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10.1—2024.11.30)
1
作者 郝峻丰 岑官骏 +12 位作者 乔荣涵 朱璟 孙蔷馥 张新新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405,共18页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60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的包覆和掺杂...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60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的包覆和掺杂改性,以及其在高电压下所发生的表面和体相的结构演变。合金化储锂负极材料的研究侧重于复合电极结构设计和各类黏结剂的开发,以缓解循环过程中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维持电极完整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有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掺杂、结构设计、稳定性和相关性能研究以及对新型固态电解质的探索。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固态电池方向更多关注于复合正极设计、界面改性和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因素,同时出现了更多关于固态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关于电池产热和气体成分、失效机制、热失控、界面稳定性的电池模型、表征和分析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多是关于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离子输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5.2.1-2025.3.31)
2
作者 孙蔷馥 岑官骏 +12 位作者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张新新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7-1747,共21页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847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的掺杂改性和表...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847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优化以及黏结剂的制备以缓冲体积变化、复合金属锂负极的制备以及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复合正极制备与界面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也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注意。电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厚电极制备技术等。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锂沉积负极的界面演变等。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固体电解质钟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12-01—2025-01-31)
3
作者 张新新 岑官骏 +12 位作者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孙蔷馥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0-1329,共20页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4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析其摘要文本,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4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析其摘要文本,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再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层状材料和尖晶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的掺杂改性、表面包覆、结构设计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和体相结构设计。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包括对聚合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及其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表面包覆和合成方法、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无负极集流体的界面修饰有多篇文献报道。此外,锂硫电池和锂空电池也备受关注。电极中的锂离子输运和失效机制、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全电池热失控分析,电解质对CEI组分影响的理论模拟以及优化制造工艺的论文也有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矿山散料堆场堆取料机智能监测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燕燕 赵峰 +2 位作者 付博宣 杨晓明 齐跃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在许多涉及散料装卸作业的大型储料场中,斗轮堆取料机被视为当前最为理想的大型可连续作业机械,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并解决人工巡检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维数字孪生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机身外部布设光纤光栅传... 在许多涉及散料装卸作业的大型储料场中,斗轮堆取料机被视为当前最为理想的大型可连续作业机械,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并解决人工巡检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维数字孪生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机身外部布设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及内置电机实时运转数据获取堆取料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并将数据传入内部信息交互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分离存储与融合处理,在消除双光栅由于机械疲劳所带来的温度补偿误差后,构建了多数据融合的、立体化的堆取料机数字健康模型,实现了堆取料机健康状态的智能化预测与立体化监测。通过在秦皇岛港散料矿物储料场的QL6000.55型斗轮堆取料机进行全系统的安装运行,极大促进了料场数字化进程,改变了管理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直接增加了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地提供斗轮取料机的实时工作状态,对基本的故障类型有着一定的预警效果,降低了堆取料机维护的人力与物力投入,为矿区大型机械健康监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堆取料机 矿山散料堆场 智能制造 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3.12.1-2024.1.31)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蔷馥 申晓宇 +12 位作者 岑官骏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张新新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41,共17页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y*”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213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y*”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213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界面调控和材料制备优化以缓冲体积变化、金属锂负极的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复合正极制备与界面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电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干法等电极制备技术、黏结剂的研究。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锂沉积负极的界面演变等。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界面离子传输的研究,以及通过计算模拟来优化电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3.10.1—2023.11.30)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新 申晓宇 +13 位作者 岑官骏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孙蔷馥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武怿达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9,共18页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155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尖晶石结构LiNi_(0.5)Mn...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155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尖晶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和富锂材料的掺杂改性、晶界工程、长循环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结构设计和黏结剂开发、金属锂负极的骨架结构设计。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电解质的离子输运特性、固态锂硫电池的性能提升策略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开发。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包括电极结构导电剂和黏结剂的研究、干法电极制备技术、石墨负极的制造新方法、锂氧电池的电解质设计。电极中锂离子输运和反应动力学、电解液中的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固态电池的复合正极微观结构和金属锂负极界面等表征分析和锂枝晶的调控机制理论模拟论文也有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施肥方案探究
