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蛇座DF的光电测光和研究
1
作者 刘清耀 杨毓兰 +2 位作者 张运林 王毕 张周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本文给出了长蛇座DF的BV双色光电光变曲线.发现该双星的轨道周期是变化的,并给出了计算它的光变极小时刻的新的历元公式.用Wilson和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法程序分析新的观测资料,求得了DF Hya的测光解.用不同方法求得了该双星相一致的... 本文给出了长蛇座DF的BV双色光电光变曲线.发现该双星的轨道周期是变化的,并给出了计算它的光变极小时刻的新的历元公式.用Wilson和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法程序分析新的观测资料,求得了DF Hya的测光解.用不同方法求得了该双星相一致的基本参量.研究表明DF Hya是一颗未演化的零龄主序相接双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双星 光电测光 测光解 长蛇座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型矮星的色球活动
2
作者 刘清耀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1-228,共8页
晚型矮星色球CaⅡH和K线及Hα线发射的波动的时序分析,能提供我们关于恒星活动的许多信息。在晚型矮星上都观测到类似太阳色球活动行为的所有时标变化。在类太阳恒星上找到了类太阳的“Maunder极小”长期宁静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在晚型... 晚型矮星色球CaⅡH和K线及Hα线发射的波动的时序分析,能提供我们关于恒星活动的许多信息。在晚型矮星上都观测到类似太阳色球活动行为的所有时标变化。在类太阳恒星上找到了类太阳的“Maunder极小”长期宁静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在晚型矮星上完全肯定地观测到十年左右周期的活动周;已用几天到几星期时标的色球活动区的自转调制来测量晚型星的自转周期;在若干晚型星上也已发现几分钟到几小时时标的类耀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型矮星 色球活动 太阳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接双星长蛇座FG的光度研究
3
作者 杨毓兰 刘清耀 +2 位作者 张运林 王毕 陆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6-332,共7页
本文给出了长蛇座FG的新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同1962年的光变曲线比较,该星的光变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轨道周期也是变化的.使用Wilson-Devinney程序分析新双色光变曲线所得的测光解表明,FG Hya是一个相接程度达90%的A次型WUMa型双星.... 本文给出了长蛇座FG的新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同1962年的光变曲线比较,该星的光变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轨道周期也是变化的.使用Wilson-Devinney程序分析新双色光变曲线所得的测光解表明,FG Hya是一个相接程度达90%的A次型WUMa型双星.对19个A次型相接双星的有关参数分析表明,公共包层的相对厚度同过相接程度和质量比的四分之一次方的乘积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双星 测光解 相接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相接双星室女座BF的轨道周期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声邦 刘清耀 +1 位作者 杨毓兰 袁礼礼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3,共8页
收集了近相接双星BF Vir 的光极小时刻,并对其轨道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30 年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的各种物理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一个质量为0 .281 M⊙、绕公共质心的轨道半径为10 .2... 收集了近相接双星BF Vir 的光极小时刻,并对其轨道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30 年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的各种物理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一个质量为0 .281 M⊙、绕公共质心的轨道半径为10 .2 AU 的第3天体的存在能对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成份作出解释,如果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成份是由于次子星的周期性磁活动引起,那么系统总光度就应该有振幅0 .097 L⊙的周期性变化,且其变化周期与轨道周期变化的周期相同;轨道周期的长期减小成份可能是由于该系统质量和角动量损失引起.BF Vir 是一个短周期的近相接双星系统,通过长期的质量和角动量损失它将可能会演化成一个A 次型的相接双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相接双星 双星 轨道 周期变化 室女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双星AR Lac的周期研究
5
作者 钱声邦 刘清耀 杨毓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31,共6页
用Kalimeris等人提出的分析周期新方法对RSCVn型双星系统ARLac的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颗食双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周期为47年、振幅为1.56×10-5天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 用Kalimeris等人提出的分析周期新方法对RSCVn型双星系统ARLac的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颗食双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的同时也含有周期为47年、振幅为1.56×10-5天的周期性变化.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非周期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各种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求出了它们的关键性物理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双星 磁场活动 角动量损失 周期 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