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6 位作者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40,共11页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肥1500 ...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肥1500 kg/hm^(2)、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hm^(2)、40%硫酸锌15 kg/hm^(2))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施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施15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SOM)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的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和SOM、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根区土壤细菌主要优势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方式
密度
肥料
产量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蔬菜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40,共11页
基金
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CARS–09–ES16)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湘财建指[2023]98号)。
文摘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肥1500 kg/hm^(2)、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hm^(2)、40%硫酸锌15 kg/hm^(2))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施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施15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SOM)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的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和SOM、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根区土壤细菌主要优势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方式
密度
肥料
产量
细菌群落
Keywords
potato
planting pattern
density
fertilizer
yield
bacterial community
分类号
S53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