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完好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海颖 冯成涛 王惠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5-780,共6页
针对传统的卫星导航/捷联惯导(GNSS/SINS)紧耦合组合系统中SINS测量影响所有的观测量,以及SINS故障不能被隔离的缺点,给出了一种新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紧耦合组合结构及其完好性检测方法。设计了紧耦合系统结构和卡尔曼滤波器,将SINS测... 针对传统的卫星导航/捷联惯导(GNSS/SINS)紧耦合组合系统中SINS测量影响所有的观测量,以及SINS故障不能被隔离的缺点,给出了一种新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紧耦合组合结构及其完好性检测方法。设计了紧耦合系统结构和卡尔曼滤波器,将SINS测量转换为虚拟伪距,作为GNSS伪距测量的扩展,并设计了基于滤波新息的残差检验法(RCTM)和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AIME)来进行完好性检测。该紧耦合方法可以通过虚拟卫星的选择降低几何精度因子,在提高导航精度的同时便于完好性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惯性辅助卫星导航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导航精度,RCTM法对于阶跃故障和快变的斜坡故障检测是非常有效的,而AIME法对于慢变的斜坡故障检测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惯性导航 完好性检测 残差检验法 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解分离的GNSS/Inertial组合系统完好性监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海颖 岳亚洲 +1 位作者 杨毅钧 蒋德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监测中,通常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过分依赖于可见星的几何分布,并且不能提供足够的可用性。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解分离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完好性监测方法。在对基于奇偶矢量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法...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监测中,通常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过分依赖于可见星的几何分布,并且不能提供足够的可用性。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解分离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完好性监测方法。在对基于奇偶矢量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法及其可用性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多解分离的卫星导航/惯性组合导航紧耦合滤波器,推导了其完好性监测以及可用性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从可用性、阶跃故障和斜坡故障的完好性监测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解分离法在5颗星时仍能定位故障,水平保护限值可以降低50 m,对于1 m/s的斜坡故障检测时间可以缩短71 s,显著提高了完好性监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惯性导航 完好性监测 多解分离法 奇偶矢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的四元数载体姿态确定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刘新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对于低精度高噪声的传感器组成的低成本姿态测量系统,本文引入U nscen ted K a lm an filtering(UKF)用于姿态确定,设计了有陀螺测量和四元数差分法的无陀螺测量两种UKF滤波器;应用四元数避免了欧拉角法的奇异问题;用高斯-牛顿误差最小... 对于低精度高噪声的传感器组成的低成本姿态测量系统,本文引入U nscen ted K a lm an filtering(UKF)用于姿态确定,设计了有陀螺测量和四元数差分法的无陀螺测量两种UKF滤波器;应用四元数避免了欧拉角法的奇异问题;用高斯-牛顿误差最小法将六维参考向量转化为四元数,作为观测量的一部分,使九维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七维线性方程进行滤波,减少了计算量;应用仿真数据进行算法验证,成功得到姿态估计;对两种算法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测量 UKF 四元数 高斯-牛顿误差最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控微卫星姿态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程月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采用偏置动量轮加磁力矩器作为控制方案的非重力梯度微卫星不同于通常的速率阻尼—姿态捕获—动量轮起旋控制模式.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B-DOT磁控加动量轮常值起旋、主动磁控加常值动量轮进行姿态捕获和稳定控制的方法,设计了限制姿... 采用偏置动量轮加磁力矩器作为控制方案的非重力梯度微卫星不同于通常的速率阻尼—姿态捕获—动量轮起旋控制模式.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B-DOT磁控加动量轮常值起旋、主动磁控加常值动量轮进行姿态捕获和稳定控制的方法,设计了限制姿态反馈控制律进行捕获和稳定控制,以及LQG稳定控制律.采用磁场测量与磁控分时处理的策略,考虑测量误差和干扰力矩,以及不同偏置动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整个控制过程操作简捷,初态控制阶段时间显著减少,稳态阶段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主动磁控 B-DOT控制 限制姿态反馈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微小卫星速率阻尼和姿态捕获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陈志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337,共5页
