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栋 陈大军 +3 位作者 马国亮 蒙喜永 刘珍春 叶汉深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定位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2013年2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群进行中医脏腑辨证定位研究,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L2-4椎体、左侧股骨颈和Ward'...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定位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2013年2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群进行中医脏腑辨证定位研究,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L2-4椎体、左侧股骨颈和Ward's区。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定位特点有一定规律,脏腑定位证候主要集中在肾,涉及肝、脾;各个证型骨密度平均值依次为:肾<脾<肝<肺<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同一部位不同脏腑间骨密度、骨矿盐水平比较,定位于肾与定位其他脏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与脏腑定位中肾存在一定相关性,骨密度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脏腑定位于肾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 骨密度 脏腑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淑君 邢永吉 +6 位作者 周赓 刘珍春 钟文 许啸 秦晓平 张薇 钟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症患者,经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联合压力监测将通而不畅输卵管分3级:Ⅰ级48例,Ⅱ级52例,Ⅲ级50例;各分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症患者,经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联合压力监测将通而不畅输卵管分3级:Ⅰ级48例,Ⅱ级52例,Ⅲ级50例;各分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Ⅰ级患者每组24例,Ⅱ级患者每组26例,Ⅲ级患者每组25例。中医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西医治疗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各级别中两组患者的不孕类型、临床效果、随访12个月妊娠情况,并比较各级别中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各级别中两组的不孕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级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Ⅱ级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9.2%;Ⅲ级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0%、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8.0%。各级别内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Ⅰ级中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79.2%、西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50.0%;Ⅱ级中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61.5%、西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30.8%;Ⅲ级中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36.0%、西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为12.0%。各级别内中医治疗组的宫内妊娠率均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Ⅰ级、Ⅱ级、Ⅲ级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2.3%、76.0%;Ⅰ级、Ⅱ级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Ⅲ级中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通而不畅超声造影分级为中医制定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使中医综合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输卵管通而不畅 分级 中医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