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提高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的致病力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海晶 段立清 +2 位作者 李海平 冯淑军 张波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明确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dispar necleopolyhydrovirus(Ld NPV)致病力的影响,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食料给毒法进行生物测定,测定舞毒蛾2龄幼虫对单独Ld NPV... 【目的】明确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dispar necleopolyhydrovirus(Ld NPV)致病力的影响,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食料给毒法进行生物测定,测定舞毒蛾2龄幼虫对单独Ld NPV及添加绿原酸的Ld NPV(CA+Ld NPV)的剂量及致死时间响应。【结果】CA+Ld NPV与单独Ld NPV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剂量及时间响应间有显著差异,二者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61.8 OBs/μL(95%的置信区间为105.6~235.3 OBs/μL)和264.4 OBs/μL(95%的置信区间为178.6~384.0 OBs/μL),前者对舞毒蛾的致病力较后者强。CA+Ld NPV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_(50))较Ld NPV的短,当Ld NPV浓度为590 OBs/μL,CA+Ld NPV及Ld NPV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LT_(50)分别为9.9 d和12.3 d;当Ld NPV浓度为5 900 OBs/μL时,则LT_(50)分别为6.9 d和8.0 d。绿原酸降低了Ld NPV对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缩短了致死中时间。【结论】绿原酸可提高Ld NPV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绿原酸 致病力 致死中浓度 致死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空气电池中二维与三维结构碳负载Mn_3O_4的催化性能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峰 刘海晶 +2 位作者 王永刚 李会巧 夏永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33-2137,共5页
采用湿法浸渍将Mn3O4负载到不同碳材料的表面,测试了这些复合材料用于空气电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通过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发现,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介孔碳材料(CMK-3)的催化性能远比二维孔道结构的介孔碳(OMC)的好.从透射电... 采用湿法浸渍将Mn3O4负载到不同碳材料的表面,测试了这些复合材料用于空气电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通过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发现,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介孔碳材料(CMK-3)的催化性能远比二维孔道结构的介孔碳(OMC)的好.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氧化锰粒子均负载在碳的外表面,位于三维孔道外表面的氧化锰可以与电解液和碳孔道内的氧气同时接触.这种结构产生了大量有效的三相反应界面,从而达到良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 介孔碳 锌-空气电池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翘嘴红鲌池塘成鱼养殖技术
3
作者 刘海晶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1期195-195,共1页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翘嘴红鲌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种水产新品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而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翘翘嘴...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翘嘴红鲌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种水产新品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而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翘翘嘴红鲌池塘成鱼养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翘嘴红鲌 池塘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