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差法非接触式浓缩机内浓度场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1
作者 石涵 李文学 刘海增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浓缩池内煤泥水浓度的精准测量对于药剂的添加量至关重要,影响着后续煤泥水压滤回收工艺的效果。针对传统浓缩池内煤泥水浓度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误差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压差法非接触式浓缩机内浓度场的在线检测系统;将现场检... 浓缩池内煤泥水浓度的精准测量对于药剂的添加量至关重要,影响着后续煤泥水压滤回收工艺的效果。针对传统浓缩池内煤泥水浓度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误差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压差法非接触式浓缩机内浓度场的在线检测系统;将现场检测密度与同步采样测试密度进行分析对比验证检测系统的精度,通过MATLAB软件对测量密度和采样密度绘制密度等值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比。根据密度等值图分析,在距离浓缩池中心点16 m处液位以下深度为2.2 m处,测得密度为1069.17 kg/m^(3),采样密度为1070.12 kg/m^(3),绝对误差为0.95 kg/m^(3),表明了在线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浓度 压差法 非接触式 可视化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压强对类金刚石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增 代海洋 +1 位作者 陈镇平 王春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9,共5页
以氩气、氩气-甲烷为辅助气体,高纯石墨为靶材,采用脉冲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无定形碳膜(a—C)及氢化无定形碳膜(a—C∶H)。利用台阶仪、傅里叶红外光谱、Raman光谱、纳米压痕测试仪、椭偏仪对所制备类金刚石膜的沉积速率、结构、... 以氩气、氩气-甲烷为辅助气体,高纯石墨为靶材,采用脉冲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无定形碳膜(a—C)及氢化无定形碳膜(a—C∶H)。利用台阶仪、傅里叶红外光谱、Raman光谱、纳米压痕测试仪、椭偏仪对所制备类金刚石膜的沉积速率、结构、力学性能、折射率随甲烷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烷压强对类金刚石膜的结构与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类金刚石膜的沉积速率和键合氢的含量随着甲烷压强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薄膜中的sp3杂化碳的含量随着甲烷压强的增加而减小;类金刚石膜的纳米硬度和折射率均随甲烷压强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甲烷压强 脉冲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模糊PID的浮选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3
作者 徐昊 刘海增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浮选机内液位高低影响着浮选效果和生产稳定性,针对煤泥浮选中浮选机液位对浮选结果产生的影响,结合浮选液位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性能要求,采用了一种将Smith预估控制、模糊控制、PID控制结合的液位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 浮选机内液位高低影响着浮选效果和生产稳定性,针对煤泥浮选中浮选机液位对浮选结果产生的影响,结合浮选液位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性能要求,采用了一种将Smith预估控制、模糊控制、PID控制结合的液位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设计浮选液位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同时改变液位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传统PID、模糊PID及Smith预估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可知,液位控制系统采用Smith预估模糊PID算法,其控制效果由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调节时间更短,稳定性更强,提高了浮选机液位的稳定性,能更好地满足浮选过程对液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液位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环现象及其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海增 靳晋中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6-57,80,共3页
阐述了牛顿环干涉原理,解释了牛顿环实验图样和附加光程差对牛顿环图样的影响,并指出应用牛顿环现象可判断透镜表面凸凹、精确检验光学元件表面质量、测量透镜表面曲率半径和液体折射率.
