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港苏湾大桥H形混凝土索塔施工方案研究
1
作者 刘海彬 梁志武 吴文勇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文章以贵港市苏湾大桥的H形索塔施工方案为例,分析索塔的液压爬模法塔柱施工方法、落地式大钢管贝雷梁支架下横梁现浇施工方法、塔梁异步施工下高空索导管精准定位安装方法和预拼装式大跨度拱架上横梁现浇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型斜拉桥索... 文章以贵港市苏湾大桥的H形索塔施工方案为例,分析索塔的液压爬模法塔柱施工方法、落地式大钢管贝雷梁支架下横梁现浇施工方法、塔梁异步施工下高空索导管精准定位安装方法和预拼装式大跨度拱架上横梁现浇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型斜拉桥索塔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H形索塔 下横梁 索导管 上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H_(2)S/CO_(2)/O_(2)环境下N80油管腐蚀规律与机理研究
2
作者 刘海彬 李洪毕 +3 位作者 刘锦 王智博 杨盈盈 耿月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研究了油管在H_(2)S/CO_(2)/O_(2)三相混合气体高温条件的腐蚀机理,采用室内挂片失重法评价了腐蚀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Fe_(2)O_(3)、FeS和Fe_(3)O_(4)。油管的腐蚀速率随着腐蚀环境下温度的升高表现趋... 研究了油管在H_(2)S/CO_(2)/O_(2)三相混合气体高温条件的腐蚀机理,采用室内挂片失重法评价了腐蚀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Fe_(2)O_(3)、FeS和Fe_(3)O_(4)。油管的腐蚀速率随着腐蚀环境下温度的升高表现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且在160℃时达到最低值之后迅速增大;O_(2)、H_(2)S、CO_(2)分压升高时,腐蚀速率增大,但增大趋势表现不同,O 2分压和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明显大于H_(2)S和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腐蚀产物 腐蚀规律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T梁腹板既有裂缝发展趋势及防治
3
作者 刘海彬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为探索预应力混凝土T梁腹板既有裂缝在连续荷载作用下的发展趋势及防治思路,以某竣工期间出现腹板裂缝的公路桥梁为例,应用MIDAS/Civil软件构建跨中梁有限元模型,对车重、车速作用下不同裂缝贯穿特征及不同位置裂缝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并... 为探索预应力混凝土T梁腹板既有裂缝在连续荷载作用下的发展趋势及防治思路,以某竣工期间出现腹板裂缝的公路桥梁为例,应用MIDAS/Civil软件构建跨中梁有限元模型,对车重、车速作用下不同裂缝贯穿特征及不同位置裂缝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并提出既有裂缝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裂缝尖端应力值随车重的增加及车速的减缓而增大;对于贯穿性裂缝,长度越大,向马蹄区域扩展的趋势也越快;非贯穿性裂缝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基本不会出现持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荷载 T梁腹板 有限元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缝形式下沥青混合料梁裂缝扩展研究
4
作者 朱海鹏 刘海彬 林小雄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采用接近实际路面受力形式的平面支撑方式,对从参考标准高速公路搅拌、摊铺、碾压方式形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切割下的沥青混合料梁试件,开展表面、底部裂缝共存形式下路面面层裂缝扩展模拟,以期研究沥青路面面层顶部、底部裂缝共存形式... 采用接近实际路面受力形式的平面支撑方式,对从参考标准高速公路搅拌、摊铺、碾压方式形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切割下的沥青混合料梁试件,开展表面、底部裂缝共存形式下路面面层裂缝扩展模拟,以期研究沥青路面面层顶部、底部裂缝共存形式下的裂缝扩展行为;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包含沥青基质、骨料、空隙等的多相复合材料特点,基于ABAQUS平台建立沥青混合料梁细观异质模型,探讨了该模型下裂缝偏离跨中不同距离下裂缝扩展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复合小梁均质、细观异质模型偏裂缝形式下裂缝扩展过程中应力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应力状态存在明显的不同,均质模型应力分布总体较均匀、突变不明显;细观异质模型则刚好相反,应力分布极不均匀,骨料周边应力突变较明显。两种模型对比而言,细观异质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试验过程中梁裂缝扩展沿着骨料周边进行,并且试验过程中骨料周边出现多裂纹的现象。梁细观异质模型数值模拟为建立更准确的路面裂缝扩展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支撑 裂缝扩展 沥青混合料梁 细观异质模型 骨料 沥青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泡沫分离桑叶蛋白工艺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海彬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李轩领 陈亮 高中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102,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泡沫分离桑叶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稀释倍数、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4个因素,依据回归分析法来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桑叶蛋白的回收率和富集比为响应值... 利用响应面法对泡沫分离桑叶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稀释倍数、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4个因素,依据回归分析法来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桑叶蛋白的回收率和富集比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得出桑叶蛋白泡沫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释40倍、pH 5.5、离子强度0.18 mol/kg、温度25℃。在该工艺条件下,桑叶蛋白的实际回收率为92.50%,富集比为7.63。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法能够作为桑叶蛋白粗分离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桑叶蛋白 响应面法 回收率 富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缩氨基硫脲结构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海彬 吕萍 +2 位作者 潘宁宁 艾丽梅 刘永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988,共8页
