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创新激发京郊农业新质生产力--平谷区镇罗营镇桃园村植物工厂调研报告
1
作者 刘瑞乾 陈雪原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自去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与战略部署。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平谷区镇罗营镇自2022年7月成功获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以来,积... 自去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与战略部署。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平谷区镇罗营镇自2022年7月成功获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以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桃园村植物工厂项目充分发挥产权激励的功能和作用,培育新的组织载体,探索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利用,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激发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2023年,植物工厂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市第一产业平均水平的3倍(2022年北京市第一产业GDP为111.5亿元),从业人员为25万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4.4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权激励 劳动生产率 植物工厂 农业科技创新 资源要素 战略部署 镇罗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京瓦科技创新中心开启科技转化的“金三角”模式
2
作者 刘瑞乾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10期26-28,共3页
“金三角”模式,又称三螺旋创新,即政府、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三方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模式,强调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承担“媒婆”的职责,将企业需求与院校研究对接,加... “金三角”模式,又称三螺旋创新,即政府、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三方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模式,强调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承担“媒婆”的职责,将企业需求与院校研究对接,加速产研转化效率。高校/研究机构的作用是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帮助企业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和技术。企业则在市场化运作和技术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模式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借助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科研单位提供的技术和高校输送的人才,不断把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资金保障 科技转化 科研单位 新工艺应用 技术创新 转化效率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业转型促进乡村振兴——北京市丰台区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瑞乾 曹力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第11期25-26,共2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9月,我们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北宫镇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进行了调研,参观了王佐镇佃起村农业园(休闲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9月,我们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北宫镇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进行了调研,参观了王佐镇佃起村农业园(休闲产业发展)、北宫镇李家峪村(闲置农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振兴路径 全面振兴 乡村产业 产业转型 农业园 北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举措多元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
4
作者 刘瑞乾 陈雪原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第9期40-42,共3页
苏州市吴中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全区村集体资产收入达到了一定规模,惠及农民的功能不断彰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底,吴中区镇村集体资产508亿元,其... 苏州市吴中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全区村集体资产收入达到了一定规模,惠及农民的功能不断彰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底,吴中区镇村集体资产508亿元,其中:镇级305亿元,村级203亿元,经营性资产119亿元。村均集体稳定性收入1450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1766万元。吴中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总额1.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97元。截至2023年5月底,吴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当年成交4293笔,成交金额7.0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人均纯收入 村集体资产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财产性收入 经营性资产 股份经济合作社 苏州市吴中区 村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