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QX IBV)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玉东 王永玲 +5 位作者 张子春 范根成 蒋贻海 刘相娥 丁江 王树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19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通过鸡胚盲传5代—6代,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和免疫保护试验、用气管环组织培养进行理化特性测定、毒价测定、中和试验,证明目前流行的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 19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通过鸡胚盲传5代—6代,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和免疫保护试验、用气管环组织培养进行理化特性测定、毒价测定、中和试验,证明目前流行的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因为引起腺胃的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将此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管炎,将青岛分离株定为QX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型 传染性支气管 病毒 分离 鉴定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初报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玉东 张子春 +5 位作者 王永玲 范根成 蒋贻海 刘相娥 丁江 王树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7年第3期6-8,共3页
1996年9月以来青岛地区发生一种新病,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回归试验、疫苗研制等一系列研究。确诊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关键词 腺胃肿大 腺胃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常见问题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楚电峰 刘相娥 +1 位作者 王红 杜元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在疫苗生产中红细胞凝集试验(HA)是主要检测抗原血凝价是否符合要求的诊断方法.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作为一项抗体监测技术。已在大中型养禽企业、兽医门诊和实验室工作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实验用材料不标准、操作不规范等因素... 在疫苗生产中红细胞凝集试验(HA)是主要检测抗原血凝价是否符合要求的诊断方法.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作为一项抗体监测技术。已在大中型养禽企业、兽医门诊和实验室工作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实验用材料不标准、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HI结果直接关系到疫苗的质量.HA和HI试验可用于病毒分离、鉴定、分型。测抗体抗原、免疫鉴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抑制试验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实验室工作 检测抗原 疫苗生产 HI试验 免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疫苗对SPF鸡和商业肉鸡的免疫学效力分析
4
作者 郑东霞 宋翠平 +2 位作者 赵云玲 刘相娥 王志亮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
将不同新城疫病毒疫苗免疫SPF鸡和商业用肉鸡,对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和对野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进行了监测。利用Clone30、F48E8和NXF3单联苗和联苗免疫过的SPF和商业肉鸡,对105EID50两次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而只用LaSota疫苗免疫的SPF鸡保... 将不同新城疫病毒疫苗免疫SPF鸡和商业用肉鸡,对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和对野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进行了监测。利用Clone30、F48E8和NXF3单联苗和联苗免疫过的SPF和商业肉鸡,对105EID50两次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而只用LaSota疫苗免疫的SPF鸡保护率为40%。试验数据表明,分离株NXF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可以作为候选疫苗用于商业肉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肉鸡 疫苗 免疫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冰鲜鸡肉最佳保质期限的确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管恩平 于新春 +2 位作者 石明汉 刘相娥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在检疫卫生注册的出口鸡肉加工厂 ,在正常生产卫生条件下 ,将加工鸡肉产品速冻 ,使其中心温度达到-1℃±0.5℃后 ,在 -3℃、-1℃、0℃、4℃、10℃五种不同保存温度下 ,对冰鲜肉进行保持期限试验研究。通过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冰鲜... 在检疫卫生注册的出口鸡肉加工厂 ,在正常生产卫生条件下 ,将加工鸡肉产品速冻 ,使其中心温度达到-1℃±0.5℃后 ,在 -3℃、-1℃、0℃、4℃、10℃五种不同保存温度下 ,对冰鲜肉进行保持期限试验研究。通过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冰鲜肉的品质变化 ,确定了冰鲜鸡肉的最佳保存温度与最佳保持期限 ,即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保存温度 出口贸易 冰鲜鸡肉 最佳保质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6
作者 刘文华 李宇琴 +4 位作者 罗飞 刘相娥 杜元钊 尹景超 党启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试验对临床患病鸭分离的一株疑似鸭肝炎病毒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利用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鉴别引物对提取的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将分离病毒分别与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根据测定的病毒ELD50,进行雏... 本试验对临床患病鸭分离的一株疑似鸭肝炎病毒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利用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鉴别引物对提取的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将分离病毒分别与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根据测定的病毒ELD50,进行雏鸭攻毒和鸭胚肝细胞接毒试验。结果表明:RT-PCR扩增出了与新型鸭肝炎病毒预期片段相符的705bp条带;分离病毒不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中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该病毒的中和效价是1:200,说明该分离株属于新型鸭肝炎病毒。该毒株的ELD50为10-5.7/0.2mL,能引起攻毒鸭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以及显著的肝细胞病变,可作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的疫苗候选株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RT—PCR 血清中和试验 鸭胚肝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7
