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赋能的建筑类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皆谊 胡莹 +1 位作者 王依明 张芳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大数据分析以其客观性、动态性、全面性等优势,为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助力,大数据赋能城市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反馈意见显示,大数据运用介入现有建筑类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后,存在着因学生对大数据认识不足造成教学开展困难、... 大数据分析以其客观性、动态性、全面性等优势,为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助力,大数据赋能城市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反馈意见显示,大数据运用介入现有建筑类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后,存在着因学生对大数据认识不足造成教学开展困难、城市设计授课内容被迫压缩、学生刻意逃避大数据运用操作、教师仍选择传统授课方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此,从教学目标、课前前期准备、阶段操作内容与教学设定、课程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作为大数据运用介入课程的实现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将大数据赋能城市与设计课程从前期准备、调研、分析、方案、成果等阶段进行整合,从而奠定学生的大数据基础能力,培养学生数据收集与挖掘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创新设计能力、方案的可视化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城市设计的大数据运用能力。最后指出,大数据运用的介入已促使学生学习城市设计的方式产生转变,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城市设计创作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运用 城市设计素质 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关键技术在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曹承凯 孙康成 刘皆谊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面对日趋复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设计关键技术来解决新形态地下空间的设计需求。从设计关键技术于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的应用中可发现,设计关键技术对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具有扩大地下空间要素的整合规模、贯彻地下空间整合理念、清晰掌... 面对日趋复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设计关键技术来解决新形态地下空间的设计需求。从设计关键技术于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的应用中可发现,设计关键技术对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具有扩大地下空间要素的整合规模、贯彻地下空间整合理念、清晰掌握整合设计的相关信息三个层面的影响,且已将其运用在地下空间与结合周边区域更新改造的整合、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地上地下一体化整合设计、地下综合体与周边区域的整合设计等地下空间项目中。文章指出地下空间整合设计不能只是使用其软件,还需要进行设计思路与工作模式两方面调整,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关键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整合设计 设计关键技术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车站地上地下一体化整合开发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皆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分析台北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过程,对城市交通枢纽利用地下街的开发,使城市的公共空间组成产生变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出现调整的现象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在规划城市车站时,应采取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整体开发策略。
关键词 城市交通枢纽 地下空间开发 地上地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防灾计划建构之探讨——以台湾地区大里市与太平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皆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透过对台湾地区921地震重建经验的梳理,以及大里市与太平市两类乡镇型防灾计划的探讨,指出乡镇型防灾计划具有在"镇"与"村"两种模式的差异性,以及两者在防灾计划制定的重点,同时提出制定乡镇型防灾计划需要具有物... 透过对台湾地区921地震重建经验的梳理,以及大里市与太平市两类乡镇型防灾计划的探讨,指出乡镇型防灾计划具有在"镇"与"村"两种模式的差异性,以及两者在防灾计划制定的重点,同时提出制定乡镇型防灾计划需要具有物、人、时、地四个主要思路的观点,最后总结我国小城镇防灾计划与《城乡规划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921地震重建经验 都市防灾 城乡防灾计划 城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建设结合城市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台湾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皆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1期65-72,共8页
藉由台湾地区的台北、台中与高雄三个城市将轨道交通结合城市发展的经验,探讨台湾地区在轨道交通结合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归纳出台湾地区是采用何种开发策略突破原有的城市规划体制,让轨道交通与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文章结尾探... 藉由台湾地区的台北、台中与高雄三个城市将轨道交通结合城市发展的经验,探讨台湾地区在轨道交通结合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归纳出台湾地区是采用何种开发策略突破原有的城市规划体制,让轨道交通与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文章结尾探讨了台湾地区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开发策略 城市区域竞争力 台湾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锐 刘皆谊 《新建筑》 200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通过对日本避难场所规划的回顾,归纳出其分级与定义、设置原则、设置要求与发展策略。指出日本避难场所是以经验与行为学为设置原则,逐渐强化日本的防灾计划体系,而以建构防灾生活圈为核心的体系与强化避难场所的引导行为作为主要发展... 通过对日本避难场所规划的回顾,归纳出其分级与定义、设置原则、设置要求与发展策略。指出日本避难场所是以经验与行为学为设置原则,逐渐强化日本的防灾计划体系,而以建构防灾生活圈为核心的体系与强化避难场所的引导行为作为主要发展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完善既有的防灾体系和规划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规划 日本 防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开发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权属制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龚亚西 刘皆谊 季翔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90-96,共7页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一确权"制度...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一确权"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与开发经验,整合空间、时间和关系三维属性,构建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一体化分层开发体系,试图在开发体系与权属制度间建立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立体化分层开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判别土地开发权的取得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便于从使用期限、土地范围、用地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确权制度,从而有助于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一体化 分层开发 权属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晶晶 刘皆谊 沙翠利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4期142-143,共2页
