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石市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熠炎
童红梅
范进进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2期152-155,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黄石市的一次梅雨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副高稳定于东南沿海地区,高空低槽低涡缓慢东移,副高西北侧强盛的...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黄石市的一次梅雨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副高稳定于东南沿海地区,高空低槽低涡缓慢东移,副高西北侧强盛的西南气流与低槽、低涡带来的冷空气在鄂东南地区交汇,导致了本次暴雨过程的发生;2)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对流不稳定能量,鄂东南处于850hPa急流出口区或急流核前方、700hPa急流轴左侧,辐合显著,具备良好的上升运动条件;3)高空短波小槽的分裂东移,促进上升运动发展、对流加强,导致黄石市30日6:00—9:00、7月1日20:00至7月2日2:00出现了中尺度暴雨,形成了两段集中强降水;4)地面3 h中尺度负变压中心导致辐合、促进上升运动发展,其在时间上要超前于中尺度强雨团的活动,这对于提高短临暴雨预警的预见性和时效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强雨团
中尺度负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6月20日黄石短历时暴雨分析
2
作者
刘熠炎
许明芳
袁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163-165,共3页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0.5°×0.5°的6 h间隔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20日发生在湖北黄石的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系统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0.5°×0.5°的6 h间隔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20日发生在湖北黄石的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系统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上干下湿、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垂直分布为暴雨发生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低涡在东移过程发展、转竖,西南急流的向北发展,促进了能量锋区的北移,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地面暖低压中心发展和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有利于冷空气入侵和较强辐合上升运动产生,触发中尺度对流;在特定流场形势下,黄石特殊的低山丘陵地形对中尺度暴雨的形成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暴雨
天气背景
探空资料
雷达回波
物理量场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3月4日阳新县冰雹大风灾害天气分析
3
作者
刘熠炎
童红梅
+1 位作者
卫文芳
柯凡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6期108-112,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雷达、区域自动站、EC_thin等资料,对2018年3月4日下午发生在阳新县的一次强冰雹大风天气形势背景、环境场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冰雹大风天气是在南支槽前西南急流影响下,地面冷...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雷达、区域自动站、EC_thin等资料,对2018年3月4日下午发生在阳新县的一次强冰雹大风天气形势背景、环境场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冰雹大风天气是在南支槽前西南急流影响下,地面冷空气南下入侵暖低压槽而产生的。2)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低层暖平流、中高层冷平流的温度平流配置、中低空急流以及地面暖低压辐合系统的配置为冰雹大风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热力动力条件。3)较高CAPE值、良好的低层水汽条件、强垂直风切变、适当的0℃与-20℃层高度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4)高SWEAT指数、60 dBZ以上强回波、55 dBZ强回波达8~9 km高度、VIL值≥50 kg·m-2以及高值迅速下降、HI指数及高POSH在强冰雹预警服务中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环境场
中尺度分析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新宜
周晓宇
+1 位作者
郑文佳
刘熠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6期25-27,共3页
利用广州市双偏振天气雷达与闪点定位观测网数据,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差分相移率、差分反射率与水平反射率能够反映雷暴发展变化的特征,零滞后相关系数能够判断雷达回波降水类型与非降水...
利用广州市双偏振天气雷达与闪点定位观测网数据,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差分相移率、差分反射率与水平反射率能够反映雷暴发展变化的特征,零滞后相关系数能够判断雷达回波降水类型与非降水,和闪电频次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双偏振雷达
闪电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订正算法研究
5
作者
张新宜
郑文佳
+2 位作者
刘熠炎
林丽华
周晓宇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在雷达探测降雨过程中,雷达回波存在干扰,而X波段的雷达波长较短,回波的干扰和衰减更为明显,所以要对其进行订正。文章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出现干扰毛刺时不能够识别毛刺回波,中值插值法应用到雷达分散化径向区干扰区域中具有良好的效...
