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孟醒 田士峰 +3 位作者 马长军 林良杰 宋清伟 刘爱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采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分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分型及盆腔淋巴结转移(LNM)情况,评估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 目的采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分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分型及盆腔淋巴结转移(LNM)情况,评估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7例宫颈癌,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CSC)64例、宫颈腺癌(CA)23例;将含有分化程度信息的50例CSC分为低分化组36例和高/中分化组14例,含有盆腔淋巴结信息的65例患者分为LNM组14例和无LNM组51例。2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分别测量各组酰胺质子转移(APT)值,分析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APT值评估CSC病理分级、CSC和CA鉴别及预测宫颈癌盆腔LNM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化组CSC的APT值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0,P<0.05),APT值诊断CSC低分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阈值为2.33%,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54、0.963);CSC组的APT值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5),APT值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为0.645,阈值为2.68%,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61、0.869);LNM组的APT值高于无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9,P<0.05),曲线下面积为0.795,阈值为2.88%,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48、0.956)。结论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能预测CSC的病理分级,区分CSC和CA,可有效预测宫颈癌盆腔LNM,对宫颈癌的生物学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分化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胃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童小雨 李贝贝 +3 位作者 王旭 陈安良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 探究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Karl)算法在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3—6月行胃部CT血管成像的胃部肿瘤患者30例,对CT扫描图像原始数据... 目的 探究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Karl)算法在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3—6月行胃部CT血管成像的胃部肿瘤患者30例,对CT扫描图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重建。A组采用常规512×512矩阵结合Karl 5级重建;B组采用1 024×1 024大重建矩阵结合不同等级Karl算法重建,分为B1(Karl 5)、B2(Karl 7)及B3(Karl 9)3个亚组。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胃左动脉起始部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肝动脉及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观察者采用5分法评估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2名观察者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0.782~0.789,P<0.05),B1~B3组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A组,B2组得分最高(二维评分:χ^(2)=27.309、24.250;三维评分:χ^(2)=21.964、21.294;P均<0.05),30例患者中25例见胃动脉系统参与肿瘤供血,B2组各血管的清晰显示率均优于A组;A与B1、B2组各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8~2.720,P>0.05),B2组较A组血管SD值、SNR、CNR和背景噪声值,除腹主动脉SD、肝动脉CNR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909~5.768,P>0.05);B1~3组图像随着Karl算法等级提高,SD值逐渐降低(F=2.881~27.109,P<0.05),SNR、CNR逐渐升高(F=3.612~12.149,P<0.05)。结论 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7级算法可以改善图像质量,增强胃部微细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分支的显示效果,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动脉 重建矩阵 迭代重建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键式”个体化低辐射剂量CT结肠造影的可行性
3
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3 位作者 王旭 魏巍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应用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图像;B组管电压使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模式,采用70%ASIR-V图像,其余参数均一致。记录体重指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两组轴位图像相同层面肝脏和肠腔内空气(背景)均匀处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观察者采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B组(体重指数:17.96~32.05 kg/m^(2))kVp预设值分布为70 kVp 4例、80 kVp 64例、100 kVp 61例、120 kVp 2例。A、B组CTDIvol、DLP分别为(5.57±0.13)mGy、(291.80±7.46)mGy·cm和(3.79±0.14)mGy、(189.70±7.48)mGy·cm,B组与A组相比,CTDIvol、DLP分别降低31.96%和34.99%(Z=9.931,P均<0.05)。B组图像肝脏和肠腔内空气CT值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1.218,P>0.05),B组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高于A组(t=-33.200、-41.617,16.083、57.74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66~0.879,P>0.05)。结论在低剂量CTC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实现了“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CTC成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例围手术期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爱连 柳晓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7期145-145,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6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6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及IVIM模型在直肠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及其灌注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晓冬 刘爱连 +4 位作者 李烨 田士峰 韩铮 赵莹 徐明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6-259,268,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不同模型在直肠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者灌注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动态增强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且经手术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37例患...