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清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9期198-198,共1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力度,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简要介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混凝土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使用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混凝土 水工建筑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掺杂聚乙烯微观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亚莎 胡豁然 +2 位作者 夏宇 李光竹 刘清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4,共9页
电力系统高压电缆的主要绝缘材料为聚乙烯,为了提升聚乙烯的热稳定性以及减弱水分对其的渗透能力,采用纳米MgO掺杂聚乙烯,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包含低密度聚乙烯(LDPE)、不同颗粒半径的MgO纳米团簇以及相同质量分数水分的复合模... 电力系统高压电缆的主要绝缘材料为聚乙烯,为了提升聚乙烯的热稳定性以及减弱水分对其的渗透能力,采用纳米MgO掺杂聚乙烯,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包含低密度聚乙烯(LDPE)、不同颗粒半径的MgO纳米团簇以及相同质量分数水分的复合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分会降低复合体系的玻璃化温度,MgO的掺杂则会提高复合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减弱聚乙烯分子链的运动并减小复合体系的自由体积,使得复合体系结构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聚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此外发现水分子的扩散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纳米MgO的添加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抑制水分子的扩散,同时自由体积的缩减使水分子的溶解度系数与扩散系数都减小,导致水分子的渗透能力减弱,更难以渗透进聚乙烯材料破坏其结构.研究结果可为聚乙烯的水树枝生长以及老化过程的抑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聚乙烯 纳米MgO 热稳定性 渗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Mn掺杂MoS_(2)对油中溶解气体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亚莎 刘清东 +3 位作者 夏宇 胡豁然 李光竹 刘世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CO、C_(2)H_(2)、CH_(4)是溶解在变压器油中的典型故障特征气体,其种类和浓度能够反映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故障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在线检测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重要方法.基于第一性原理,通过Mn-MoS_(2)单层对三种气... CO、C_(2)H_(2)、CH_(4)是溶解在变压器油中的典型故障特征气体,其种类和浓度能够反映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故障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在线检测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重要方法.基于第一性原理,通过Mn-MoS_(2)单层对三种气体的吸附能、转移电荷、态密度和形变电荷密度等参数以及解吸性能分析和灵敏度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Mn-MoS_(2)材料的气敏传感器对油中溶解气体进行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Mn-MoS_(2)对CH_(4)是物理吸附,对CO和C_(2)H_(2)是化学吸附.对于Mn-MoS_(2)来说,CH_(4)在常温下吸附能力差且灵敏度低,CO在不同温度下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C_(2)H_(2)在常温下吸附稳定,高温下易解吸且响应灵敏度高.因此,Mn掺杂的MoS_(2)体系可预期作为CO的气体吸附剂和检测C_(2)H_(2)的新型电阻型气敏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变压器油 Mn掺杂MoS_(2) 吸附性能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基站应用场景电源方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清东 《电信快报》 2021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对基站电源系统现状的分析,5G设备对不同场景站点电源系统中外市电引入容量、电源容量、蓄电池容量、及相应的配套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新增5G设备的供电需求和基站原有设计标准的基础上,现有基站多共址共建的情况下,从5G基站的... 通过对基站电源系统现状的分析,5G设备对不同场景站点电源系统中外市电引入容量、电源容量、蓄电池容量、及相应的配套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新增5G设备的供电需求和基站原有设计标准的基础上,现有基站多共址共建的情况下,从5G基站的电源系统充足与否、AAU(有源天线单元)拉远、直流远供系统、外市电容量不足等场景进行分析,对各种应用场景电源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为后续5G基站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AAU(有源天线单元)拉远 电源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通信核心机房电源及运维系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清东 《电信快报》 2022年第10期39-42,共4页
为应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的快速迭代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双重要求,运营商核心机房供配电系统也必须不断升级改造,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追求高效集成的供电系统。对比分析通信核心机房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时... 为应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的快速迭代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双重要求,运营商核心机房供配电系统也必须不断升级改造,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追求高效集成的供电系统。对比分析通信核心机房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时的各方面性能指标,分散供电系统和集中供电的空间利用效率及投资。预判机房运维数智化发展趋势,对比各种应用场景电源方案的优缺点,为后续通信核心机房节能、减碳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锂电 分散供电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房环境温度智能控制分析
6
作者 刘清东 梁运栋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22期53-54,共2页
探讨了传统精密空调的送风方式,从精密空调的送风方式及传统送风方式的弊端,以现有前沿产品为例,从智能机柜、冷气流分配单元ADU(Air Distribution Unit)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改造前后机房冷量利用效率的提高,为后续的机房建设做好铺垫,同... 探讨了传统精密空调的送风方式,从精密空调的送风方式及传统送风方式的弊端,以现有前沿产品为例,从智能机柜、冷气流分配单元ADU(Air Distribution Unit)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改造前后机房冷量利用效率的提高,为后续的机房建设做好铺垫,同时也为在运行的机房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环境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