以4,5-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酸和醋酸甲脒为原料,经环化、氯化、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喹唑啉哌嗪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6a^6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表达的... 以4,5-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酸和醋酸甲脒为原料,经环化、氯化、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喹唑啉哌嗪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6a^6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人肺癌A549和人前列腺癌PC3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癌活性,其中,化合物6a和6o对3种癌细胞的抗癌活性优于对照药拉帕替尼(Lapatinib),略低于对照药阿霉素(ADM).化合物6a和6o对MCF-7的IC50值分别为6.97和6.99μmol/L,对A549的IC50值分别为5.15和3.11μmol/L,而对PC3的IC50值分别为2.30和1.42μmol/L.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喹唑啉 缩氨基硫脲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氯-4-哌嗪基喹唑啉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彬 吕萍 +2 位作者 潘宁宁 王文忠 王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以5-氯-2-氨基苯甲酸和甲酰胺为起始原料,经环化、氯化、取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哌嗪的喹唑啉衍生物5a~5c。其结构用1H NMR、13C NMR、ESI-MS及I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5a~5c对人胃癌SGC-7901... 以5-氯-2-氨基苯甲酸和甲酰胺为起始原料,经环化、氯化、取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哌嗪的喹唑啉衍生物5a~5c。其结构用1H NMR、13C NMR、ESI-MS及I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5a~5c对人胃癌SGC-7901、人口腔表皮样癌KB和人纤维肉瘤HT-108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5c对人胃癌SGC-7901和人纤维肉瘤HT-1080有弱的抑制活性,而对人口腔表皮样癌KB无明显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哌嗪喹唑啉N-缩氨基硫脲取代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MTT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育苗穴盘自动摆放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海彬 谷新运 +1 位作者 徐灿 崔永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138,共5页
工厂化育苗中广泛使用育苗穴盘,播种前育苗穴盘的摆放工作枯燥费时、劳动强度大。为实现育苗穴盘的自动摆放,设计了一种气吸式育苗穴盘自动摆放机,使用真空吸盘吸取育苗穴盘。同时,设计了真空取盘装置、运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并试制了样... 工厂化育苗中广泛使用育苗穴盘,播种前育苗穴盘的摆放工作枯燥费时、劳动强度大。为实现育苗穴盘的自动摆放,设计了一种气吸式育苗穴盘自动摆放机,使用真空吸盘吸取育苗穴盘。同时,设计了真空取盘装置、运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并试制了样机。试验表明:真空泵供电电压、吸盘座缓冲弹簧、吸盘间距3个因素对摆放成功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在ZQ370-02PM真空泵供电电压(18.0±0.05)V的条件下,使用4个9mm三层风琴型真空吸盘,摆放500次,摆放成功率为99.6%。气吸方法可实现50穴育苗穴盘的自动摆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自动摆放 真空吸盘 绳轮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95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彬 赵向红 康秀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大剂量叶酸联合主动免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95例,随机分成A组(49例)及B组(46例),分别采用叶酸5 mg及0.4 mg,两组均联合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A...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大剂量叶酸联合主动免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95例,随机分成A组(49例)及B组(46例),分别采用叶酸5 mg及0.4 mg,两组均联合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A组共妊娠49例,其中足月分娩15例(30.61%);尚在妊娠中32例,其中≥20周者30例(61.22%),<20周者2例(4.08%);再次自然流产2例(4.08%);妊娠成功率91.84%,所出生婴儿发育正常。B组共妊娠45例,其中足月分娩12例(26.09%);尚在妊娠中29例,其中≥20周者21例(45.65%),<20周者8例(17.39%),其中因胎儿脊柱裂孕19周引产1例;再次自然流产4例(8.89%);妊娠成功率71.74%。A组比B组有较高的妊娠成功率(P<0.025)。结论大剂量叶酸联合主动免疫治疗URSA的疗效肯定,治疗后妊娠成功率高,胎儿畸形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治疗 免疫疗法 叶酸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应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早产儿神经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彬 李俊燕 +2 位作者 沈龙霞 马彦超 张彦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8-10,26,共4页
目的比较孕妇产前应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早产儿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早产儿86例,按照孕母产前硫酸镁使用剂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剂量<15 g,观察组46例使用剂量≥15 g。比较分析两组早产儿出生... 目的比较孕妇产前应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早产儿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早产儿86例,按照孕母产前硫酸镁使用剂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剂量<15 g,观察组46例使用剂量≥15 g。比较分析两组早产儿出生3天血清镁离子浓度、出生后7天振幅整合脑电图、纠正胎龄36周时头颅核磁共振、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两组血清镁离子浓度、振幅整合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及NBNA评分比较,P<0.05。结论产前应用硫酸镁累计剂量≥15g对早产儿神经保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早产儿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3Cpro蛋白酶抑制剂GC376的合成研究