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不同模型在直肠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者灌注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动态增强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且经手术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37例患者,其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4例,测量DCE-MRI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IVIM模型中标准表观扩散系数(标准ADC)、双阶单指数纯扩散系数(D-mono)、灌注系数(D^*-mono)、灌注分数(f-mono)及双阶双指数模型纯扩散系数(D-Bi)、灌注系数(D^*-Bi)、灌注分数(f-Bi),检验数据一致性,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直肠癌各参数值的差异及各组间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各灌注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者间测量数据一致性良好(ICC>0.5)。DCE-MRI参数K^trans、Ve值及IVIM模型参数D-mono及D^*-mono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的直肠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Ktrans及Ve值均高于高分化组;低分化组D-mono值低于高分化组,D*-mono值高于高分化组,且随着分化程度降低,D-mono值逐渐降低,D^*-mono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与f-Bi呈正相关(r=0.365,P=0.026)。结论DCE-MRI及IVIM模型可为直肠癌病理分级的术前评估提供较可靠的定量参数。IVIM模型的f-Bi值与DCE-MRI灌注参数Ve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肿瘤分级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综合分析鉴别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卵巢输卵管积脓或积水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烨 刘爱连 +2 位作者 鞠烨 田士峰 浦仁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2-615,共4页
目的基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和卵巢输卵管积脓或积水(OP/OH)间囊液成分的差异,探讨单源双能CT综合分析对OE和OP/OH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7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应用单源双能CT行... 目的基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和卵巢输卵管积脓或积水(OP/OH)间囊液成分的差异,探讨单源双能CT综合分析对OE和OP/OH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7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应用单源双能CT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OE患者及13例OP/OH患者。分别测量各病变最大囊腔囊液不同单能量(40~140 ke 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浓度、脂(水)浓度、血(水)浓度,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K值)。比较各能谱参数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存在差异的参数对OE的诊断价值。结果 OE组40~60 ke V单能量CT值、K值均高于OP/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变囊液70~140 ke 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浓度、脂(水)浓度、血(水)浓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60 ke V单能量CT值、K值诊断OE的AUC值分别为0.717(95%CI 0.581~0.902)、0.707(95%CI 0.556~0.884)、0.701(95%CI 0.555~0.885)、0.703(95%CI 0.541~0.889)。其中40 ke V单能量下CT值的诊断效能最高,当阈值为43.74 HU时,诊断OE的敏感度为54.5%,特异度为94.1%。结论 40~60 ke V单能量CT值、K值对OE和OP/OH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信息。单源双能CT能谱综合分析平台为OE和OP/OH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疾病 输卵管疾病 积脓 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婷婷 刘爱连 +3 位作者 汪禾青 田士峰 刘静红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ASIR)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CTA)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行全腹动态增强检查、体重指数(BMI)<22 kg/m2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78例(管电压80 k Vp+50%ASIR,对比剂碘...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ASIR)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CTA)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行全腹动态增强检查、体重指数(BMI)<22 kg/m2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78例(管电压80 k Vp+50%ASIR,对比剂碘浓度270 mg I/ml)及B组61例(管电压120 k Vp,对比剂碘浓度350 mg I/ml)。评价两组右肾动脉的主观质量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右侧竖脊肌CT值,血管对比噪声比(CNR),右侧竖脊肌图像噪声(SD)及总碘量。结果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很好(Kappa值>0.80),A、B组图像右肾动脉评分分别为(4.60±0.51)分和(3.8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6,P<0.01)。A、B组CTDIvol分别为(5.56±4.21)m Gy、(7.11±1.54)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P<0.01);两组各动脉CT值均大于400 HU,A组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的CT值、CNR均高于B组(P<0.05);两组图像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总碘量分别为270 mg、350 mg,A组较B组每位患者总碘量降低了22.86%。