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铁蓄积致骨量下降雄性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禄林 王啸 +8 位作者 李光飞 高超 俞晨 沈光思 张鹏 吴明霞 王爱东 Xi Huang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死;C组和D组分别再用生理盐水、DFO干预1月后处死;检测血清铁、钙、磷水平,骨转换指标I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骨钙素(BGP)含量,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测定肝脏铁含量,肝脏铁Perls’染色;股骨远端松质骨micro-CT扫描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 1血清铁、肝脏铁含量测定及肝脏Perls’染色示B组铁指标显著高于A组,铁蓄积模型成功建立;DFO干预后D组铁指标显著下降。2血清骨转换指标示B组CTX、Trap-5b显著高于A组,BGP水平低于A组;D组CTX、Trap-5b水平均低于C组,BGP含量高于C组,提示DFO可以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增强和骨形成抑制。3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示B组MDA水平高于A组,SOD活性低于A组;D组较C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升高。4micro-CT示B组较A组骨密度下降,各骨小梁参数减低;而降铁干预1月后D组较对照干预C组各骨参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DFO可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活性增强和骨形成抑制,从而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的微结构,其机理可能与降铁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铁蓄积 雄性小鼠 骨量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禄林 高超 +7 位作者 王啸 赵国阳 俞晨 沈光思 张鹏 王爱东 XI Huang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观察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铁过载状况下骨转换和骨密度变化,探讨铁过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作用。方法将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平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去势基础上2种剂量枸橼酸铁铵组(FAC)干预组... 目的观察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铁过载状况下骨转换和骨密度变化,探讨铁过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作用。方法将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平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去势基础上2种剂量枸橼酸铁铵组(FAC)干预组,即低剂量枸橼酸铁铵干预组(FAC1组)、高剂量枸橼酸铁按干预组(FAC2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后1周分别用枸橼酸铁铵90(FAC1)和180 mg/kg(FAC2)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9周,OVX组和Sham组按同样方式和频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9周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铁、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BGP)含量。用肝脏Perl's法铁染色,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胫骨铁含量,观察股骨病理改变,并对股骨远端Micro-CT行三维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去势后血清铁含量、肝脏普鲁士蓝铁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胫骨铁含量显著下降;与Sham组、OVX组比较,FAC1组、FAC2组血清铁、胫骨铁含量升高,肝脏蓝染铁颗粒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OVX组β-CTX、BGP高于Sham组(P<0.05),FAC1和FAC2组较OVX组β-CTX增高(P<0.05);但BGP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与OVX组比较,铁干预组骨小梁形态结构稀疏,间距增大。Micro-CT分析表明,与OVX组比较,去势后铁干预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下降(均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各向异性度(DA)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大鼠去势后合并铁过载促进骨吸收,使骨小梁结构进一步稀疏,骨质密度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去卵巢 骨质疏松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敲除对雄性小鼠铁代谢及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禄林 江小伟 +6 位作者 廖直斌 赖长君 张福生 曹子厚 刘午阳 姬广林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利用铁调素基因敲除雄性小鼠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铁代谢指标以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慢性铁蓄积对小鼠骨转换、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作用。方法根据基因鉴定将小鼠分为铁调素敲除组(KO组)与野生型组(WT组),正常饮食,分别在7... 目的利用铁调素基因敲除雄性小鼠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铁代谢指标以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慢性铁蓄积对小鼠骨转换、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作用。方法根据基因鉴定将小鼠分为铁调素敲除组(KO组)与野生型组(WT组),正常饮食,分别在7、12、18月龄作为观察点,检测小鼠体重、胫骨铁含量,肝脏铁染色,分析小鼠股骨骨微结构,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骨转换指标骨钙素(OCN)、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以及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比较两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KO组小鼠的血清铁调素指标均显著低于WT组小鼠,KO组小鼠的血清铁蛋白、肝铁、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WT组小鼠;KO组小鼠纵向比较提示随着年龄增大,铁蓄积越来越明显。Micro-CT结果显示,与WT组小鼠比较,KO组松质骨BMD、Tb.Th、BV/TV、Tb.N、ConnD均显著下降(P<0.05),Tb.Sp、SMI显著升高(P<0.05)。KO组小鼠皮质骨面积低于WT组小鼠。横向同年龄比较,KO组小鼠的血清OC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WT组小鼠(P<0.05),而CTX除7月龄时无明显差异,在12、18月龄时均显著高于WT组小鼠,MDA水平各时间点KO组均高于WT组小鼠(P<0.05)。结论铁调素基因敲除后小鼠出现慢性累积性铁蓄积,铁蓄积可刺激氧化应激水平提高,并通过抑制成骨活性、促进破骨吸收而加重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铁调素 骨转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减少对大鼠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禄林 高超 +8 位作者 王啸 赵国阳 何银锋 李光飞 俞晨 沈光思 张鹏 王爱东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9,124,共6页