11
作者 刘海彬 刘永祥 林敬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5-2141,共7页
GC376是一种广谱性冠状病毒3Cpro蛋白酶抑制剂。本文以N-Boc-L-谷氨酸二甲酯作为起始原料,经氰化、环化、去Boc、酰胺化、还原、氧化、磺酸盐化合成了GC376,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表征。设计了两条合成路线,路线2较路线1减... GC376是一种广谱性冠状病毒3Cpro蛋白酶抑制剂。本文以N-Boc-L-谷氨酸二甲酯作为起始原料,经氰化、环化、去Boc、酰胺化、还原、氧化、磺酸盐化合成了GC376,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表征。设计了两条合成路线,路线2较路线1减少了两步反应,提高了反应收率。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底物的浓度和还原剂PtO的载样量对关键中间体3的合成条件的影响,将3的合成收率由文献报道的58%提高到83%;HOAt作为缩合剂,使中间体5的收率由文献报道的72%提高到82%。本文对于GC376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3Cpro蛋白酶抑制剂 GC376 合成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叶蛋白泡沫法分离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龙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刘海彬 高中超 雷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为有效开发利用菠菜叶蛋白资源,以菠菜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选取稀释倍数、气速、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得出泡沫法分离菠菜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为有效开发利用菠菜叶蛋白资源,以菠菜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选取稀释倍数、气速、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得出泡沫法分离菠菜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释倍数16倍、气速260mL/min、温度40℃、pH 7.5,在该条件下,回收率和富集比分别达81.56%、14.94。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技术是实现菠菜叶蛋白粗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叶 蛋白 泡沫分离 回收率 富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泡沫分离黄姜中薯蓣皂苷工艺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中超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刘海彬 刘龙 雷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31,共6页
在酶解黄姜的基础上,对黄姜薯蓣皂苷进行超声醇提,进而建立泡沫分离黄姜薯蓣皂苷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稀释倍数、温度、装液量对泡沫法分离黄姜中薯蓣皂苷回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结果得出,泡沫分离最佳条件为... 在酶解黄姜的基础上,对黄姜薯蓣皂苷进行超声醇提,进而建立泡沫分离黄姜薯蓣皂苷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稀释倍数、温度、装液量对泡沫法分离黄姜中薯蓣皂苷回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结果得出,泡沫分离最佳条件为稀释倍数84、温度20℃、装液量436 m L,此条件下薯蓣皂苷的回收率为91.08%,富集比为7.53。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法是一种有效、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的黄姜薯蓣皂苷的分离富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薯蓣皂苷 泡沫分离法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蛋白制备抗氧化肽酶解条件优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龙 张炜 +4 位作者 陈元涛 刘海彬 张琪 高中超 雷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3-269,共7页
为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资源,以紫花苜蓿叶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取酶解时间、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 为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资源,以紫花苜蓿叶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取酶解时间、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40min、碱性蛋白酶用量4.80%、酶解温度60℃、pH11.60,在此条件下清除率达到64.25%。用制备色谱纯化并收集抗氧化性最强的抗氧化肽组分,表明纯化后的抗氧化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化后抗氧化肽的氨基酸组成,其组成为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酪氨酸(Tyr)、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和赖氨酸(L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酶解条件优化 抗氧化肽纯化 氨基酸组成 清除率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蕾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高中超 刘海彬 刘龙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31-335,共5页
研究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以葫芦巴中薯蓣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_9(3~4)正交试验,探讨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酶制剂的使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薯蓣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 研究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以葫芦巴中薯蓣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_9(3~4)正交试验,探讨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酶制剂的使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薯蓣皂苷得率的影响,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酶制剂用量为2.5%,酶解温度为30℃,pH值为6.0,酶解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得率为2.29%,经比较,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薯蓣皂苷的得率比直接超声提取增加了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 薯蓣皂苷 复合酶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浮选法分离纯化枸杞中的总黄酮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中超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陈亮 李轩领 刘海彬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62-267,共6页