结论对于BMI<22 kg/m2的患者,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结合ASIR技术能够提高腹部CTA图像质量,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肾动脉 脾动脉 肝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造影剂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3 位作者 刘静红 陈安良 李烨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合理降低对比剂浓度,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将71例经能谱CT扫描、体重指数〉25 kg/m^2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 目的探讨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合理降低对比剂浓度,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将71例经能谱CT扫描、体重指数〉25 kg/m^2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高浓度对比剂常规扫描组:33例,对比剂浓度350 mg I/ml;低浓度对比剂能谱成像组:38例,对比剂浓度270 mg I/ml。机器生成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图像,比较两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肿瘤细小动脉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低浓度组最佳单能量ke V值为51~60 ke V。低浓度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高浓度组(Z=-4.280,P〈0.01),2名观察者对两组图像的评价结果一致性很好(Kappa=0.824、0.843,P〈0.05)。2名观察者获得两组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的CT值、右侧竖脊肌的CT值、图像噪声与CNR的结果一致性均良好(ICC高浓度组=0.998、0.968、0.959、0.990,ICC低浓度组=0.988、0.981、0.969、0.937)。低浓度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CT值、CNR均高于高浓度组,图像噪声低于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37、4.263、-17.264,P〈0.01);两组CTDIv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P〉0.05)。结论对于高体重指数患者,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能够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且不增加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血药浓度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多模型参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10
9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4 位作者 杨伟萍 陈安良 刘静红 朱姣姣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8-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多模型参数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风险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1.5T MRI检查(含IVIM序列),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侵袭程度等分为高风险组(18例)和低...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多模型参数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风险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1.5T MRI检查(含IVIM序列),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侵袭程度等分为高风险组(18例)和低风险组(22例)。测量病灶的IVIM多模型参数值,包括单指数模型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双阶单指数模型的纯扩散参数(D-mono)、灌注参数(D*-mono)、灌注分数(f-mono)值,双阶双指数模型的纯扩散参数(D-Bi)、灌注参数(D*-Bi)、灌注分数(f-Bi)值,以及拉伸指数模型的分布扩散系数(DDC)、拉伸指数(α)值,比较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高、低风险组EC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高风险组的标准ADC值、D-mono值、D-Bi值及DDC值均小于低风险组(P<0.05);两组D*-mono值、f-mono值、D*-Bi值、f-Bi值及α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ADC、D-mono、D-Bi及DDC值预估高风险组E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788、0.830和0.847,临界值分别为0.608×10^-3 mm^2/s、0.436×10^-3 mm^2/s、0.373×10^-3 mm^2/s和0.738×10^-3 mm^2/s。结论IVIM序列单指数模型的标准ADC值、双阶单指数模型的D-mono值、双阶双指数模型的D-Bi值、拉伸指数模型的DDC值可有效术前预测EC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病理学 外科 妇科外科手术 临床方案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序列平均扩散峰度图的影像组学鉴别宫颈鳞癌与腺癌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3 位作者 郭妍 赵莹 陈安良 李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平均扩散峰度(MK)图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和宫颈腺癌(CA)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MRI检查(含DKI序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63例,分为训练组43例和验证组20例,构建多元...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平均扩散峰度(MK)图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和宫颈腺癌(CA)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MRI检查(含DKI序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63例,分为训练组43例和验证组20例,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诊断效能。结果提取得到38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7个与宫颈癌病理分型相关度最高的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在训练组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4%、0.867、85.7%、69.0%,在验证组分别为80.0%、0.846、85.7%、76.9%。结论基于DKI序列MK图的影像组学方法可有效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影像组学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多参数定量测量与子宫内膜癌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2 位作者 朱雯 刘静红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多参数定量测量与子宫内膜癌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MRI检查(含ESWAN序列),且...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多参数定量测量与子宫内膜癌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MRI检查(含ESWAN序列),且免疫组化分析指标含Ki-67。测量病灶的幅度值、相位值、R2*值、T2*值等。按照Ki-67表达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13)和低表达组(n=11)。