7
作者 王晓民 赵树楠 +4 位作者 宗佳蓓 张英杰 刘燕燕 武才女 张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_(2)处理山药出苗率较CK提高0.26百分点;多糖含量、黏附性和蛋白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0.24百分点、14.81%和2.39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为46.42%;产量、产值、利润分别较CK提高38.68%、42.53%和55.16%;根际土壤茎基腐病致病菌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最低,较CK降低3.98百分点。因此,在移栽前使用液体微生物菌剂浸泡种薯,基肥采用复合肥和30000 kg·hm^(-2)生物有机肥配施,在追肥期交替追施复合肥和液体微生物菌剂,是有效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茎基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2.1—2024.3.31)
8
作者 朱璟 郝峻丰 +12 位作者 孙蔷馥 张新新 申晓宇 岑官骏 乔荣涵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8-1416,共19页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751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料...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751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微结构、组分优化和黏结剂选择,金属锂负极侧重于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包覆技术、复合电极和电池设计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电极研究侧重于生产工艺技术。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负极SEI的成分和结构分析等。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界面离子传输的研究,以及通过计算模拟来优化电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8.1—2024.9.30)
9
作者 孙蔷馥 岑官骏 +12 位作者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张新新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07-4225,共19页
本文是一篇近两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18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钴酸锂的掺杂改... 本文是一篇近两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18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钴酸锂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它们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优化和黏结剂的制备以缓冲体积变化、复合金属锂负极的制备和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复合正极制备与界面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注意。电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干法等电极制备技术、电池安全性、电池回收等的研究。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锂沉积负极的界面演变等。理论模拟工作是关于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离子输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04.01-2024.05.31)
10
作者 郝峻丰 朱璟 +12 位作者 申晓宇 岑官骏 乔荣涵 张新新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孙蔷馥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61-2376,共16页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423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423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富锂正极材料的包覆和掺杂改性,以及其在高电压下所发生的表面和体相的结构演变。合金化储锂负极材料的研究侧重于复合电极结构设计和各类黏结剂的开发,以缓解循环过程中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维持电极完整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有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掺杂、结构设计、稳定性和相关性能研究以及对新型固态电解质的探索。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固态电池方向更多关注于复合正极设计、界面改性和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因素,出现了更多关于固态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液体电解质电池技术偏重复合锂硫正极、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抑制、新电极制备技术以及锂界面枝晶及副反应抑制等。关于电池产热和气体成分、失效机制、热失控、界面稳定性的测量和分析论文也有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4.06.01-2024.07.31)
11
作者 张新新 岑官骏 +12 位作者 乔荣涵 朱璟 郝峻丰 孙蔷馥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26-3244,共19页
本文是近两个月锂电池文献的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61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对其摘要文本进行分析,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 本文是近两个月锂电池文献的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61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对其摘要文本进行分析,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再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尖晶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和富锂材料的掺杂改性、表面包覆、结构设计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设计。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表面包覆和合成方法、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多层电解质的使用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和电解液的开发。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干法电极制备技术、黏结剂和隔膜的研究、集流体的开发和锂氧电池的电解质设计。电极中的锂离子输运和降解机制、电解液中的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全电池热失控分析,溶剂对CEI组分影响的理论模拟以及降低电池成本和优化制造工艺的论文也有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马会丽 赵瑞 +4 位作者 樊蕴莉 陈艳艳 刘燕燕 王玥 刘舒宁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心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心盛理论框架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62例甲状...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心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心盛理论框架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6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得分(39.13±3.44)分。患者心盛总分与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131)I治疗、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是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盛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多关注家庭月收入较低和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提高其自我同情、心理韧性及增强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I治疗 心盛 自我同情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继宗 刘燕燕 +2 位作者 张仰鹏 杨鸣 李舒阳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为更好地分析石漠化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环境效益,文章以西南地区某典型边坡创面绿化生态修复为例,将绿化景观、降温增湿能力和环境污染防治三个方面作为环境效益维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 为更好地分析石漠化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环境效益,文章以西南地区某典型边坡创面绿化生态修复为例,将绿化景观、降温增湿能力和环境污染防治三个方面作为环境效益维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生态防护边坡内湿度高,小气候调节能力强,对路域范围内空气中粉尘的吸附效果好;边坡内植被群落发育完善,对交通输运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边坡 生态防护 环境效益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燕燕 吴耀国 +1 位作者 刘凯 于秀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20,共5页