目的在机体,铁调素(Hepcidin)、膜转铁蛋白(FPN)、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十二指肠色素b(DCYTB)是调节铁代谢的重要通道蛋白;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去势后铁代谢相关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雌激素与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雌性大鼠12只... 目的在机体,铁调素(Hepcidin)、膜转铁蛋白(FPN)、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十二指肠色素b(DCYTB)是调节铁代谢的重要通道蛋白;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去势后铁代谢相关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雌激素与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雌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去势组),一组切除卵巢周脂肪(对照组),12 w后取标本检测观察;观察指标: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雌二醇浓度,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铁,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法检测鼠胫骨铁含量、肝组织铁含量,④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脏Hepcidin、FPN的表达,以及十二指肠FPN、DMT1、DCYTB的mRNA的表达。结果去势组3项指标(雌二醇19.45±2.28 ng/L、血清铁36.36±9.34μmol/L、胫骨铁含量41.00±5.59μg/g)比对照组相应指标(雌二醇34.98±4.48 ng/L、血清铁54.73±11.08μmol/L、胫骨铁含量66.92±21.94μg/g)显著降低(P<0.05);去势组肝脏铁含量(750.20±94.08μg/g)比对照组(369.60±61.87μg/g)显著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两组均有肝脏Hepcidin和FPN mRNA表达,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均有十二指肠FPN、DMT1和DCYTB mRNA表达,其中FPN、DCYTB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DMT1两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去势后可以使调控铁代谢的基因通道发生改变,影响铁的摄入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雌激素 铁代谢 铁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禄林 林华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骨组织的代谢平衡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相互偶联维持,以骨吸收占优势的偶联失衡持续进展将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使骨密度下降、脆性骨折风险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症。RNA干扰技术(RNAi)是一种转录后... 骨组织的代谢平衡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相互偶联维持,以骨吸收占优势的偶联失衡持续进展将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使骨密度下降、脆性骨折风险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症。RNA干扰技术(RNAi)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等疾病治疗和研究。近年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有许多新的发现,本文梳理相关文献,介绍RNAi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切入靶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旨在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骨质疏松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干预成骨细胞(hFOB1.19)后细胞膜转铁蛋白1、铁离子、矿化及成骨基因变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鹏 刘禄林 +4 位作者 贾鹏 林华 赵理平 钱忠明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1017,1048,共8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成骨细胞铁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成骨细胞(hFOB1.19)培养3 d后,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hFOB1.19)的膜转铁蛋白1(ferroportin1,Fpn1)的表达;再用不同浓度的铁调素(25 noml/...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成骨细胞铁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成骨细胞(hFOB1.19)培养3 d后,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hFOB1.19)的膜转铁蛋白1(ferroportin1,Fpn1)的表达;再用不同浓度的铁调素(25 noml/L,50 noml/L,100 noml/L)干预培养环境,对照组加相同体积双蒸水,干预20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成骨细胞内铁离子荧光染色后荧光强度变化情况;Von Kossa染色检测成骨细胞矿化情况;RT-PCR检测骨钙素(BGP)、I型胶原(COL1)、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结果 1、成骨细胞存在Fpn1表达;2、铁调素对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3、铁调素干预后,成骨细胞内铁离子含量增多,且与铁调素干预存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4、铁调素干预后,成骨细胞矿化功能增强,且与铁调素干预存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5、RT-PCR检测显示不同浓度铁调素干预后,各组COL1、OPG、BGP mRNA均有表达;不同浓度组的COL1、OPG、BGP mRNA表达光密度比值不同,组间密度比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铁调素在400 nmol/L时抑制OPG的表达(P<0.05)。