比较Ki-67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各参数值的差异;评估具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Ki-67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的鉴别效能;分析各参数值与Ki-67表达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Ki-67高表达组的相位值、T2*值小于低表达组,R2*值大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幅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位值、R2*值、T2*值对Ki-67高表达组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95、0.811。幅度值与Ki-67表达指数无相关性;相位值、T2*值与Ki-67表达指数呈负相关(r=-0.409、-0.632,P<0.05),R2*值与Ki-67表达指数呈正相关(r=0.747,P<0.001)。结论 ESWAN序列的相位值、R2*值、T2*值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可反映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其中R2*值为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定量参数鉴别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退变的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2 位作者 陈安良 牛淼 魏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多定量参数鉴别子宫肉瘤(US)与子宫肌瘤退变(D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US及33例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5T MRI检查(含ESWAN序列)。由2位观察者分别...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多定量参数鉴别子宫肉瘤(US)与子宫肌瘤退变(D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US及33例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5T MRI检查(含ESWAN序列)。由2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ESWAN序列后处理参数,包括幅度、相位、R2^*及T2^*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参数值,并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US组患者相位值为[0.025(0.012,0.056)弧度]、T2^*为[96.95(82.14,113.23)ms],均大于DH组的0.007(-0.002,0.016)弧度、48.15(40.19,56.80)ms,R2^*值小于DH组[(14.04±3.99)Hz比(22.45±5.47)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幅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位、R2^*及T2^*值诊断U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900、0.961。结论ESWAN序列的相位值、R2^*值、T2^*值可有效鉴别US与DH,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值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5 位作者 李烨 陈丽华 汪禾青 王逸敏 韩铮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R2*值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EA)病理分级的价值,以期准确判断EA分级,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1.5T MRI行ESWAN序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A的82例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3组,其中...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R2*值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EA)病理分级的价值,以期准确判断EA分级,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1.5T MRI行ESWAN序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A的82例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3组,其中高分化组37例,中分化组28例,低分化组17例。由2位观察者分别测量各组EA病灶实质区的R2*值,检验2位观察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分析R2*值与E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对不同级别EA的R2*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评估R2*值预估不同病理级别组EA的效能,并找出相应界值。结果 2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较高(ICC>0.75)。R2*值与EA病理级别呈弱相关(r=0.464,P<0.001),高、中、低分化组EA的R2*值分别为(12.54±2.75)Hz、(13.08±2.92)Hz、(18.71±3.80)Hz,高、低分化组间及中、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中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值预估低分化EA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R2*值≥16.17 Hz为其界值,敏感度82.4%,特异度87.7%。结论 R2*值可以作为非强化方式预估低分化EA的定量指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美玉 刘爱连 +3 位作者 宋清伟 张龙敏 魏强 徐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评价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核准。选择经临床病理学证实12例PCa(20个病灶)和9例BPH(15个病灶)男性患者,其中PCa患者年龄56~83岁,平均年... 目的评价3.0T 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核准。选择经临床病理学证实12例PCa(20个病灶)和9例BPH(15个病灶)男性患者,其中PCa患者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1.08岁;BPH患者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1.78岁。回顾分析21例患者3.0 T MRI多b值DWI表现。多b值DWI扫描使用盆腔8通道相控阵线圈,采用EPI-STIR序列,并行采集技术,b值分别为0、300、600、900、1 200、1 500、1 800、2 100 s/mm2,扫描时间260 s。利用GE Functool 4.4工作站测量多b值DWI上PCa和BPH不同b值时的信号强度,描绘其b值-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曲线斜率和信号衰减率(Sde),测量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PCa和BPH的b值-信号强度曲线斜率、Sde和标准ADC值。结果 b值为0、300、600、900、1 200、1 500、1 800、2 100 s/mm2时,PCa的信号强度分别为(520.41±156.11)、(345.43±89.29)、(262.06±74.85)、(212.63±78.87)、(182.14±75.56)、(156.98±73.24)、(137.31±68.26)、(120.11±63.08)MR unit;BPH的信号强度分别为(605.71±146.32)、(357.83±84.91)、(221.44±65.62)、(177.04±55.58)、(145.02±53.43)、(116.39±59.26)、(98.03±56.42)、(86.11±53.62)MRunit,各个b值时PCa和BPH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的b值-信号曲线斜率为50.01±18.86,BPH为64.95±21.25,PCa者低于BPH者,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和BPH的Sde分别为76.43%±11.38%和88.54%±3.68%;标准ADC值分别为(×10-3mm2/s)0.588±0.135和1.11±0.15,PCa的Sde和标准ADC值明显低于BPH者,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 MRI多b值DWI中b值-信号曲线Sde及标准ADC值对无创鉴别PCa和BPH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双能CT平扫综合分析对不同成因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4 位作者 鞠烨 孙美玉 刘静红 刘义军 浦仁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2-445,450,共5页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平扫综合分析对不同成因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准确判断积液成因,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69个浆膜腔)行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成像,并经临床证实为良性浆膜腔积液的影像资料,按成因不同分为肝...