Nano-TiO2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橡胶、塑料和胶粘剂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几年nano-TiO2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对比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水热法和微乳液法等方法的优缺点;... Nano-TiO2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橡胶、塑料和胶粘剂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几年nano-TiO2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对比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水热法和微乳液法等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nano-TiO2在环氧树脂(EP)改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IO2 制备 环氧树脂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燕燕 吴耀国 +2 位作者 晁吉福 刘凯 于秀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134,共4页
介绍了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着重从无机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两方面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微球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 微球 吸附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及1-MCP处理对不同开花指数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燕燕 张玉环 +3 位作者 王玮然 霍志鹏 刘爱青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455-9458,共4页
[目的]研究乙烯及1-MCP对不同开放阶段‘洛阳红’牡丹切花开放及衰老进程中切花品质及水分平衡的影响。[方法]以开花指数为1、2、3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测定了其开放及衰老进程中花径增大率、开花指数、水分平衡及瓶插寿命对... [目的]研究乙烯及1-MCP对不同开放阶段‘洛阳红’牡丹切花开放及衰老进程中切花品质及水分平衡的影响。[方法]以开花指数为1、2、3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测定了其开放及衰老进程中花径增大率、开花指数、水分平衡及瓶插寿命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采用10.0μl/L外源乙烯处理6 h加快了切花的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及最佳观赏期持续时间,而采用1.0μl/L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切花的开放进程,延长了切花的瓶插寿命,但抑制了切花的正常开放。对水分平衡值的研究表明,水分平衡值的动态变化是影响‘洛阳红’牡丹切花衰老的重要因素,1-MCP处理改善了切花的水分平衡,使水分平衡值为0的时间延后。[结论]1-MCP主要通过延缓‘洛阳红’牡丹切花的开放进程来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切花 乙烯 1-MCP 切花品质 水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弧电流对TiN及(TiTa)N薄膜结构和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燕燕 白晓 +1 位作者 林国强 张庆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4-648,共5页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N和(TiTa)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阴极弧电流的增加,沉积温度线性上升,薄膜由(111)织构向无择优取向转化;阴极...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N和(TiTa)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阴极弧电流的增加,沉积温度线性上升,薄膜由(111)织构向无择优取向转化;阴极弧电流对TiN薄膜的显微硬度影响较大,而对(TiTa)N薄膜的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此外,讨论了阴极弧电流对TiN和(TiTa)N薄膜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电弧离子镀 阴极弧电流 TIN薄膜 (TiTa)N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科护理学》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燕燕 封维阳 +1 位作者 朱大乔 周秀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44-45,共2页
为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讲授临床护理课过程中,采用课堂问题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后自评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对学习资料归纳总结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0%以上... 为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讲授临床护理课过程中,采用课堂问题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后自评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对学习资料归纳总结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了探究性思维。认为采用课堂问题讨论式授课方法讲授临床护理课,有利于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科护理学》 教育改革 课堂教学 讨论式教学 内外科护理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光纤多波长阵列光栅刻写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燕燕 姜凤贤 +2 位作者 侯佳鹏 周宁 武海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4-487,共4页
为了实现一次性在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光纤光栅刻写,采用专门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光纤,使用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状光纤整体施加拉力,利用相位掩膜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采用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仅用单一相位模板就实现了八芯带纤... 为了实现一次性在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光纤光栅刻写,采用专门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光纤,使用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状光纤整体施加拉力,利用相位掩膜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采用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仅用单一相位模板就实现了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布喇格光纤光栅刻写。刻栅过程由电脑编程控制,中心波长、波长间隔以及切趾方式可以灵活调整。结果表明,获得的光栅其3dB带宽为0.2nm、波长间隔为0.5nm、波长偏差小于±50pm、反射率达到80%-85%。此种带状光纤多波长阵列光栅刻写工艺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 带状光纤 刻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砂砾垫层加固系统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燕燕 凌天清 黄中文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97,共2页
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砂砾垫层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具体的工程实例表明:该加固系统能充分利用土工格栅的水平加筋作用和碎石桩的竖向加固作用,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加快固结速度,明显地改善路基的水平和竖向位移。
关键词 复合地基 软基加固 土工格栅 碎石桩 砂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