针对非重力梯度稳定、偏置动量轮加三轴磁控的微小卫星初始姿态控制阶段,采用B-dot控制进行速率阻尼,设计了滑模控制律进行姿态捕获。除了磁控阻尼—捕获—动量轮起旋外,还首次提出了B-dot加动量轮常速起旋、磁控加动量轮姿态捕获的新... 针对非重力梯度稳定、偏置动量轮加三轴磁控的微小卫星初始姿态控制阶段,采用B-dot控制进行速率阻尼,设计了滑模控制律进行姿态捕获。除了磁控阻尼—捕获—动量轮起旋外,还首次提出了B-dot加动量轮常速起旋、磁控加动量轮姿态捕获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纯磁控的B-dot方法能有效得进行速率阻尼,滑模控制捕获姿态精度高、时间短;B-dot阻尼同时进行动量轮开环起旋,可以迅速使姿态稳定,滑模磁控律可以有效得对偏置动量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控制,尤其该新方法操作简捷,明显减少初态控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B-dot控制 滑模控制 速率阻尼 姿态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IM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海颖 叶伟松 王惠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6-690,共5页
针对卫星导航/捷联惯导组合导航系统的完好性检测问题,给出了一种扩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方法,将单独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方法扩展到组合导航系统中。通过综合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预测模型与量测模型,采用最小二乘... 针对卫星导航/捷联惯导组合导航系统的完好性检测问题,给出了一种扩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方法,将单独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方法扩展到组合导航系统中。通过综合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预测模型与量测模型,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原理来解算最优估值,建立新的量测模型进行卫星导航/捷联惯导组合系统的完好性检测,包括故障探测、识别、可靠性以及可分离性的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扩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法可以明显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完好性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好性检测 扩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 卫星导航 捷联惯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磁控微小卫星姿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程月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29,共5页
针对微小卫星速率阻尼、姿态捕获及三轴稳定的不同姿态控制模式,设计了采用纯磁控的控制律.首先以轨道坐标系为参考建立卫星模型,然后在卫星能量分析和Lyapunov稳定方法基础上,应用B-dot控制进行速率阻尼,给出了全局稳定能量控制来进行... 针对微小卫星速率阻尼、姿态捕获及三轴稳定的不同姿态控制模式,设计了采用纯磁控的控制律.首先以轨道坐标系为参考建立卫星模型,然后在卫星能量分析和Lyapunov稳定方法基础上,应用B-dot控制进行速率阻尼,给出了全局稳定能量控制来进行姿态捕获和三轴稳定控制的新方法,同时根据线性化的卫星模型,设计了常系数LQG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B-dot可以有效地进行速率阻尼,能量控制策略适用于大角度姿态捕获和三轴稳定,稳定控制时LQG与能量控制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但稳定度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磁控 B-dot控制 能量控制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的中、高轨道航天器定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利用GPS确定空间航天器轨道,尤其是GPS在中、高空间航天器定轨中的应用.针对中、高轨道中可见星少及GPS信号微弱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微弱信号检测算法,提高了GPS接收机的接收能力.同时提出了利用伪加速度测量和轨道约束进行定轨解算的... 利用GPS确定空间航天器轨道,尤其是GPS在中、高空间航天器定轨中的应用.针对中、高轨道中可见星少及GPS信号微弱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微弱信号检测算法,提高了GPS接收机的接收能力.同时提出了利用伪加速度测量和轨道约束进行定轨解算的新方法,使得在HEO(高偏心轨道)中利用两颗可见星可以解算定位解,对GEO(静止地球轨道)只用一颗星就可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EO HEO 微弱信号检测 轨道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z)参数化的欠驱动微小卫星姿态再定位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1 位作者 陈志明 叶伟松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w,z)参数化是一种新的姿态表示方法,它通过两次垂直的旋转来表示卫星姿态,和描述的运动方程相互解耦,可以分别进行控制,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首先推导了(w,z)参数并给出了运动模型,然后针对非对称微卫星的欠驱动姿态再定位控制,采用微... (w,z)参数化是一种新的姿态表示方法,它通过两次垂直的旋转来表示卫星姿态,和描述的运动方程相互解耦,可以分别进行控制,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首先推导了(w,z)参数并给出了运动模型,然后针对非对称微卫星的欠驱动姿态再定位控制,采用微分平滑的方法设计了可行的再定位运动轨迹,给出了相应的跟踪控制律,并以PWM(脉宽调制)喷气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z)参数化 欠驱动 PWM喷气 微分平滑 再定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卡尔曼滤波的伪距组合GPS/INS导航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广义卡尔曼滤波进行GPS/INS组合导航的技术 ,同时给出了一种最优选星算法。采用间接的反馈校正设置 ,直接利用伪距数据和不受噪声污染的星历数据。利用该方法 ,组合导航精度高 ,在导航过程中若丢失GPS信息 ,短时间内单纯... 提出了一种利用广义卡尔曼滤波进行GPS/INS组合导航的技术 ,同时给出了一种最优选星算法。采用间接的反馈校正设置 ,直接利用伪距数据和不受噪声污染的星历数据。利用该方法 ,组合导航精度高 ,在导航过程中若丢失GPS信息 ,短时间内单纯INS的导航精度仍能保持。恢复GPS信号后组合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广义卡尔曼滤波 INS GPS 选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FIS自调整EKF的微卫星姿态确定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8-1242,1260,共6页