关键词 干涉原理 附加光程差 透镜 光学元件 表面曲率半径 检验 牛顿环现象 薄膜干涉 实验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式溜槽缓冲卸料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增 段志峰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0,共3页
介绍了自平衡式溜槽缓冲卸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使用该卸料系统可减小溜槽的磨损和噪声的级差。
关键词 溜槽 缓冲卸料 探针 煤位 安装 噪声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数字的合理保留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海增 《大学物理实验》 2003年第3期53-54,共2页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系数r的计算结果会随数据小数位数的取舍而变化,表现出较大的涨落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计算过程中应尽量保留中间量的小数位数,避免不当的简化计算,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实验数据处理 有效数字 数字保留 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 涨落性 小数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T型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误动作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7
作者 刘海增 陆向阳 《选煤技术》 CAS 1995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从XCT型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指针摆动造成调节线路部分误动作的现象出发,阐述了该温度指示调节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用电磁学理论对该仪表中使用的灵敏电流计指针三种运动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所提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温度指示调节仪 动圈式 误动作 防治 煤炭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光因子”在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海增 李国庆 《选煤技术》 CAS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介绍了“闪光因子”概念、编程技巧 ,并以应用实例介绍了它在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 闪光因子 选煤厂 集中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电磁波对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实验的影响
9
作者 刘海增 《大学物理实验》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本文通过对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实验中一个特殊现象的分析 ,提出了环境电磁波对实验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分析 ,能够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环境电磁波 伏安法 二极管 特性测试 大学 物理实验 高等教育 教学研究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建卫 刘海增 闵凡飞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介绍了粉煤灰的基本概念,阐明了粉煤灰的危害。详细介绍了目前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方式及其现状和进展,重点说明了粉煤灰在材料、化工及环保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粉煤灰 环境保护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处理自动控制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雅丽 刘海增 王海涛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通过对煤泥水处理过程的分析,分析了国内外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用到的部分设备。通过分析大量煤泥水自动控制技术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尾煤浓缩的自动控制现状及压滤机的自动控制化程度,根据现有的研究提出在... 通过对煤泥水处理过程的分析,分析了国内外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用到的部分设备。通过分析大量煤泥水自动控制技术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尾煤浓缩的自动控制现状及压滤机的自动控制化程度,根据现有的研究提出在煤泥水处理自动控制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煤泥水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自动加药装置 尾煤浓缩 压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悬浮液固相体积浓度与选煤厂介耗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龙贵 刘海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1,共3页
文章分析了重介选煤工艺中,悬浮液固相体积浓度与介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悬浮液固 相体积浓度过高,流动性差,产品介耗就高。其实质是悬浮液粘度大、煤泥含量大、分流量不合适等造 成的。了解悬浮液固相体积浓度是判断流动性和指导介... 文章分析了重介选煤工艺中,悬浮液固相体积浓度与介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悬浮液固 相体积浓度过高,流动性差,产品介耗就高。其实质是悬浮液粘度大、煤泥含量大、分流量不合适等造 成的。了解悬浮液固相体积浓度是判断流动性和指导介质分流大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体体积浓度 流动性 分流量 介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涣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亿 郭崇涛 +3 位作者 杨晓鸿 金亮 朱金波 刘海增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针对粗煤泥在现有分选工艺中存在的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工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使煤泥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了煤泥的重复分选,降低了浮选入料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粗煤泥在现有分选工艺中存在的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工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使煤泥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了煤泥的重复分选,降低了浮选入料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分选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精煤泥弧形筛 煤泥分选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桥选煤厂商品煤质量动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金波 杨连柱 +3 位作者 刘海增 韩信 张宜红 邱轶兵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38-40,45,共4页