文章主要探讨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空间的互动整合、功能的合理置换和建筑的新旧重构三个层面提出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改造策略... 文章主要探讨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空间的互动整合、功能的合理置换和建筑的新旧重构三个层面提出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改造策略,以期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地 城市空间 有机融入 保护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元数据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判断关键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篯固 刘皆谊 《城市建筑》 2022年第8期15-17,共3页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与有限存量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存量更新领域的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研究课题。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存量资源的主要组成之一,成为当下改造的重点对象。本研究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对老旧小区...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与有限存量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存量更新领域的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研究课题。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存量资源的主要组成之一,成为当下改造的重点对象。本研究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对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进行评估判断,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当下老旧小区现状问题,并对下阶段更新改造对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数据 老旧小区 更新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心理学视角下的江南古镇空间形态研究
10
作者 秦宝权 刘皆谊 孙晓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记忆心理学视角来分析、研究江南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记忆与物质空间形态、场所和图像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心理学中记忆规律与江南古镇空间形态及其特性的关联,而后结合一些具体江南古镇中点、线、面等空间场所,较为详细地探... 以记忆心理学视角来分析、研究江南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记忆与物质空间形态、场所和图像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心理学中记忆规律与江南古镇空间形态及其特性的关联,而后结合一些具体江南古镇中点、线、面等空间场所,较为详细地探讨了记忆心理学规律在古镇空间形态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心理学 江南古镇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社区农业空间发展模式探讨
11
作者 孙美娜 刘皆谊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社区农业活动具有促进居民间交流的功能,但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本研究以社区营造为视角,为社区农业空间的发展寻找出路。文章从社区农业现象探究出发,分析社区农业种植活动引发的问题,在保证社区绿化率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农业空间的发展模... 社区农业活动具有促进居民间交流的功能,但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本研究以社区营造为视角,为社区农业空间的发展寻找出路。文章从社区农业现象探究出发,分析社区农业种植活动引发的问题,在保证社区绿化率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农业空间的发展模式:置入型、整合型和重构型,以实现拓展社区交往空间、推动社区营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农业 社区公共空间 社区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圈理念下城市建成环境的健康影响——以苏州健康社区为例
12
作者 贺还瑀 刘皆谊 《城市建筑》 2022年第5期122-124,共3页
文章基于生活圈理论,探讨了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影响关系,发现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交通站点可达性、绿视率五个指标对居民日常步行体力活动有显著的影响,由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鼓励兼容混合”增加功能利用的多... 文章基于生活圈理论,探讨了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影响关系,发现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交通站点可达性、绿视率五个指标对居民日常步行体力活动有显著的影响,由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鼓励兼容混合”增加功能利用的多样性;构建高密度路网系统支撑的步行网络;注重布置多层次、多角度的景观空间;创建步行可达与复合高效的交通站点。旨在通过建成环境的优化,促进居民的步行活动行为,进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健康社区 建成环境 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判断的适老性空间选址影响因素探讨
13
作者 韩乐 刘皆谊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1年第4期60-63,共4页
苏州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适老性空间的需求也逐步提高。活动空间中的各项因素影响着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选择,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专家打分、大数据分析等三种途径来评判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得出适老性空间建设选址影响因... 苏州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适老性空间的需求也逐步提高。活动空间中的各项因素影响着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选择,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专家打分、大数据分析等三种途径来评判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得出适老性空间建设选址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较高的因素,提出选择易于促发邻里交往的空间、老年人数量合理分布、利用空间优势减少噪音影响、邻近必要性功能增加使用率的选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适老性空间 城市更新 选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晓鹏 刘皆谊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1期26-26,28,共2页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空心化是人与自然、人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村庄的规范化管理缺失等导致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空心化 原因 经济发展过程 城乡二元制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管理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群体需求的西南营历史街区微更新改造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沙翠利 刘皆谊 李晶晶 《建筑技艺》 2019年第12期70-73,共4页
针对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与历史街区衰败的问题,以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以街区内老年群体需求和文脉传承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的方式分析街区现状与问题及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提出肌理秩序化、步行系统、功能更新,以... 针对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与历史街区衰败的问题,以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以街区内老年群体需求和文脉传承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的方式分析街区现状与问题及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提出肌理秩序化、步行系统、功能更新,以及各类设施的点、线、面的微更新改造策略,为我国历史街区改造与公共空间适老性提升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营历史街区 老年群体 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