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评价《三国演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知渐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4期8-17,共10页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文学名著之一,问世六百余年以来,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一部通俗的历史和军事的教科书。建国后,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对此书曾经展开...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文学名著之一,问世六百余年以来,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一部通俗的历史和军事的教科书。建国后,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对此书曾经展开过热烈的争论。可是,在这之后的一、二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讨论却一直中断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术界重新广泛开展了对《红楼梦》、《水浒传》等我国其他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研究和讨论,而唯独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与讨论迟迟未能充分展开。为此,本刊特将刘知渐等同志的三篇文章,连同本刊整理的《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发表于此,以后还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重新开展对这部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演义 曹操 二十年 学术界 三国志平话 建国后 三国历史 赤壁之战 元明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祗遹诗文中的元初戏曲史料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知渐 鲜述文 《河北学刊》 1985年第5期100-101,共2页
胡祗遹是武安(今河北武安县)人,生于金亡前八年,卒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六十七岁。从事“伊洛之学”,喜爱新兴的诸宫调和杂剧。钟嗣成《录鬼薄》把他列入“有乐章传于世”的“前辈名公才人”中,但文学史家对他很少论及。原因是封... 胡祗遹是武安(今河北武安县)人,生于金亡前八年,卒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六十七岁。从事“伊洛之学”,喜爱新兴的诸宫调和杂剧。钟嗣成《录鬼薄》把他列入“有乐章传于世”的“前辈名公才人”中,但文学史家对他很少论及。原因是封建文人轻视民间文学,从而轻视关心戏曲的作者,以致他的遗著不为人所注意。如清朝乾隆年间编篡《四库全书》时,撰写《四库全书提要》的“馆臣”们,在胡祗遹《紫山大全集》的“提要”中批评胡祗遹不该写那些有关戏曲的文章。他们说:“以阐明道学之人,(?)媟狎(?)之语,其为白璧之瑕,有不止萧统之讥陶潛者。”因之,《紫山大全集》不受重视,很少流传。其实,胡祗遹不轻视戏曲演员,正是他的进步之处。从《永乐大典》辑録出来的《紫山大全集》中,所保留有关元初戏曲的诗文,是元代戏曲的最早史料,十分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初 戏曲史 杂剧 艺人 青楼集 珠帘 卷序 诸宫调 录鬼薄 武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元稹、薛涛的关系问题
3
作者 刘知渐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5期123-125,26,共4页
《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六年二期发表了陈坦同志对邓剑鸣、李华飞《薛涛与元稹关系问题及其他》一文的《辨误》,是有道理的,但邓、李二同志不过是受了彭芸荪和张篷舟二先生的影响,才造成这一失误。为弄清这一问题,我曾作过一些探索,不... 《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六年二期发表了陈坦同志对邓剑鸣、李华飞《薛涛与元稹关系问题及其他》一文的《辨误》,是有道理的,但邓、李二同志不过是受了彭芸荪和张篷舟二先生的影响,才造成这一失误。为弄清这一问题,我曾作过一些探索,不妨写出来向读者就教。薛涛是女诗人,不幸堕为歌伎(失去良民身份的艺人),交游广泛,因而声名远播,传说既多而讹误亦多,唐、宋、元、明、清的笔记,往往采自一些讹误的传说,以讹传讹。而近世考证家多按自己的主观进行判断,如彭芸荪《薛涛小传考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诗人 爱情 节度使 小传 辨误 薛涛诗 中书令 艺人 十七年 武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