分析了顾桥选煤厂动力煤生产流程和末煤分流调节系统功能,提出对末煤分流调节系统进行组合优化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生产工艺和厂房空间的基础上,设计了可对末煤入选量进行预测的动力煤选煤厂商品煤质量动态控制系统,研制了可实现入选... 分析了顾桥选煤厂动力煤生产流程和末煤分流调节系统功能,提出对末煤分流调节系统进行组合优化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生产工艺和厂房空间的基础上,设计了可对末煤入选量进行预测的动力煤选煤厂商品煤质量动态控制系统,研制了可实现入选量自动控制的新型分流装置。运用动力煤选煤厂商品煤质量动态控制系统后,顾桥选煤厂产品灰分和要求灰分最大误差由0.67%降至0.37%,最小误差也由0.09%降为0,完全符合±0.5%的误差调整要求。控制系统的运用使末煤入选量实现了自动加减,入选量控制波动范围由原来的±80t减少至现在的±30 t;减少了现场职工的劳动强度,末煤入选量控制更加合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商品煤质量可根据用户要求灵活调节,实现无极调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煤 末煤分流 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 质量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重介分选工艺中分级环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晓鸿 刘亿 +3 位作者 郭崇涛 金亮 朱金波 刘海增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39-46,共8页
针对目前粗煤泥在分选工艺中出现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提出新工艺,即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筛缝0.3 mm)"代替原有系统,使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煤泥重复分选,解决了浮... 针对目前粗煤泥在分选工艺中出现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提出新工艺,即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筛缝0.3 mm)"代替原有系统,使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煤泥重复分选,解决了浮选压力大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水力旋流器 弧形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涣选煤厂高含矸原煤优化处理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亿 郭崇涛 +3 位作者 杨晓鸿 袁明朋 朱金波 刘海增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89-91,共3页
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及可选性波动较大,原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现入料粒度上限小,原煤含矸量高时排矸能力不足、重悬浮液入口压力高、功耗高等问题,改用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后,>0.5 mm各粒级和综合级的精煤产品的可能偏差... 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及可选性波动较大,原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现入料粒度上限小,原煤含矸量高时排矸能力不足、重悬浮液入口压力高、功耗高等问题,改用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后,>0.5 mm各粒级和综合级的精煤产品的可能偏差均小于0.05 kg/L,数量效率均超过了98%,表明原煤得到了高效分选;0.5~0.25 mm粒级可能偏差为0.097 kg/L,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已达到0.25 mm;吨煤电耗仅为0.96 kWh,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处理量,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粒度,提高了排矸能力,减轻了原煤准备环节的压力,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降低了悬浮液入料压力,减少了设备和管道的磨损,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便于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 可能偏差 分选下限 吨煤电耗 排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过程对YBa_2Cu_3O_(7-δ)超导体输运特性、缺陷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镇平 苏玉玲 +2 位作者 薛运才 刘海增 王如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四引线电阻测量和SEM结构分析实验 ,研究了 95 0℃下不同烧结时间对YBa2 Cu3O7-δ(Y— 12 3)超导体的输运特性、缺陷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实验表明 ,95 0℃温度条件下 ,在 12h~ 72h范围内 ,Y— 12 3体系的室温直流电导率增大 ,晶粒... 利用四引线电阻测量和SEM结构分析实验 ,研究了 95 0℃下不同烧结时间对YBa2 Cu3O7-δ(Y— 12 3)超导体的输运特性、缺陷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实验表明 ,95 0℃温度条件下 ,在 12h~ 72h范围内 ,Y— 12 3体系的室温直流电导率增大 ,晶粒发育良好 ,缺陷浓度趋于饱和 .在此烧结条件下 ,Y— 12 3超导样品超导性能稳定 ,相关实验结果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特性 烧结时间 缺陷特征 显微结构 YBa2Cu2O7-δ超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湮没参量及其所反映物质信息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镇平 王如梅 +2 位作者 薛运才 苏玉玲 刘海增 《大学物理实验》 2005年第2期28-33,共6页
本文根据正电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湮没机制及捕获模型,讨论了正电子湮没参量———正电子寿命谱和多普勒线形等参量所反映的物质信息,给出了各正电子湮没参量与所反映的物质信息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在该体系中正电子寿命参量与局域电... 本文根据正电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湮没机制及捕获模型,讨论了正电子湮没参量———正电子寿命谱和多普勒线形等参量所反映的物质信息,给出了各正电子湮没参量与所反映的物质信息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在该体系中正电子寿命参量与局域电子密度、多普勒线形参量和角关联参量与电子动量密度分布和费米面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信息 正电子寿命谱 局域电子密度 凝聚态物质 定量关系 密度分布 多普勒 费米面 角关联 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太阳能热水器的改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缪兴中 张运强 +4 位作者 于天池 康广生 刘扭参 王治国 刘海增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8-50,共3页
用自动保护双位阀替代节水太阳能热水器的通水输气两位阀,使节水太阳能热水器从手动保护过渡到自动保护。
关键词 热水设备 节水 太阳能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做功与磁场中的势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镇平 刘海增 苏玉玲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根据磁力做功的特点 ,在非保守场———磁场中也可以引入势能的概念 .通过计算发现 ,磁场中的势能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势能 ,它既可以是位置坐标的函数 。
关键词 磁力做功 势能 磁通量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