针对太阳敏感器、磁强计以及惯性陀螺组成的微卫星姿态确定系统,设计了有陀螺测量和基于四元数差分法的无陀螺测量两种广义卡尔曼滤波器(EKF)。由于EKF设计复杂,通常参数计算和调整依赖地面系统,现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ANFIS)进行EK... 针对太阳敏感器、磁强计以及惯性陀螺组成的微卫星姿态确定系统,设计了有陀螺测量和基于四元数差分法的无陀螺测量两种广义卡尔曼滤波器(EKF)。由于EKF设计复杂,通常参数计算和调整依赖地面系统,现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ANFIS)进行EKF的参数自调整;使用四元数避免了欧拉角法的奇异问题;采用高斯-牛顿误差最小法显著减少直接使用EKF的计算量。设计仿真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地得到姿态估计,ANFIS可以提高EKF精度,增强鲁棒性,而且便于最优的在轨自主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确定 自调整EKF ANFIS 四元数 高斯-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天线阵列盲信号波束形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海颖 叶伟松 李静 《遥测遥控》 2011年第2期4-9,共6页
针对GPS的抗干扰应用,给出一种不需要先验信息的GPS阵列天线盲信号波束形成新方法,用来提高GPS接收机的性能。首先建立线阵和平面阵列天线的信号模型,然后采用子空间技术剔除干扰信号,并设计多波束形成器来增强整个角空间的GPS信号。在... 针对GPS的抗干扰应用,给出一种不需要先验信息的GPS阵列天线盲信号波束形成新方法,用来提高GPS接收机的性能。首先建立线阵和平面阵列天线的信号模型,然后采用子空间技术剔除干扰信号,并设计多波束形成器来增强整个角空间的GPS信号。在波束形成设计中,应用Dolph-Chebyshev加权法来得到最优的主瓣波束宽度和旁瓣水平。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盲信号波束形成方法,无论是线阵还是平面阵天线,均可以在干扰方向形成有效的零陷,在其余的角空间内增强GPS信号,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天线阵列 波束形成 盲信号 道夫-切比雪夫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Z)参数化的微小卫星喷气欠驱动控制
13
作者 刘海颖 王惠南 陈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针对欠驱动微小卫星的姿态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w,z)参数化的稳定控制方案.(w,z)参数化是一种新的姿态描述方法,它通过两次垂直的旋转来表示卫星的姿态,补充了一次旋转的四元数法和三次旋转的欧拉角法等姿态描述的完整性.采用(w,z)参数... 针对欠驱动微小卫星的姿态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w,z)参数化的稳定控制方案.(w,z)参数化是一种新的姿态描述方法,它通过两次垂直的旋转来表示卫星的姿态,补充了一次旋转的四元数法和三次旋转的欧拉角法等姿态描述的完整性.采用(w,z)参数化法建立了微小卫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旋转轴稳定、角速率稳定以及姿态稳定等控制律,应用于非对称欠驱动卫星的稳定控制.以采用PWM(Pulse W idth Modulation)技术的微型喷气系统作为执行机构进行欠驱动控制的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欠驱动控制 姿态控制 喷气系统 脉宽调制(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信号的无线电定位系统研究
14
作者 刘海颖 叶伟松 冯成涛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3期30-32,54,共4页
针对NLOS(非视距)环境下高精度定位,给出了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利用现有的并非专门为定位设计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建立了OFDM无线电定位模型,分析了OFDM信号结构,给出了基于TDOA(波达时间差)定位方法。采用... 针对NLOS(非视距)环境下高精度定位,给出了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利用现有的并非专门为定位设计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建立了OFDM无线电定位模型,分析了OFDM信号结构,给出了基于TDOA(波达时间差)定位方法。采用特征相关法进行符号边界、采样序列和符号序列偏移计算,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均值特征相关法在信噪比为-5dB时也可获得精确的TDOA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定位 非视距 正交频分复用 波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编队飞行的光通信研究
15
作者 刘海颖 杨宇晓 王惠南 《遥测遥控》 2009年第5期19-23,41,共6页
针对编队飞行卫星的大容量通信要求,提出采用光通信技术建立多星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星间光通信系统模型和链路,研究空间光通信的比特差错率与天线口径大小、传输距离、通信码率以及调制方式的关系,分析卫星平台的指向角度误差对光通... 针对编队飞行卫星的大容量通信要求,提出采用光通信技术建立多星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星间光通信系统模型和链路,研究空间光通信的比特差错率与天线口径大小、传输距离、通信码率以及调制方式的关系,分析卫星平台的指向角度误差对光通信的影响,以及多星光通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发射功率30mW、天线口径1 cm的发射机时,在星间传输距离15 km、通信码率1Gb/s时比特差错率优于1×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编队飞行 通信链路 比特差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航天器交会对接位姿视觉测量算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丁尚文 王惠南 +1 位作者 刘海颖 冯成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45-2150,共6页