结论成骨细胞存在铁调素作用的膜转铁蛋白-1,所以铁调素干预成骨细胞培养环境后细胞内铁离子发生特异性变化,同时细胞矿化指标显著增加、细胞COL1、OPG、BGP mRNA表达含量增加;研究提示:铁调素可能通过膜转铁蛋白影响成骨细胞铁离子变化,细胞铁代谢变化可能引起细胞成骨指标上调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铁离子 膜转铁蛋白1 细胞矿化 成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小鼠去势前后骨吸收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啸 刘禄林 +6 位作者 赵国阳 高超 李光飞 沈光思 俞晨 费蓓蓓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了解小鼠在去势前与去势后,铁对骨吸收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高铁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去势组(OVX组)。铁剂干预两周后去势。在去势前(雌激素存在)与去势7周后(雌激素缺乏)检测小鼠体重,... 目的了解小鼠在去势前与去势后,铁对骨吸收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高铁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铁去势组(F+OVX组)、去势组(OVX组)。铁剂干预两周后去势。在去势前(雌激素存在)与去势7周后(雌激素缺乏)检测小鼠体重,血清铁蛋白;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胫骨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降钙素受体(CT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情况,股骨远端Micro-CT三维分析,提取各组小鼠股骨骨髓细胞进行破骨细胞培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F+OVX组铁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Micro-CT分析表明:雌激素存在时,正常组与铁干预组骨密度及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雌激素缺乏时,与OVX组比较,F+OVX组骨量下降更为严重(P<0.05)。半定量PCR结果显示:雌激素存在时,两组TRAP、CTR、MMP9、cathepsin K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雌激素缺乏时,F+OVX组各基因表达水平较OVX组显著升高(P<0.05)。去势后ERβ表达下降(P<0.05),ERα无明显差异。TRAP染色显示去势前各组小鼠破骨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去势后,F+OVX组破骨细胞数明显高于OVX组(P<0.05)。结论未去势时(有雌激素),FAC对骨吸收影响甚微;去势后(无雌激素),FAC能显著增强破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去卵巢 铁蓄积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铁斯若治疗去卵巢小鼠铁蓄积骨量下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斌 汪升 +4 位作者 王啸 叶俊星 刘禄林 高焱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观察去铁斯若(deferasirox,DFR)对加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铁蓄积绝经后小鼠骨丢失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2月龄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去卵巢(ovariectomy,OVX)... 目的观察去铁斯若(deferasirox,DFR)对加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铁蓄积绝经后小鼠骨丢失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2月龄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去卵巢(ovariectomy,OVX)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去卵巢(OVX+FAC)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枸橼酸铁铵80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持续5周;去卵巢加枸橼酸铁铵加去铁斯若(OVX+FAC+DFR)组在枸橼酸铁铵干预基础上给予去铁斯若100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周5次,持续6周。最后检测各组铁蛋白水平、骨铁含量以及股骨远端松质骨micro-CT扫面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血清铁蛋白、骨Perl's染色提示OVX+FAC组铁蛋白(220.7±28.3)μg/L,显著高于Sham组(112.8±6.0)μg/L和OVX组(103.8±22.4)μg/L,DFR干预后OVX+FAC+DFR组铁蛋白(151.5±36.1)μg/L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示OVX+FAC组小鼠骨小梁稀疏,骨密度(0.074±0.010)mg/mm^3减低,DFR干预后骨小梁稍有增加,骨密度(0.110±0.015)mg/mm^3显著恢复。结论 DFR可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量下降,从而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斯若 铁蓄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下调铁对成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啸 刘禄林 +3 位作者 陈斌 费蓓蓓 柏林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了解雌二醇与铁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活性氧( ROS)的作用。方法提取新生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传代,选取3~4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 FAC)组和FAC+17β-雌二醇( FAC +E2... 目的:了解雌二醇与铁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活性氧( ROS)的作用。方法提取新生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传代,选取3~4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 FAC)组和FAC+17β-雌二醇( FAC +E2)组,分别用2.5μmol/L FAC和10 nmol/L E2干预7 d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 ( 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 Runx2、 osterix、 Bglap、 IBSP)表达;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ROS水平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细胞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显示, FAC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 FAC+E2组与FAC组相比ROS水平降低( P<0.05); FAC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及ALP活性明显下降( P<0.05), FAC+E2组细胞增殖能力较FAC 组上升( P<0.05), ALP活性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FAC组Runx2、 osteori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 FAC+E2组与FAC组相比,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FAC可能通过升高ROS水平抑制成骨细胞生物活性;雌二醇可能通过清除FAC诱导生成的ROS下调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雌二醇 活性氧 原代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