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营造健康:自然和设计的作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戴维·坎普
刘睿(译)
陈崇贤(校)
-
机构
Dirtworks景观事务所
不详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
出处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期20-29,共10页
-
文摘
【目的】本研究将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视为一个共同体。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该方法关注个体维度对促进健康的看法,为他们创造条件来应对生活挑战、改善生活质量、增加福祉和与自然的联系。【方法】通过案例研究,讨论了健康本源设计理念,该理念有助于为社区提供健康促进的资源,以及解决更广泛的健康不平等问题。【结果】健康本源理念可以为设计决策提供指导,在大尺度可持续发展方案框架下提升个人体验及健康促进的发展前景。【结论】将健康本源学、自然系统、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技术结合的整体性设计方法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力、有韧性和公平的未来。
-
关键词
自然、设计、健康
景观设计
健康本源设计
适应性海岸基础设施
-
Keywords
nature
design
and health
landscape design
salutogenic design
adaptive coastal infrastructure
-
分类号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空间设计
- 2
-
-
作者
刘睿(译)
边思敏(译)
-
机构
Shma景观设计与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wepark团队
《城市破坏者》
不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出处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83-95,共13页
-
文摘
【目的】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需要加快步伐,以系统性和可持续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曼谷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绿地和水系减少,这加剧了洪水的威胁,继而使城市远离了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资源。因此,建议将传统的适应性措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相结合,应用风景园林学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挑战。【方法/过程】至关重要的是,城市重视绿色基础设施(GI)和绿色空间的投资,以有效地从自然中获益。利用废弃土地开发绿色空间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机会。通过we!park平台,将废弃空间开发成公共绿地,其重点是增加使用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增加绿地的面积。设计过程涉及所有相关部门的利益相关者,以共同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绿色公共空间。【结果/结论】绿地建设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其应具备可达性和安全性。公众参与设计过程能使绿地更好地响应社区需求,同时也使绿地更加易于维护。绿地建设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部分。废弃区域可成为发展的机遇;通过协作、知识、资金和政策的结合来创造商机,促进健康和福祉,保护环境。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韧性
气候适应
口袋公园
公共空间
绿色基础设施
we!park
-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
climate adaptation
pocket park
public space
green infrastructure
we!park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