根据光学测量基本原理建立双目视觉测量模型,提出基于双目视觉的航天器间相对位姿的测量方法。利用对偶四元数,建立目标航天器的坐标系和追踪航天器上的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构造出航天器交会对接位姿误差模型,通过使用拉格朗日求极... 根据光学测量基本原理建立双目视觉测量模型,提出基于双目视觉的航天器间相对位姿的测量方法。利用对偶四元数,建立目标航天器的坐标系和追踪航天器上的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构造出航天器交会对接位姿误差模型,通过使用拉格朗日求极值的方法,解算出航天器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能够满足航天器交会对接的测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相对位姿 航天器 对偶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视觉下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卫星姿态的确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左俊青 王惠南 +1 位作者 刘海颖 冯成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5期577-581,共5页
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和机器视觉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卫星姿态确定的算法。单目相机作为观测设备,用对偶四元数以及几何透视投影法,将从星3D姿态参数转换为2D照片平面参数。最后,将表征坐标变换的对偶四元数中的位移和旋转分量以及运... 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和机器视觉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卫星姿态确定的算法。单目相机作为观测设备,用对偶四元数以及几何透视投影法,将从星3D姿态参数转换为2D照片平面参数。最后,将表征坐标变换的对偶四元数中的位移和旋转分量以及运动角速度和线速度作为状态量,2D坐标参数作为观测值,建立滤波器,得到了表示相对运动的对偶四元数的估计值。在30 s内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对偶四元数在表示刚体运动变换时的优越性,为从星姿态测量找到一个更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对偶四元数 姿态估计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一致性的分布式卫星姿态同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志明 王惠南 刘海颖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83-2288,共6页
针对分布式卫星自主姿态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一致性的姿态协同及跟踪控制方法,它采用信息一致性的理论,通过设计卫星间的信息传递模型来解决分布式卫星间的姿态同步问题。文中分别给出了姿态协同及姿态跟踪两种控制方法,并对其... 针对分布式卫星自主姿态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一致性的姿态协同及跟踪控制方法,它采用信息一致性的理论,通过设计卫星间的信息传递模型来解决分布式卫星间的姿态同步问题。文中分别给出了姿态协同及姿态跟踪两种控制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两种信息拓扑模型,以实际的多颗分布式卫星和PWM(脉宽调制)喷气系统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文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姿态的协同及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姿态同步 一致性 信息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吕克直线的交会对接相对位姿确定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静 王惠南 刘海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描述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测量信息,提出了结合特征线的双目视觉测量以及普吕克直线方程来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的相对位姿测量算法。传统算法中航天器的相对位姿是分开测量和计算的,普吕克直线方程则统一描述了两个航天... 为了描述航天器交会对接中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测量信息,提出了结合特征线的双目视觉测量以及普吕克直线方程来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的相对位姿测量算法。传统算法中航天器的相对位姿是分开测量和计算的,普吕克直线方程则统一描述了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姿信息。首先采用双目视觉算法计算得到目标航天器中两条非共面直线在追踪航天器下的坐标值,然后根据普吕克直线方程得到这两条直线在两个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关系,最后通过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解算出两个航天器间的相对位姿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实现了位置和姿态的统一测量,而且能够满足航天器交会对接相对位姿的测量要求,验证了该算法的科学合理性与解算快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对接 双目视觉测量 普吕克直线 奇异值分解 相对位姿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数据综合系统设计与在轨性能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伟松 刘海颖 +1 位作者 陈志明 闾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7-802,共6页
数据综合系统(Data integrated system,DIS)作为星上电子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核心,在卫星研制和运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天巡一号"(NHTX-1)微小卫星的任务需求,对数据综合系统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着重描述了VxWork... 数据综合系统(Data integrated system,DIS)作为星上电子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核心,在卫星研制和运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天巡一号"(NHTX-1)微小卫星的任务需求,对数据综合系统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着重描述了VxWorks操作系统的使用、整星安全模式、计算机板故障监测和计算机板主备份自主切换等关键技术及创新设计。另外对卫星在轨期间数据综合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巡一号”微小卫星 数据综合系统 卫星平台 VX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