在超声醇热浸提枸杞中黄酮的基础上,确立溶剂浮选分离纯化枸杞中黄酮的新方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测定黄酮的含量。以富集比和回收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其综合影响的... 在超声醇热浸提枸杞中黄酮的基础上,确立溶剂浮选分离纯化枸杞中黄酮的新方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测定黄酮的含量。以富集比和回收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其综合影响的最佳浮选条件:调节pH值为6.0,以NaCl控制离子强度为0.06mol/kg后,于20℃下浮选75min,得到枸杞中总黄酮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3.68%和65.41%,纯度为77.83%。溶剂浮选法避免了枸杞中粗黄酮纯化过程中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操作简便,回收率高,为枸杞中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黄酮类化合物 溶剂浮选 正交设计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法纯化枸杞多糖及其动力学过程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亮 张炜 +3 位作者 陈元涛 李轩领 刘海彬 高中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6,共8页
采用泡沫分离法纯化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s)。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LBPs含量,以富集比(E)和回收率(R)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三水平拟合模型,优化了稀释倍数、初始pH值和气体流速对... 采用泡沫分离法纯化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s)。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LBPs含量,以富集比(E)和回收率(R)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三水平拟合模型,优化了稀释倍数、初始pH值和气体流速对分离效果的综合影响;在验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枸杞多糖泡沫分离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稀释倍数7.6、初始pH 3.42、气体流速295 m L/min时,富集比和回收率最高,分别为2.57和57.31%,与验证值(2.41和61.28%)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6%和6.5%;动力学分析显示,泡沫分离枸杞多糖的过程可拟合为一级化学反应,等效速率常数为0.006 02 min-1。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枸杞多糖纯化思路,并对生产工艺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泡沫分离 苯酚-硫酸法 响应面法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种子调向排种机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同 刘海彬 +1 位作者 隽杰 崔永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为实现标准化幼苗的生产,提出了大粒种子定向定位排种方法,研制了调向排种机构。该机构主要由调向板、进种导向板和出种导向管构成,可实现对大粒种子长轴保持45°方向、种子发芽口朝向一致并位于穴孔中心位置定向定位排种。为此,以... 为实现标准化幼苗的生产,提出了大粒种子定向定位排种方法,研制了调向排种机构。该机构主要由调向板、进种导向板和出种导向管构成,可实现对大粒种子长轴保持45°方向、种子发芽口朝向一致并位于穴孔中心位置定向定位排种。为此,以南瓜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参数优化试验确定了结构设计参数,利用3D打印技术试制了机构,最后以单片机为控制单元、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结合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大粒种子方向的判别方法和控制方法,对机构的定向定位排种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定向定位排种成功率为9 7.1%,9 4.7%的种子的发芽口分布在以穴孔中心为圆心、半径为1 0 mm的圆内,9 5.9%以上种子偏转角度小于1 5°,基本满足大粒南瓜种子的定向定位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种子 定向排种 调向排种机构 发芽口 偏转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苗盘自动搬运机取放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少华 刘海彬 +1 位作者 高建敏 崔永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6,共5页
针对设施农业中播种、催芽、育苗、嫁接等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搬运幼苗盘问题,设计了幼苗盘自动搬运机取放装置。该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抓取手指与一对形状相同的传动链铰链连接,传动链同速同向,抓取手指做平移运动,实现取放幼苗盘。根... 针对设施农业中播种、催芽、育苗、嫁接等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搬运幼苗盘问题,设计了幼苗盘自动搬运机取放装置。该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抓取手指与一对形状相同的传动链铰链连接,传动链同速同向,抓取手指做平移运动,实现取放幼苗盘。根据Pro/E软件机构模块进行运动仿真和分析,取放装置能够实现取放工作。试验结果表明:当幼苗盘托盘底面与无动力滚筒上表面平齐,端面水平相距30mm时,取放装置能够顺利取放幼苗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放装置 幼苗盘 双链传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佩瑾 苑雅娟 +1 位作者 于丹丹 刘海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153-154,158,共3页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教师的特点,探讨影响其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发展 医学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