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平扫综合分析对不同成因良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准确判断积液成因,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69个浆膜腔)行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成像,并经临床证实为良性浆膜腔积液的影像资料,按成因不同分为肝硬化组(19个浆膜腔)、心力衰竭组(21个浆膜腔)、结核组(14个浆膜腔)及炎症组(15个浆膜腔)。应用能谱成像综合分析平台,测量并比较4组平扫图像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单能量条件下CT值、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值及不同基物质对浓度值,并计算曲线斜率。评估对4组均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非炎性(肝硬化组、心力衰竭组)与炎性(结核组、炎症组)浆膜腔积液的鉴别效能,得出相应界值。结果 4组浆膜腔积液的混合能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浆膜腔积液40 keV条件下CT值、曲线斜率、Effective-Z值及钙(水)、碘(水)、水(脂)浓度肝硬化组〈心力衰竭组〈结核组〈炎症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水)浓度肝硬化组〉心力衰竭组〉结核组〉炎症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40 keV条件下CT值、水(钙)、水(碘)浓度在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keV CT值对炎性与非炎性组浆膜腔积液诊断效能最高,CT值≥24.23 HU为诊断炎性浆膜腔积液的界值,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97.5%。结论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成像综合分析平台中的低能量图像(40 keV)、曲线斜率、Effective-Z及基物质对均能有效区分不同成因的良性浆膜腔积液,为良性浆膜腔积液成因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多参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胸腔积液 腹腔 浆膜 肝硬化 心力衰竭 结核 炎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莹 刘爱连 +5 位作者 武敬君 郭妍 宋清伟 李昕 吴艇帆 崔景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48例共165枚病灶行肝脏MRI检查,接受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HCC。按照7∶3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组115枚病灶和验证组50枚病灶。分别对标注病灶术...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48例共165枚病灶行肝脏MRI检查,接受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HCC。按照7∶3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组115枚病灶和验证组50枚病灶。分别对标注病灶术前增强三期MRI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利用Mann-Whitney U/t检验、单因素逻辑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对特征进行降维。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基于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及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从临床因素中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HCC病理分化程度的效能。Delong检验用于评估模型间效能的差异。结果三期联合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期相,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717,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0.76和0.60。年龄被纳入临床模型,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629,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0、0.72和0.48。三期联合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1,P>0.05)。结论基于增强三期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术前预测HCC的病理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鉴别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与内膜样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5 位作者 宋清伟 鞠烨 朱雯 汪禾青 李烨 黄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SA)与内膜样腺癌(EA)的鉴别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SA和20例EA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5T 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KI和LAVA。应用Funct...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SA)与内膜样腺癌(EA)的鉴别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SA和20例EA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5T 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KI和LAVA。应用Functool软件对DKI图像进行重建,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实质区各DKI参数值,包括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行扩散峰度值(Ka)、垂直扩散峰度值(Kr)、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k)、平均扩散系数值(MD)、平行扩散系数值(Da)、垂直扩散系数值(Dr)及各向异性分数(FA)。分析2名观察者各参数测量结果一致性,比较两组各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值鉴别两组病灶的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两组病灶各参数值的一致性良好(ICC>0.75)。SA组的MK、Ka、Kr、FAk、MD、Da、Dr、FA值分别为1.10±0.23、1.17±0.36、0.91±0.21、0.42±0.11、(1.53±0.43)μm^2/ms、(1.96±0.56)μm^2/ms、(1.32±0.38)μm^2/ms、0.26±0.05,EA组各参数值分别为0.82±0.18、0.84±0.21、0.76±0.18、0.29±0.08、(2.36±0.62)μm^2/ms、(2.89±0.81)μm^2/ms、(2.09±0.53)μm^2/ms、0.21±0.06,SA组的MK、Ka、Kr、FAk、FA值大于EA组,MD、Da、Dr值小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Ka、Kr、FAk、MD、Da、Dr、FA值预估S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754、0.713、0.864、0.893、0.852、0.920、0.779,MK≥0.85、Ka≥1.15、Kr≥0.82、FAk≥0.35、MD≤1.93μm^2/ms、Da≤2.49μm^2/ms、Dr≤1.66μm^2/ms、FA≥0.24为预估SA的界值。