菜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氮肥 定位施用 生物产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导电高聚物聚苯胺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代绘 洪时明 +3 位作者 刘秀茹 苏磊 邵春光 贾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压力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性质有重要影响,对高分子材料采用压力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手段。介绍了聚苯胺在压力下的制备方法,以及压力对聚苯胺的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解释。最后,介绍了聚苯胺在压力作用下的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 聚苯胺 压力 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漱口提高口腔表面麻醉效果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磊 沈彩霞 刘秀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2期883-884,共2页
目的探讨唾液分泌对口腔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口腔表面麻醉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麻醉前用凉开水漱口,对照组免漱口。比较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及pH值变化。结果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优... 目的探讨唾液分泌对口腔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口腔表面麻醉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麻醉前用凉开水漱口,对照组免漱口。比较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及pH值变化。结果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漱口后唾液pH值升高。结论漱口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及唾液量,有利于局部麻醉药的浸润和吸收,从而提高局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表面麻醉 漱口 凉开水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后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HPA轴系统多基因的调节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子豪 刘双金 +8 位作者 杨琴 王宏才 刘承珍 赵纤 孟莉 何震 刘秀茹 黄宁 胡义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109,I0004-I0012,共28页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少年样本(14.15±0.63岁;N=700),采用多位点遗传谱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profile scores,MGPS)计算HPA轴系统多基因得分,利用纵向数据探究其与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亲社会行为和自伤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和亲社会行为)是遗传(HPA轴系统MGPS)、远端环境(童年期创伤)和近端环境(亲子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遗传风险评分的增加,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增加,这意味着遭受过童年期创伤的个体,亲子关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会更加显著,符合差别易感性模型。行为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社会适应 亲子关系 童年期创伤 多基因 HPA 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型论治糖尿病高危足48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秀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辨证分型 糖尿病高危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代绘 洪时明 +3 位作者 刘秀茹 苏磊 邵春光 贾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32,共5页
对高分子采用高压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合成工艺和改性手段。本文介绍了聚苯胺高压下的合成方法,对聚苯胺高压下的形貌、结构、电学性质进行了总结,并用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聚苯胺在高压下的应用。
关键词 聚苯胺 高压 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口腔表面麻醉用于食管扩张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磊 张红建 刘秀茹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咽部喷射表面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 ,提高口腔表面麻醉及食管扩张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对 2 0 0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随机分组 ,将两种不同方式口腔表面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咽部喷射表面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 ,提高口腔表面麻醉及食管扩张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对 2 0 0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随机分组 ,将两种不同方式口腔表面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方式口腔表面麻醉效果经统计学测定 χ2 =15 .6 3,P <0 .0 1,证明咽部喷射麻醉方式优于喉头喷雾麻醉方式 ,食管扩张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后的咽部喷射表面麻醉 ,不管是从理论上 ,还是从操作上都更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口腔表面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表面麻醉 咽部喷射 喉头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面天线旋压成型过程分析与拼焊工艺优化
14
作者 郑建生 马金仓 +1 位作者 张志孝 刘秀茹 《航天制造技术》 2003年第4期4-8,11,共6页
通过对旋转曲面空心旋压成型工艺的特征分析,建立了理想约束条件下薄板曲面塑性变形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步探讨了曲面精度控制的工艺途径。在对铝合金材料抛物面天线精密旋压成型过程曲面撕裂危险区的计算与分析的同时,优化了板料拼焊工艺... 通过对旋转曲面空心旋压成型工艺的特征分析,建立了理想约束条件下薄板曲面塑性变形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步探讨了曲面精度控制的工艺途径。在对铝合金材料抛物面天线精密旋压成型过程曲面撕裂危险区的计算与分析的同时,优化了板料拼焊工艺,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面天线 旋压成型 拼焊工艺 工艺优化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回阳生肌汤治疗阴性溃疡验案举隅
15
作者 刘秀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阴性溃疡 自拟方 回阳生肌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钇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6
作者 何亚丽 王君龙 +4 位作者 刘秀茹 刘其军 张林基 何竹 唐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8-504,共7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铟钇(In-Y)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结构稳定性、弹性性质和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结构优化得到了In3Y、InY、InY2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发现与实验值比较吻合.弹性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铟钇(In-Y)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结构稳定性、弹性性质和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结构优化得到了In3Y、InY、InY2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发现与实验值比较吻合.弹性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In-Y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是稳定的,由弹性常数推算出In3Y、InY、InY2三种合金的体积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和各向异性等力学性质,发现InY2合金的体积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要比其它两种的值大,其抗形变能力更强.本文还预测了In-Y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如德拜温度、热导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In-Y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为In-Y合金材料的实际应用和材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Y合金 第一性原理 弹性常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明教授的九咳分类法及辨治经验
17
作者 刘秀茹 郝素英 +2 位作者 关珊 高晓辉 郭嘉奕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06-608,共3页
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又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咳嗽的分类历代医家立论纷纭,名称甚多。何明教授从医40年,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关于咳嗽的诸多经验,尤其对咳嗽的分类和辨证论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按病因分类的九... 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又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咳嗽的分类历代医家立论纷纭,名称甚多。何明教授从医40年,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关于咳嗽的诸多经验,尤其对咳嗽的分类和辨证论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按病因分类的九分类法,认为咳嗽按病因可分为九种咳嗽,即寒咳、热咳、燥咳、风咳、湿咳、郁咳、食咳、痹咳、虚咳共九类。"九咳"分类法,不再拘泥于外感和内伤两端,开阔了辨证论治的思路,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九分类法 辨证论治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秀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辨证分型 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京流派房家外科“理思解结”法治疗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子辰 张董晓 刘秀茹(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房世鸿主任是中医外科名家,传承御医流派学术理论,为燕京流派房家外科代表人物之一。“理思解结”是房世鸿主任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外科治疗特点... 房世鸿主任是中医外科名家,传承御医流派学术理论,为燕京流派房家外科代表人物之一。“理思解结”是房世鸿主任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产后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是导致母乳喂养中断、提前回乳的重要因素之一。房世鸿主任认为,哺乳期血性溢液的病机关键为肝郁化热、乳汁淤积、排乳不当,辨证属肝经郁热、乳络阻塞证,内治当以清热凉血、疏肝通乳为原则,方用清热止血消肿通乳汤加减,配合外治药物及房家无痛排乳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恢复哺乳。本文总结燕京流派房家外科名老专家学术思想,以飨同道,为产后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 哺乳期乳腺炎 理思解结 房家外科 房世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igh-Density Nanocrystalline Bulk Selenium by Rapid Compressing of Melt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云 苏磊 +6 位作者 刘秀茹 孙振亚 吕世杰 袁朝圣 贾茹 沈如 洪时明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86-289,共4页
The melt's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elemental selenium is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cluding rapid compressing to 2.8 and 3.5 GPa within 20ms respectively, slow compressing to 2.8 GPa for 20 min and ... The melt's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elemental selenium is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cluding rapid compressing to 2.8 and 3.5 GPa within 20ms respectively, slow compressing to 2.8 GPa for 20 min and natural cooling at ambient pressure. Based on the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of the recovered samples, 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homogenous nanostructures are formed only by the rapid compression processes, and that the average crystal sizes are about 18.7 and 19.0 nm in the samples recovered from 2.8 and 3.5 GPa,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nanocrystalline bulk reaches 98.17% of the theoretical value. It is suggested that rapid compression could induce pervasive nucleation and restrain grain growth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fast supercooling, higher viscosity of the melt and lower diffusivity of atoms under high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s interfaces and thin films Condensed matter: structural mechanical & thermal Nanoscale science and low-D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