作者 楚电峰 刘相娥 +3 位作者 薄智勇 刘秋云 冯嫣芳 刘文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5期86-89,共4页
近年来,Ⅰ群禽腺病毒在多国引发疫情,主要引起禽的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和鸡包涵体肝炎,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概况,阐述了Ⅰ群禽腺病毒综合防控措施,介绍了灭活疫苗、活疫苗... 近年来,Ⅰ群禽腺病毒在多国引发疫情,主要引起禽的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和鸡包涵体肝炎,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概况,阐述了Ⅰ群禽腺病毒综合防控措施,介绍了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群禽腺病毒 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 鸡包涵体肝炎 肉仔鸡 防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楚电峰 徐慧琳 +3 位作者 薄智勇 刘秋云 李娜 刘相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新城疫作为家禽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近些年来常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究其原因,由于免疫压力的增大和变异株的增多,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选择合适的病毒株制备疫苗对免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测定抗体水平... 新城疫作为家禽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近些年来常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究其原因,由于免疫压力的增大和变异株的增多,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选择合适的病毒株制备疫苗对免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测定抗体水平比较新城疫基因Ⅶ型A-Ⅶ株和传统基因Ⅱ型La 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只免疫效价的影响,通过攻毒后的保护、排毒情况及病毒载量的研究,综合比较了2种毒株的免疫原性。通过本试验发现,利用基因Ⅶ型A-Ⅶ株灭活苗与基因Ⅱ型La Sota株灭活苗免疫SPF鸡后,A-Ⅶ株灭活苗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明显高于La Sota株灭活苗。而通过基因Ⅶ型YND株和标准强毒F48E9株攻毒试验结果显示,2种疫苗均能100%的保护鸡只不死亡,但A-Ⅶ株比La Sota株灭活苗能够更好地抑制强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由此可见,基因Ⅶ型A-Ⅶ株对不同基因型强毒的抵抗能力优于基因Ⅱ型La Sota株,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通过本试验可为新城疫的防控选择合适的疫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Ⅶ型 LA SOTA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楚电峰 杜元钊 +4 位作者 冯嫣芳 薄智勇 刘秋云 马洪芹 刘相娥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108-113,共6页
本研究对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直接ELISA检测法、RT-PCR法、病毒分离法和SPF鸡抗体检测法,对不同来源的家禽活疫苗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通过进一步测序验证发现,直接ELISA检测法和RT-PCR检... 本研究对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直接ELISA检测法、RT-PCR法、病毒分离法和SPF鸡抗体检测法,对不同来源的家禽活疫苗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通过进一步测序验证发现,直接ELISA检测法和RT-PCR检测法都可出现"假阳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分离法虽然结果准确,但是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SPF鸡抗体检测法既简单、准确,又能确切反映疫苗的纯净性,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疫苗 禽白血病病毒 检测方法 SPF鸡抗体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莲 党启峰 +3 位作者 单峰 刘雪慧 徐太辉 刘相娥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量化,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用禽白血病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对4批家禽活疫苗进行禽白血病病毒检测,依据《兽医检测... 为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量化,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家禽活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用禽白血病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对4批家禽活疫苗进行禽白血病病毒检测,依据《兽医检测实验室ELISA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S-GL043),分析试验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评定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每批家禽活疫苗连续3代细胞培养物的禽白血病病毒OD650 nm值不确定度范围的上限值均小于0.300,判定为阴性,即所检测4批活疫苗中没有禽白血病病毒污染。ELISA法检测中引入不确定度概念,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分析不确定度各分量对测量结果的相对贡献,找出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有利于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禽白血病病毒 测量不确定度 家禽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