在雷达探测降雨过程中,雷达回波存在干扰,而X波段的雷达波长较短,回波的干扰和衰减更为明显,所以要对其进行订正。文章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出现干扰毛刺时不能够识别毛刺回波,中值插值法应用到雷达分散化径向区干扰区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存在大量且集中的径向干扰区域,通过中值插值法能够创建环状回波,降低效果。以此,文章对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订正算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干扰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石市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熠炎
童红梅
范进进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气象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2期152-155,共4页
文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黄石市的一次梅雨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副高稳定于东南沿海地区,高空低槽低涡缓慢东移,副高西北侧强盛的西南气流与低槽、低涡带来的冷空气在鄂东南地区交汇,导致了本次暴雨过程的发生;2)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对流不稳定能量,鄂东南处于850hPa急流出口区或急流核前方、700hPa急流轴左侧,辐合显著,具备良好的上升运动条件;3)高空短波小槽的分裂东移,促进上升运动发展、对流加强,导致黄石市30日6:00—9:00、7月1日20:00至7月2日2:00出现了中尺度暴雨,形成了两段集中强降水;4)地面3 h中尺度负变压中心导致辐合、促进上升运动发展,其在时间上要超前于中尺度强雨团的活动,这对于提高短临暴雨预警的预见性和时效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强雨团
中尺度负变压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6月20日黄石短历时暴雨分析
2
作者
刘熠炎
许明芳
袁杰
机构
黄石市气象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163-165,共3页
文摘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0.5°×0.5°的6 h间隔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20日发生在湖北黄石的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系统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上干下湿、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垂直分布为暴雨发生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低涡在东移过程发展、转竖,西南急流的向北发展,促进了能量锋区的北移,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地面暖低压中心发展和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有利于冷空气入侵和较强辐合上升运动产生,触发中尺度对流;在特定流场形势下,黄石特殊的低山丘陵地形对中尺度暴雨的形成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中尺度暴雨
天气背景
探空资料
雷达回波
物理量场
地形
Keywords
Mesoscale rainstorm
Weather background
Sounding data
Radar echo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Terrain
分类号
S16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3月4日阳新县冰雹大风灾害天气分析
3
作者
刘熠炎
童红梅
卫文芳
柯凡
机构
黄石市气象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6期108-112,共5页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雷达、区域自动站、EC_thin等资料,对2018年3月4日下午发生在阳新县的一次强冰雹大风天气形势背景、环境场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冰雹大风天气是在南支槽前西南急流影响下,地面冷空气南下入侵暖低压槽而产生的。2)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低层暖平流、中高层冷平流的温度平流配置、中低空急流以及地面暖低压辐合系统的配置为冰雹大风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热力动力条件。3)较高CAPE值、良好的低层水汽条件、强垂直风切变、适当的0℃与-20℃层高度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4)高SWEAT指数、60 dBZ以上强回波、55 dBZ强回波达8~9 km高度、VIL值≥50 kg·m-2以及高值迅速下降、HI指数及高POSH在强冰雹预警服务中有指示作用。
关键词
冰雹
环境场
中尺度分析
雷达回波
分类号
P458.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新宜
周晓宇
郑文佳
刘熠炎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气象局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6期25-27,共3页
文摘
利用广州市双偏振天气雷达与闪点定位观测网数据,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差分相移率、差分反射率与水平反射率能够反映雷暴发展变化的特征,零滞后相关系数能够判断雷达回波降水类型与非降水,和闪电频次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
雷暴
双偏振雷达
闪电频次
Keywords
thunderstorm
dual polarization radar
lightning frequency
分类号
P412.2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订正算法研究
5
作者
张新宜
郑文佳
刘熠炎
林丽华
周晓宇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气象局
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出处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在雷达探测降雨过程中,雷达回波存在干扰,而X波段的雷达波长较短,回波的干扰和衰减更为明显,所以要对其进行订正。文章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出现干扰毛刺时不能够识别毛刺回波,中值插值法应用到雷达分散化径向区干扰区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存在大量且集中的径向干扰区域,通过中值插值法能够创建环状回波,降低效果。以此,文章对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订正算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干扰回波
Keywords
X band
dual polarization weather radar
interference echo
分类号
P412.2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石市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刘熠炎
童红梅
范进进
《南方农业》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4年6月20日黄石短历时暴雨分析
刘熠炎
许明芳
袁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8年3月4日阳新县冰雹大风灾害天气分析
刘熠炎
童红梅
卫文芳
柯凡
《南方农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针对雷暴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研究
张新宜
周晓宇
郑文佳
刘熠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订正算法研究
张新宜
郑文佳
刘熠炎
林丽华
周晓宇
《无线互联科技》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