结论 DK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SA和EA,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K图像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不同风险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士峰 刘爱连 +3 位作者 郭妍 陈安良 武敬君 李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8-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平均扩散峰度(MK)图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不同风险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EC患者的MK图像,其中高风险病理类型28例,低风险病理类型42例,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使高风险病理类型数量达42... 目的探讨基于平均扩散峰度(MK)图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不同风险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EC患者的MK图像,其中高风险病理类型28例,低风险病理类型42例,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使高风险病理类型数量达42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58例和测试组26例。使用ITK-SNAP软件在MK图像获得肿瘤全域三维感兴趣区,然后导入A.K.分析软件提取高维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单变量Logistic回归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和降维,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能,并在测试组中验证。结果经降维得到4个与EC病理类型风险性相关的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在训练组鉴别不同风险病理类型EC的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0%、0.866、89.7%、72.4%,测试组分别为80.8%、0.893、92.3%、69.2%。结论基于MK图的影像组学可有效鉴别不同风险病理类型的EC,有助于制订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志愿者肾脏血氧水平依赖MRI——1.5T与3.0T MRI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静红 刘爱连 +3 位作者 宁殿秀 邢金子 张婷 宋清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51-253,F0002,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志愿者肾脏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在3.0TMRI机与1.5 T MRI机的区别.方法 选择无肾脏疾病史的上E常志愿者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4岁.禁食、水12 h,首先在3.0T MRI机(GESigna HDx 3.0TMRI 机... 目的 探讨正常志愿者肾脏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在3.0TMRI机与1.5 T MRI机的区别.方法 选择无肾脏疾病史的上E常志愿者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4岁.禁食、水12 h,首先在3.0T MRI机(GESigna HDx 3.0TMRI 机)上行冠状位肾脏BOLD成像,扫描参数如下:TR为120ms,采用8个TE(1.5、2.5、8.0、10.0、15.0、30.0、45.0、60.0ms),卷折角30°,显示野32cm.共采集3层图像,每层图像根据不同的TE值采集8幅图像.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次日,同样条件,每位志愿者在1.5TMRI机(GE Signa HDx 1.5TMRI 机)上进行BOLD扫描,条件同上.将2次所测得的双侧肾脏皮质和髓质的R2*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 双肾皮质3.0 T MRI与1.5 T MRI所测得的R2*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 MRI所测得的R2*值较1.5 T MRI测得的R2*值高7.53 Hz;双肾髓质3.0T MRI与1.5 T MRI所测得的R22*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0 T MRI所测得的R2*值较1.5 T MRI测得的R2*值高15.89Hz.结论 肾脏BOLD MRI,在3.0 T MRI机所测得的R2*值高于在1.5TMRI机上测得的R2*值,以髓质差别更加明显.说明肾脏BOLD 3.0TMRI对肾髓质内氧含量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功能成像 血氧水平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CT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鞠烨 刘爱连 +5 位作者 汪禾青 张婷 马春梅 刘静红 伟杰阿南德 莫海默德阿尼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体检或者肿瘤复查等原因进行能谱CT扫描并经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并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良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肝硬化性、心衰或肾衰性...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体检或者肿瘤复查等原因进行能谱CT扫描并经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并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良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肝硬化性、心衰或肾衰性、炎症性、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浆膜腔积液(胃肠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脏转移和卵巢恶性肿瘤所致)。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这些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Kev水平(40~140)Kev CT值、有效原子序数,再比较良性与恶性上述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混合能量CT值:良恶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良恶性积液在低能量(40~50Kev)的CT值有差异;在高能量图像上(80~140)Kev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0~70Kev单能量(接近于混合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有效原子序数: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7.54±0.21)高于恶性组(7.31±0.20)。结论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单凭常规混合能量及60~70Kev的CT值是无法鉴别的;而低能量图像(40~50Kev)的CT值在良恶性积液的鉴别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原子序数对积液性质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能谱CT为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多参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良性和恶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